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4475发布日期:2021-12-24 21:4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到呼吸道核酸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


背景技术:

2.在肺炎疫情流行期间,为了有效防控,国家制订了科学、严格的核酸检测采样标准但这些标准、规范都无法规避受检测者摘下口罩,口、鼻裸露在前面,受检测人呼出的气体混合的大气环境中传染性增强时,进行全体居民核酸检测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交叉感染风险。
3.同时,医务人员在对每位受检测人进行采样后虽进行了严格的消毒措施,但消毒范围只针对医务人员的手部、肘部,对采样点其他部位无法做到“一人一消毒”。所以,若存在感染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前面进行了核酸检测采样,只要该受检测人呼出的气体未能完全收集或消毒,就存在后面,甚至周围的人群吸入并被感染的可能。
4.但在核酸检测交叉感染防控方面,特别是“咽/鼻试子”采样过程,受检测人的防控没有科学可行的方案,目前的交叉感染防控基本是针对核酸检测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
5.以上的防控交叉感染方案都未能解决受检测人在接受采样时,口、鼻裸露在大气环境,存在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为了解决进行核酸检测过程中采集“鼻试子”或“咽试子”样本时,前一受检者呼出的气体交叉传染给后医护人员和后一位受检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通过抽吸将受检者呼出的气体经滤膜过滤,使病原体附着在滤膜表面或膜孔内,再让滤膜循环周转,在周转的同时利用消毒装置灭活病原体,滤膜再重复使用,解决了直接对受检者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面临的呼出的气体进行消毒的停留时间长,消毒装置吸入的待消毒气体体积大,能耗高的问题,将消毒呼出的气体改为消毒滤膜,滤膜可以缓慢循环转动,消毒滤膜时无需净化过滤出的气体,安全可靠,且不用存储滤后的气体,消毒滤膜所需的消毒装置简单,仅需紫外照射或甲醛浸泡或高温消毒即可。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包括:中空的柜体, 柜体前后端面被检测通道贯通,该检测通道的一侧开设通风口并连通消毒柜;消毒柜,具有中空的消毒腔,消毒腔内安装有消毒装置、滤膜、滤膜辊筒机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排气端穿过柜体连通设置吸排风机的管道,吸气管的吸气端正对所述通风口,所述滤膜在消毒腔内分别被滤膜辊筒机构撑开形成围绕吸气管两端的第一环形带,所述滤膜辊筒机构包括多个辊筒,滤膜辊筒机构的辊筒轴垂直于检测通道的前后端面,第
一环形带的一段遮蔽吸气管的吸气端,所述滤膜允许气体透过并能将病原体截留在滤膜表面和膜孔内,并在消毒柜内被驱动着绕滤膜辊筒机构转动在消毒装置与通风口之间做周期性循环运动。
8.有利地,上述方案中受检者摘下口罩后面部对准检测通道,吸气管将受检者呼出的气体吸走外排,避免呼出的提气在局部滞留感染下一位受检者,滤膜允许气体透过并能将病原体截留在滤膜表面和膜孔内,受检者检测完毕,通过滤膜辊筒机构移动至滤膜消毒装置处进行消毒,下一位受检者的面对仅靠近已被消毒完全后的滤膜,不构成交叉传染,滤膜的转速可降低至足够缓慢,或将滤膜在消毒腔内的行程增加到足够长,保障滤膜在消毒腔内进行彻底消毒的停留时间。
9.本发明的隔离窗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消毒腔内还包括被隔离布辊筒机构撑开的隔离布形成的第二环形带,所述滤膜辊筒机构的辊筒轴与隔离布辊筒机构的辊筒轴相互垂直,所述检测通道前端上方的柜体开设感应窗口,所述吸气管的吸气端的前侧正对感应窗口,第二环形带在感应窗口内环绕吸气管吸气端的前后侧,并紧贴吸气管吸入端的前后侧,第一环形带遮蔽吸气管吸气端的一段的前后边缘接触第二环形带的内周,并被第二环形带环绕,吸气管吸气端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挡风板,挡风板远离吸气管的一端与检测通道通风口的左右边缘转动连接,通风口为矩形结构,挡风板垂直于感应窗口的平面,且其前后侧边缘接触第二环形带的内周,感应窗口的左右两侧与摆动密封板转动连接,所述摆动密封板、挡风板能分别在护板摆动器、挡风板摆动器的驱动下,从吸气管吸气端的左右两侧压紧滤膜,和从感应窗口的左右两侧压紧隔离布,减小从检测通道进入消毒腔的缝隙,所述缝隙包括挡风板与吸气管吸气端、摆动密封板与隔离布之间的缝隙,隔离布被驱动着绕隔离布辊筒机构转动在消毒装置与滤膜支撑辊筒之间做周期性循环运动。
10.有利地,第一环形带遮蔽吸气管吸气端的一端被第二环形带包围,第一环形带的前后侧边缘与第二环形带内周接触,挡风板从两侧密封第一环形带,摆动密封板从两侧将隔离布压紧在挡风板的前侧,使受检者对准检测通道时,从检测通道进入消毒腔的缝隙被封闭,缝隙包括挡风板与吸气管吸气端、摆动密封板与隔离布之间的缝隙。在受检者摘下口罩后面部对准检测通道时,其额头接触隔离布,隔离布被隔离布辊筒机构驱动循环消毒,避免了通过接触方式的传染途径,隔离布被绷紧在滤膜支撑辊筒和挡风板的前后端,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消毒腔内的气体在气压不稳时返流到检测通道内。
11.本发明的隔离窗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滤膜辊筒机构包括设于吸气管吸气端处可转动的滤膜支撑辊筒,和围绕吸气管两端布置的多个辊筒,所述滤膜支撑辊筒具有中空结构并具有透气性的筒壳,滤膜被滤膜辊筒机构撑开在吸气管两端,并遮蔽滤膜支撑辊筒。
12.有利地,滚动的滤膜支撑辊筒可以减少滤膜与吸气管吸气端之间摩擦。
13.本发明的隔离窗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消毒腔连通设置有消毒腔排风机的管道。
14.有利地,受检者摘下口罩后面部对准检测通道时,消毒腔排风机工作,避免消毒腔内的气体返流到检测通道内。
15.本发明的隔离窗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隔离布被安装在消毒柜内的隔离布辊筒机构撑开,使隔离布环绕并遮蔽滤膜支撑辊筒、吸气管吸气端和挡风板的前后端;所述隔离布辊筒机构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一个隔离布驱动辊筒、至少一个隔离布从动辊筒,隔离布驱动辊筒和隔离布从动辊筒竖立在支撑板上,并相互远离,一对所述挡风板
从开设在支撑板上的矩形窗口伸入到由被撑开的隔离布包围形成的环形围栏空间中,所述窗口及支撑板背向消毒腔的一侧与一对所述检测口侧板密封连接,所述检测口侧板的前后端与柜体的前后端面密封连接,所述支撑板面向消毒腔的一侧与柜体的前后端面密封连接,所述窗口与检测口侧板相连的边缘至支撑板的中部延伸到支撑板的前端。
16.本发明的隔离窗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中,所述感应窗口远离支撑板的一侧与隔离布的上边缘等高,并向消毒腔内翻折形成第一裙板,第一裙板与设置在摆动密封板背向支撑板一侧的胶条滑动连接,形成弹性密封面,第一裙板还与隔离布接触。
17.优选地,所述摆动密封板面向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胶条,摆动密封板通过胶条与支撑板滑动连接,形成弹性密封面。
18.有利地,在受检者摘下口罩后面部对准检测通道时,摆动密封板被摆动压紧隔离布,摆动密封板的上下端被良好的密封,感应窗口与隔离布的上边缘之间也被良好的密封,避免消毒腔内的气体在气压不稳时返流到检测通道内。
19.本发明的隔离窗的优选方案中,位于所述支撑板背向柜体的一侧形成安装柜, 安装柜和消毒腔的后端分别设有可开闭的柜门二,和柜门一,所述感应窗口位于检测通道上方,安装柜位于消毒腔下方,所述通风口位于检测通道上部,所述辊筒机构包括互相平行布置的所述的滤膜支撑辊筒、滤膜驱动辊筒、滤膜从动辊筒。
20.有利地,感应窗口、检测通道的位置关系符合人体面部空间布局。
21.有益效果:(1)避免交叉感染。受检测人在进行核酸检测的“鼻试子”或“咽试子”取样时,必须摘下口罩,此时受检测人的口、鼻完全敞开暴露在前面受检测人呼出的气体混合的大气环境中。若前面受检测人是病毒携带者,呼出带有病毒的气体混入大气中,必然被后面的受检者吸入,导致感染。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检测窗及检测方法,每个受检者呼出的气体,被吸走,并被消毒杀菌处理。
22.(2)核酸检测标准化。每个受检者在进行“鼻试子”或“咽试子”取样时,受到额头部位的定位制约,不论受检测人的身高、体型如何,口、鼻的水平位置基本固定,纵向位置变动范围不大,确定了受检测人的标准化固定位置,克服了受检测人在接受取样时的不适感存在的头部移动导致医务人员手拿试子跟随移动可能出现的意外。同时,由于每个受检测人的口、鼻位置固定,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在取样操作时的位移和有关动作(如为了看清取样点,医务人员需要调整姿势),有利于医务人员检测动作的标准化建立。
23.(3)灭菌杀毒率高。采用收集与杀灭分开的方式进行灭菌杀毒,通过对病毒“快速收集,长时杀灭”,提高灭菌杀毒效率。
24.由于要保证对病毒进行有效灭杀,需保证一定的灭杀时间,如采用紫外线灭杀时,灭杀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上。若对受检测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收集进入容器进行45分钟以上停留时间的灭杀,需较大容积的消杀容器。为了克服这一不足,取样时,将受检测人呼出气体被即时抽走,并经位于口、鼻上方的滤膜过滤拦截99%以上病菌后外排。将拦截病毒的滤膜送入消毒腔内进行60分钟以上时间的紫外线消杀后,再进入检测口循环使用。
25.为防止消毒腔内气体从检测口溢出,在消毒腔上部设置气体抽出口,从而保证检测口处连通消毒腔的空隙处于微负压,彻底杜绝病毒溢出。
26.另一方面,即使有少量消毒腔气体从检测口处连通消毒腔的空隙溢出,会被吸排
风机提供的吸力抽走,经滤膜拦截净化后进入吸气腔,经吸气方管和水平排风管排出。
27.(4)检测效率高。医务人员的防护等级可以适当降低,可以免穿防护服,有利于医务人员灵巧活动,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舒适感。同时,受检测人的口、鼻位置相对固定,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28.图1为实施例1的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主视方向的纵向剖视图;图2从图1的c

c截面向下方观察得到支撑板的俯视图;图3从图1的c

c截面向上方观察得到的仰视图;图4为实施例1的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左视方向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1的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的主视图;图6为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的后视图;其中:2、吸排风机;3、消毒腔排气管;4、消毒腔排风机;5、张紧辊筒;6、滤膜从动辊筒;9、滤膜驱动辊筒;10、摄像头;15、隔离布;16、检测通道;20、消毒装置;21、柜门一;22、吸气管;23、消毒柜;24、滤膜;25、隔离布从动辊筒;26、支撑板;27、柜门二;28、安装柜;29、辊筒轴;31、水平排风管;32、第一裙板;33、滤膜支撑辊筒; 36、柜体;37、隔离布驱动辊筒;38、挡风板;39、感应窗口;40、窗台板;42、挡风板摆动器;43、检测口侧板;44、窗口;131、护板摆动器;132、护板固定板;133、摆动密封板;26

1、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实施例1如图1是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主视方向的纵向剖视图,包括:中空的柜体36,柜体36横向放置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将柜体36分隔为上方的消毒柜23和下方的安装柜28,支撑板26的四周边缘与柜体36内周填充密封胶形成密封连接。如图2,从c

c处向下方观察得到支撑板的俯视图,支撑板26中部开设矩形的窗口44,窗口44中平行于柜体36左右两侧的边缘26

1从支撑板26中部一直延伸到支撑板26的前侧,两块检测口侧板43在支撑板26下方与支撑板26相连,检测口侧板43的前后端延伸到柜体36的前后端面,两块检测口侧板43下端之间通过窗台板40相连,检测口侧板43、窗台板40、和支撑板26围成检测通道16,柜体36的前后端面开设与检测通道16匹配的孔,检测通道16的上侧窗口44为通风口。
31.参见图1,消毒柜23具有中空的消毒腔,消毒腔内安装有消毒装置20、滤膜24、滤膜辊筒机构、吸气管22, 吸气管22的排气端(即上端)穿过柜体36连通设置吸排风机2的管道(图4中水平排风管31),吸气管22的吸气端(即下端)正对检测通道16的通风口(即窗口44),吸气管22下端的前侧面向感应窗口39,滤膜辊筒机构包括设于吸气管22吸气端(即吸气管22入口)处可转动的滤膜支撑辊筒33,和位于吸气管22上部两侧的滤膜驱动辊筒9、滤膜从动辊筒6,滤膜支撑辊筒33、滤膜驱动辊筒9、滤膜从动辊筒6的辊筒轴29均平行于检测通道16的贯通方向且围绕吸气管22布置形成三角形,滤膜支撑辊筒33具有中空结构并具有透气
性的筒壳, 滤膜24能允许气体透过并能将病原体截留在滤膜表面和膜孔内,滤膜24被滤膜辊筒机构撑开在吸气管22四周形成三角形的环形围栏,并在消毒柜23内被驱动着绕滤膜辊筒机构转动在消毒装置20与通风口之间做周期性循环运动,消毒腔连通设置有消毒腔排风机4的管道3,滤膜辊筒机构包括还包括张紧辊筒5。
32.检测通道16的贯通方向的左右两侧对称布置挡风板38,该挡风板38与检测通道16的两检测口侧板43靠近通风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挡风板38被挡风板摆动器42驱动,能紧贴滤膜支撑辊筒33表面的滤膜24。支撑板26左右两侧分别竖立包括了一个隔离布驱动辊筒37和一个隔离布从动辊筒25组成的隔离布辊筒机构,隔离布15安装在消毒柜23内,被安装在消毒柜23内的隔离布辊筒机构撑开,使隔离布15环绕在滤膜支撑辊筒33和挡风板38的前后端,并遮蔽吸气管22入口和挡风板38的前后端,隔离布15被驱动着绕隔离布辊筒机构转动在消毒装置20与滤膜支撑辊筒33之间做周期性循环运动。
33.参见从c

c处向下方观察得到支撑板上方的仰视图3,和防控咽/鼻试子采样交叉感染的隔离窗左视方向的纵向剖视图4,一对挡风板38位于由被撑开的隔离布15包围形成的环形围栏空间中,挡风板38靠近柜体36前后端面的一侧与隔离布15接触,形成可滑行的弹性密封面,如图5隔离窗的主视图,柜体36的前端面还开设有正对滤膜支撑辊筒33前端的感应窗口39,感应窗口39靠近隔离布驱动辊筒37和隔离布从动辊筒25的侧边缘与摆动密封板133转动连接,摆动密封板133能被护板摆动器131驱动压紧至隔离布15表面,感应窗口39远离支撑板26的一侧与隔离布15的上边缘等高,并消毒腔内翻折形成第一裙板32,第一裙板32与设置在摆动密封板133背向支撑板26一侧的胶条滑动连接,形成弹性密封面,第一裙板32还与隔离布15接触。摆动密封板133面向支撑板26的一侧设有胶条,摆动密封板133通过胶条与支撑板26滑动连接,形成弹性密封面。
34.消毒装置可以选用紫外灯。
35.如图6隔离窗的后视图,安装柜28和消毒柜23的后端分别设有可开闭的柜门二27,和柜门一21。
36.柜体36的前端面还安装有摄像头,用于对受检者拍照记录及红外测温。
37.核酸检测的受检测人走向检测通道16,在距离检测通道16前半步位置,面向检测通道16,调整下肢,平视检测通道16上部隔离布15中心,摘下口罩,站稳平视隔离布中心5

10秒,待摄像头10对额头测温和对受检者的身份信息拍照。
38.通过挡风板摆动器42驱动挡风板38向滤膜24(滤膜支撑辊筒33)方向摆动,压紧滤膜;通过护板摆动器131驱动摆动密封板133向隔离布15方向摆动,压紧隔离布,减小消毒腔与摆动密封板133的间隙。
39.在消毒腔排风机4的抽吸作用下,通过消毒腔排气管3抽出消毒腔内的气体,以保证消毒腔在挡风板38与滤膜24之间间隙的进气口及摆动密封板133与隔离布15之间间隙的进气口处于微负压状态,负压值控制在3

8pa。
40.与此同时,调整吸排风机2的转速,以调节抽风量,保证受检测人呼出的气体被完全抽吸,并通过滤膜24过滤吸附后进入吸气管22,经水平排风管31外排。
41.受检测人离开后,通过挡风板摆动器42驱动挡风板38向远离滤膜24(滤膜支撑辊筒33)的方向摆动,转动滤膜24至消毒腔中通过消毒装置消毒,杀灭病原体。同时通过护板摆动器131驱动摆动密封板133向远离隔离布15的方向摆动,转动隔离布15至消毒腔中通过
消毒装置消毒,杀灭病原体。
42.本发明提供的隔离窗还包括一个可选的简化实施方案,该方案省去了滤膜支撑辊筒33,将滤膜支撑辊筒33替换为吸气管22的入口,吸气管22的入口可以被构造成镂空的圆柱体,圆柱体的轴垂直于感应窗口39平面。
43.滤膜24、隔离布15在消毒腔内分别被滤膜辊筒机构、隔离布辊筒机构撑开形成第一环形带、第二环形带,滤膜辊筒机构的辊筒轴垂直于感应窗口39的平面,且与隔离布辊筒机构的辊筒轴相互垂直,吸气管22的入口的前侧安装传感器组件并正对感应窗口39,第二环形带在感应窗口39内环绕吸气管22入口的前后侧,并紧贴吸气管22的入口的前后侧,第一环形带的一段遮蔽吸气管22的入口,且其边缘接触第二环形带的内周,并被第二环形带环绕,挡风板38远离吸气管22的一端与检测通道16的左右侧壁转动连接,挡风板38垂直于感应窗口39的平面,且其前后侧边缘接触第二环形带的内周,摆动密封板133与感应窗口39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缝隙包括挡风板38与吸气管22入口、摆动密封板133与隔离布15之间的缝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