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8057发布日期:2021-12-31 23:2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


背景技术:

2.皮肤科属于外科,主要治疗各种皮肤病,常见皮肤病有牛皮癣、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男科炎症、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白癜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口腔部护理、脱毛、黄褐斑等;
3.而一般皮肤病会进行传染,因此,在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涂药时,需要防止交叉感染,以及对自身防护;但是药物一般多为管剂状态,因此,现设计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以解决方便挤药涂抹以及防交叉感染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包括驱动结构、装药结构以及涂药结构;所述装药结构可拆卸安置于驱动结构上,所述涂药结构活动安置于装药结构上;
6.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外壳、蓄电池、第一安装螺栓、握把以及按钮;
7.所述外壳为矩形结构盒体结构,且其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充电口,并左侧壁靠近四角部位处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对接孔,所述外壳左端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一对分别于对接孔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蓄电池固定安置于外壳内右侧壁上,且与充电口通过导线相连,所述第一安装螺栓一端分别活动旋接于第一螺纹孔内,且分别位于外壳上下两侧相互对称,所述握把一端固定安置于外壳下壁,且位于靠近中心部位处,所述按钮固定设置于握把左侧壁,且靠近中心部位处,并与蓄电池通过导向相连。
8.优选的,所述装药结构包括限位杆、对接盘、调节螺栓、套盖以及涂药管;
9.所述限位杆一端分别可拆卸插装于外壳左侧壁对接孔内,且分别与第一安装螺栓相贴合,所述对接盘固定焊接于限位杆另一端上,且限位杆另一端等距位于对接盘右侧壁上下两端相互对称,所述对接盘自盘左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转接口,且上下两侧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一端分别活动旋接于第二螺纹孔内,所述套盖可拆卸旋接于对接盘左侧壁转接口上,所述涂药管一端活动嵌装于套盖内,且另一端活动贯穿于套盖,并位于套盖左侧。
10.优选的,所述涂药结构包括一对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分别活动设置于限位杆上,且分别相互对称;
11.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套环、连接架、套管、第二安装螺栓以及碾压辊;
12.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置于外壳前侧壁,且位于中心线上,并分别与蓄电池以及按
钮通过导线相连,所述套环分别活动套装于限位杆上,且分别位于外壳左侧壁中心线前侧上下两端相互对称,所述连接架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套环前侧壁,所述套管一端固定焊接于连接架侧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另一端活动套装与电动推杆伸缩端上,所述套管另一端上壁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安装螺栓一端活动旋接于第三螺纹孔内,且贴合于电动推杆伸缩端上,所述碾压辊通过轴杆活动安置于两套环之间,且位于连接架两端之间。
13.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中碾压辊之间距离为1毫米。
14.优选的,所述管剂药膏可将出药端插装于对接盘的对接口内,且末端竖直插装于两碾压辊之间。
15.优选的,所述涂药管一端为圆盘结构,且其直径与对接盘左侧壁转接口外环直径相同,并小于套管直径。
16.优选的,所述涂药管另一端出口可设置成不同大小的出药口。
17.优选的,所述握把一端为倾斜结构,且一端为梯形。
18.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发明,通过装药结构可以使不同粗细的管剂进行安装,且可进行更换涂药管,防止交叉感染,也可根据不同创伤面积进行更换;
20.2、本发明,通过驱动结构可以电控涂药结构对管剂药膏进行挤压涂抹;
21.3、本发明,整体构造简单,成本较低,方便医护人员携带以及使用,可以减轻劳动力,同时方便快速挤出使用以及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驱动结构,11、外壳,12、蓄电池,13、第一安装螺栓,14、握把,15、按钮,2、装药结构,21、限位杆,22、对接盘,23、调节螺栓,24、套盖,25、涂药管,3、涂药结构,31、电动推杆,32、套环,33、连接架,34、套管,35、第二安装螺栓,36、碾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

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包括驱动结构1、装药结构2以及涂药结构3;装药结构2可拆卸安置于驱动结构1上,涂药结构3活动安置于装药结构2上;驱动结构1包括外壳11、蓄电池12、第一安装螺栓13、握把14以及按钮15;外壳11为矩形结构盒体结构,且其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充电口,并左侧壁靠近四角部位处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对接孔,外壳11左端上下两侧壁均开设有一对分别于对接孔相连通的第一螺纹孔,蓄电池12固定安置于外壳11内右侧壁上,且与充电口通过导线相
连,第一安装螺栓13一端分别活动旋接于第一螺纹孔内,且分别位于外壳11上下两侧相互对称,握把14一端固定安置于外壳11下壁,且位于靠近中心部位处,按钮15固定设置于握把14左侧壁,且靠近中心部位处,并与蓄电池12通过导向相连;通过主体结构可以方便着力驱动。
29.下列为本案的各电器件型号及作用:
30.电动推杆:其为现有技术,只要适用于本方案的电动推杆均可使用。
3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装药结构2包括限位杆21、对接盘22、调节螺栓23、套盖24以及涂药管25;
32.限位杆21一端分别可拆卸插装于外壳11左侧壁对接孔内,且分别与第一安装螺栓13相贴合,对接盘22固定焊接于限位杆21另一端上,且限位杆21另一端等距位于对接盘22右侧壁上下两端相互对称,对接盘22自盘左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转接口,且上下两侧壁中心部位处均开设有贯通的第二螺纹孔,调节螺栓23一端分别活动旋接于第二螺纹孔内,套盖24可拆卸旋接于对接盘22左侧壁转接口上,涂药管25一端活动嵌装于套盖24内,且另一端活动贯穿于套盖24,并位于套盖24左侧。
3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涂药结构3包括一对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分别活动设置于限位杆21上,且分别相互对称;
34.挤压组件包括电动推杆31、套环32、连接架33、套管34、第二安装螺栓35以及碾压辊36;
35.电动推杆31固定安置于外壳11前侧壁,且位于中心线上,并分别与蓄电池12以及按钮15通过导线相连,套环32分别活动套装于限位杆21上,且分别位于外壳11左侧壁中心线前侧上下两端相互对称,连接架33两端分别固定焊接于套环32前侧壁,套管34一端固定焊接于连接架33侧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另一端活动套装与电动推杆31伸缩端上,套管34另一端上壁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二安装螺栓35一端活动旋接于第三螺纹孔内,且贴合于电动推杆31伸缩端上,碾压辊36通过轴杆活动安置于两套环32之间,且位于连接架33两端之间。
3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挤压组件中碾压辊36之间距离为1毫米,用于较多挤出药膏,防止浪费。
3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管剂药膏可将出药端插装于对接盘22的对接口内,且末端竖直插装于两碾压辊36之间,用于安装使用需求。
3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涂药管25一端为圆盘结构,且其直径与对接盘22左侧壁转接口外环直径相同,并小于套管34直径,用于设计对接需求。
39.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涂药管25另一端出口可设置成不同大小的出药口,方便根据不同状况进行更换使用,例如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创伤大小。
4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握把14一端为倾斜结构,且一端为梯形,方便施力使用。
41.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42.实施例:根据说明书附图1

4可知,首先,将需要使用的皮肤药剂,将其盖体打开后,使出药端插入装药结构2中的对接盘22内,使出药口位于转接口内,使管剂末端竖直,并
通过转动调节螺栓23进行挤压固定药剂管一端,然后,通过手持握把14,按压驱动结构1中的按钮15,使其蓄电的供电,控制电动推杆31伸长驱动(通过长按按压按钮15的时间,控制伸长的长度,连续按压两下则电动推杆31收缩复位),通过第二安装螺栓35紧固相连的套管34传动,借助连接架33使套环32受力在限位杆21上移动,进而实现带动两个碾压辊36移动夹持在管剂微端位置;
43.其次,根据使用需求,将涂药管25贯穿套盖24后,旋接安装在对接盘22上与药剂管口相贴合,进而可以手持握把14通过按钮15控制,借助驱动结构1中外壳11内的蓄电池12供电进行使用;
44.然后,通过按钮15控制涂药结构3中的电动推杆31缓慢伸长,即可带动碾压辊36在管剂两侧向前滚动,通过挤压管剂使内部药膏通过涂药管25挤出至患者创伤部位处涂抹,后期可进行更换涂药管25防止交叉感染;也可转动第一安装螺栓13,和第二安装螺栓35进行拆卸装药结构2以及涂药结构3进行清洁。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