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0133发布日期:2022-01-19 16:3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核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肺通气显像(pulmonary ventilation imaging)是经呼吸道吸入一定量的放射性气溶胶或锝气体,由气道逐步进入肺泡使双肺显影,而局部的放射性气溶胶或锝气体分布与肺通气量成正比。肺通气显像常用来反映双肺通气功能、气道通畅程度,并结合肺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肺栓塞疗效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评价以及肺癌手术前后与肺癌放化疗前后的肺功能与预测。
3.肺通气显像的放射性药物需要通过雾化装置进行吸入。传统的雾化装置利用雾化原理(超声或震荡)将锝标记的dtpa(二乙三胺五醋酸)打成细小微粒后吸入。
4.然而,采用传统的雾化装置进行肺通气显像时,雾化装置中设置的吸入管道较长,细小微粒的尺寸较大,会导致显像剂的吸入时间长,吸入效果差,产生图像质量不稳定;同时,导致细小微粒存积在人体呼吸系统大气道内。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其优点是能够解决细小微粒存积在人体呼吸系统大气道内的技术问题;同时,提高图像质量的稳定性。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机构、吸入机构以及过滤机构;所述雾化机构的底端与所述吸入机构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过滤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吸入机构的第二端密封连接,所述雾化机构、所述吸入机构以及所述过滤机构均相互连通,所述吸入机构的第三端用于与患者的口配合将所述雾化机构产生的气溶胶颗粒随所述患者吸气吸入所述患者的呼吸道及肺部;所述雾化机构包括壳体以及第一过滤膜,所述壳体围设成容纳腔,所述第一过滤膜容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过滤膜外边缘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与所述吸入机构连接,所述吸入机构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雾化机构用于将加入所述容纳腔内的液体药物转化成气溶胶颗粒;所述第一过滤膜用于过滤出微米级的所述气溶胶颗粒;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将所述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所述患者呼出的气体中的气溶胶颗粒进入空气内。
7.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所述吸入机构包括咬嘴以及连接件,所述咬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咬嘴的一端与所述过滤机构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件的顶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过滤机构通过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咬嘴连通。
8.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套管以及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着所述第一套管的径向延伸的连接孔,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连通。
9.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所述咬嘴呈管状,所述咬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
一套管的一端,所述咬嘴与所述第一套管密封连接;所述咬嘴背离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咬合部,所述咬合部与所述咬嘴密封连接。
10.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本体以及第二过滤膜,所述本体围设成旋转空腔,所述第二过滤膜容置在所述旋转空腔内,所述第二过滤膜外边缘与所述旋转空腔的内壁连接,所述本体与所述吸入机构的第二端密封连接,所述吸入机构与所述旋转空腔连通,所述本体背离所述吸入机构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经过所述旋转空腔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二过滤膜流出所述出气口。
11.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膜与所述第二过滤膜均为高分子nk-3。
12.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还包括防护体,所述防护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适配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可开合的扣合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容纳槽共同构成容置空腔;所述雾化机构、所述吸气机构以及所述过滤机构均容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吸气机构的第三端伸出所述容置空腔,所述过滤机构背离所述吸气机构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置空腔;所述防护体用于屏蔽所述雾化机构、所述吸气机构以及所述过滤机构中的所述气溶胶颗粒发出的射线。
13.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适配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配合共同构成安装孔;所述吸气机构的第三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向外伸出。
14.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一缺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豁口,所述第一豁口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第二缺口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豁口相适配的第二豁口,所述第二豁口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连通,所述第一豁口与所述第二豁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豁口与所述第二豁口配合共同构成固定孔;所述过滤机构背离所述吸气机构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向外伸出。
15.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所述防护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屏蔽锁扣,所述屏蔽锁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连接;所述屏蔽锁扣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配合时锁紧所述第二壳体。
1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机构、吸入机构以及过滤机构;雾化机构的底端与吸入机构的第一端密封连接,过滤机构的一端与吸入机构的第二端密封连接,雾化机构、吸入机构以及过滤机构均相互连通,吸入机构的第三端用于与患者的口配合将雾化机构产生的气溶胶颗粒随患者吸气吸入患者的呼吸道及肺部;雾化机构包括壳体以及第一过滤膜,壳体围设成容纳腔,第一过滤膜容置在容纳腔内,第一过滤膜外边缘与容纳腔的内壁连接,壳体的底端与吸入机构连接,吸入机构与容纳腔连通;雾化机构用于将加入容纳腔内的液体药物转化成气溶胶颗粒;第一过滤膜用于过滤出微米级的气溶胶颗粒;过滤机构用于将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患者呼出的气体中的气溶胶颗粒进入空气内;通过设置第一过滤膜,使得气溶胶颗粒尺寸小,如此设置,避免气溶胶颗粒存积在人体呼吸系统大气道内,提高了图像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19.图中,1、雾化装置;10、雾化机构;101、壳体;1011、端盖;1012、usb接口;102、连接管;20、吸入机构;201、咬嘴;2011、咬合部;2012、倾斜面;202、连接件;2021、第一套管;2022、第二套管;30、过滤机构;40、驱动线;50、防护体;501、第一壳体;5011、第一容纳槽;502、第二壳体;5021、第二容纳槽;5022、第二缺口;5023、握持部;503、屏蔽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雾化装置1,包括雾化机构10、吸入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雾化机构10的底端与吸入机构20的第一端密封连接,过滤机构30的一端与吸入机构20的第二端密封连接,雾化机构10、吸入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均相互连通,吸入机构20的第三端用于与患者的口配合将雾化机构10产生的气溶胶颗粒随患者吸气吸入患者的呼吸道及肺部;通过雾化机构10与吸入机构20密封连接,过滤机构30与吸入机构20密封连接,由此,避免气溶胶颗粒外泄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提高了药物利用率,减少了用药量。
22.需要说明的是,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吸入机构20的第一端为吸入机构20的上端,吸入机构20的第二端为吸入机构20的右端,吸入机构20的第三端为吸入机构20的左端。
23.具体的,雾化机构10的底端插设于吸入机构20的第一端,雾化机构10与吸入机构20密封连接,雾化机构10通过驱动线40与外置驱动器电连接,外置驱动器用于为雾化机构10提供信号和能量,驱动雾化机构10中的液体药物转化为气溶胶颗粒。在使用过程中,外置驱动器利用压电物理振动原理,接通电源通电后,将雾化机构10中的液体药物通过物理振动挤压后转化成气溶胶颗粒。
24.其中,为确保雾化机构10单次充满电后可连续运行2小时,在外置驱动器内容置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示例性的,驱动线40可采用usb数据线,当然驱动线40也可采用其他的电源线,只要能满足外置驱动器通过驱动线40为雾化机构10提供信号和能量即可。
25.在驱动线40采用usb数据线的可实现方式中,雾化机构10的外壁上开设有与usb数据线相适配的usb接口1012;在使用过程中,usb数据线的一端插设于usb接口1012内,usb数据线的另一端与外置驱动器连接,在患者需要雾化吸入时,患者根据医务工作者指令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开机雾化,由此,降低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也避免了药物外泄对医务工作者的伤害,进一步提高了雾化装置1使用的安全性。
26.其中,雾化机构10包括壳体101以及第一过滤膜,壳体101围设成容纳腔,第一过滤膜容置在容纳腔内,第一过滤膜外边缘与容纳腔的内壁连接,壳体101的底端与吸入机构20连接,吸入机构20与容纳腔连通;雾化机构10用于将加入容纳腔内的液体药物转化成气溶胶颗粒;第一过滤膜用于过滤出微米级的气溶胶颗粒;过滤机构30用于将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患者呼出的气体中的气溶胶颗粒进入空气内;通过物理振动挤压将容纳腔中的液体药物转变为气溶胶颗粒后通过第一过滤膜过滤出微米级的气溶胶颗粒,过滤出的气溶胶颗粒进入吸入机构20内,进而随患者吸气进入患者呼吸道及肺部,通过设置第一过
滤膜,使得吸入患者体内的气溶胶颗粒的尺寸减小,由此,使得气溶胶颗粒不易存留在人体呼吸系统的大气道内,提高了图像质量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吸入的顺畅性,避免对呼吸道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造成损害。
27.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雾化机构10通过驱动线40与外置驱动器连接,利用压电物理振动原理,将容纳腔中的液体药物通过物理振动挤压后转化成气溶胶颗粒,而后转化成的气溶胶颗粒经过第一过滤膜过滤出微米级的气溶胶颗粒,微米级的气溶胶颗粒进入吸入机构20内,而后随患者吸气进入患者呼吸道及肺部。
28.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壳体101呈陀螺状,壳体101的底端(小径端)设置有连接管102,连接管102与容纳腔连通,连接管102的中轴线与壳体101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连接管102的中轴线与壳体101的中轴线共线设置;壳体101的顶端(大径端)开设有放药口,放药口与容纳腔连通;其中,为避免药物外泄到外部环境,放药口上盖设有端盖1011,端盖1011与壳体101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管102背离所述壳体101的一端插设于吸入机构20的第一端,连接管102与吸入机构20连通,将端盖1011打开,将液体药物由放药口注入容纳腔内,而后将端盖1011盖设在放药口上。
29.具体的,第一过滤膜与连接管102的中轴线垂直,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示例性的,第一过滤膜可位于容纳腔沿其中轴线方向的中部位置,当然第一过滤膜也可位于容纳腔沿其中轴线方向的底端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膜位于容纳腔沿其中轴线方向的底端位置,也就是位于连接管102的上部,由此,使得通过第一过滤膜后的气溶胶颗粒直接进入连接管102内,而后连接管102内的气溶胶颗粒进入吸入机构20内。
30.示例性的,壳体101采用塑料材质,当然,壳体101也可采用其他非金属材质。
31.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01还可呈长方体状或者椭球状。
32.在壳体101呈陀螺状的可实现方式中,第一过滤膜与壳体101的中轴线垂直,其中,第一过滤膜可设置在容纳腔沿着壳体101的中轴线方向的中部靠下的任一位置,第一过滤膜也可设置在连接管102朝向壳体101的一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33.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吸入机构20包括咬嘴201以及连接件202,咬嘴201的一端与连接件202密封连接,连接件202背离咬嘴201的一端与过滤机构30密封连接,连接件202的顶端与壳体101密封连接,壳体101与过滤机构30通过连接件202均与咬嘴201连通;通过设置连接件202,咬嘴201、雾化机构10以及过滤机构30通过连接件202连接,由此,缩短了吸入气溶胶颗粒的时间,确保了吸入浓度。
34.具体的,连接管102背离壳体101的一端插设于连接件202的顶端,连接管102与连接件202连通。
35.示例性的,连接件202可包括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以及第三安装管,第一安装管的一端、第二安装管的一端以及第三安装管的一端均相互连接,且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以及第三安装管均相互连通,以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以及第三安装管的连接处为中点,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以及第三安装管以第一安装管、第二安装管以及第三安装管的连接处为中点呈放射状设置;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安装管背离第二安装管的一端与咬嘴201密封连接,第二安装管背离第一安装管的一端与过滤机构30密封连接,第三安装管背离第一安装管的一端与雾化机构10密封连接。
36.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02包括第一套管2021以及第二套管2022,第一
套管202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着第一套管2021的径向延伸的连接孔,第二套管2022的一端插设于连接孔内,第二套管2022与第一套管2021连通。
37.其中,第一套管2021的中轴线与第二套管2022的中轴线之间夹设预设角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2021的中轴线与第二套管2022的中轴线垂直,连接孔位于第一套管2021沿其中轴线方向的中部位置,第一套管2021与第二套管2022构成t型。也就是说,连接件202位三通件。
38.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套管2021的一端与咬嘴201密封连接,第一套管2021背离咬嘴201的一端与过滤机构30密封连接,第二套管2022背离第一套管2021的一端套设于连接管102背离壳体101的一端,将加入容纳腔内的液体药物经压电物理振动后转化为气溶胶颗粒,气溶胶颗粒通过第一过滤膜过滤出微米级的气溶胶颗粒,气溶胶颗粒垂直向下喷射,微米级的气溶胶颗粒通过第二套管2022喷入第一套管2021内,第一套管2021形成稳定的气溶胶颗粒的弥散区域,稳定的气溶胶颗粒随患者吸气进入患者呼吸道及肺部;由此,确保了患者对气溶胶颗粒一次性吸入量的需求;同时,避免了气溶胶颗粒直接喷射患者口部引起患者呛咳。
39.其中,第一套管2021为共同通道(需要说明的是,雾化机构10中产生的气溶胶颗粒通过第一套管2021,而后被患者吸入肺部;患者呼出的气体流入第一套管2021,而后通过过滤机构30后将呼出气体过滤后排入到空气中,由此,第一套管2021为共同通道),根据患者对气溶胶颗粒的一次性吸入量,确定共同通道的容积,进而确定共同通道的长度,由此,在确保了患者一次吸入量的前提下,避免剩余气溶胶颗粒在共同通道内的滞留时间过长,由此,减少在共同通道内部气溶胶颗粒凝结,降低药物残留在共同通道内。
4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咬嘴201呈管状,咬嘴201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套管2021的一端,咬嘴201与第一套管2021密封连接;咬嘴201背离第一套管2021的一端设置有咬合部2011,咬合部2011与咬嘴201密封连接;通过设置咬合部2011,在患者进行雾化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41.示例性的,以垂直于第一套管2021的中轴线的平面为截面,咬合部2011的截面形状可呈长圆形,当然,咬合部2011的截面形状还可呈椭圆形或者长方形。在咬合部2011的截面形状呈长圆形的可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得咬合部2011与咬嘴201相适配,在靠近咬嘴201背离第一套管2021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倾斜面2012,两个倾斜面2012相对设置,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其中一个倾斜面2012向下倾斜设置,另一个倾斜面2012向上倾斜设置。
4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30包括本体以及第二过滤膜,本体围设成旋转空腔,第二过滤膜容置在旋转空腔内,第二过滤膜外边缘与旋转空腔的内壁连接,本体与吸入机构20的第二端密封连接,吸入机构20与旋转空腔连通,本体背离吸入机构20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经过旋转空腔的气体通过第二过滤膜流出出气口;通过设置第二过滤膜,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呼出的带有气溶胶颗粒的气体进入第一套管2021内,带有气溶胶颗粒的气体经过第二过滤膜后气溶胶颗粒滞留在了第一套管2021以及旋转空腔内,其余气体经过第二过滤膜后由出气口流入空气中;由此,避免了气溶胶颗粒外泄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提高了药物利用率,减少用药量。
43.通过设置第二过滤膜,确保了患者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雾化吸入,空气内的杂质在通过第二过滤膜时,过滤在了旋转空腔的外部。
44.具体的,第二过滤膜与旋转空腔的中轴线垂直,第二过滤膜的外边缘与旋转空腔的内周壁连接。其中,第二过滤膜位于旋转空腔沿其中轴线方向的中部位置,当然,第二过滤膜也可位于旋转空腔沿其中轴线方向的端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45.其中,本体朝向连接件20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插设于本体内,固定管与旋转空腔连通,固定管沿着旋转空腔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在使用过程中,固定管背离本体的一端插设于第一套管2021背离咬嘴201的一端,固定管与第一套管2021密封连接。
4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膜与第二过滤膜均为高分子nk-3。
47.其中,高分子nk-3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0.5-30um的效果。第一过滤膜/第二过滤膜过滤气溶胶颗粒的直径范围为0.5-30um,过滤效果可达到90%以上,其中,直径<0.5um的气溶胶颗粒的过滤效果是68%-89%。保证了呼吸过程无菌及防止了雾化气溶胶颗粒的外泄。
48.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1还包括防护体50,防护体50包括第一壳体501以及与第一壳体501相适配的第二壳体502,第二壳体502可开合的扣合在第一壳体501上;第一壳体501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5011,第二壳体502上开设有第二容纳槽5021,第一容纳槽5011与第二容纳槽5021共同构成容置空腔;雾化机构10、吸气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均容置在容置空腔内,且吸气机构的第三端伸出容置空腔,过滤机构30背离吸气机构的一端伸出容置空腔;防护体50用于屏蔽雾化机构10、吸气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中的气溶胶颗粒发出的射线;一方面,通过设置防护体50,屏蔽了由气溶胶颗粒所产生的放射线对人体造成的辐射危害,提高了人体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防护体50,提高了对雾化机构10、吸入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的保护性,避免外界物体对雾化机构10、吸入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造成损坏;另一方面,雾化机构10、吸气机构以及过滤机构30均容置在容置空腔内,由此,便于对雾化装置1进行搬运。
49.具体的,防护体50呈长方体状,也就是说第一壳体501与第二壳体502配合构成长方体状。其中,为了便于驱动线40与雾化机构10连接,防护体5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插孔与容置空腔连通,驱动线40背离外置驱动器的一端穿过插孔与雾化机构10连接。其中,插孔开设于防护体背离咬嘴的一侧,且与usb接口对应设置,由此,便于驱动线40的一端穿过插孔与usb接口连接。
50.为了便于搬运雾化装置1,第二壳体502的外壁上设置有握持部5023,示例性的,握持部5023可呈u型,当然,握持部5023也可呈t型或者矩形。在握持部5023呈u型的可实现方式中,握持部5023的开口端与第二壳体502的外壁固定连接。
5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0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一容纳槽5011连通,第二壳体502上开设有与第一缺口相适配的第二缺口5022,第二缺口5022与第二容纳槽5021连通,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5022对应设置,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5022配合共同构成安装孔;吸气机构的第三端穿过安装孔向外伸出;通过设置安装孔,由此,对吸气机构气到了固定作用,避免使用过程中,吸气机构产生晃动。
52.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501背离第一缺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豁口,第一豁口与第一容纳槽5011连通,第二壳体502背离第二缺口5022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豁口相适配的第二豁口,第二豁口与第二容纳槽5021连通,第一豁口与第二豁口对应设置,第一豁口与第二豁口配合共同构成固定孔;过滤机构30背离吸气机构的一端穿过固定孔向外伸出。
53.其中,安装孔的中轴线与固定孔的中轴线平行,在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安装孔的中轴线与固定孔的中轴线共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与插孔均位于防护体50的同一侧,且固定孔与插孔间隔设置。
54.继续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防护体50还包括至少一个屏蔽锁扣503,屏蔽锁扣503的一端与第一壳体501的外壁连接;屏蔽锁扣503用于第一壳体501与第二壳体502配合时锁紧第二壳体502;通过设置屏蔽锁扣503,一方面,为了使得第一壳体501与第二壳体502配合时,第一壳体501与第二壳体502连接牢固;另一方面,避免气溶胶颗粒外泄。
55.具体的,屏蔽锁扣503呈板状,屏蔽锁扣503的一侧部分与第一壳体501的外壁连接,屏蔽锁扣503的厚度范围为4cm-6cm,本实施例中,屏蔽锁扣503的厚度为5cm。
56.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体50可包括多个屏蔽锁扣503,多个屏蔽锁扣503均设置在第一壳体501与第二壳体502配合处,多个屏蔽锁扣503沿着第一壳体501/第二壳体502的外边缘间隔设置。
57.其中,防护体50可包括两个屏蔽锁扣503、三个屏蔽锁扣503或者四个屏蔽锁扣503等等。在防护体50包括两个屏蔽锁扣503的可实现方式中,两个屏蔽锁扣503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501相邻的两侧。
58.示例性的,屏蔽锁扣503、第一壳体501以及第二壳体502均可采用铅材质,当然,屏蔽锁扣503、第一壳体501以及第二壳体502也均可采用铅玻璃材质。
59.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1的使用过程为:将雾化机构10、咬嘴201以及过滤机构30分别与连接件202密封连接,而后将连接完成雾化机构10、吸入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容置在第一容纳槽5011内,驱动线40背离外置驱动器的一端穿过插孔与雾化机构10连接;将端盖1011打开,通过放药口将药物加入容纳腔内,而后将dtpa通过放药口注入容纳腔内,将端盖1011盖设在放药口上;将第二壳体502扣合在第一壳体501的顶端,将屏蔽锁扣503锁紧第二壳体502;患者坐在座位上,调整雾化装置1相对地面的高度,使得雾化装置1与患者达到指定距离,详细为患者解释此次显像的原理和临床作用,告知患者尽量深呼吸,并告知患者此次检查安全可靠,射线接收量小;将患者的鼻子捏住或用鼻钳夹住,从而使患者只能从口呼入气溶胶颗粒;患者雾化约10-20秒,使计数达到1kcount中断气体,立即进行显像;将雾化机构10、吸入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从防护体50中取出,并放置于备有的放射性物体垃圾袋中;妥善安排好患者的辐射防护和废弃物,将所有带放射性的废物置于科室的放射性垃圾桶内。
60.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装置1,包括雾化机构10、吸入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雾化机构10的底端与吸入机构20的第一端密封连接,过滤机构30的一端与吸入机构20的第二端密封连接,雾化机构10、吸入机构20以及过滤机构30均相互连通,吸入机构20的第三端用于与患者的口配合将雾化机构10产生的气溶胶颗粒随患者吸气吸入患者的呼吸道及肺部;雾化机构10包括壳体101以及第一过滤膜,壳体101围设成容纳腔,第一过滤膜容置在容纳腔内,第一过滤膜外边缘与容纳腔的内壁连接,壳体101的底端与吸入机构20连接,吸入机构20与容纳腔连通;雾化机构10用于将加入容纳腔内的液体药物转化成气溶胶颗粒;第一过滤膜用于过滤出微米级的气溶胶颗粒;过滤机构30用于将患者呼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患者呼出的气体中的气溶胶颗粒进入空气内;通过设置第一过滤膜,使得气溶胶颗粒尺寸小,如此设置,避免气溶胶颗粒存积在人体呼吸系统大气道内,提高了图像质量的稳定性。
61.本发明提供的雾化装置1,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便于操作。
62.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3.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