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

文档序号:27322866发布日期:2021-11-10 00:5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2.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e,caf)是一类少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0.27%-0.4%,指冠状动脉与某一心腔或大血管间存在异常交通支,从而使冠状动脉的血液通过交通支(瘘)分流到相通的心腔或大血管。冠状动脉瘘的血液分流量大时可导致冠状动脉灌注压迅速下降,影响局部心肌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可产生心绞痛甚至心肌坏死。冠状动脉瘘的长期分流还可引起心功能下降,最终出现心力衰竭。
3.目前,冠状动脉瘘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与内科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由于需要开胸,手术创伤大,多适用于同时合并其他需要手术治疗的心脏疾病病人,以及多发瘘管和解剖结构复杂的冠状动脉瘘患者。
4.大多数冠状动脉瘘能够通过内科介入手段治疗,其疗效与外科手术类似。目前的主要介入治疗技术包括用弹簧圈等材料封堵冠状动脉瘘,或用覆膜支架覆盖冠状动脉瘘口。前者不容易实现完全封堵,而且所需弹簧圈多,费用高。后者可同时堵塞冠状动脉的分支,人为地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操作简单、定位准确、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实现快速封堵冠状动脉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包括主体覆膜、金属裸支架,所述主体覆膜设置于所述金属裸支架上,所述金属裸支架呈圆柱形结构,所述主体覆膜包括第一覆膜、第二覆膜,所述第一覆膜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覆膜呈漏斗形结构,所述第一覆膜与第二覆膜之间为一体成型,使所述第一、第二覆膜之间形成子弹形结构,所述金属裸支架具有覆膜段、裸支架段,所述第一覆膜紧密地覆盖于所述金属裸支架的覆膜段上,使所述金属裸支架形成子弹形的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
7.优选地,包括主体覆膜、金属裸支架,所述主体覆膜设置于所述金属裸支架上,所述金属裸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端、第二支架端,所述金属裸支架的第一支架端呈圆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端的直径逐渐缩减呈漏斗形结构,所述金属裸支架整体呈子弹形结构,所述金属裸支架具有覆膜段、裸支架段,所述主体覆膜呈与所述金属裸支架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子弹形结构,包括第一覆膜、第二覆膜,所述第一覆膜紧密覆盖于所述金属裸支架的覆膜段上,所述第二覆膜具有支架段和裸覆膜段,所述第二覆膜的支架段紧密覆盖于所述金属裸支架的第二支架端上。
8.优选地,所述金属裸支架包括多个金属环,所述多个金属环沿轴向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环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9.优选地,所述金属裸支架的长度为14-24mm,所述金属裸支架的直径为2-5mm,所述金属裸支架的裸支架段的长度为3-8mm,所述第二覆膜的长度为3-5mm。
10.优选地,所述金属裸支架的长度为16-28mm,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端的长度为2-4mm,所述第一支架端的直径为2-5mm,所述金属裸支架的裸支架段的长度为3-8mm,所述第二覆膜的长度为3-5mm。
11.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球囊,所述球囊设置于所述导管的首端,且所述球囊的末端与所述导管相连通,所述导管邻近于所述球囊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导丝管,所述导丝管的首端穿过所述导管并向外延伸,使所述球囊的首端固定于导丝管上,所述导管的末端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注液口,所述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紧密地覆于所述球囊上。
12.优选地,所述导丝管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内部,所述导管的中部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导丝管的末端相连通的导丝出口,所述导丝管的首端设置有与所述导丝出口相连通的导丝入口。
13.优选地,所述导丝管的长度为200-300mm,内径为0.3-0.4mm,外径为0.35-1mm。
14.优选地,所述导丝管邻近于所述导丝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覆膜标记点,所述导丝管不与所述导丝入口相邻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覆膜标记点、裸支架段标记点。
15.优选地,所述球囊的结构为与所述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子弹形,所述球囊的圆柱形结构部分长度比金属裸支架的圆柱形结构部分长度长5-8mm,所述第二覆膜的长度比球囊漏斗形结构部分的长度长1-3mm。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通过对覆膜支架结构的特殊设计,制备一个子弹形的覆膜支架。使用时,子弹形覆膜支架压缩在球囊上,在导丝介导下,通过导管将子弹形覆膜支架及球囊送至冠状动脉瘘的血管部位,导管末端的注液口连接压力泵注入用生理盐水稀释的对比剂,充盈球囊,因球囊呈与子弹形覆膜支架结构相匹配的子弹形,可将子弹形覆膜支架充分撑开,因覆膜是由圆柱形和漏斗形组成的子弹形,释放后子弹形覆膜支架的圆柱形覆膜与血管内膜紧密贴合在一起,同时覆膜支架的裸支架段与血管内壁直接紧密贴合,增加锚定力,防止支架移位,支架外的漏斗形覆膜可以阻断冠状动脉瘘的主要血流,覆膜漏斗形处端口小,仅可通过导丝管,易使血小板、纤维素及凝血物质滞留,逐渐形成血栓封堵漏斗形覆膜端口,既能达到逐渐完全封堵冠状动脉瘘的效果,使机体有一定适应过程,又能精准封堵冠状动脉瘘。必要时,亦可于子弹形覆膜支架的漏斗形覆膜端口处放置弹簧圈以快速封堵冠状动脉瘘,因漏斗形覆膜端口小,可有效的减少弹簧圈的使用,降低成本。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的优点,适合于冠状动脉瘘的封堵。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一中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球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2中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输送系统充盈球囊后的使用状态图;
22.图5为将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送至并保留于冠状动脉瘘血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实施例二中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的附图1-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5.实施例一:
26.参照图1所示,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包括主体覆膜2、金属裸支架3,主体覆膜2设置于金属裸支架3上,金属裸支架3呈圆柱形结构,金属裸支架3包括多个金属环33,多个金属环33沿轴向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金属环33之间设置有加强杆34。
27.主体覆膜2包括第一覆膜21、第二覆膜22,第一覆膜21呈圆柱形结构,第二覆膜22呈漏斗形结构,第一覆膜21与第二覆膜22之间一体成型,使第一、第二覆膜21、22之间形成子弹形结构,漏斗形结构的第二覆膜端口小,仅可通过导丝管,从而易使血小板、纤维素及凝血物质滞留,逐渐形成血栓封堵第二覆膜的端口。
28.金属裸支架3具有覆膜段31、裸支架段32,第一覆膜21紧密地覆盖于金属裸支架3的覆膜段31上,则金属裸支架3的裸支架段32无覆膜,使无覆膜的裸支架段32可与血管内壁直接紧密贴合,增加锚定力,防止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移位,金属裸支架3的长度为14-24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20mm,金属裸支架3的直径为2-5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3mm,金属裸支架3的裸支架段32的长度为3-8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5mm,第二覆膜22的长度为3-5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4mm,使金属裸支架3形成子弹形的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有利于对血管进行封堵。
29.参照图2-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的输送系统,输送系统包括导管4、球囊5,球囊5设置于导管4的首端,导管4邻近于球囊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导丝管6,导丝管6的首端穿过导管4并向外延伸,使球囊5的首端固定于导丝管6上,导管4的末端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注液口71,球囊5末端与导管4相连通,球囊5的结构为与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子弹形,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紧密地覆盖于球囊5上,球囊5的圆柱形结构部分长度比金属裸支架3的长度长5-8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6mm,第二覆膜22的长度比球囊5的漏斗形结构部分的长度长1-3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2mm,使球囊5既能够充分地撑开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又不会导致第二覆膜22端口变形,导管4的中部侧壁设置有与导丝管6的末端相连通的导丝出口61,导丝管6的首端设置有与导丝出口相连通的导丝入口。
30.导丝管6的长度为200-300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250mm,内径为0.3-0.4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0.35mm,外径为0.35-1mm,本实施例优选采用0.5mm。
31.参照图1-图5所示,医用金属导丝通过导丝入口进入导丝管6并从导丝出口穿出,导管4在导丝的介导作用下将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和球囊5送入血管内指定的位置;接着,通过压力泵将生理盐水稀释的对比剂注入注液口71内,使生理盐水稀释的对比剂沿导管4注入球囊5内,充盈球囊5,球囊5随着对比剂的注入逐渐膨胀恢复成子弹形,从而充分撑开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后回抽对比剂,回缩并退出球囊,使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停留在血管内的指定位置,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的第一覆膜21与血管的内膜紧密贴合在一起,同时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无覆膜的裸支架段32与血管内壁直接紧密贴合,增加锚定力,防止支
架移位,通过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1的第二覆膜22将血小板、纤维素和凝血物质滞留,从而使其逐渐形成血栓将漏斗形结构的第二覆膜22的端口完全封堵以达到封堵冠状动脉瘘的效果,避免其与心脏腔室或胸腔内血管之间发生异常连接。
32.导丝管6邻近于导丝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覆膜标记点62,导丝管6不与导丝入口相邻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覆膜标记点63、裸支架段标记点64,通过标记主体覆膜和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的位置,手术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放到合适的位置。
33.实施例二:
34.参照图6所示,一种冠状动脉瘘覆膜支架,包括主体覆膜2、金属裸支架3,主体覆膜2设置于金属裸支架3上,金属裸支架3包括第一支架端35、第二支架端36,第一支架端35呈圆形结构,第二支架端36的直径逐渐缩减呈漏斗形结构,金属裸支架3整体呈子弹形结构,金属裸支架3具有覆膜段31、裸支架段32;主体覆膜2呈与金属裸支架3的外轮廓相匹配的子弹形,包括第一覆膜21、第二覆膜22,第一覆膜21呈圆柱形结构,第二覆膜22呈漏斗形结构,第一覆膜21与第二覆膜22之间为一体成型,第二覆膜22具有支架段23和裸覆膜段24;第一覆膜21紧密覆盖于金属裸支架3的覆膜段31上,第二覆膜22中的支架段23紧密覆盖于第二支架端36上,使金属裸支架3能够充分地支撑主体覆膜2,使血管的封堵更加稳定。
35.金属裸支架3的长度为16-28mm,其中第二支架端的长度为2-4mm,第一支架端35的直径为2-5mm,金属裸支架3的裸支架段32长度为3-8mm,第二覆膜22的长度为3-5mm。
36.金属裸支架3包括多个金属环33,多个金属环33沿轴向间隔设置,且任意相邻两个金属环33之间设置有加强杆34。
37.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