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久滋润口红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49762发布日期:2021-10-09 01:32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持久滋润口红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持久滋润口红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口红又称唇膏,是能让唇部红润有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增加面部美感及修正嘴唇轮廓有衬托作用的一种产品,是女性必备的美容化妆品之一。
3.现有市场上口红的形式主要包括唇膏、唇棒、唇彩、唇釉、唇蜜,较少出现其它存在形式。现有口红大都是由油性原料基质和着色剂构成,通常油、脂和蜡类占比可在90%左右,着色剂10%左右,以及少量的香精、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过高的油脂和蜡的存在,使得唇部在使用后会有厚重黏腻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发了以口红粉结合打底膏的使用形式。打底膏提供了主要的保湿滋润淡化唇纹的效果,辅以口红粉上色,获得了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能更好得发挥口红持久性、保湿和滋润的效果,以及使得妆效上更加雅致,不呈现黏腻感和油光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持久滋润口红及其制备工艺。
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持久滋润口红,包括口红粉和打底膏,口红粉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着色剂和珠光剂35

55%、硼硅酸铝钙10

20%、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5

15%、滑石粉5

15%、硬脂酸镁0.1

3%、辛酸/癸酸甘油三酯5

16%、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2

10%、苯氧乙醇0.1

0.5%、生育酚乙酸酯0.01

1%、苯并三唑基十二烷基p

甲酚0.5

3%、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0.01

1%、椰子油0.01

1%、矿油0.01

1%;
7.打底膏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异壬酸异壬酯15

40%、双

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

2为0.5

5%、聚乙烯5

20%、合成蜡1

10%、聚二甲基硅氧烷8

22%、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4

12%、聚二甲基硅氧烷醇0.5

5%、硅石5

18%、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

12%、锦纶

12为2

10%、聚甲基硅倍半氧烷1

10%、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硅氧烷硅倍半氧烷交联聚合物0.1

3%、野大豆油0.1

2%、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0.001

0.5%、生育酚0.00001

0.01%、生育酚乙酸酯0.1

1%、苯氧乙醇0.2

1%、乙基己基甘油0.02

0.2%、着色剂0.2

2%、水0.00001

0.01%、1,2

戊二醇0.00001

0.01%、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0001

0.01%、透明质酸钠0.00001

0.01%、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0.00001

0.01%、水解透明质酸钠0.00001

0.01%。
8.作为优选,所述口红粉中着色剂包括但不限于ci 77491、ci 73360、ci 77891、ci 15850,口红粉中珠光剂包括但不限于合成氟金云母、云母。
9.作为优选,所述ci 77491、ci 73360、ci 77891、ci 15850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28

50%。
10.一种持久滋润口红的制备工艺,其步骤为:一、制备口红粉:将口红粉原料以相应
重量百分比选取,将口红粉原料中着色剂和珠光剂、硼硅酸铝钙、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滑石粉、硬脂酸镁投入主锅中常温混合均匀;将口红粉原料中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苯氧乙醇、生育酚乙酸酯、苯并三唑基十二烷基p

甲酚、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椰子油、矿油常温混合均匀;最后,将混合均匀后的各原料放置一起常温混合均匀,出料,得到口红粉;
11.二、制备打底膏:将打底膏原料以相应重量百分比选取,将其中异壬酸异壬酯、双

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

2加入主罐,加热至90

95℃混合均匀;在主罐中继续加入聚乙烯、合成蜡,搅拌直至溶解完全;在主罐中继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醇、硅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锦纶

12、聚甲基硅倍半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硅氧烷硅倍半氧烷交联聚合物、野大豆油、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搅拌混合均匀;缓慢降温至65

70℃,在主罐中继续加入着色剂,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55

60℃,在主罐中继续加入水、1,2

戊二醇、乙酰化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水解透明质酸钠,搅拌混合均匀;最后,降温至50

55℃,将混合后料体灌注入包材,冷却至室温,得到打底膏。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口红粉结合打底膏使用的口红。打底膏首先提供了普通口红的保湿滋润淡化唇纹的基础效果,再辅以口红粉使用,口红粉主要作为上色用。该口红粉与现有口红粉不同,其不含水,是以高含量的着色剂/珠光剂和一定含量的油脂组成,因为使用了一定含量的油脂,该口红粉不仅不飞粉,且能更好的均匀上色和不掉色。搭配打底膏使用后呈现了较好的持久性、保湿滋润的效果,且妆效上更加雅致,没有普通口红的黏腻感和油光感。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14.实施例1:一种持久滋润口红,包括口红粉和打底膏,口红粉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着色剂和珠光剂45%、硼硅酸铝钙15%、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8%、滑石粉10%、硬脂酸镁2%、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0%、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5%、苯氧乙醇0.5%、生育酚乙酸酯0.5%、苯并三唑基十二烷基p

甲酚2.5%、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0.5%、椰子油0.5%、矿油0.5%;
15.打底膏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异壬酸异壬酯18%、双

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

2为2%、聚乙烯15%、合成蜡5%、聚二甲基硅氧烷12%、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8%、聚二甲基硅氧烷醇5%、硅石1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锦纶

12为5%、聚甲基硅倍半氧烷4.5%、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硅氧烷硅倍半氧烷交联聚合物2%、野大豆油1%、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0.5%、生育酚0.01%、生育酚乙酸酯0.49%、苯氧乙醇0.5%、乙基己基甘油0.14%、着色剂0.8%、水0.01%、1,2

戊二醇0.01%、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1%、透明质酸钠0.01%、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0.01%、水解透明质酸钠0.01%。
16.口红粉中着色剂包括但不限于ci 77491、ci 73360、ci 77891、ci 15850,珠光剂包括但不限于合成氟金云母、云母。ci 77491、ci 73360、ci 77891、ci 15850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34%。
17.实施例2:一种持久滋润口红,包括口红粉和打底膏,口红粉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
原料组成:着色剂和珠光剂48%、硼硅酸铝钙12%、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10%、滑石粉8%、硬脂酸镁1%、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2%、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4%、苯氧乙醇0.5%、生育酚乙酸酯0.5%、苯并三唑基十二烷基p

甲酚2.5%、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0.5%、椰子油0.5%、矿油0.5%;
18.打底膏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异壬酸异壬酯28%、双

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

2为2%、聚乙烯7%、合成蜡3%、聚二甲基硅氧烷10%、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10%、聚二甲基硅氧烷醇4%、硅石1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7%、锦纶

12为3%、聚甲基硅倍半氧烷4.5%、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硅氧烷硅倍半氧烷交联聚合物2%、野大豆油1%、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0.5%、生育酚0.01%、生育酚乙酸酯0.49%、苯氧乙醇0.5%、乙基己基甘油0.14%、着色剂0.8%、水0.01%、1,2

戊二醇0.01%、乙酰化透明质酸钠0.01%、透明质酸钠0.01%、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0.01%、水解透明质酸钠0.01%。
19.口红粉中着色剂包括但不限于ci 77491、ci 73360、ci 77891、ci 15850,珠光剂包括但不限于合成氟金云母、云母。ci 77491、ci 73360、ci 77891、ci 15850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37%。
20.该持久滋润口红的制备工艺,其步骤为:一、制备口红粉:将口红粉原料以相应重量百分比选取,将口红粉原料中着色剂和珠光剂、硼硅酸铝钙、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滑石粉、硬脂酸镁投入主锅中常温混合均匀;将口红粉原料中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二异硬脂醇苹果酸酯、苯氧乙醇、生育酚乙酸酯、苯并三唑基十二烷基p

甲酚、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椰子油、矿油常温混合均匀;最后,将混合均匀后的各原料放置一起常温混合均匀,出料,得到口红粉;
21.二、制备打底膏:将打底膏原料以相应重量百分比选取,将其中异壬酸异壬酯、双

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

2加入主罐,加热至90

95℃混合均匀;在主罐中继续加入聚乙烯、合成蜡,搅拌直至溶解完全;在主罐中继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醇、硅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锦纶

12、聚甲基硅倍半氧烷、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硅氧烷硅倍半氧烷交联聚合物、野大豆油、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搅拌混合均匀;缓慢降温至65

70℃,在主罐中继续加入着色剂,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55

60℃,在主罐中继续加入水、1,2

戊二醇、乙酰化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交联聚合物、水解透明质酸钠,搅拌混合均匀;最后,降温至50

55℃,将混合后料体灌注入包材,冷却至室温,得到打底膏。
22.常规口红对照组:羊毛脂13%、地蜡13%、蜂蜡8%、巴西棕榈蜡8%、鲸蜡5%、蓖麻油29.5%、着色剂10%、硬脂酸丁酯7%、乙二醇单硬脂酸酯6%、苯氧乙醇0.4%、生育酚乙酸酯0.1%。
23.制备常规口红:将常规口红原料以相应重量百分比选取,将其中羊毛脂、地蜡、蜂蜡、巴西棕榈蜡和鲸蜡,加热至85

95℃混合均匀;继续加入蓖麻油、着色剂、硬脂酸丁酯、乙二醇单硬脂酸酯、苯氧乙醇、生育酚乙酸酯,搅拌混合均匀;降温至50

55℃,将混合料体灌注入包材,冷却至室温,得到常规口红。
24.为确保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本发明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其使用后保持效果的持久性和保湿和滋润效果:
25.一、将对照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产品的持久度进行感受评价。结果取自30名员工
涂抹唇部后打分的平均值,分别在2小时、4小时和8小时后对所涂抹口红的持久性感受。
26.小时对照组实施例1实施例20———24.534.604.9043.604.274.4082.703.073.27
27.持久性:5分与刚涂上无差别;4分无脱色;3分为稍微有些脱色,2分脱色较严重;1分为完全脱妆且拔干。
28.可见本发明的口红粉与打底膏结合使用后,与常规口红相比,具有更佳的持久性。
29.二、招募了18

65岁之间志愿者25名,在受试者双手前臂内侧用模板标识4cm*4cm区域各2个,共有4个区域。测试期间不能饮食或剧烈活动,前臂暴露呈测试状态放置,保持放松。空白对照、对照组、实施例1、实施例2随机排序,确保所有产品和空白区域位置在统计学上达到平衡。将测试样品按照(2.0
±
0.1)mg/cm2的用量进行涂布或叠加,用仪器测定样品使用前0小时(基准)和使用1小时、2小时、4小时和24小时的皮肤表皮水分含量和经皮水分流失速率(tewl)。对每一个区域重复测试三次,取平均值。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表示,前后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0.表一皮肤表皮水分含量
[0031][0032][0033]
注:a:与基准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0034]
b: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0035]
c: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0036]
表二皮肤经皮水分流失速率
[0037]
小时空白对照对照组实施例1实施例206.18
±
1.296.18
±
1.126.25
±
1.306.23
±
1.2515.80
±
1.092.43
±
0.96 ab2.26
±
0.81abc2.20
±
0.46abc26.27
±
1.223.39
±
1.45 ab3.25
±
1.34abc3.06
±
0.96abc46.04
±
1.214.37
±
1.34 ab3.62
±
1.28abc3.42
±
1.33abc246.13
±
1.185.42
±
1.55 ab5.15
±
1.65abc5.06
±
1.15abc
[0038]
注:a:与基准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0039]
b: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0040]
c: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0041]
在连续使用1、2、4和24小时后,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任一时间点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提高皮肤表皮水分含量和减少经水分流失方面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口红。
[0042]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