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5064发布日期:2022-02-07 23:0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头脑的刺激,外周神经肌肉同样可以刺激,因此现在都叫它为“磁刺激,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出现,并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及康复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它主要通过不同的频率来达到治疗目的,高频主要是兴奋的作用,低频则是抑制的作用。因其无痛、非创伤的物理特性,实现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虚拟地损毁大脑探索脑功能及高级认知功能,与pet、f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
4.目前,现有的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在调整座垫和靠背之间的角度方面存在调节不方便的问题,且只能坐着或者躺在治疗,无法在治疗期间更换姿势,头戴脉冲罩也无法跟随姿势的变换进行移动,使用较为不便,不满足现有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治疗时只能坐着或者躺在治疗,无法在治疗期间更换姿势,头戴脉冲罩也无法跟随姿势的变换进行移动,使用较为不便,不满足现有需求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包括:
7.底座;
8.低频磁刺激仪,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
9.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另一侧;
10.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
11.腿托垫,转动设置在所述椅座的前侧;
12.背靠垫,转动设置在所述椅座的后侧;
13.可移动头戴脉冲治疗机构,设置在所述背靠垫的顶端;
14.翻折机构,设置在所述椅座的底端。
15.优选的,所述可移动头戴脉冲治疗机构包括:液压缸,固定设置在所述背靠垫的后侧;限位柱,所述背靠垫的前后两侧顶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柱;u形连接柱,与所述限位柱相
适配插接,所述u形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顶端固定连接;头戴脉冲罩,固定设置在所述u形连接柱的另一端,且所述头戴脉冲罩与所述低频磁刺激仪电性连接。
16.优选的,所述翻折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椅座的底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箱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后侧;丝杠,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中部,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丝杠的内环过盈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杠的外壁相螺接;导杆,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杆;导块,与所述导杆的外壁相适配套接;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导块之间;推杆,与所述导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腿托垫的后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
17.优选的,所述翻折机构还包括: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顶柱,与所述螺杆的顶端相螺接,且所述顶柱的顶端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上表面;条形柱,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柱的顶端;连接块,所述背靠垫的后侧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所述条形柱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端与所述椅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块的长度。
19.优选的,所述条形柱的前侧与所述连接块的后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20.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端一侧,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所述箱体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螺杆的底端锁紧;第一锥形齿轮,键连接在所述螺杆的外壁上;第二锥形齿轮,所述丝杠的一端延伸进所述箱体的内腔并键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
2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22.1、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翻转机构可使腿托垫和背靠垫进行同时放平,以使患者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姿势转变调节,操作简单,可通过一步操作控制,方便治疗;
23.2、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可移动头戴脉冲治疗机构可对头戴脉冲罩的位置进行调节,以能够使患者准确头戴,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更加适用于患者坐着或躺在时进行佩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翻转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椅座的右侧剖视图;
27.图4为本发明可移动头戴脉冲治疗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底座,2、低频磁刺激仪,3、支撑架,4、椅座,5、腿托垫,6、背靠垫,7、可移动头戴脉冲治疗机构,71、液压缸,72、限位柱,73、u形连接柱,74、头戴脉冲罩,8、翻转机构,81、支撑板,82、箱体,83、丝杠,84、丝杠螺母,85、导杆,86、导块,87、连接杆,88、推杆,89、传动组件,891、伺服电机,892、第一锥形齿轮,893、第二锥形齿轮,810、螺杆,811、顶柱,812、条形柱,81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低频磁刺激装置,包括:底座1、低频磁刺激仪2、支撑架3、椅座4、腿托垫5、背靠垫6、可移动头戴脉冲治疗机构7和翻转机构8,低频磁刺激仪2设置在底座1的顶端一侧,支撑架3设置在底座1的顶端另一侧,椅座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的顶端,腿托垫5转动设置在椅座4的前侧,背靠垫6转动设置在椅座4的后侧,可移动头戴脉冲治疗机构7设置在背靠垫6的顶端,翻折机构8设置在椅座4的底端。
3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可移动头戴脉冲治疗机构7包括:液压缸71、限位柱72、u形连接柱73和头戴脉冲罩74,液压缸71固定设置在背靠垫6的后侧,液压缸71为现有技术,液压缸71可推动u形连接柱73的一端上下移动,背靠垫6的前后两侧顶端均固定设置有限位柱72,u形连接柱73与限位柱72相适配插接,在限位柱72的限制作用下可使u形连接柱73稳定上下移动,u形连接柱73的一端与液压缸71的顶端固定连接,头戴脉冲罩74固定设置在u形连接柱73的另一端,且头戴脉冲罩74与低频磁刺激仪2电性连接。
3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翻折机构8包括:支撑板81、箱体82、丝杠83、丝杠螺母84、导杆85、导块86、连接杆87、推杆88和传动组件89,椅座4的底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81,箱体82固定设置在支撑板81的后侧,丝杠83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撑板81的内侧中部,轴承的内环与丝杠83的内环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支撑板81的内侧,丝杠螺母84与丝杠83的外壁相螺接,在丝杠83的外壁旋转力作用下,可使丝杠螺母84在丝杠83上移动,支撑板81的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杆85,导块86与导杆85的外壁相适配套接,连接杆87固定设置在丝杠螺母84与导块86之间,通过导块86、导杆85和连接杆87的配合可对丝杠螺母84起到限制作用,推杆88与导块86的底端转动连接,推杆88的一端与腿托垫5的后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传动组件89设置在箱体82的内腔。
3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翻折机构8还包括:螺杆810、顶柱811、条形柱812和连接块813,螺杆810转动设置在箱体82的内腔底端,顶柱811与螺杆810的顶端相螺接,且顶柱811的顶端延伸出箱体82的上表面,螺杆810转动后可使顶柱811上下移动,条形柱812沿左右方向固定设置在顶柱811的顶端,背靠垫6的后侧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块813,连接块813的一侧与条形柱81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接块813和条形柱812可对顶柱811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
3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箱体82的顶端与椅座4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块813的长度,以使背靠垫6能够绕椅座4的一侧完全翻转放下。
3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条形柱812的前侧与连接块813的后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以使背靠垫6能够进行翻转。
3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传动组件89包括:伺服电机891、第一锥形齿轮892和第二锥形齿轮893,伺服电机891固定设置在箱体82的底端一侧,且伺服电机891的输出端延伸进箱体82的内腔并通过联轴器与螺杆810的底端锁紧,伺服电机891为现有技术,伺服电机891可驱动螺杆810绕自身轴线转动,符合本案的伺服电机型号均可使用,第一锥形齿轮892键连接在螺杆810的外壁上,丝杠83的一端延伸进箱体82的内腔并键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892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893,在第一锥形齿轮892和第二锥形齿轮893的传递下可使
丝杠83和螺杆810同步转动。
37.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38.步骤一:当患者坐上椅座4上后,接通液压缸71和伺服电机891的外接电源,控制液压缸71启动,液压缸71可带动u形连接柱73的一端向下移动,以使u形连接柱73的另一端推动头戴脉冲罩74向下移动,以能够使患者准确头戴,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39.步骤二:当患者需要躺下治疗时,控制伺服电机891启动,伺服电机891可驱动螺杆810绕自身轴线顺时针转动,以使顶柱811在螺杆810的外壁螺纹旋转力的作用下竖直向下移动,从而在连接块813和条形柱812的限制下使条形柱812竖直向下移动,以使条形柱812拉动连接块813向下移动,进而可使背靠垫6绕着椅座4向下翻转;
40.步骤三:控制螺杆810顺时针转动后,可带动第一锥形齿轮892顺时针转动,以拨动第二锥形齿轮893逆时针转动,并带动丝杠83绕自身轴线逆时针转动,从而在导杆85、导块86和连接杆87的限制下可使丝杠螺母84向前侧稳定移动,进而带动导块86向前侧移动,以使推杆88的一端向前移动,并使推杆88的另一端推动腿托垫5向前侧翻转,促使腿托垫5和背靠垫6同时放平,以使患者平躺下,操作简单,可随意改变患者的治疗姿势,方便治疗,有利于广泛推广。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