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45042发布日期:2021-10-09 00:1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原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苯乙基间苯二酚化学名为4

(1

苯乙基)

1,3

苯二酚,又称为symwhite377,呈白色结晶固体,具有清淡的气味,溶于油类和二元醇。苯乙基间苯二酚起源于欧洲赤松松塔中一种天然美白成分

银松素,并经过化学改造而形成的类似二氢银松素结构的一种新型高效美白活性成分。苯乙基间苯二酚能有效抑制络氨酸酶活性,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增白皮肤,改善肤色不均,降低紫外线照射肌肤引起的皮肤着色。2012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苯乙基间苯二酚作为化妆品应用的一种成分。
3.但是苯乙基间苯二酚在应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苯乙基间苯二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在化妆品配方中使用时其含量过低,难以起到美白效果,现有研究显示,苯乙基间苯二酚在用量为0.5%以上时能有效美白,但是高浓度的添加又易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

苯乙基间苯二酚具有光不稳定性,光照条件下迅速失活变色,严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及功能效果。
4.另外,光甘草定也是一种高效抑制络氨酸酶活性的成分之一,它来源于特定甘草中,被广泛用于皮肤美白、降低皮肤颜色,降低紫外照射引起的皮肤着色。光甘草定作为一种天然的美白剂,却因为其理化性质,不溶于水、熔点高、在光照和高温环境中不稳定,易变色分解等特点;同时由于皮肤的屏障功能,使得光甘草定的透皮渗透能力和主动吸收能力较弱,使其应用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5.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制剂(nps)在皮肤促渗透、抗酶解、缓释等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纳米制剂的理化性质(如粒径、形态、所带电荷和表面特性等)对其体内的吸收、分布、渗透、代谢均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纳米制剂理化性质的深入研究可设计出更理想的递药系统,例如:提高活性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并使其在体内长循环延长等。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的阳离子型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的水溶性差、稳定性差和如何安全有效被皮肤吸收的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7.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
8.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的
应用。
9.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10.一种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按质量百分数计,称量5

10%苯乙基间苯二酚、1

5%光甘草定、5

10%1,2

丙二醇、5

10%1,3

丁二醇,超声使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依次加入10

20%甘油、1

10%gtcc、1

10%吐温

20、1

10%异壬酸异壬醇酯、1

5%大豆卵磷脂和1

5%聚甘油

10油酸酯,在25

30℃下搅拌使各成分充分溶解,获得a相;
12.(2)按质量百分数计,称量1

5%肌肽、1

5%vc乙基醚,1

5%烟酰胺、20

60%去离子水,超声使各成分完全溶解,获得b相;
13.(3)将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25

30℃搅拌使两相混合均一且继续反应20min后,利用高剪切均质乳化机进行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
14.(4)粗醇质体经高压微射流均质法进行高压均质,获得美白复合共输送纳米醇质体;
15.(5)将接枝壳聚糖衍生物预先溶解在水溶液中得到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搅拌条件下用蠕动泵将步骤(4)中的美白复合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匀速滴入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中,滴加完成后仍继续搅拌10

30min,获得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
16.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质量百分数是指各组分的质量占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数。
17.步骤(3)中所述的搅拌的速度优选为150

400rpm/min;步骤(3)中所述的高剪切均质乳化机的功率为500

1000w、转速为5000

8000rpm/min、高速剪切分散时间为3

10min。
18.步骤(4)中所述的高压均质压力为1.0

1.5mpa,循环3

6次。
19.步骤(5)中所述的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为n

烷基壳聚糖、o

烷基壳聚糖、月桂基

琥珀酰化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壳聚糖三甲基季铵盐、聚丙烯酰胺接枝壳聚糖、聚乳酸接枝壳聚糖、聚己内酯接枝壳聚糖、聚乙烯醇接枝壳聚糖等的至少一种,优选为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
20.步骤(5)中所述的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中接枝壳聚糖衍生物的浓度为2

16mg/ml;
21.步骤(5)中所述的接枝壳聚糖衍生物溶液和美白复合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的质量比为1:2

1:5,优选为1:3(w/w)。
22.步骤(5)中所述的搅拌速率为150

400rpm/min,蠕动泵的滴加速率为20

50rpm/min。
23.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
24.上述的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5.本发明的机理为:
26.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修饰脂质体能够形成阳离子给药系统(polycationic drug delivery systems,pdds),阳离子纳米载体具有更好的细胞融合性。天然壳聚糖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对其结构上的羟基或氨基等基团进行功能化改性可大大提高其溶解度,且可赋予其更丰富的阳离子,使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更好的粘附性,可延长与细胞的接触
时间,增强药物吸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的阳离子型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进而促进其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27.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28.(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的阳离子型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对比现有市面上的阴离子型纳米脂质体,阳离子型纳米脂质体具有更好的细胞融合性;其次,对天然壳聚糖功能化改性后的接枝壳聚糖衍生物,其水溶性大大提高,在较广ph范围的水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且其具有更为丰富的阳离子,从而具有更好的粘附性,可延长与细胞的接触时间,增强药物吸收的生物利用率,进而促进其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29.(2)本发明采用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肌肽、v
c
乙基醚、烟酰胺的复配,五种活性成分协同增效,有效抑制络氨酸酶活性,从源头阻断黑色素产生和迁移,抗氧化、抗糖化,改善皮肤免疫力,实现多效多靶点美白亮肤。
附图说明
30.图1为人体志愿者在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及空白组乳液的使用前、使用后2周、4周、8周时对皮肤色度ita
°
值的测试结果图;
31.图2为人体志愿者在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对比例2及空白组乳液的使用前、使用后2周、4周、8周时对皮肤黑素mi值的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33.实施例中所用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市场常规购得。
34.实施例1
35.将5%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5%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1%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2%肌肽和3%vc乙基醚,1%烟酰胺,32%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 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配制好8mg/ml的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按照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1:3(w/w)进行离子交联,用蠕动泵(30rpm/min速率)将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滴入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液中,磁力搅拌速度为200rpm/min、30min,获得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对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97.2nm,zeta电位为38.4mv。
36.实施例2
37.将5%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5%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1%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2%肌肽和3%vc乙基醚,1%烟酰胺,32%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 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配制好8mg/ml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按照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1:3(w/w)进行离子交联,用蠕动泵(30rpm/min速率)将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滴入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中,磁力搅拌速度为200rpm/min、30min,获得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对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95.8nm,zeta电位为34.2mv。
38.实施例3
39.将5%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5%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1%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2%肌肽和3%vc乙基醚,1%烟酰胺,32%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 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配制好2mg/ml的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按照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1:3(w/w)进行离子交联,用蠕动泵(30rpm/min速率)将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滴入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液中,磁力搅拌速度为200rpm/min、30min,获得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对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89.0nm,zeta电位为32.4mv。
40.实施例4
41.将5%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5%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1%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2%肌肽和3%vc乙基醚,1%烟酰胺,32%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 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配制好4mg/ml的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按照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1:3(w/w)进行离子交联,用蠕动泵(30rpm/min速率)将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滴入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液中,磁力搅拌速度为200rpm/min、30min,获得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对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96.5nm,zeta电位为36.5mv。
42.实施例5
43.将5%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
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5%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1%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2%肌肽和3%vc乙基醚,1%烟酰胺,32%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 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配制好16mg/ml的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按照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1:3(w/w)进行离子交联,用蠕动泵(30rpm/min速率)将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滴入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液中,磁力搅拌速度为200rpm/min、30min,获得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对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100.5nm,zeta电位为37.6mv。
44.实施例6
45.将5%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1%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1%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1%肌肽和1%vc乙基醚,1%烟酰胺,39%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 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配制好8mg/ml的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按照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1:3(w/w)进行离子交联,用蠕动泵(30rpm/min速率)将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滴入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液中,磁力搅拌速度为200rpm/min、30min,获得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对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98.9nm,zeta电位为37.5mv。
46.实施例7
47.将10%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3%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3%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2%肌肽和3%vc乙基醚,1%烟酰胺,27%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 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配制好8mg/ml的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按照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水溶液: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1:3(w/w)进行离子交联,用蠕动泵(30rpm/min速率)将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滴入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溶液中,磁力搅拌速度为200rpm/min、30min,获得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对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97.6nm,zeta电位为38.0mv。
48.对比例1
49.将5%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
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5%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1%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2%肌肽和3%vc乙基醚,1%烟酰胺,32%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 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配制好8mg/ml的壳聚糖溶液(0.2%醋酸溶解),按照壳聚糖溶液: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1:3(w/w)进行离子交联,用蠕动泵(30rpm/min速率)将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溶液滴入壳聚糖溶液中,磁力搅拌速度为200rpm/min、30min,获得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对壳聚糖修饰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的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101.9nm,zeta电位为22.9mv。
50.对比例2
51.将5%苯乙基间苯二酚、1%光甘草定、10%1,2

丙二醇、10%1,3

丁二醇,超声使苯乙基间苯二酚、光甘草定充分溶解,随后加入20%甘油、5%gtcc、2.5%吐温

20、2.5%聚甘油

10油酸酯、5%异壬酸异壬醇酯和1%大豆卵磷脂,在常温下,磁力搅拌溶解,待大豆卵磷脂充分溶解后,获得a相,备用。称取2%肌肽和3%vc乙基醚,1%烟酰胺,32%去离子水,溶解在水中,获得b相,备用。上述b相在磁力搅拌下匀速加入至a相中,反应20min后,8000rpm5min高速剪切分散,获得粗醇质体。粗醇质体分别经1.5mpa下,高压均质5次,获得美白共输送纳米醇质体。对其粒径进行检测,可得该阴离子型美白共输送纳米脂质体粒径为94.3nm,zeta电位为

40.6mv。
52.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制备样品进行粒径大小测试和耐热、耐寒稳定性测试。
53.测试方法:
54.(1)采用马尔文nano zs90粒径电位检测仪进行测试,以超纯水稀释测试样品,稀释500倍,测试角度为90
°
,测试温度为25℃,重复3次。
55.(2)将实施例1

4、对比例1和对比例2样品制备完成后放置于耐热45℃、耐寒4℃、

18℃条件下,分别在制备当天(0表示)、一个月后、二个月后以及三个月后测定其粒径、pdi、外观状态以及气味。测试结果如下表1

6所示:
56.表1实施例1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结果
[0057][0058]
表2实施例2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结果
[0059][0060][0061]
表3实施例3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结果
[0062][0063]
表4实施例4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结果
[0064][0065][0066]
表5对比例1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结果
[0067][0068]
表6对比例2样品的稳定性测试结果
[0069][0070][0071]
由上述表1

6可见,实施例1

4的样品三个月的耐热、耐寒稳定性(粒径、分散指数(pdi)、外观状态以及气味)要比对比例2表现得更好。由此可见,接枝壳聚糖衍生物在结合高压微射流的作用下,对美白复合共输送纳米脂质体体系可起到更好的保护屏障作用,对其粒径、分散指数(pdi)、外观以及气味等指标均起到良好的稳定性作用。另外,实施例1

4的样品三个月的耐热、耐寒稳定性比优于对比例1,说明相比于天然壳聚糖,接枝壳聚糖衍生物对美白复合共输送纳米脂质体体系可起到更好的保护屏障作用。
[0072]
美白功效测试
[0073]
依据《化妆品祛斑美白功效测试方法》中第二法“人体开放使用祛斑美白功效测试法”开展本人体美白功效评价。检测样品分别为添加5%实施例1和5%实施例2的乳液(“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表示)、5%对比例1和5%对比例2的乳液(“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表示)以及5%乳液基质(“空白组”表示)。测试配方见下表7所示。
[0074]
表7美白功效测试配方表
[0075]
[0076][0077]
[0078]
制备过程:
[0079]
(1)将a相各组分混合,加热至75~85℃,搅拌均匀,备用;
[0080]
(2)将b相各组分混合,加热至75~85℃至组分熔解,搅拌均匀,备用;
[0081]
(3)将b相加入a相中,10000~15000rpm均质3~5min;
[0082]
(4)温度降温至50~60℃,加入c组分继续乳化均质,10000~15000rpm均质3~5min;
[0083]
(5)温度降至45~55℃,加入d组分、e组分搅拌均匀;
[0084]
测试方法:选择至少150例年龄18

60岁的合格、健康受试者,随机平均分配至五个试验组中,保证每组有效例数30例,且男女比例相当。受试者根据实验人员的指导和使用说明的指示,按要求使用相应的检测样品(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或空白组),每天早、晚洁面后各使用1次,连续使用8周。期间不得使用宣称“美白、祛斑”的其它产品。在使用前、使用后2周、4周、8周时对皮肤色度ita
°
值、皮肤黑素mi值进行测试。
[0085]
使用仪器:皮肤颜色测试探头:colorimeter cl400,由德国ck(courage+khazaka)公司生产;皮肤色素测试探头,mexameter mx18,由德国ck(courage+khazaka)公司生产。
[0086]
皮肤色度ita
°
值越大,表示皮肤色度越白。如图1,志愿者在使用对比例1组后,在第4周起表现出皮肤色度ita
°
的显著提升,在使用第8周时皮肤色度ita
°
值的提升率为7.98%;志愿者在使用对比例2组后,在使用第8周时皮肤志愿者色度ita
°
值的提升率为4.94%;而志愿者在使用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后,第2周起皮肤色度ita
°
值即有显著提升,在使用第8周时皮肤色度ita
°
值的提升率分别为10.53%和9.33%,提升皮肤色度的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1组(7.98%)和对比例2组(4.94%)。
[0087]
皮肤黑素mi值越小,表示皮肤黑色素含量越低,皮肤越白。如图2,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的皮肤色素mi值均随着持续使用的时间而呈降低趋势,表明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均能减少皮肤黑色素含量。其中,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在第2周时皮肤黑素mi值的降低率分别为8.60%和6.56%;在第8周时皮肤黑素mi值的降低率分别为13.34%和11.46%。而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在第8周时皮肤黑素mi值的降低率分别为9.80%和5.79%,表明相同的使用时间里,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降低皮肤黑素mi值的效果优于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
[0088]
空白组在连续使用8周乳液基质后,皮肤色度ita
°
值和皮肤黑素mi值未有显著变化趋势。
[0089]
综上,实施例1组和实施例2组的美白效果优于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即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接枝壳聚糖衍生物修饰的阳离子型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的美白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阴离子型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也优于天然壳聚糖修饰的美白共输送纳米组合物脂质体。
[0090]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