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护理床及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3501发布日期:2021-10-09 02:4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护理床及操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护理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护理床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2.内科护理床担负着病人的日常生活、医务人员的检查、治疗、患者的转移等内容,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患者不能自主活动,患者需要转移时,费时费力,大大增加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劳动,不利于稳定患者病情的稳定,增加了患者痛苦,需要一种可以在护理床和轮椅之间自由转换的护理床。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护理床和轮椅之间自由转换的一种内科护理床及操作方法。
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科护理床,包括靠背装置、坐板装置、下板装置、t型板、支撑架、一号连杆、二号连杆,所述靠背装置和下板装置转动连接坐板装置,靠背装置和下板装置两侧各转动连接一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又通过一号连杆和坐板装置铰接在一起;所述坐板装置包括坐板、底板、蜗杆、齿条、驱动杆、坐板齿轮、惰轮、连杆架,坐板中间均布多个坐板透气孔,坐板下部具有底板,坐板和底板通过四个支撑腿连接在一起,坐板下部前后两侧具有对此设置的两个齿轮板,齿轮板上部具有齿轮板上轴, 齿轮板下部具有齿轮板下轴,四个支撑腿上部外侧各具有一个耳板,耳板内侧具有坐板齿轮孔,耳板外侧具有坐板铰孔,底板前后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滑座,滑座中间具有中间槽,中间槽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槽,两个滑座内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蜗杆座,蜗杆座上部具有蜗杆孔,蜗杆座右侧具有齿轮座,齿轮座上部具有齿轮孔,前侧滑座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底板槽,齿条上部具有齿条滑块,齿条滑块上部具有齿条轴,驱动杆中间具有驱动杆孔,驱动杆下部具有横向的驱动轴,连杆架上部具有连杆齿轮,连杆架下部具有连杆架轴,蜗杆中间轴转动连接蜗杆座,蜗杆在蜗杆座中转动,传动齿轮中间轴转动连接齿轮孔,传动齿轮在齿轮孔中转动,蜗杆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齿条滑块滑动连接滑槽,齿条滑块在滑槽中滑动,齿条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驱动杆孔滑动连接齿条轴,驱动杆在齿条轴上滑动,每侧的坐板齿轮孔转动连接坐板齿轮中间轴,坐板齿轮在坐板齿轮孔中转动,后侧齿轮板上轴转动连接惰轮,惰轮绕齿轮板上轴转动,后侧齿轮板下轴转动连接连杆齿轮,连杆齿轮绕齿轮板下轴转动,后侧坐板齿轮和惰轮相互啮合,惰轮和连杆齿轮相互啮合,前侧齿轮板上轴转动连接另外一个连杆齿轮,底板下部固定连接四个万向轮。
5.所述靠背装置包括靠背和靠背齿轮,靠背中间具有多个靠背透气孔,靠背前部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靠背链接板,靠背链接板下部具有靠背铰孔,靠背后部具有靠背侧板,靠背侧板内侧具有靠背侧板槽,靠背侧板槽左右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靠背销轴,两个靠背链接板上部固定连接靠背齿轮。
6.所述下板装置包括下板、下板齿轮、踏板,下板中间具有t型槽,t型槽两侧具有多个下板透气孔,下板后部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下板链接板,下板链接板下部具有下板铰孔,下板前部具有下板侧板,下板侧板内侧具有下板侧板槽,下板侧板槽左右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下板销轴,下板侧板中间具有上下贯穿的踏板槽,踏板槽滑动连接踏板,踏板在踏板槽中滑动,两个下板链接板上部固定连接下板齿轮。
7.所述t型板后部具有t形板孔,支撑架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床腿,两个床腿上部具有同轴的床腿孔,支撑架上部具有中间轴,二号连杆中间具有二号连杆孔,二号连杆后部具有二号连杆后轴,二号连杆前部具有二号连杆前轴,靠背销轴和下板销轴外侧各转动连接一个床腿孔,两侧支撑架分别绕靠背销轴和下板销轴转动,两侧的中间轴和连杆架轴分别通过一号连杆铰接,每侧靠背铰孔铰接二号连杆后轴,每侧下板铰孔铰接二号连杆前轴,驱动轴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每侧的二号连杆孔,靠背齿轮和同侧的坐板齿轮相互啮合,下板齿轮和同侧的坐板齿轮相互啮合,t形板孔固定连接前侧的坐板齿轮中间轴,t型板放置在t型槽中。
8.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在护理床和轮椅之间自由转换,无需移动和搬动患者,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劳动,稳定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可以适应患者不同场景的空间转换,蜗杆和传动齿轮采用蜗杆涡轮机构,可以在任意位置停止和自锁,增加了机构的稳定性,防止机构失稳对患者造成伤害,蜗杆涡轮具有较高转速比,在护理床和轮椅之间转换时,动作缓慢,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驱动轴同时支撑两侧的二号连杆,使得两侧二号连杆运动同步,受力均衡,增加驱动杆移动的平稳,防止歪斜和卡顿,二号连杆采用两侧对称设置,使得靠背装置和下板装置具有对称的支撑,床腿也使用对称支撑,使得本发明受力平衡,增加了本发明的平衡,后侧的床腿在护理床使用模式时起支撑作用,在轮椅使用模式时,起推动作用,靠背透气孔在护理床模式时起到透气作用,在轮椅使用模式时起观察作用,t型板在轮椅使用模式时用来稳定患者的身体,防止患者在本发明上失去平衡或者摔下去,使用安全效果好。
9.使用本发明时,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护理床模式,第二种是轮椅模式,护理床使用模式时,靠背装置和下板装置平放,靠背装置、坐板装置、下板装置在同一个平面组成一张床,两侧支撑架分别支撑着靠背装置和下板装置,t型板放置在t型槽中,患者躺在床上,从护理床模式转换到轮椅使用模式时,转动蜗杆,蜗杆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在滑槽中往后侧滑动,齿条往左侧滑动带动驱动杆往左侧移动,驱动杆往左侧移动带动两侧的二号连杆往左侧移动,二号连杆边往左侧移动,边往上平行移动,二号连杆、坐板、靠背链接板、下板链接板组成平行连杆结构,二号连杆往左侧移动时,下板链接板以下板齿轮中间轴为转动轴绕前侧的坐板铰孔顺时针转动,下板链接板转动带动下板顺时针转动,下板从水平状态慢慢往下转到接近垂直状态,下板齿轮转到带动坐板齿轮转动,坐板齿轮转动带动t型板逆时针转动,t型板逆时针转动,t型板往上竖起,坐板齿轮转动带动连杆架顺时针转动,连杆架顺时针转动,通过一号连杆拉动前侧的支撑架顺时针转动,支撑架顺时针转动时,两侧的床腿从两侧的底板槽中往上收起,二号连杆往左侧移动时,靠背链接板以靠背齿轮中间轴为转动轴,绕后侧的坐板铰孔顺时针转动,靠背链接板转动带动靠背顺时针转动,靠背从水平状态慢慢往上转动到接近垂直状态,靠背齿轮转到带动坐板齿轮转
到,坐板齿轮转动带动惰轮转动,惰轮转动带动连杆架顺时针转动,连杆架逆时针转动,通过一号连杆拉动后侧的支撑架逆时针转动,支撑架逆时针转动时,两侧的床腿收起,调整结束,停止转动蜗杆,将踏板从踏板槽中拉出,让患者脚部放置在踏板上部,患者双臂放置在t型板两侧,从轮椅模式转换到护理床使用模式时,反向转动蜗杆即可。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科护理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轮椅模式时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科护理床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科护理床剖视正面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科护理床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支撑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坐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坐板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靠背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靠背装置底部结构示意图。
20.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坐板结构示意图。
21.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坐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22.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坐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下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15为本发明所述的下板装置底部结构示意图。
25.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齿条结构示意图。
26.图17为本发明所述的驱动杆结构示意图。
27.图18为本发明所述的连杆架结构示意图。
28.图19为本发明所述的t型板结构示意图。
29.图20为本发明所述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30.图21为本发明所述的二号连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内科护理床,包括靠背装置100、坐板装置200、下板装置300、t型板410、支撑架510、一号连杆610、二号连杆710,所述靠背装置100和下板装置300转动连接坐板装置200,靠背装置100和下板装置300两侧各转动连接一个支撑架510,每个支撑架510又通过一号连杆610和坐板装置200铰接在一起;所述坐板装置200包括坐板210、底板220、蜗杆230、齿条240、驱动杆250、坐板齿轮260、惰轮270、连杆架280,坐板210中间均布多个坐板透气孔211,坐板210下部具有底板220,坐板210和底板220通过四个支撑腿218连接在一起,坐板210下部前后两侧具有对此设置的两个齿轮板215,齿轮板215上部具有齿轮板上轴216, 齿轮板215下部具有齿轮板下轴217,四个支撑腿218上部外侧各具有一个耳板212,耳板212内侧具有坐板齿轮孔213,耳板212外侧具有坐板铰孔214,底板220前后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
滑座222,滑座222中间具有中间槽223,中间槽223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滑槽224,两个滑座222内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蜗杆座225,蜗杆座225上部具有蜗杆孔226,蜗杆座225右侧具有齿轮座227,齿轮座227上部具有齿轮孔228,前侧滑座222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底板槽221,齿条240上部具有齿条滑块241,齿条滑块241上部具有齿条轴242,驱动杆250中间具有驱动杆孔251,驱动杆250下部具有横向的驱动轴252,连杆架280上部具有连杆齿轮281,连杆架280下部具有连杆架轴282,蜗杆230中间轴转动连接蜗杆座225,蜗杆230在蜗杆座225中转动,传动齿轮231中间轴转动连接齿轮孔228,传动齿轮231在齿轮孔228中转动,蜗杆230和传动齿轮231相互啮合,齿条滑块241滑动连接滑槽224,齿条滑块241在滑槽224中滑动,齿条240和传动齿轮231相互啮合,驱动杆孔251滑动连接齿条轴242,驱动杆250在齿条轴242上滑动,每侧的坐板齿轮孔213转动连接坐板齿轮260中间轴,坐板齿轮260在坐板齿轮孔213中转动,后侧齿轮板上轴216转动连接惰轮270,惰轮270绕齿轮板上轴216转动,后侧齿轮板下轴217转动连接连杆齿轮281,连杆齿轮281绕齿轮板下轴217转动,后侧坐板齿轮260和惰轮270相互啮合,惰轮270和连杆齿轮281相互啮合,前侧齿轮板上轴216转动连接另外一个连杆齿轮281,底板220下部固定连接四个万向轮290。
32.所述靠背装置100包括靠背110和靠背齿轮120,靠背110中间具有多个靠背透气孔111,靠背110前部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靠背链接板112,靠背链接板112下部具有靠背铰孔113,靠背110后部具有靠背侧板114,靠背侧板114内侧具有靠背侧板槽115,靠背侧板槽115左右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靠背销轴116,两个靠背链接板112上部固定连接靠背齿轮120。
33.所述下板装置300包括下板310、下板齿轮320、踏板330,下板310中间具有t型槽318,t型槽318两侧具有多个下板透气孔311,下板310后部具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下板链接板312,下板链接板312下部具有下板铰孔313,下板310前部具有下板侧板314,下板侧板314内侧具有下板侧板槽315,下板侧板槽315左右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下板销轴316,下板侧板314中间具有上下贯穿的踏板槽317,踏板槽317滑动连接踏板330,踏板330在踏板槽317中滑动,两个下板链接板312上部固定连接下板齿轮320。
34.所述t型板410后部具有t形板孔411,支撑架510两侧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床腿511,两个床腿511上部具有同轴的床腿孔512,支撑架510上部具有中间轴513,二号连杆710中间具有二号连杆孔711,二号连杆710后部具有二号连杆后轴712,二号连杆710前部具有二号连杆前轴713,靠背销轴116和下板销轴316外侧各转动连接一个床腿孔512,两侧支撑架510分别绕靠背销轴116和下板销轴316转动,两侧的中间轴513和连杆架轴282分别通过一号连杆610铰接,每侧靠背铰孔113铰接二号连杆后轴712,每侧下板铰孔313铰接二号连杆前轴713,驱动轴252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每侧的二号连杆孔711,靠背齿轮120和同侧的坐板齿轮260相互啮合,下板齿轮320和同侧的坐板齿轮260相互啮合,t形板孔411固定连接前侧的坐板齿轮260中间轴,t型板410放置在t型槽318中。
35.使用本发明时,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护理床模式,第二种是轮椅模式,护理床使用模式时,靠背装置100和下板装置300平放,靠背装置100、坐板装置200、下板装置300在同一个平面组成一张床,两侧支撑架510分别支撑着靠背装置100和下板装置300,t型板410放置在t型槽318中,患者躺在床上,从护理床模式转换到轮椅使用模式时,转动蜗杆230,蜗杆230带动传动齿轮231转动,传动齿轮231转动带动齿条240在滑槽224中往后侧滑动,齿条
240往左侧滑动带动驱动杆250往左侧移动,驱动杆250往左侧移动带动两侧的二号连杆710往左侧移动,二号连杆710边往左侧移动,边往上平行移动,二号连杆710、坐板210、靠背链接板112、下板链接板312组成平行连杆结构,二号连杆710往左侧移动时,下板链接板312以下板齿轮320中间轴为转动轴绕前侧的坐板铰孔214顺时针转动,下板链接板312转动带动下板310顺时针转动,下板310从水平状态慢慢往下转到接近垂直状态,下板齿轮320转到带动坐板齿轮260转动,坐板齿轮260转动带动t型板410逆时针转动,t型板410逆时针转动,t型板410往上竖起,坐板齿轮260转动带动连杆架280顺时针转动,连杆架280顺时针转动,通过一号连杆610拉动前侧的支撑架510顺时针转动,支撑架510顺时针转动时,两侧的床腿511从两侧的底板槽221中往上收起,二号连杆710往左侧移动时,靠背链接板112以靠背齿轮120中间轴为转动轴,绕后侧的坐板铰孔214顺时针转动,靠背链接板112转动带动靠背110顺时针转动,靠背110从水平状态慢慢往上转动到接近垂直状态,靠背齿轮120转到带动坐板齿轮260转到,坐板齿轮260转动带动惰轮270转动,惰轮270转动带动连杆架280顺时针转动,连杆架280逆时针转动,通过一号连杆610拉动后侧的支撑架510逆时针转动,支撑架510逆时针转动时,两侧的床腿511收起,调整结束,停止转动蜗杆230,将踏板330从踏板槽317中拉出,让患者脚部放置在踏板330上部,患者双臂放置在t型板410两侧,从轮椅模式转换到护理床使用模式时,反向转动蜗杆230即可。
36.本发明可以在护理床和轮椅之间自由转换,无需移动和搬动患者,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劳动,稳定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痛苦,可以适应患者不同场景的空间转换,蜗杆230和传动齿轮231采用蜗杆涡轮机构,可以在任意位置停止和自锁,增加了机构的稳定性,防止机构失稳对患者造成伤害,蜗杆涡轮具有较高转速比,在护理床和轮椅之间转换时,动作缓慢,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驱动轴252同时支撑两侧的二号连杆710,使得两侧二号连杆710运动同步,受力均衡,增加驱动杆250移动的平稳,防止歪斜和卡顿,二号连杆710采用两侧对称设置,使得靠背装置100和下板装置300具有对称的支撑,床腿511也使用对称支撑,使得本发明受力平衡,增加了本发明的平衡,后侧的床腿511在护理床使用模式时起支撑作用,在轮椅使用模式时,起推动作用,靠背透气孔111在护理床模式时起到透气作用,在轮椅使用模式时起观察作用,t型板410在轮椅使用模式时用来稳定患者的身体,防止患者在本发明上失去平衡或者摔下去。
37.一种内科护理床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从护理床模式转换到轮椅使用模式时,转动蜗杆230,靠背装置100往上转动到近似垂直状态,下板装置300往下转动到近似装置状态,t型板410往上转动到近似垂直状态,将踏板330从踏板槽317中拉出,让患者脚部放置在踏板330上部,患者双臂放置在t型板410两侧。第二步、从轮椅模式转换到护理床使用模式时,反向转动蜗杆230,靠背装置100和下板装置300平放,靠背装置100、坐板装置200、下板装置300在同一个平面组成一张床,两侧支撑架510分别支撑着靠背装置100和下板装置300,t型板410放置在t型槽318中,患者躺在床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