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2872发布日期:2021-10-09 15:3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而在对神经内科中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时,常需要采用按摩、针灸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神经疼痛带来的痛苦。
3.在神经内科偏头痛方面多表现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但现有技术中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疼的多数方法为药物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显著、对人体有副作用的不良影响,有部分针对此种头痛通过人工按摩或针灸的方式,不仅大量的耗费人力,同时安全性不高,因此,设计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疼的多数方法为药物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显著、对人体有副作用的不良影响,有部分针对此种头痛通过人工按摩或针灸的方式,不仅大量的耗费人力,同时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右端固定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左端开设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的下内壁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上内壁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凹凸按摩机构,所述凹凸按摩机构设置有两组,另一组所述凹凸按摩机构设置于楔形槽的右内壁上,所述楔形槽的前后内壁均设置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扭动按摩机构,所述处理箱的右端设置有电控箱。
7.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每组所述扭动按摩机构包括圆槽、扭块、连接杆、安装件、橡胶按摩棍、第一转轴、转盘、穿孔和限位球,所述圆槽开设于楔形槽的后内壁上,所述扭块活动连接于圆槽内,所述安装件螺纹连接扭块上,所述橡胶按摩棍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按摩棍等距固定于安装件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扭块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处理箱内,所述转盘固定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穿孔开设于转盘的偏心处,且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穿孔内,所述限位球固定于连接杆的另一端。
8.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多组所述扭动按摩机构中的多个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且第一传送带与多个第一转轴上均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一传送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处理箱并与外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
9.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每组所述凹凸按摩机构均包括支撑柜、第二转轴、软质真皮层和转棍,所述第二转轴与转棍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柜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上方,多个
所述转棍分别通过多个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柜内,所述软质真皮层固定于支撑柜的上端。
10.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且多个第二转轴与第二传动带上均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传送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支撑柜并与外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
11.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连接在多个转棍的偏心处。
12.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和一个支撑板,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于底槽的下内壁上,所述支撑板固定于两个电动伸缩杆的上端,且支撑柜固定于支撑板的上端。
13.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电控箱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且电控箱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两个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14.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
15.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上端前后两侧均通过多个连接柱固定有扶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方案中,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配合楔形槽的形成可以有效适配不同头型大小的患者使用本装置,同时两组扭动按摩机构的设置能有效对患者的太阳穴和阳白穴等部位起到按摩的作用,两组凹凸按摩机构的设置也能分别对患者百会穴和风池穴等部位起到按压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内科的偏头痛的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自动化程度高,能对患者头部持续按压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实用性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疼的多数方法为药物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显著、对人体有副作用的不良影响,有部分针对此种头痛通过人工按摩或针灸的方式,不仅大量的耗费人力,同时安全性不高等问题,本发明在对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偏头痛的治疗时,首先可以让患者躺在床板,头部放入处理箱中的楔形槽内,由于楔形槽的形状的设计,可以配合升降机构上的凹凸按摩机构将患者头部支撑并通过调节升降机构来让患者达到头部左右两侧的两组扭动按摩机构处于按压的位置即可完成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电控箱控制整个装置的两组扭动按摩机构和凹凸按摩机构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治疗,治疗效果好,同时平躺下来的患者治疗过程轻松。
18.2、本方案中,多组扭动按摩机构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楔形槽的前后内壁上多组扭动按摩机构对患者头部进行扭动按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的转动,使连接第一转轴的转盘转动,贯穿在转盘上穿孔内的连接杆带动扭块在圆槽内做不规则扭动,穿孔设置在转盘的偏心处完成扭块的扭动,扭块设为中间窄两头宽的柱形,可以使扭块的中间处卡在圆槽内扭动,带动螺纹连接的安装件以及固定在安装件上多个橡胶按摩棍对患者头部进行扭动按摩,将安装件设置为与扭块螺纹连接可以方便更换安装件和橡胶按摩棍,重复使用,更加卫生安全,第一传送带的设置可以让其中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的第一转轴通过第一传送带以及第一传动齿带动其他并排的多个第一转轴均可转动,此处扭动按摩机构设置有多组,分别多排,每排扭动按摩机构均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和一个第一传送带,完成多组扭动按摩机构的扭动按摩,两组凹凸按摩机构的设置可以对患者头部的百会穴和风池穴等部位起到按摩的作用,每组凹凸按摩机构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以及
转棍的转动,完成多个转棍对较为柔软的软质真皮层形成按摩的功效,多个转棍分别通过多个第二转轴连接配合多个第二转轴上的第二传动带实现一个第二电机带动多个转棍的转动,将多个第二转轴分别连接在多个转棍的偏心处可以确保软质真皮层上分别凹凸不平的对患者后脑进行按摩,升降机构中两个电动伸缩杆控制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一组凹凸按摩机构的升降,同时支撑板的设置让一组凹凸按摩机构与两个电动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更加稳固,多个设置在电控箱上的控制按钮可以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两个电动伸缩杆进行相应的操作,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四个支撑脚的设置让床板更加稳定,提高装置的安全性,两个扶杆的设置也能大大提高整个床板对患者的防护能力,防止患者从床板意外掉落。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图;
22.图3为本发明中扭动按摩机构的第一立体图;
23.图4为本发明中扭动按摩机构的第二立体图;
24.图5为本发明中凹凸按摩机构的第一立体图;
25.图6为本发明中凹凸按摩机构的剖视图;
26.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图;
27.图8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28.图中:1

床板;11

支撑脚;12

连接柱;13

扶杆;2

处理箱;21

楔形槽;22

底槽;3

电控箱;31

控制按钮;4

扭动按摩机构;41

圆槽;42

扭块;43

连接杆;44

安装件;45

橡胶按摩棍;46

第一转轴;47

转盘;48

穿孔;49

限位球;5

凹凸按摩机构;51

支撑柜;52

第二转轴;53

软质真皮层;54

转棍;55

第二传动带;6

电动伸缩杆;7

支撑板;8

第一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

图8,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治疗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的右端固定有处理箱2,处理箱2的左端开设有楔形槽21,楔形槽21的下内壁开设有底槽22,底槽22的上内壁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凹凸按摩机构5,凹凸按摩机构5设置有两组,另一组凹凸按摩机构5设置于楔形槽21的右内壁上,楔形槽21的前后内壁均设置有多组等距分布的扭动按摩机构4,处理箱2的右端设置有电控箱3。
32.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配合楔形槽21的形成可以有效适配不同头型大小的患者使用本装置,同时两组扭动按摩机构4的设置能有效对患者的太阳穴和阳白穴等部位起到按摩的作用,两组凹凸按摩机
构5的设置也能分别对患者百会穴和风池穴等部位起到按压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内科的偏头痛的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自动化程度高,能对患者头部持续按压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实用性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疼的多数方法为药物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显著、对人体有副作用的不良影响,有部分针对此种头痛通过人工按摩或针灸的方式,不仅大量的耗费人力,同时安全性不高等问题,本发明在对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偏头痛的治疗时,首先可以让患者躺在床板1,头部放入处理箱2中的楔形槽21内,由于楔形槽21的形状的设计,可以配合升降机构上的凹凸按摩机构5将患者头部支撑并通过调节升降机构来让患者达到头部左右两侧的两组扭动按摩机构4处于按压的位置即可完成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电控箱3控制整个装置的两组扭动按摩机构4和凹凸按摩机构5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治疗,治疗效果好,同时平躺下来的患者治疗过程轻松。
33.具体的,每组扭动按摩机构4包括圆槽41、扭块42、连接杆43、安装件44、橡胶按摩棍45、第一转轴46、转盘47、穿孔48和限位球49,圆槽41开设于楔形槽21的后内壁上,扭块42活动连接于圆槽41内,安装件44螺纹连接扭块42上,橡胶按摩棍45设置有多个,多个橡胶按摩棍45等距固定于安装件44上,连接杆43的一端固定于扭块42上,第一转轴46转动连接于处理箱2内,转盘47固定于第一转轴46上,穿孔48开设于转盘47的偏心处,且连接杆43的另一端贯穿穿孔48内,限位球49固定于连接杆43的另一端。
34.本实施例中:多组扭动按摩机构4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楔形槽21的前后内壁上多组扭动按摩机构4对患者头部进行扭动按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46的转动,使连接第一转轴46的转盘47转动,贯穿在转盘47上穿孔48内的连接杆43带动扭块42在圆槽41内做不规则扭动,穿孔48设置在转盘47的偏心处完成扭块42的扭动,扭块42设为中间窄两头宽的柱形,可以使扭块42的中间处卡在圆槽41内扭动,带动螺纹连接的安装件44以及固定在安装件44上多个橡胶按摩棍45对患者头部进行扭动按摩,将安装件44设置为与扭块42螺纹连接可以方便更换安装件44和橡胶按摩棍45,重复使用,更加卫生安全。
35.具体的,多组扭动按摩机构4中的多个第一转轴46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8传动连接,且第一传送带8与多个第一转轴46上均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一传送齿,其中一个第一转轴46贯穿处理箱2并与外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
36.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8的设置可以让其中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的第一转轴46通过第一传送带8以及第一传动齿带动其他并排的多个第一转轴46均可转动,此处扭动按摩机构4设置有多组,分别多排,每排扭动按摩机构4均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和一个第一传送带8,完成多组扭动按摩机构4的扭动按摩。
37.具体的,每组凹凸按摩机构5均包括支撑柜51、第二转轴52、软质真皮层53和转棍54,第二转轴52与转棍54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柜51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上方,多个转棍54分别通过多个第二转轴52转动连接于支撑柜51内,软质真皮层53固定于支撑柜51的上端。
38.本实施例中:两组凹凸按摩机构5的设置可以对患者头部的百会穴和风池穴等部位起到按摩的作用,每组凹凸按摩机构5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52以及转棍54的转动,完成多个转棍54对较为柔软的软质真皮层53形成按摩的功效。
39.具体的,多个第二转轴52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55传动连接,且多个第二转轴52与第二传动带55上均设置有相啮合的第二传送齿,其中一个第二转轴52贯穿支撑柜51并与外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
40.本实施例中:多个转棍54分别通过多个第二转轴52连接配合多个第二转轴52上的第二传动带55实现一个第二电机带动多个转棍54的转动。
41.具体的,多个第二转轴52分别连接在多个转棍54的偏心处。
42.本实施例中:将多个第二转轴52分别连接在多个转棍54的偏心处可以确保软质真皮层53上分别凹凸不平的对患者后脑进行按摩。
43.具体的,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6和一个支撑板7,两个电动伸缩杆6的下端固定于底槽22的下内壁上,支撑板7固定于两个电动伸缩杆6的上端,且支撑柜51固定于支撑板7的上端。
44.本实施例中:降机构中两个电动伸缩杆6控制连接电动伸缩杆6的一组凹凸按摩机构5的升降,同时支撑板7的设置让一组凹凸按摩机构5与两个电动伸缩杆6的上部连接更加稳固。
45.具体的,电控箱3上设置有多个控制按钮31,且电控箱3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两个电动伸缩杆6电性连接。
46.本实施例中:多个设置在电控箱3上的控制按钮31可以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两个电动伸缩杆6进行相应的操作,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47.具体的,床板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有支撑脚11。
48.本实施例中:四个支撑脚11的设置让床板1更加稳定,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49.具体的,床板1的上端前后两侧均通过多个连接柱12固定有扶杆13。
50.本实施例中:两个扶杆13的设置也能大大提高整个床板1对患者的防护能力,防止患者从床板1意外掉落。
5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对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偏头痛的治疗时,首先可以让患者躺在床板1,头部放入处理箱2中的楔形槽21内,由于楔形槽21的形状的设计,可以配合升降机构上的凹凸按摩机构5将患者头部支撑并通过调节升降机构来让患者达到头部左右两侧的两组扭动按摩机构4处于按压的位置即可完成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电控箱3控制整个装置的两组扭动按摩机构4和凹凸按摩机构5对患者头部进行全方位的按摩治疗,治疗效果好,同时平躺下来的患者治疗过程轻松,多组扭动按摩机构4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楔形槽21的前后内壁上多组扭动按摩机构4对患者头部进行扭动按压,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46的转动,使连接第一转轴46的转盘47转动,贯穿在转盘47上穿孔48内的连接杆43带动扭块42在圆槽41内做不规则扭动,穿孔48设置在转盘47的偏心处完成扭块42的扭动,扭块42设为中间窄两头宽的柱形,可以使扭块42的中间处卡在圆槽41内扭动,带动螺纹连接的安装件44以及固定在安装件44上多个橡胶按摩棍45对患者头部进行扭动按摩,将安装件44设置为与扭块42螺纹连接可以方便更换安装件44和橡胶按摩棍45,重复使用,更加卫生安全,第一传送带8的设置可以让其中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的第一转轴46通过第一传送带8以及第一传动齿带动其他并排的多个第一转轴46均可转动,此处扭动按摩机构4设置有多组,分别多排,每排扭动按摩机构4均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和一个第一传送带8,完成多组扭动按摩机构4的扭动按摩,两组凹凸按摩机构5的设置可以对患者头部的百会穴和风池穴等部位起到按摩的作用,每组凹凸按摩机构5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52以及转棍54的转动,完成多个转棍54对较为柔软的软质真皮层53形成按摩的功效,多个转棍54分别通过多个第二转轴52连接配合多个第二转轴52上的第二传动带55实
现一个第二电机带动多个转棍54的转动,将多个第二转轴52分别连接在多个转棍54的偏心处可以确保软质真皮层53上分别凹凸不平的对患者后脑进行按摩,升降机构中两个电动伸缩杆6控制连接电动伸缩杆6的一组凹凸按摩机构5的升降,同时支撑板7的设置让一组凹凸按摩机构5与两个电动伸缩杆6的上部连接更加稳固,多个设置在电控箱3上的控制按钮31可以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两个电动伸缩杆6进行相应的操作,提高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四个支撑脚11的设置让床板1更加稳定,提高装置的安全性,两个扶杆13的设置也能大大提高整个床板1对患者的防护能力,防止患者从床板1意外掉落,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装置中的升降机构配合楔形槽21的形成可以有效适配不同头型大小的患者使用本装置,同时两组扭动按摩机构4的设置能有效对患者的太阳穴和阳白穴等部位起到按摩的作用,两组凹凸按摩机构5的设置也能分别对患者百会穴和风池穴等部位起到按压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内科的偏头痛的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自动化程度高,能对患者头部持续按压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实用性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治疗神经内科偏头疼的多数方法为药物治疗,存在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显著、对人体有副作用的不良影响,有部分针对此种头痛通过人工按摩或针灸的方式,不仅大量的耗费人力,同时安全性不高等问题。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