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导管及奇静脉吻合术的辅助组件

文档序号:28267048发布日期:2021-12-31 18:4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导管及奇静脉吻合术的辅助组件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导管及奇静脉吻合术的辅助组件。


背景技术:

2.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负责运输来自肠内淋巴系统、腹膜、腹壁和下肢的淋巴液。胸导管上段和下段与纵隔胸膜相贴,故胸导管损伤伴有纵隔胸膜破损时可引起乳糜胸。乳糜泄漏可导致连续的液体流失和血清白蛋白的减少,也可以导致外周淋巴细胞的显着减少、伴随性损伤。
3.胸部手术中如发现胸导管损伤,乳糜液漏出,或高度怀疑胸导管损伤,可结扎胸导管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4.胸导管结扎术是食管癌切除术中预防和治疗乳糜胸的常用方法。但胸导管结扎术对乳糜胸的预防存疑。经临床发现,存在多次结扎胸导管仍不能治愈大量乳糜胸的病患;对此,现有技术中可采用胸导管与奇静脉吻合的方式,降低胸导管压力,同时将淋巴液引流入静脉,治愈效果良好。
5.胸导管及奇静脉的吻合,是难度较大的侧

侧吻合术式。不同于端

端吻合及端

侧吻合,侧

侧吻合术式对提供给术者的操作空间,在实施术式时对人体管脉的深入捕获及牵引保护有要求。现有技术中对人体管脉的牵引保护是术者手动操作完成的,缺少必要可实施的装备。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胸导管及奇静脉吻合术的辅助组件,具体技术方案为:
7.一种胸导管及奇静脉吻合术的辅助组件,包括弓形器和牵引桥,所述牵引桥的上下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弓形器的两端,以使弓形器与牵引桥形成可容纳胸导管和/或奇静脉的临时间隙,所述牵引桥的上端可自动复位地朝临时间隙的外侧转动,其下端可自动复位地朝临时间隙的内侧转动;所述牵引桥的上端设置有可供至少一根线绳穿过的穿绳部,其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绳的固定部。
8.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桥包括两块平行的桥板,两桥板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穿绳轴和上转动轴,两桥板的下端依次设置有固定轴和下转动轴。
9.进一步地,所述弓形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朝外的外转动槽和朝内的内转动槽,所述上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外转动槽内,所述下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内转动轴内;所述外转动槽和内转动槽内均开设有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上设置有可带动牵引桥的端部同步转动且可快速分离的旋转件。
10.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件包括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可滑移地嵌设于弧形轨道的中下部,所述弧形夹板上设置有朝向弧形内侧设置的制动插板,所述上转动轴和下转动轴
上均开设有与制动插板相匹配的制动插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夹板的外侧面设置有轮齿,靠近轮齿的所述牵引桥的两端内部均可转动地设置有与弧形夹板相啮合的复位齿轮,所述复位齿轮上设置有可使其复位的扭簧。
12.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桥的两端内部均设置有外推机构,所述外推机构可从弧形轨道的外侧移动至内侧,并把上转动轴推离出外转动槽,或把下转动轴推离出内转动槽。
13.进一步地,所述外推机构包括外推杆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靠近弧形轨道的中上部设置,所述外推杆连接于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所述牵引桥上设置有控制电动推杆启停的控制按钮。
14.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桥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操作柄,所述操作柄通过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横杆与下横杆,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与牵引桥形成临时间隙。
15.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
16.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柄的端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驱动端与固定杆的中部相连接。
17.有益效果:
18.本发明能够辅助术者在实施胸导管及奇静脉吻合术的侧

侧吻合前,对胸导管和/或奇静脉进行绕线牵引,优化操作空间,对人体管脉进行牵引保护。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牵引桥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牵引桥与内、外转动槽的配合图。
22.图4为本发明牵引桥与上转动轴配合连接的局部剖面图。
23.图5为本发明牵引桥与下转动轴配合连接的局部剖面图。
24.图6为本发明弓形器的上横杆端部的内部透视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图。
26.图中:1弓形器,11上横杆,111外转动槽,12下横杆,13短杆,14操作柄,141转动电机,15固定杆,2牵引桥,21桥板,22穿绳轴,23上转动轴,24固定轴,25下转动轴,26制动插槽,3旋转件,31弧形夹板,32弧形轨道,33制动插板,34复位齿轮,35扭簧,4外推机构,41外推杆,42电动推杆,5线绳,6奇静脉,7启停按钮,8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28.胸导管及奇静脉吻合术的辅助组件被实施时能够对胸导管和/或奇静脉的外周进行绕线牵引,为术者实施后续胸导管及奇静脉的侧

侧吻合提供辅助。
29.如图1至6所示,一种胸导管及奇静脉吻合术的辅助组件,包括弓形器1和牵引桥2,所述牵引桥2的上下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弓形器1的两端,以使弓形器1与牵引桥2形成可容纳胸导管和/或奇静脉6的临时间隙,所述牵引桥2的上端可自动复位地朝临时间隙的外侧转动,其下端可自动复位地朝临时间隙的内侧转动;所述牵引桥2的上端设置有可供至
少一根线绳5穿过的穿绳部,其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绳5的固定部。
30.胸导管及奇静脉6吻合术的辅助组件被实施时能够对胸导管和/或奇静脉6的外周进行绕线牵引,为术者实施后续胸导管及奇静脉6的侧

侧吻合提供辅助;基于此,以下提供一可实现的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31.如图1所示,所述牵引桥2包括上横杆11、下横杆12和操作柄14,所述操作柄14通过一固定杆15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横杆11与下横杆12,所述上横杆11和下横杆12与牵引桥2形成临时间隙。
32.优选地,所述上横杆11和下横杆1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伸缩杆采用日常公开使用的技术方案,从而方便术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临时间隙的空间大小,方便进行绕线牵引操作。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柄14的端部设置有转动电机141,所述转动电机141的驱动端与固定杆15的中部相连接,所述操作柄14上设置用于控制转动电机141启停的启停按钮7,有助于术者在实施手术中调整有利的器械姿态。
34.如图2、3所示,所述牵引桥2包括两块平行的桥板21,两桥板21的上端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穿绳轴22和上转动轴23,两桥板21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固定轴24和下转动轴25。所述线绳5穿过穿绳轴22与上转动轴23之间的间隙后,再缠绕固定于固定轴24上。
35.如图4至6所示,所述下横杆12的端部设置有一节与其垂直的短杆13,所述上横杆11的端部和短杆13的内侧端分别开设有朝外的外转动槽111和朝内的内转动槽,所述上转动轴23可转动地设置于外转动槽111内,并允许上转动轴23在外转动槽111内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所述下转动轴25可转动地设置于内转动槽内,并允许下转动轴25在内转动槽内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所述外转动槽111和内转动槽内均开设有弧形轨道32,所述弧形轨道32上设置有可带动牵引桥2的端部同步转动且可快速分离的旋转件3。
36.如图4、6所示,所述旋转件3包括弧形夹板31,所述弧形夹板31可滑移地嵌设于弧形轨道32的中下部,所述弧形夹板31上设置有朝向弧形内侧设置的制动插板33,所述制动插板33的初始位置保持在水平朝向,所述上转动轴23和下转动轴25上均开设有与制动插板33相匹配的制动插槽26,所述制动插槽26的开口处可设置成喇叭形,从而方便制动插板33准确无误地插入其内。
37.其中,所述弧形夹板31的弧长为弧形轨道32的一半,弧形夹板31的两侧形成可夹持于弧形轨道32上的夹持口,从而便于弧形夹板31沿弧形轨道32进行移动。所述制动插槽26的内底部与制动插板33的端部均设置部分可相磁吸的磁性材料,从而避免牵引桥2从弓形器1上脱落。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夹板31的外侧面设置有轮齿,靠近轮齿的所述上横杆11、短杆13的端内部均可转动地设置有与弧形夹板31相啮合的复位齿轮34,所述复位齿轮34上设置有可使其复位的扭簧35。
39.当牵引桥2的下端与弓形器1分离,并利用外力推动牵引桥2的下端,使牵引桥2以上转动轴23为铰点发生逆时针转动时,在制动插板33的带动下,使弧形夹板31沿弧形轨道32向上滑移,弧形夹板31带动复位齿轮34产生转动,并使扭簧35扭转;当牵引桥2的下端受力撤离后,扭簧35驱动复位齿轮34转动并回复至初始位置,带动弧形夹板31沿弧形轨道32
向下滑移,在制动插板33的限制下,使牵引桥2以上转动轴23为铰点发生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牵引桥2的下转动轴25进入内转动槽内,并短杆13内设置的制动插板33插入下转动轴25上的制动插槽26内,实现牵引桥2与弓形器1的闭合。同理,牵引桥2的上端受力使其产生顺时针转动时的工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
40.如图6所示,所述牵引桥2的两端内部均设置有外推机构4,所述外推机构4可从弧形轨道32的外侧移动至内侧,并把上转动轴23推离出外转动槽111,或把下转动轴25推离出内转动槽。
41.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推机构4包括外推杆41和电动推杆42,所述电动推杆42靠近弧形轨道32的中上部设置,所述外推杆41连接于电动推杆42的推杆端部,所述操作柄14上设置有控制电动推杆42启停的控制按钮8。所述外推机构4启动后,电动推杆42推动外推杆41移动,驱动外推杆41从弧形轨道32的上部穿过,并推动上转动轴23或下转动轴25,使制动插板33从制动插槽26内强制移出。
42.以上横杆11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复位齿轮34可转动地设置上横杆11端内部的下方空间,扭簧35则套设于复位齿轮34的轴上,且扭簧35的一端随复位齿轮34的转动而扭转变形,从而可利用扭簧35的弹性来驱动复位齿轮34进行反转,以使复位齿轮34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上横杆11端内部的上方空间设置外推机构4,所述外推机构4不限于电动推杆42与外推杆41所组合形成的实施方式。
43.使用过程如图7所示,具体为:
44.将所述上转动轴23安装于外转动槽111内,所述下转动轴25安装于内转动槽内;把线绳5穿过穿绳轴22与上转动轴23之间的间隙后,再缠绕固定于固定轴24上;调整上横杆11和下横杆12的长度,或利用转动电机141调整二者的姿态。
45.如图1、7(a)所示,术者手握操作柄14,使牵引桥2的下端向待绕线牵引的胸导管或奇静脉6靠拢;在牵引桥2的下端碰触到胸导管或奇静脉6后,按下控制按钮8,控制短杆13内的电动推杆42启动,把下转动轴25推离出内转动槽;术者操作弓形器1,利用胸导管或奇静脉6来推动牵引桥2的下端,使上转动轴23在外转动槽111内发生转动,从而使胸导管或奇静脉6移动至临时间隙内。
46.如图7(b)所示,在上横杆11内弧形夹板31发生转动后,在扭簧35的作用下,复位齿轮34驱动弧形夹板31复位至初始位置,使牵引桥2产生顺时针转动,下转动轴25重新进入内转动槽内,此时,胸导管或奇静脉6位于临时间隙内。
47.如图7(c)所示,术者移动弓形器1,使胸导管或奇静脉6靠近牵引桥2的上端,按下控制按钮8,控制上横杆11内的电动推杆42启动,把上转动轴23推离出外转动槽111;术者操作弓形器1,利用胸导管或奇静脉6来推动牵引桥2的上端,使下转动轴25在内转动槽内发生转动,从而使胸导管或奇静脉6移动出临时间隙内。
48.如图7(d)所示,在短杆13内弧形夹板31发生转动后,在扭簧35的作用下,复位齿轮34驱动弧形夹板31复位至初始位置,使牵引桥2产生逆时针转动,上转动轴23重新进入外转动槽111内,此时,胸导管或奇静脉6位于临时间隙外,且线绳5已缠绕胸导管或奇静脉6的外周一圈。
49.完成上述步骤后,所述牵引桥2与弓形器1重新配合,能够使辅助组件得以被重复的实施上述步骤,可以使其对胸导管或奇静脉6实施多圈数的缠绕,多圈缠绕的线绳5能够
对胸导管或奇静脉6形成外层保护,提高手术安全性。
5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