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胶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53798发布日期:2021-12-17 21:4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氧胶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人体细胞存活的三要素是水、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和氧,轻度缺氧会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重则危及人的生命,研究表明大脑组织细胞缺氧数分钟,便会出现不可逆转性死亡。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毒和癌细胞都是在乏氧条件下更具活力,细胞缺氧是癌症、免疫和退化性疾病等各种疾病的一个显著因子。2019年的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被授予给三位研究人体氧感知机制的科学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缺氧诱导因子(hif)是低氧相关基因的转录因子。hif在细胞内积聚可诱导肿瘤血管的生长。因此,补氧对人体健康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3.人体吸收氧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经由肺泡将分子氧(o2)与血红蛋白中的铁发生化合反应,转化成离子氧(o),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为全身各器官供氧。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或者为亚健康的人养生养老的目的,人们不断探索各种人工补氧的方法,常用的有吸氧、插管、呼吸机、高压氧仓等。但这些方法都必须要通过人体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当这条供氧通道出现障碍时,如发生急性肺炎、肺水肿和烧伤所致的吸入性损伤以及脑损伤引起的呼吸衰竭等疾病时,这些常用的呼吸道供氧方法效果不佳,患者的生命受到极大的危害。开通新的供氧通道,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4.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给气管被阻塞的兔子注射充氧微粒,使其在无呼吸状态下存活了15分钟,并保持正常的血压和心率。该充氧微粒是一种微粒胶囊,微粒胶囊内包含一层层由脂质生物分子组成的小球,每个小球周围都环绕着小气泡的氧气,这种充氧微粒主要以注射的方式注入血液中发挥作用(详见张巍巍.充氧微粒让呼吸停止的兔子存活15分钟[n].科技日报,2012

06

29(001).)。
[0005]
为了克服呼吸机和高压氧舱等补氧方式的局限性,人们还发明了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8539592b公开的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如果人体能够直接大量地吸收负氧离子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负氧离子,就有机会突破目前供氧方法受限于人体肺泡转换能力的瓶颈。但是,氧离子(o)是极其不稳定的物质,在空气里,极易结合形成氧气(o2)和超氧(o3)。如果将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氧离子释放到空气里,在负氧离子释放口偏离几厘米的地方,就几乎测不到氧离子。如此,从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释放的氧离子,能被人体吸收的,也非常有限,在让人体吸收和有效利用足够高浓度、起到显著康复和疗效作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胶囊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氧离子对经过三级分离后的脱臭可可脂液体进行处理,将离子氧存储在脱臭可可脂液
体中,然后将存储有离子氧的经负氧离子处理过的脱臭可可脂液体灌装进胶囊壳中制成胶囊剂,从而得到了本发明的氧胶囊。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含氧量高,具有良好的补氧效果,具体表现为:对高血压、痛风、胃溃疡、焦虑症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原反应等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或者辅助治疗的效果。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氧胶囊在制备预防、治疗或辅助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原反应中的至少一种的药品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氧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1)将脱臭可可脂加热至50

70℃,然后冷却至25

28℃,在温度为25

28℃的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a;
[0010]
(2)将可可脂液体a加热至30

33℃,然后冷却至19

21℃,在温度为19

21℃的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b;
[0011]
(3)将可可脂液体b在温度为15

18℃的条件下搅拌一定时间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c;
[0012]
(4)将可可脂液体c置于混合装置中,然后将负氧离子输送至混合装置中与可可脂液体c混合,当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的混合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输送负氧离子,得经负氧离子处理过的脱臭可可脂液体,即氧胶囊内容物;
[0013]
(5)将氧胶囊内容物灌装入胶囊壳中,即得氧胶囊。
[0014]
与固态相比,液态的可可脂更易于与负氧离子混合以及发生化学反应,将负氧离子充分吸收并转化为氧离子存储在其中,且利用单一晶体结构或晶体结构趋于单一的可可脂液体制得的氧胶囊,其含氧量更高。可可脂具有多晶特性,且不同晶体形式的可可脂,其熔点不同,因此,利用可可脂的这一特性,可以对其进行多级分离获得具有单一晶体结构或基本具有单一晶体结构的可可脂。本发明对脱臭可可脂进行三级分离后得到的可可脂液体c,与负氧离子混合以及发生化学反应后,得到的经负氧离子处理过的脱臭可可脂液体(即氧胶囊内容物)的含氧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可达10

30%。
[0015]
在5℃或以下,氧胶囊内容物中所含的氧离子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氧离子开始逐渐释放,温度越高,释放的速度越快。氧胶囊内容物中所含的氧离子在常温下处于半稳定状态,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需要放置在冰箱冷藏保存。
[0016]
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服用时用水冲服即可。氧胶囊进入人体胃肠后,在人体体温的作用下,氧胶囊内容物中的氧离子开始释放,经胃肠黏膜吸收,进入循环系统,送达身体各个部位的器官。
[0017]
本技术中,用于制备氧胶囊的胶囊壳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任意一种医药级或食品级胶囊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胶囊壳可以选自食品级或医药级的明胶胶囊壳、糯米胶囊、玉米胶囊中的至少一种。
[00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胶囊壳可以为医药级明胶胶囊壳。
[0019]
作为其中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氧胶囊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20]
(1)将脱臭可可脂加热至50

70℃,然后冷却至25

28℃,在温度为25

28℃的条件下静置5

7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a;
[0021]
(2)将可可脂液体a加热至30

33℃,然后冷却至20℃,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静置6

8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b;
[0022]
(3)将可可脂液体b在温度为15

18℃的条件下搅拌6

8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c;
[0023]
(4)将可可脂液体c置于混合罐中,然后将负氧离子输送至混合罐中与可可脂液体c混合,当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的混合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输送负氧离子,得氧胶囊内容物;
[0024]
(5)将氧胶囊内容物灌装入明胶胶囊壳中,即得氧胶囊。
[0025]
本发明中,由于将负氧离子输送至混合罐中与可可脂液体c混合时,负氧离子会与可可脂液体c发生氧化反应,该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会导致混合物和混合罐的温度升高,高于环境温度,因此,在往可可脂液体c中输送负氧离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判断混合物和/或混合罐的温度是否重新降至与环境温度一致或基本一致来判断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的混合是否已达到饱和状态。
[0026]
经初期的试用试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可以有效用于治疗或者辅助治疗高血压、痛风、慢性前列腺炎、胃溃疡、焦虑症、老年痴呆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原反应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氧胶囊在制备预防、治疗或辅助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原反应中的至少一种的药品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00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8]
(1)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和实施,原料来源广;
[0029]
(2)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在制备过程中,原料仅用到脱臭可可脂和负氧离子两种成分以及食品级或医药级胶囊壳,成分安全,且氧胶囊携带和服用方便,用于治疗疾病或者辅助治疗疾病时,使用者的用药依从性高;
[0030]
(3)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补氧效果显著,对高血压、痛风、慢性前列腺炎、胃溃疡、焦虑症、老年痴呆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氧胶囊内容物的红外光谱图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氧胶囊内容物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

gc/ms)总离子流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氧胶囊内容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氧胶囊内容物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如无特殊说明,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和试剂为可以通过市售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为所属领域熟知的常规方法和常规条件。
[0036]
实施例1氧胶囊的制备方法
[0037]
包括如下步骤:
[0038]
(1)将脱臭可可脂加热至温度为50℃左右,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使脱臭可可脂充分融化,然后冷却至28℃左右,在温度为25

28℃的条件下静置约5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
可可脂液体a;
[0039]
(2)将可可脂液体a边搅拌边加热至33℃左右,然后放入温度设置为20℃的恒温装置中静置6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b;
[0040]
(3)将可可脂液体b置于温度设置为15℃的恒温装置中,持续搅拌约6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c;
[0041]
(4)将可可脂液体c置于密封式混合罐中,然后将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氧离子通过密闭的管道输送到混合罐中,使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混合,当混合罐的温度先升高,然后重新降至与环境温度一致或基本一致时,即,当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的混合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输送负氧离子,得氧胶囊内容物;
[0042]
(5)将氧胶囊内容物灌装入医药级明胶胶囊壳中,即得氧胶囊。
[0043]
实施例2氧胶囊的制备方法
[0044]
包括如下步骤:
[0045]
(1)将脱臭可可脂加热至温度为60℃左右,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使脱臭可可脂充分融化,然后冷却至25℃左右,放入温度设置为25℃的恒温装置中静置约7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a;
[0046]
(2)将可可脂液体a边搅拌边加热至33℃左右,然后放入温度设置为20℃的恒温装置中静置8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b;
[0047]
(3)将可可脂液体b置于温度设置为16℃的恒温装置中,持续搅拌约8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c;
[0048]
(4)将可可脂液体c置于密封式混合罐中,然后将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氧离子通过密闭的管道输送到混合罐中,使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混合,当混合罐的温度先升高,然后重新降至与环境温度一致或基本一致时,即,当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的混合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输送负氧离子,得氧胶囊内容物;
[0049]
(5)将氧胶囊内容物灌装入医药级明胶胶囊壳中,即得氧胶囊。
[0050]
实施例3氧胶囊的制备方法
[0051]
包括如下步骤:
[0052]
(1)将脱臭可可脂加热至温度为70℃左右,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使脱臭可可脂充分融化,然后冷却至26℃左右,放入温度设置为25℃的恒温装置中静置约7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a;
[0053]
(2)将可可脂液体a边搅拌边加热至30℃左右,然后放入温度设置为20℃的恒温装置中静置8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b;
[0054]
(3)将可可脂液体b置于温度设置为15℃的恒温装置中,持续搅拌约8分钟后过滤收集液体,得可可脂液体c;
[0055]
(4)将可可脂液体c置于密封式混合罐中,然后将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负氧离子通过密闭的管道输送到混合罐中,使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混合,当混合罐的温度先升高,然后重新降至与环境温度一致或基本一致时,即,当负氧离子与可可脂液体c的混合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输送负氧离子,得氧胶囊内容物;
[0056]
(5)将氧胶囊内容物灌装入医药级明胶胶囊壳中,即得氧胶囊。
[0057]
一、氧胶囊成分检测
[0058]
将本发明制得实施例2的氧胶囊内容物送至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成分检测。检测过程中,当尝试将氧胶囊内容物放在红外灯下烘干时,氧胶囊内容物样品冒烟,由此也证明了本发明氧胶囊的内容物中含有氧离子且氧离子的状态不稳定,加热后氧离子会释放导致氧胶囊内容物样品在高温下发生燃烧。
[0059]
用氧胶囊内容物原样进行了检测,本发明氧胶囊内容物的红外光谱图、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

gc/ms)总离子流图、核磁共振氢谱图、核磁共振碳谱图依次如图1

4所示。根据图谱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的内容物主要包括如下成分: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异丙酯、脂肪酸、脂肪醛、脂肪酸缩水甘油酯。
[0060]
由于氧胶囊内容物中的氧离子状态不稳定无法进行单独检测,因此,仅检测了氧胶囊内容物的含氧量。经检测,本发明提供的氧胶囊,其内容物的含氧量为24.268%。氧胶囊内容物中可能还包含有一些性质不稳定的中间产物,但由于其在检测条件下容易聚合成聚合物而无法准确分离和鉴定。
[0061]
二、利用本发明氧胶囊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典型案例
[0062]
案例一、高血压
[0063]
赵女士,79岁,定居于广州。高血压病史10年。服用本发明氧胶囊前,血压一般为140~160/110。如果临睡前高于140,第二天早晨起床需吃一片缬沙坦。2018年12月开始服用本发明氧胶囊,服用1个月后,临睡前血压再也没有高于140,缬沙坦也从那时起不再服用。现在平时血压一般在120~140/80。
[0064]
案例二、高血压
[0065]
王先生,59岁,定居于北京。高血压病史7年。服用本发明氧胶囊前,血压一般为140~150/90,每天早上吃降压药。2021年5月底开始口服氧胶囊,每日空腹两粒。2021年6月底停止服用降压药。目前血压一般维持在115/80。口服氧胶囊一周后,每日都有晨勃。
[0066]
案例三、痛风
[0067]
周先生,47岁,定居于广州,有5年痛风病史。服用本发明氧胶囊前,血尿酸630,2019年开始服用氧胶囊,三个月后,血尿酸降至522。此后没有采取任何医疗措施,2020年体检,发现血尿酸降至347;2021年7月体检,血尿酸保持在279。基本说明痛风得到根治。
[0068]
案例四、痛风
[0069]
王先生,46岁,定居于北京,有2年痛风病史。服用本发明氧胶囊前,血尿酸441,2021年6月开始服用氧胶囊,期间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2021年8月底体检,血尿酸降至411,进入正常范围。
[0070]
案例五、前列腺炎、老年痴呆
[0071]
李先生,86岁,定居于上海,同时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和老年痴呆。前列腺炎严重到需要插导尿管才能排尿。2018年9月开始口服和肛塞氧胶囊,3个月后身体炎症消失,7个月后,通过彩超,医生决定可以拔掉尿管而不影响排尿。服用氧胶囊前、服用氧胶囊7个月后的彩超数据如下表1所示:
[0072]
表1
[0073]
横径4.6cm4.3cm上下径3.8cm3.7cm前后径3.5cm3.0cm
内腺大小2.9
×
2.2cm2.8
×
2.0cm
[0074]
服用氧胶囊同时还使李先生的老年痴呆得到了改善。在服用氧胶囊之前,李先生已经不怎么认识自己的女儿,并且无法控制自己不要将嘴里的东西往外吐,嘴里只要有东西想吐,就会不管一切地吐出来。服用氧胶囊5个月之后,李先生逐渐有意识,不再随处吐痰。6个月后开始关心女儿是否穿暖衣服,并叮嘱女儿不要太累。9个月后在养老院的入院测试中(安全意识测试和蔬菜归类测试)被鉴定为非老年痴呆患者。
[0075]
案例六、焦虑症
[0076]
孙先生,60岁,定居于北美,高尔夫球教练。焦虑症病史5年,平时需要吃两粒安眠药才能入睡。学生比赛期间需要吃高达4粒才能入睡。稍有压力就会出现胃不舒服、头晕、焦躁不安等症状。2019年2月第一次服用两粒氧胶囊,当晚虽然还是吃2粒安眠药,但明显睡眠质量提高,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一个月后,安眠药按照每周平均减少半粒的速度至完全停用。2019年4月至今,每天一粒氧胶囊,没有服用任何安眠药。即使有赛前压力,但胃不舒服、头晕、焦躁不安等症状不再出现。
[0077]
案例七、系统性红斑狼疮
[0078]
翟女士,52岁,定居于北美,家政服务业者。三十年前被诊断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在血液检查上,表现为白血球、血小板、淋巴细胞都大幅低于正常范围。接受过多种医药物疗法(包括激素药和中药)均无法治愈。服用激素药时,由于副作用巨大,导致对光的过敏,易疲劳,几乎每天都发烧,每天中午需要睡觉一两个小时,不然下午和晚上就十分疲累。2018年开始服用氧胶囊。服用氧胶囊之前(2017年6月5日),在美国做血液检查,几项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血相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
[0079]
表2
[0080]
检查项结果正常范围白细胞wbc2.14.5

10.8血小板plt101130

400淋巴细胞lym#0.51.2

3.4
[0081]
在服用氧胶囊半年之后,就不再发烧,白天根本不用睡觉,整天都精力旺盛。服用两年多,在中国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几项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血相指标检查结果如表3所示:
[0082]
表3
[0083]
检查项结果正常范围白细胞wbc3.214

10血小板plt125100

300淋巴细胞lym#1.01.0

3.3
[0084]
其中白细胞接近正常,血小板和淋巴细胞已经正常。
[0085]
案例八、胃溃疡
[0086]
林先生,29岁,定居于广东,胃溃疡病史6年,必须按时吃饭,到点不吃饭,胃绞痛难忍。2020年3月起服用氧胶囊,每日两粒,共服用20日,期间未服用其他任何药物,后经医院检查,胃部溃疡伤口愈合,此后不再有胃痛发生。
[008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
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