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监测与服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6493发布日期:2021-11-03 17:1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监测与服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物联网健康筛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监测与服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创造了互联互通的生活方式,也为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提供的技术基础。国家也依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国家健康战略,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检查筛查,将健康端口前移,实现儿童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同时还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等。
3.目前学校在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领域的相关设备配套、检测监测系统、医疗保障措施等方面还远低于社会上的医疗平均水平,缺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相关保障,目前学校在学生的健康监测上主要采取体温监测,以应对疫情,缺少为学生体质的监测以及长期的观察,无法根据学生健康指标的波动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学生的身体异常,尤其对于一些易传染的疾病,比如手足口疾病,缺少相应的检测设备,对于学生在家里发生的突发性症状也很难掌握,不能实现家校的互动。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监测与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缺少为学生体质的监测以及长期的观察,无法根据学生健康指标的波动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学生的身体异常,对于学生在家里发生的突发性症状也很难掌握,不能实现家校的互动的技术问题。
5.(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监测与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校园健康设备端、云平台和校园健康移动端,所述校园健康设备端配置21.5寸可触摸全视角ips屏,android操作系统,校园健康设备端用于采集学生的各项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包括第一登录模块、检测项目模块、热成像设备模块、设置模块和在线升级模块,所述第一登录模块包括ic卡登录单元和人脸识别登录单元,所述ic卡登录单元内预设有ic卡识别成功弹窗和ic卡识别失败弹窗,所述检测项目模块包括健康测量项目和测量弹窗,所述热成像设备模块识别用户人脸信息,比对成功后,检测体温,检测完成后,设备通过wifi或以太网发送用户id、人脸照片、体温数据至云平台,当体温异常时进行报警,所述设置模块包括设备维护,所述在线升级模块在联网状态下自动下载新版本软件,软件下载完成后弹出更新界面,点击安装更新,设备升级;设备升级过程中提示:设备正在升级,请稍后;设备升级成功后,提示设备升级成
功,设备重启;如升级失败,提示升级失败,设备重启,继续使用旧版本;所述云平台利用校园健康设备端采集检测的指标数据,做到入校图像及数据全留存,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管理,通过当地综合医院儿科、当地疾控部门联动协同,获取指标的预警阈值,利用智能算法,实时监控学生健康指标的波动情况,从而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云平台包括第二登录模块、第一首页模块、学校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统计模块和校园公告模块,云平台用于数据的存储、分析和管理,所述第一首页模块显示班级数据或学校数据,所述学校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查询单元、新增学校单元、学校列表单元、第一查看单元、第一修改单元,班级管理模块包括第二查询单元、新增班级单元、班级列表单元、第二查看单元、第二修改单元,所述教师管理模块包括第三查询单元、新增教师单元、批量导入教师单元、批量导出教师单元、第一数据日志单元、教师列表单元,所述学生管理模块包括第四查询单元、新增学生单元、批量导入学生单元、批量导出学生单元、第二数据日志单元、学生列表单元、学生首页单元,所述系统管理模块包括角色管理单元、权限管理单元、设备管理单元、在线升级单元,所述统计模块包括全校统计单元、班级统计单元,所述校园公告模块包括第五查询单元、消息发布列表单元、发布新消息单元,所述云平台内预设有算法规则;所述校园健康移动端,分为家长端和教师端,教师可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形成常态化数据输出及管理,班级老师也可轻松获知全班同学的检测考勤结果,家长可通过健康校园公众号关注学生健康情况,可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形成常态化数据输出及管理,学生根据日常数据记录形成每年四次学生体质检测报告,家长可随时上传学生的在家的健康异常情况,比如发烧情况、拉肚子情况等等,便于老师和学校及时掌握,校园健康移动端包括第二首页模块、消息推送模块、绑定学生模块、健康模块功能、今日检测功能模块、消息功能模块和我功能模块,所述消息推送模块包括检测消息、校园公告信息,所述消息功能模块包括健康消息和校园健康消息,所述我功能模块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健康报告、家长资料、家长解绑。
6.优选地,所述ic卡识别失败弹窗的内容为:识别失败,请重试,所述人脸识别登录单元内预设有人脸识别窗口、人脸识别成功弹窗和人脸识别失败弹窗,人脸识别窗口的内容为:请正对镜头,保持面部可见,人脸捕捉中,请稍后,人脸识别失败弹窗的内容为:人脸识别失败,请重试,所述ic卡识别成功弹窗、ic卡识别失败弹窗和人脸识别失败弹窗的展示时间为0.5s。
7.优选地,健康测量项目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血压、心率、血氧和体温,测量弹窗包括测量中界面注意事项、提示语和倒计时,其中身高体重的提示语为:测量中,请站直,目视前方 倒计时60s;体脂的提示语为:测量中,请握紧测量手柄,倒计时60s;血压的提示语为:测量中,请勿说话或者移动,倒计时 120s;血氧的提示语为:测量中,请勿将手指从测量设备中取出,倒计时60s。
8.优选地,所述云平台内预设的算法规则如下:设定身高、体重、体脂、血压、血氧、心率、体温等项目的阈值和平均值,当数据超过异常时,发出报警,并计算每个检测项目数据平均值的比,如体温的数据用t表示,其平均值用tm表示,计算结果t1=,根据结果判断异常等级,当80≤t1≤85% 或106%≤t1≤115%时,记为一级波动,86%≤t1≤95%或101%≤t1≤
105%时,记为二级波动,96%≤t1≤99%时,记为三级波动,同理计算其他项目的波动等级,当超过3个项目出现二级及以上波动时,发出报警。
9.优选地,所述第二登录模块的登录条件包含:账户、密码和验证码,所述第一首页模块根据角色权限展示不同内容,如教师展示班级数据,校管理员展示全校数据,超级管理员展示所有学校数据,所述班级数据包括班级学生总数、班级检测人数(月)、班级检测异常人数(月)、班级检测人数趋势图、班级检测异常人数趋势图、班级男女比例百分比图、班级年龄比例扇形图,所述全校数据包括全校教师数、全校设备数、全校学生总数、全校检测人数(月)、全校检测异常人数(月)、全校检测人数趋势图、全校检测异常人数趋势图、全校男女比例百分比图、全校年龄比例扇形图。
10.优选地,所述新增学校单元填写的内容包括必填项、非必填项和必选项,其中必填项包括:学校编码、学校名称、所属区域、校管理员姓名、校管理账号、校园管理员密码、角色,非必填项包括:上级学校、校区名称,必选项为是否可用,所述新增班级单元填写的内容包括必选项和必填项,其中必选项包括学校名称和是否可用,必填项为班级编码,所述新增教师单元包括上传照片、必选项和必填项,其中照片的要求为一寸免冠近照,且照片不大于1m,其中必选项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名称、角色选择、是否可用,必填项包括教师姓名、手机号码、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教师账号、密码,所述新增学生单元包括上传照片、必填项和必选项,其中照片的要求为一寸免冠近照,且照片不大于2m,必填项包括学生编码、学生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ic卡号、状态(在校或离校)、绑定家长信息(家长姓名、手机号码、关系),必选项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名称、民族,所述学生首页单元包括健康档案、健康数据和健康报告,所述健康数据包括最近一次检测数据、检查设备和日期筛选,其中最近一次检测数据的各项检测项目以九宫格布局展示,且包括各项数据值的参考范围、如数据异常则用红色箭头标注数据偏高为向上、数据低于参考范围箭头朝下。
11.优选地,所述角色管理单元包括第六查询、新增角色和角色管理列表,云平台默认角色为:超级管理员、校管理员、教师,所述权限管理单元包括第七查询、新增权限和权限列表,所述设备管理单元包括第八查询、新增设备和设备列表。
12.优选地,所述消息发布列表包含条件:消息标题、接收对象、接收人数、发布人、发布日期、置顶、操作(查看)。
13.优选地,所述健康模块功能包括提示语、个人信息和检测内容模块,其中提示语为:hello 家长,个人信息包含:头像、姓名、性别、年龄、学校、班级、切换用户,检测内容模块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行李、血氧、体温、体脂,身高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最低、增长率、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最低、增长率、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体重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最低、增长率、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最低、增长率、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血压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血
压、最低血压、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血压、最低血压、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心率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血氧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体温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发烧次数、最高温度、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发烧次数、最高温度、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体脂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
14.(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系统利用校园健康设备端、云平台和校园健康移动端的配合使用,实现校园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学生健康实时监测,学生健康报告、建立一人一档健康管理系统,家长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关注学生在校健康情况,实现家校互动,完成从建档、数据采集、上传、管理、查阅、互动等环节,实现健康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精准管理,通过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管理,根据学生健康指标的波动情况,从而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通过家长端和教师端的协同互动,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全班、全年级、全校的学生健康状况以及突发状况,便于学校联合疾控和医院进行应急处理。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云平台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管理模块框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学生首页单元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
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18.实施例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监测与服务管理系统,其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校园健康设备端、云平台和校园健康移动端,校园健康设备端配置21.5寸可触摸全视角ips屏,android 操作系统,校园健康设备端用于采集学生的各项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包括第一登录模块、检测项目模块、热成像设备模块、设置模块和在线升级模块,第一登录模块包括ic卡登录单元和人脸识别登录单元,ic卡登录单元内预设有ic卡识别成功弹窗和ic卡识别失败弹窗,检测项目模块包括健康测量项目和测量弹窗,热成像设备模块识别用户人脸信息,比对成功后,检测体温,检测完成后,设备通过wifi或以太网发送用户id、人脸照片、体温数据至云平台,当体温异常时进行报警,设置模块包括设备维护,在线升级模块在联网状态下自动下载新版本软件,软件下载完成后弹出更新界面,点击安装更新,设备升级;设备升级过程中提示:设备正在升级,请稍后;设备升级成功后,提示设备升级成功,设备重启;如升级失败,提示升级失败,设备重启,继续使用旧版本;云平台利用校园健康设备端采集检测的指标数据,做到入校图像及数据全留存,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管理,通过当地综合医院儿科、当地疾控部门联动协同,获取指标的预警阈值,利用智能算法,实时监控学生健康指标的波动情况,从而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云平台包括第二登录模块、第一首页模块、学校管理模块、班级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学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统计模块和校园公告模块,云平台用于数据的存储、分析和管理,第一首页模块显示班级数据或学校数据,学校管理模块包括第一查询单元、新增学校单元、学校列表单元、第一查看单元、第一修改单元,班级管理模块包括第二查询单元、新增班级单元、班级列表单元、第二查看单元、第二修改单元,教师管理模块包括第三查询单元、新增教师单元、批量导入教师单元、批量导出教师单元、第一数据日志单元、教师列表单元,学生管理模块包括第四查询单元、新增学生单元、批量导入学生单元、批量导出学生单元、第二数据日志单元、学生列表单元、学生首页单元,系统管理模块包括角色管理单元、权限管理单元、设备管理单元、在线升级单元,统计模块包括全校统计单元、班级统计单元,校园公告模块包括第五查询单元、消息发布列表单元、发布新消息单元,云平台内预设有算法规则;校园健康移动端,分为家长端和教师端,教师可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形成常态化数据输出及管理,班级老师也可轻松获知全班同学的检测考勤结果,家长可通过健康校园公众号关注学生健康情况,可通过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形成常态化数据输出及管理,学生根据日常数据记录形成每年四次学生体质检测报告,家长可随时上传学生的在家的健康异常情况,比如发烧情况、拉肚子情况等等,便于老师和学校及时掌握,校园健康移动端包括第二首页模块、消息推送模块、绑定学生模块、健康模块功能、今日检测功能模块、消息功能模块和我功能模块,消息推送模块包括检测消息、校园公告信息,消息功能模块包括健康消息和校园健康消息,我功能模块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健康报告、家长资料、家长解绑。
19.其中,ic卡识别失败弹窗的内容为:识别失败,请重试,人脸识别登录单元内预设
有人脸识别窗口、人脸识别成功弹窗和人脸识别失败弹窗,人脸识别窗口的内容为:请正对镜头,保持面部可见,人脸捕捉中,请稍后,人脸识别失败弹窗的内容为:人脸识别失败,请重试,ic卡识别成功弹窗、ic卡识别失败弹窗和人脸识别失败弹窗的展示时间为0.5s,健康测量项目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血压、心率、血氧和体温,测量弹窗包括测量中界面注意事项、提示语和倒计时,其中身高体重的提示语为:测量中,请站直,目视前方 倒计时60s;体脂的提示语为:测量中,请握紧测量手柄,倒计时60s;血压的提示语为:测量中,请勿说话或者移动,倒计时 120s;血氧的提示语为:测量中,请勿将手指从测量设备中取出,倒计时60s,云平台内预设的算法规则如下:设定身高、体重、体脂、血压、血氧、心率、体温等项目的阈值和平均值,当数据超过异常时,发出报警,并计算每个检测项目数据平均值的比,如体温的数据用t表示,其平均值用tm表示,计算结果t1=,根据结果判断异常等级,当80≤t1≤85% 或106%≤t1≤115%时,记为一级波动,86%≤t1≤95%或101%≤t1≤105%时,记为二级波动,96%≤t1≤99%时,记为三级波动,同理计算其他项目的波动等级,当超过3个项目出现二级及以上波动时,发出报警,第二登录模块的登录条件包含:账户、密码和验证码,第一首页模块根据角色权限展示不同内容,如教师展示班级数据,校管理员展示全校数据,超级管理员展示所有学校数据,班级数据包括班级学生总数、班级检测人数(月)、班级检测异常人数(月)、班级检测人数趋势图、班级检测异常人数趋势图、班级男女比例百分比图、班级年龄比例扇形图,全校数据包括全校教师数、全校设备数、全校学生总数、全校检测人数(月)、全校检测异常人数(月)、全校检测人数趋势图、全校检测异常人数趋势图、全校男女比例百分比图、全校年龄比例扇形图。
20.同时,新增学校单元填写的内容包括必填项、非必填项和必选项,其中必填项包括:学校编码、学校名称、所属区域、校管理员姓名、校管理账号、校园管理员密码、角色,非必填项包括:上级学校、校区名称,必选项为是否可用,新增班级单元填写的内容包括必选项和必填项,其中必选项包括学校名称和是否可用,必填项为班级编码,新增教师单元包括上传照片、必选项和必填项,其中照片的要求为一寸免冠近照,且照片不大于1m,其中必选项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名称、角色选择、是否可用,必填项包括教师姓名、手机号码、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教师账号、密码,新增学生单元包括上传照片、必填项和必选项,其中照片的要求为一寸免冠近照,且照片不大于2m,必填项包括学生编码、学生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ic卡号、状态(在校或离校)、绑定家长信息(家长姓名、手机号码、关系),必选项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名称、民族,学生首页单元包括健康档案、健康数据和健康报告,健康数据包括最近一次检测数据、检查设备和日期筛选,其中最近一次检测数据的各项检测项目以九宫格布局展示,且包括各项数据值的参考范围、如数据异常则用红色箭头标注数据偏高为向上、数据低于参考范围箭头朝下,角色管理单元包括第六查询、新增角色和角色管理列表,云平台默认角色为:超级管理员、校管理员、教师,权限管理单元包括第七查询、新增权限和权限列表,设备管理单元包括第八查询、新增设备和设备列表,消息发布列表包含条件:消息标题、接收对象、接收人数、发布人、发布日期、置顶、操作(查看)。
21.另外,健康模块功能包括提示语、个人信息和检测内容模块,其中提示语为:hello 家长,个人信息包含:头像、姓名、性别、年龄、学校、班级、切换用户,检测内容模块包括身
高、体重、血压、行李、血氧、体温、体脂,身高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最低、增长率、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最低、增长率、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体重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最低、增长率、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最低、增长率、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血压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血压、最低血压、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血压、最低血压、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心率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血氧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最高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体温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月(月检测数据以每天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发烧次数、最高温度、趋势图)、年(年检测数据以每个月最后一次检测数据为准、发烧次数、最高温度、趋势图)、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包含手动记录数据以及设备端数据)、手动输入(选择当前日或者不小于当前日手动输入数据),体脂包含:日(当日最新检测数据、当日其他时间检测数据)、历史记录(可选择日期年月天,展示月或天历史数据记录)。
22.该系统的平云台框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系统管理模块框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学生首页单元框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
23.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系统时,在云平台新建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信息,然后由校园健康设备端测量学生的身高、体重、体脂、血压、血氧、心率、体温等项目,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通过当地综合医院儿科个当地疾控部门联动协同,获取指标的预警阈值,利用智能算法,实时监控学生健康指标的波动情况,同时家长可通过健康校园公众号关注学生健康情况,可通过校园健康移动端随时随地查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形成常态化数据输出及管理,学生根据日常数据记录形成每年四次学生体质检测报告,并针对监测系统报告中疑似学生开展医学检查与对应治疗,从而达到保健工作不再默默无闻,积极和家长互动,校园健康疾控和安全信息,家长更满意、更放心,实现高效的家校互动,家长可随时上传学生的在家的健康异常情况,比如发烧情况、拉肚子情况等等。
24.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基本原理及相关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具体实施方式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各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