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组件、消融装置和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483054发布日期:2021-08-31 17:3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消融组件、消融装置和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消融组件、消融装置和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房颤(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超过数千万人。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律不齐(如房颤)的两种常用方法。损伤必须足以破坏心律失常组织或实质上干扰或隔离心肌组织内的异常电传导。过度消融又会影响周围的健康组织以及神经组织。

射频消融逐点式消融操作时间长,对术者的导管操作水平要求高,患者术中不适,术后易有肺静脉(pv)狭窄;射频消融可破坏心脏内皮表面,激活外源性凝血级联,并导致焦碳和血栓形成,这又可导致系统性血栓栓塞。向目标组织施加射频能量会对非目标组织产生影响,向心房壁组织施加射频能量可能会导致食道或神经损伤,此外射频消融还可能导致组织瘢痕形成,进一步导致栓塞问题。冷冻消融引起膈神经损伤率较高,冠状动脉附近的心外膜冻结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和进行性冠状动脉狭窄。

目前出现的新型治疗房颤的技术为脉冲电场(pef)技术,该技术向组织细胞施加短暂的高压,并可以产生每厘米几百伏的局部高压电场。局部高电场通过在细胞膜上形成孔而破坏细胞膜,其中施加的电场高于细胞阈值,从而使孔不闭合,并且这种电穿孔是不可逆的,从而使生物分子材料跨膜交换,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由于不同的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电压穿透阈值,因此高压脉冲技术可以选择性地处理心肌细胞(阈值相对较低),而不会影响其他非目标细胞组织(例如神经,食道,血管和血液)同时,由于释放能量的时间非常短,因此脉冲技术不能产生热效应,从而避免了组织损伤,肺静脉狭窄等问题。

脉冲电场消融为非产热技术,损伤机制为通过高频电脉冲使某些细胞膜出现纳米级微孔。脉冲电场用于房颤消融的潜在优势包括:(1)具有组织选择性,能保护周围组织免受损伤;(2)pef可在几秒内迅速释放;(3)无凝固性坏死,肺静脉狭窄风险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组件、消融装置和操作方法,能够降低消融操作成本,减少消融操作步骤,降低消融操作难度。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组件,包括支撑件、第一电极臂和第二电极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臂和所述第二电极臂整体上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支撑件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臂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臂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臂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臂的第一端的第一工作部分,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且配置为能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所述支撑件展开以形成第一环状体,所述第二电极臂包括在所述第二电极臂的第一端的第二工作部分,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且配置为能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所述支撑件展开以形成第二环状体,所述第一环状体的外边缘到所述支撑件的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环状体的外边缘到所述支撑件的轴线的距离。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组件还包括连接件,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臂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臂的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组件中,所述第一电极臂的第一工作部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工作电极,所述第一工作电极和所述第三工作电极彼此间隔开,且被配置为施加不同极性的工作电压。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组件中,所述第二电极臂的第二工作部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工作电极,所述第二工作电极和所述第四工作电极彼此间隔开,且被配置为施加不同极性的工作电压。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组件中,所述第一电极臂的第一工作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臂的第二工作电极彼此间隔开,且被配置为施加不同极性的工作电压。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组件中,所述第一环状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过渡连接段、第一圆弧状体和第二过渡连接段,其中,所述第一圆弧状体和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段处于第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圆弧状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渡连接段的远离所述支撑件的轴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弧状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段的远离所述支撑件的轴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过渡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环状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过渡连接段、第二圆弧状体和第四过渡连接段,其中,所述第二圆弧状体和所述第四过渡连接段处于第二平面内且所述第二圆弧状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过渡连接段的远离所述支撑件的轴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圆弧状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过渡连接段的远离所述支撑件的轴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三过渡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二平面的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平面到所述连接件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平面到所述连接件的距离。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组件中,所述第一电极臂还包括:作为支撑主体的第一内芯;第一导线,沿着所述第一内芯的芯长方向设置;第一绝缘套件,包裹在所述第一内芯和所述第一导线的外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套设在所述第一绝缘套件的外侧,所述第一导线从所述第一绝缘套件上开设的第一导线孔穿过并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臂还包括:作为支撑主体的第二内芯;第二导线,沿着所述第二内芯的芯长方向设置;第二绝缘套件,包裹在所述第二内芯和所述第二导线的外侧,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套设在所述第二绝缘套件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线从所述第二绝缘套件上开设的第二导线孔穿过并电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组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环,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环沿着所述第一内芯的芯长方向均匀布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环,且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环沿着所述第二内芯的芯长方向均匀布置。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装置,包括:如上文任一所述的消融组件;控制组件,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组件配置为控制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长度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分别从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所述第二环状体被牵伸以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或者,使得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被带动展开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所述第二环状体。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且通过推动所述推动件带动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长度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分别从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所述第二环状体被牵伸以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或者,使得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被带动展开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所述第二环状体。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还包括套件,其中,所述消融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臂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臂的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件套设在所述支撑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所述第二环状体介于所述套件的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连接件之间。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弹性体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伸缩弹性体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第一端部件和第二端部件,所述第一端部件位于所述伸缩弹性体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端部件位于所述伸缩弹性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端部件套设在所述套件中靠近所述伸缩弹性体的一侧的至少部分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端部件与所述套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件的远离所述伸缩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推动件固定连接。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极臂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分的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部分的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臂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分,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工作部分的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分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上。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中,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垫片和第二固定垫片,所述第一固定垫片的轴向和所述第二固定垫片的轴向均与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垫片和所述第二固定垫片,所述第一电极臂的第一延伸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臂的第二延伸部分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垫片和所述第二固定垫片,所述第二固定垫片位于所述伸缩弹性体的内侧,且所述第二固定垫片与所述第一电极臂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推动件推动至所述第二固定垫片时以实现所述第一电极臂的第一工作部分完成被牵伸以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电极臂与所述第一固定垫片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垫片与所述套件的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推动件推动至所述第二固定垫片并带动所述第二固定垫片和所述第一电极臂,直至推动至所述第一固定垫片时以实现所述第二电极臂的第二工作部分完成被牵伸以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垫片和所述第二固定垫片之间设有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第一电极臂和所述第二电极臂的外侧。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中,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所述第二环状体为热定型的环状体,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包括记忆性金属。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还包括手柄组件,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组件的内部。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装置还包括标测导件,其中,所述支撑件为管状且作为所述标测导件的通路,所述标测导件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从所述支撑件的远离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穿过,直至伸出所述支撑件的靠近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上文任一所述的消融组件的操作方法,包括:对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包括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施加工作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所述支撑件展开,形成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或,对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包括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施加工作电压;控制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在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所述支撑件展开,形成所述第二环状体。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支撑件沿着所述长度方向运动,使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分别从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所述第二环状体被牵伸以沿着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或者,使所述第一工作部分和所述第二工作部分被带动展开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环状体和所述第二环状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的主视图;

图5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中的第一工作部分单独展开的主视图;

图6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中的第二工作部分单独展开的主视图;

图7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0-图1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组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组件的内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组件的主视图;以及

图1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在通常字典里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本公开实施例明确地这样定义。

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发明人发现,有些脉冲消融导管的头端主要采用一根或多根柔软的电极臂,大多呈单环形、篮形、花形,其缺点包括如下:

(1)单环形电极臂不好定位,不易贴靠,尺寸单一无法适用于各种形状及大小的肺静脉口。电极臂采用镍钛合金或者不锈钢等材料,每根电极臂大约1mm左右,由于肺静脉口形状及大小各异,仅有单一展开尺寸的电极臂在贴靠肺静脉口时,易变形或者无法很好的贴合,并且贴合角度不易控制。

(2)目前有些球囊导管均需要配合标测电极导管进行使用,用于判断肺静脉隔离情况,成本比较高。

(3)仿真电场效果不理想;例如,对单环形电极臂模型、花型电极臂模型施加相应的电压进行仿真时,脉冲电场效果不理想,而且产生的消融区域在肺静脉轴向的效果不佳。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组件,包括支撑件、第一电极臂和第二电极臂,其中,第一电极臂和第二电极臂整体上沿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支撑件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极臂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臂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极臂包括在第一电极臂的第一端的第一工作部分,第一工作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且配置为能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支撑件展开以形成第一环状体,第二电极臂包括在第二电极臂的第一端的第二工作部分,第二工作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且配置为能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支撑件展开以形成第二环状体,第一环状体的外边缘到支撑件的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二环状体的外边缘到支撑件的轴线的距离。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还提供了包括上述消融组件的消融装置。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又提供了如上述消融组件的操作方法。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消融组件或消融装置或操作方法可选择性标测相应的信号(例如房颤信号)或者释放电场进行消融操作,既可以进行电生理信号的传导和记录,也可以产生有效的环形脉冲电场进行操作,通过操作以实现选择性性消融目标组织,并且能够降低消融操作成本,减少消融操作步骤,降低消融操作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的主视图,其中,图1的消融组件的第一工作部分和第二工作部分均为展开状态,图2的消融组件的第一工作部分和第二工作部分均为收缩状态(也即未展开时的状态)。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组件100包括第一电极臂110、第二电极臂120和支撑件130。

例如,第一电极臂110和第二电极臂120整体上沿着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横向方向)布置。支撑件130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例如支撑件130的左端)分别与第一电极臂110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例如第一电极臂110的左端)和第二电极臂120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例如第二电极臂120的左端)连接。

例如,第一电极臂110包括在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端的第一工作部分111,第一工作部分1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且配置为能在大致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支撑件130展开以形成第一环状体111a(例如第一工作部分111为至少部分柔性地,从而能够沿着图1所示的竖向方向展开以形成第一环状体111a)。

例如,第二电极臂120包括在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一端的第二工作部分121,第二工作部分121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1211,且配置为能在大致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支撑件130展开以形成第二环状体121a(例如第二工作部分121为至少部分柔性地,从而能够沿着图1所示的竖向方向展开以形成第二环状体121a)。

例如,第一环状体111a的外边缘到支撑件130的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二环状体121a的外边缘到支撑件130的轴线的距离。这意味着,第一环状体111a是两个环状体中的小环且第二环状体121a是两个环状体中的大环。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件130可以为管状(例如在这种情形下,支撑件130可称为内管)且起支撑作用,并且支撑件130也可作为导丝通路(详细内容见下文描述)。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通过对第一工作部分111的第一工作电极111施加或不施加工作电压,以控制第一工作部分111是否产生消融电场,也即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工作时,第一工作部分111的第一工作电极111被施加有工作电压。同样地,通过对第二工作部分121的第二工作电极121施加或不施加工作电压,以控制第二工作部分121是否产生消融电场,也即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部分121工作时,第二工作部分121的第二工作电极121被施加有工作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均代表图示中的方位以便于阅读者理解,但是这并不影响实际应用中的方位,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相比于具有单环电极的消融组件,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消融组件具有大小不同的双环且每个环均设有电极,由此,可将小环(即第一环状体111a)的直径设计为小于目标对象的开口(例如肺静脉口),让小环深入到肺静脉内,这样更易于寻找肺静脉口并贴靠,并且利用大环(即第二环状体121a)贴靠于肺静脉口进行消融操作。例如,消融组件的小环可深入到肺静脉内以起到定位作用,还可以结合标测导件(例如标测导管或标测导丝)来判断肺静脉隔离情况,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寻找到肺静脉口。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消融组件还可适应不同大小的肺静脉口。例如,小环也可以直接贴靠于比较细的肺静脉口,并且直接利用该小环进行消融操作,也即此时大环可以不起作用。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件130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140分别与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连接件140可以是一个柔软的头端部件。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连接件140的结构形式与材料组成等不作限制,只要能够起到固定连接支撑件130、第一电极臂110、第二电极臂120即可,这里不做穷举和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支撑件130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一端不仅限于固定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使第一电极臂110、第二电极臂120与相对运动的支撑件130之间产生牵拉以使第一电极臂110、第二电极臂120完成收缩的任意连接方式均可,这里不再穷举和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连接件140不仅用于将支撑件130分别与第一电极臂110和第二电极臂120进行固定连接,还可以用于与第一电极臂110结合以起到对肺静脉口进行定位的作用,方便操作者更易于寻找肺静脉口。

由上可知,基于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的消融组件,进行消融操作时可以不需要额外的标测导件,例如,采用消融组件包括的两个环状体的其中一个环(例如第一环状体)可以替代标测导件以寻找例如肺静脉口,另一个环(例如第二环状体)可以作为消融部件进行消融操作,从而可以减小操作成本,并且可减少操作步骤。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部分11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工作电极,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三工作电极彼此间隔开,且被配置为施加不同极性的工作电压。比如,一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其相邻的一个第三工作电极之间存在间距以实现彼此间隔开。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部分12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四工作电极,第二工作电极1211和第四工作电极彼此间隔开,且被配置为施加不同极性的工作电压。比如,一个第二工作电极1211和其相邻的一个第四工作电极之间存在间距以实现彼此间隔开。

由此,在一些示例中,消融组件100在消融操作时可形成如下两种电场:

第一种电场:第一电极臂110和第二电极臂120同时工作时,第一电极臂110上被配置不同极性工作电压的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三工作电极正负交错通电,形成消融电场,并且,第二电极臂120上被配置不同极性工作电压的第二工作电极1211和第四工作电极正负交错通电,形成消融电场。

第二种电场:第一电极臂110和第二电极臂120单独工作时,第一电极臂110上被配置不同极性工作电压的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三工作电极正负交错通电,形成消融电场,或者,第二电极臂120上被配置不同极性工作电压的第二工作电极1211和第四工作电极正负交错通电,形成消融电场。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包括多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多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沿着第一电极臂110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工作电极1111与对应的第三工作电极,以及第二工作电极1211与对应的第四工作电极均旨在区分配置有不同极性的工作电压的工作电极,而不是对各个工作电极的其他方面进行限制,例如,第三工作电极可以是图2中标记出的其中一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左右两端的工作电极且与该其中一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配置的工作电压的极性不同,第四工作电极可以是图2中标记出的其中一个第二工作电极1211左右两端的工作电极且与该其中一个第二工作电极12011配置的工作电压的极性不同,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例如,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电极1211彼此间隔开,且被配置为施加不同极性的工作电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电极1211彼此间隔开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该第二工作电极1211之间存在间距以实现彼此间隔开。还需要说明的,第一电极臂110的一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臂120上对应的第二工作电极1211可以正对设置,也可以部分相对且部分错位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只要是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电极1211施加不同极性的工作电压后能形成消融电场即可,这里不做赘述。

由此可知,在一些示例中,消融组件100在消融操作时可以形成如下第三种电场:第一电极臂110和第二电极臂120同时工作时,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电极1211可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形成消融电场。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1211包括多个第二工作电极1211,多个第二工作电极1211沿着第二电极臂120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相比于具有单环电极的消融组件,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消融组件具有不同大小的双环且每个环均设有电极,两个环上的电极可分别作为正负极,由此,可以形成电场范围更大的消融电场,有利于消融操作。另一些示例中,基于本公开的消融组件也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根电极臂进行消融,可以根据医生或者术前规划选择不同的电极分布方式进行操作,满足不同的需求。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的主视图。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环状体111a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过渡连接段l11、第一圆弧状体s13和第二过渡连接段l12,其中,第一圆弧状体s13和第二过渡连接段l12处于第一平面内且第一圆弧状体s13的第一端与第二过渡连接段l12的远离支撑件130的轴线的一端(例如图3中第二过渡连接段l12的上端)连接,第一圆弧状体s13的第二端与第一过渡连接段l11的远离支撑件的轴线的一端(例如图3中第一过渡连接段l11的上端)连接,且第一过渡连接段l11位于第一平面的靠近连接件140的一侧(例如图4中的第一过渡连接段l11位于第一平面的左侧)。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环状体121a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过渡连接段l21、第二圆弧状体s23和第四过渡连接段l22,其中,第二圆弧状体s23和第四过渡连接段l22处于第二平面内且第二圆弧状体s23的第一端与第四过渡连接段l22的远离支撑件130的轴线的一端(例如图3中第四过渡连接段l22的下端)连接,第一圆弧状体s23的第二端与第三过渡连接段l21的远离支撑件130的轴线的一端(例如图3中第三过渡连接段l21的下端)连接,且第三过渡连接段l21位于第二平面的靠近连接件140的一侧(例如图4中的第三过渡连接段l21位于第二平面的左侧)。

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平面到连接件140的距离小于第二平面到连接件140的距离,也即第一平面相比第二平面更加靠近连接件140。

相较于图1和图4所示的消融组件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均为展开状态,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消融组件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的其中一个也可单独展开,其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这里不再赘述。

图5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中的第一工作部分单独展开的主视图。图6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组件中的第二工作部分单独展开的主视图。

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可单独展开以形成第一环状体111a,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部分121可不展开以呈收缩状态。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部分121可单独展开以形成第二环状体121a,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可不展开以呈收缩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于如何实现第一工作部分111单独展开且第二工作部分121收缩以及如何实现第二工作部分121单独展开且第一工作部分111收缩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图5或图6所示状态的任意实现方式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由于此并不为本公开所需阐述的重点,这里不做赘述。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电极臂110还包括第一绝缘套件1112、第一导线(因被第一绝缘套件1112包裹,未图示)和第一内芯(因被第一绝缘套件1112包裹,未图示)。第一内芯作为第一电极臂110的支撑主体,第一导线沿着第一内芯的芯长方向(例如图2所示的横向方向)设置,第一绝缘套件1112包裹在第一内芯和第一导线的外侧。第一工作电极1111套设在第一绝缘套件1112的外侧,第一导线从第一绝缘套件1112上开设的第一导线孔穿过并电连接到第一工作电极。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线围绕第一内芯且沿着第一内芯的芯长方向布置。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线可以焊接到第一工作电极。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环,多个第一电极环沿着第一内芯的芯长方向均匀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为一种简单、直观的附图示意,以便于读者理解,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例如,尽管图2和图3中的第一工作电极1111和第一绝缘套件1112是分开标记,但是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臂110上有第一工作电极1111的地方也有第一绝缘套件1112,因为该第一工作电极1111套设在第一绝缘套件1112的外侧。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电极臂120还包括第二绝缘套件1212、第二导线(因被第二绝缘套件1212包裹,未图示)和第二内芯(因被第二绝缘套件1212包裹,未图示)。第二内芯作为第二电极臂的支撑主体,第二导线沿着第二内芯的芯长方向(例如图2所示的横向方向)设置,第二绝缘套件1212包裹在第二内芯和第二导线的外侧。第二工作电极1211套设在第二绝缘套件1212的外侧,第二导线从第二绝缘套件1212上开设的第二导线孔穿过并电连接到第二工作电极1211。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导线围绕第二内芯且沿着第二内芯的芯长方向布置。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导线可以焊接到第二工作电极。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1211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环,且多个第二电极环沿着第二内芯的芯长方向均匀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为一种简单、直观的附图示意,以便于读者理解,并不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限制,例如,尽管图2和图3中的第二工作电极1211和第二绝缘套件1212是分开标记,但是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臂120上有第二工作电极1211的地方也有第二绝缘套件1212因为该第二工作电极1211套设在第二绝缘套件1212的外侧。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内芯和/或第二内芯内芯可选用记忆合金或者医用不锈钢材料或者其他合适的材料,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线和/或第二导线的截面可为圆形或矩形,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工作电极(例如第一电极环)、第二工作电极(例如第二电极环)、第三工作电极(例如第三电极环)、第四工作电极(例如第四电极环)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铂或者铂铱,长度可为1-10mm,厚度可为0.01-0.1mm。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第一电极臂120和/或第二电极臂120上的电极环的数量可为6-12个。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自由调整。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支撑件130的材料可选择pebax、tpu、nylon等合适的材料,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支撑件130可采用不锈钢编织提供支撑强度。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极臂110和/或第二电极臂120的最大外径为1-2mm。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展开后形成的第一环状体111a的工作直径可为10-20mm(例如第一圆弧状体s13的直径可为10-20mm)。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部分121展开后形成的第二环状体121a的工作直径可为20-30mm(例如第二圆弧体s23的直径可为20-30mm)。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图7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8-图9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10-图1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组件的示意图。图1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的控制组件的内部示意图。

例如,如图7~图12所示,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消融装置200包括消融组件100(例如上文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消融组件,下文不再赘述)和控制组件210。控制组件210的至少一部分与支撑件130固定连接,控制组件210配置为控制支撑件130沿着其长度方向(例如图8和图9所示的横向方向)运动,以使得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分别从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被牵伸以沿着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布置,或者,使得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被带动展开以分别形成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

例如,如图10~图12所示,控制组件210包括推动件211,推动件211与支撑件130固定连接且通过推动推动件211带动支撑件130沿着其长度方向运动,以使得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分别从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被牵伸以沿着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布置,或者,使得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被带动展开以分别形成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推动件211为推杆,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如图7~图12所示,消融装置200还包括套件220,套件220套设在支撑件130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例如套件220套设在支撑件130中位于第二工作部分121的右侧的一部分的外侧),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介于套件220的靠近连接件140的一端和连接件140之间。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介于套件220的左端和连接件140的右端之间。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套件220为套管(例如在这种情形下,相对于管状的支撑件130,套件220也可称为外管220)。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套件220为至少部分柔性地。例如,套件220的材料可选则pebax、tpu、nylon等合适的材料。例如,外管220的直径可为8-15f。例如,外管220可采用不锈钢编织提供支撑强度。

例如,如图10~图12所示,控制组件210还包括伸缩组件212。伸缩组件212包括伸缩弹性体2123以及分别连接于伸缩弹性体2123沿长度方向(例如图11所示的横向方向)的两端的第一端部件2121和第二端部件2122。第一端部件2121位于伸缩弹性体2123靠近连接件140的一侧(例如第一端部件2121位于伸缩弹性体2123的左侧)且第二端部件2122位于伸缩弹性体2123远离连接件140的一侧(例如第二端部件2122位于伸缩弹性体2123的右侧)。第一端部件2121套设在套件220中靠近伸缩弹性体2123的一侧的至少部分的外侧(例如第一端部件2121套设在套件220的右端)且第一端部件2121与套件220固定连接,第二端部件2122的远离伸缩弹性体2123的一端(例如第二端部件2122的右端)与推动件211固定连接。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推动件211与支撑件130粘接固定或者焊接固定。例如,当推动推动件211,在行程中推动件211分别与第一电极臂110和第二电极臂120相对运动,并且基于连接件140将支撑件130、第一电极臂110和第二电极臂120的各自头端(例如左端或前端)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完成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的收缩。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伸缩弹性体2123包括可伸缩橡胶圈。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只要是具有可伸缩的弹性体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例如,如图10~图12所示,第一电极臂110还包括第一延伸部分112,第一延伸部分112的靠近连接件140的一端(例如第一延伸部分112的左端)与第一工作部分111的远离连接件140的一端(例如第一工作部分111的右端)连接。第二电极臂120还包括第二延伸部分122,第二延伸部分122的靠近连接件140的一端(例如第二延伸部分122的左端)与第二工作部分121的远离连接件140的一端(例如第二工作部分121的右端)连接。第一延伸部分112和第二延伸部分122沿着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支撑件130的外表面上。

例如,如图10~图12所示,控制组件210还包括第一固定垫片213和第二固定垫片214,第一固定垫片213的轴向(例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横向方向)和第二固定垫片214的轴向(例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横向方向)均与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平行。

例如,支撑件130沿着长度方向穿过第一固定垫片213和第二固定垫片214,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延伸部分112和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延伸部分122沿着长度方向穿过第一固定垫片213和第二固定垫片214。第二固定垫片214位于伸缩弹性体2123的内侧,且第二固定垫片214与第一电极臂110固定连接,使得推动件211推动至第二固定垫片214时以实现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完成被牵伸以沿着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一工作部分111完成收缩。

例如,第二电极臂120与第一固定垫片213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垫片213与套件220的远离连接件140的一端(例如套件220的右端)固定连接,使得推动件211推动至第二固定垫片214并带动第二固定垫片214和第一电极臂110,直至推动至第一固定垫片213时以实现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部分121完成被牵伸以沿着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布置,即第二工作部分121完成收缩。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由于第二固定垫片214与第一电极臂110固定连接,若不推动第二固定垫片214,则第二固定垫片214和第一电极臂110静止不动,但若推动了第二固定垫片214,则第二固定垫片214会带着第一电极臂110一起往前运动(例如向左运动)继续进行收缩,直至推动至第一固定垫片213,实现第二工作部分121完成收缩。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固定垫片213与套件220的远离连接件140的一端一体成型,即第一固定垫片213为套件220的远离连接件140的一端的端部。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电极臂120与第一固定垫片213粘接固定或者焊接固定,第一固定垫片213与套件220的右端粘接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固定垫片214在伸缩弹性体2123内某位置与第一电极臂110粘接固定或者焊接固定。

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固定垫片213和第二固定垫片214之间设有弹性件215且弹性件215套在第一电极臂110和第二电极臂120的外侧。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为热定型的环状体,其中,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包括记忆性金属。例如,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采用镍钛合金进行热定型,在自然不受力状态下为展开状态,且通过推动支撑件130的方式使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收缩。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通过热定型以展开分别形成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若操作者利用推动件211的推动作用,通过牵伸可以完成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的收缩,若操作者松开推动件211,基于弹性件215和伸缩弹性体2123的弹性作用,使得收缩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回弹而还原为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

图1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组件的主视图。图1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组件的俯视图。

例如,如图7、图13和图14所示,消融装置200还包括手柄组件230,控制组件210设置在手柄组件230的内部。例如控制组件210设置在手柄组件230的主壳体231的开口内。

例如,如图13和图14所示,控制组件210位于手柄组件230的近端尾部(例如手柄组件230的右端)。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消融装置200还包括标测导件(未图示),支撑件130为管状且作为标测导件的通路,标测导件沿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从支撑件130的远离连接件140的第二端(例如支撑件130的右端)穿过,直至伸出支撑件130的靠近连接件140的第一端(例如支撑件130的左端)。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标测导件为标测导管或者标测导丝。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手柄组件230为可调弯手柄组件。

例如,如图7以及图11~图14所示,可调弯手柄组件还包括转动部件232、连接机构233和支撑件接头234。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机构233设置在主壳体231的开口内,推动件211与连接机构233固定连接(例如粘接固定或者焊接固定),支撑件接头234位于连接机构233的远离连接件140的一侧(例如支撑件接头234位于连接机构233的右端),支撑件接头234与连接机构233连接。由此,支撑件130通过连接机构233与支撑件接头234,允许标测导件通过。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转动部件232可实现双向转动,以控制消融装置的消融组件100随之偏转,用以顺利进入肺静脉口。

例如,转动部件232与套件220侧壁设置的两条控制线连接,在转动部件232转动时,带动控制线收缩来带动套件220(例如套件220靠近连接件140的一侧)偏转弯曲,从而带动消融组件100进行偏转调节。当然,此仅仅为示例性的,并不为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融组件的操作方法,包括:

对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作电极1111施加工作电压;控制第一工作部分111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支撑件130展开,形成第一环状体111a;和/或,

对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部分121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二工作电极1211施加工作电压;控制第二工作部分121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远离支撑件130展开,形成第二环状体121a。

由此可知,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消融组件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可以同时展开进行工作,也可以融组件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的其中一个也可单独展开,详细内容可以参照上文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消融组件的操作方法还包括:控制支撑件130沿着长度方向运动,使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分别从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被牵伸以沿着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布置,或者,使第一工作部分111和第二工作部分121被带动展开以分别形成第一环状体111a和第二环状体121a。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消融组件的操作方法的具体过程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文中关于消融组件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融组件的消融方法,包括以下过程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消融过程:将支撑件130设置为管状以使标测导件沿着支撑件130的长度方向从支撑件130的远离连接件140的第二端穿过直至伸出支撑件130的靠近连接件140的第一端,并将第一环状体111a贴靠于目标对象的一开口(例如肺静脉口)。例如,对于第一消融过程中将第一环状体111a贴靠于肺静脉口时,该第一环状体111a用于消融操作,此时第二环状体121a可以不起作用。

第二消融过程:将第一环状体111a经过目标对象的一开口(例如肺静脉口)且伸入目标对象的内部(例如肺静脉内部),并将第二环状体121a贴靠于目标对象的开口(例如肺静脉口)。例如,对于第二消融过程中将第一环状体111a伸入肺静脉内且第二环状体121a贴靠于肺静脉口时,该第二环状体121a用于消融操作,此时第一环状体111a用于替代标测导件去寻找肺静脉口,即此时可以不需要额外的标测导件。

第三消融过程:将第一环状体111a经过目标对象的一开口(例如肺静脉口)且伸入目标对象的内部例如肺静脉内部),将支撑件140设置为管状以使标测导件沿着支撑件140的长度方向从支撑件130的远离连接件140的第二端穿过直至伸出支撑件130的靠近连接件140的第一端,并将第二环状体121a贴靠于目标对象的开口(例如肺静脉口)。例如,对于第三消融过程中将第一环状体111a伸入肺静脉内且第二环状体121a贴靠于肺静脉口时,该第二环状体121a用于消融操作,此时第一环状体111a起到定位作用,配合标测导件去寻找肺静脉口,此时的标测导件的主要作用是寻找肺静脉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消融组件的消融方法的具体过程和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文中关于消融组件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消融组件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或步骤)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s1、使用股静脉穿刺术,将血管鞘置入双侧股静脉中。

步骤s2、经左侧鞘管送入冠状窦电极到位;

步骤s3、经右侧股静脉进行房间隔穿刺,左房及肺静脉造影;

步骤s4、更换脉冲消融输送系统;

步骤s5、送入消融组件;

步骤s6、标测导件(例如标测导丝)进入目标靶静脉,展开第一电极臂110的第一工作部分111并贴靠肺静脉进行标测;

步骤s7、展开合适的第二电极臂120的第二工作部分121并选择对应的电极分布,贴靠肺静脉前庭并进行消融操作。

据前所述,上述的操作方法的步骤s1~步骤s7对应于上述第三消融过程的情况,对于第一消融过程和第二消融过程的情况对应的操作方法的执行步骤可参照上述步骤s1~步骤s7,这里不再赘述。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