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4633发布日期:2022-01-15 03:5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冠心病的治疗包括:

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

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

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其中,在冠心病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导丝对导管起引导及支持作用,帮助导管进入血管及其他腔隙,引导导管顺利到达病变处,是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经皮穿刺插管的工具之一。
5.目前,在冠心病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对于导丝的操作,需要双手轻送慢行,确认在无阻力的情况下通过狭窄部位,保持触觉反馈,尤其的是需要将头端来回转动,以能减少导丝进入小侧支的概率,然而,我们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需要一边旋转一边送入导丝,使得导丝移动和旋转的动作量很难控制,常规在操作导丝时,一般都是一只手握持导管,且另一只手同时驱使导丝移动和旋转的,这样在手部转动导丝的同时,使其手部横向移位量容易产生偏差,即单次导丝送入量过多或过少,过少影响导丝介入效率不说,但其过多的话则极易导致导丝过度介入,存在安全隐患,且在整个说书过程中使得导丝介入不便,且手部负担大,易疲劳,都会影响手术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牵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导管可拆连接,且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双向牵引部件,将导丝穿过双向牵引部件后通入导管,利用所述双向牵引部件来将导丝转动式送入导管内;
8.并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延伸至内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双向牵引部件连接,并在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驱动旋钮,在手持所述壳体时可利用大拇指拨动驱动旋钮来驱使双向牵引部件输送导丝;
9.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导丝安装位置一端的备用驱动件,所述备用驱动件同样与双向牵引部件连接,在所述驱动旋钮无法舒适拨动时,可用另一只手并利用所述备用驱动件来舒适的驱使双向牵引部件工作。
10.作为优选,所述双向牵引部件包括一转动安装在壳体内部的内框,所述内框内设置有两个平行且垂直于壳体延伸方向的转轴一,两个所述转轴一外侧均设置有外辊,并在所述内框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导丝穿过所述壳体时,同时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并从两个所述外辊之间穿行,且与两个所述外辊均紧密接触;
1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框侧边位置的蜗轮一,所述驱动轴为与蜗轮一咬合的蜗杆结构,以在拨动所述驱动旋钮时驱使内框旋转;
12.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内框外侧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用于连接壳体和两个转轴一,以在所述内框旋转时驱动两个转轴一同步且反向旋转。
13.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部件包括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转轴一上的蜗轮二,且在两个所述蜗轮二之间设置有传动蜗杆,所述传动蜗杆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内框外侧,且两侧同时与两个蜗轮二咬合,以在所述传动蜗杆转动时驱动两个转轴一同步且反向旋转;
14.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传动蜗杆端部的齿轮一,并在所述壳体内侧开设有连续的环形齿槽,所述齿轮一与环形齿槽咬合,以在所述内框转动时驱使齿轮一在环形齿槽内行走转动,并带动传动蜗杆旋转。
15.作为优选,在所述内框靠近导管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倾斜的斜边导轨。
16.作为优选,在所述内框远离导管的一侧连接有直通管,所述直通管与通孔连通,所述蜗轮一安装在直通管外侧,并在所述直通管外侧利用轴承转动安装有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固定在壳体内,以用于所述内框在壳体内的转动安装;
17.并在所述内框远离直通管的一侧设置有导入管,所述导入管与内框另一侧的通孔连通,且与直通管同轴,并在所述壳体与导管对接时插入导管端口,用于辅助导丝穿过所述壳体并准确插入导管。
18.作为优选,在所述直通管内部螺纹安装有辅助管,所述辅助管一端向直通管外侧延伸,且其另一端从两个所述外辊之间穿过,并深入所述导入管内。
19.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管包括有一带有外螺纹的螺管,所述螺管螺纹安装在直通管内,其一端延伸至直通管外侧,并在其位于直通管外的一端外侧设置有辅助旋钮;
20.所述螺管另一端位于内框内,且在该位置连接有一外径小于螺管的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与螺管连通,且其外表面光滑。
21.作为优选,所述备用驱动件包括有一位于壳体尾部的握持杆,所述握持杆转动安装在直通管外侧,并在其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其握持杆自由旋转的对接部件;
22.还包括有设置在直通管外侧的棘轮机构一和棘轮机构二,所述棘轮机构一设置在所述蜗轮一和直通管之间,所述棘轮机构二设置在所述握持杆和直通管之间。
23.作为优选,所述对接部件包括一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环,所述握持杆与壳体相对一端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边螺纹,所述螺纹套环利用所述外边螺纹将握持杆与壳体一体对接;
24.且所述握持杆上外边螺纹的长度大于螺纹套环的宽度,以使所述螺纹套环可完全旋至握持杆上。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在冠心病临床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尤其在导丝的介入过程中,通过设计的双向牵引部件,可仅通过驱动旋钮的拨动,就能够对导丝进行输送,且
输送的同时,还能够对其进行旋转,进而实现导丝的同步转动式输送介入,整个导丝介入过程平缓,且手部负担小,有效方便冠心病临川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导丝介入使用。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图1另一方位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壳体局剖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图1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图4局剖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图5局剖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环形齿槽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发明双向牵引部件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发明图8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壳体;11、驱动轴;12、驱动旋钮;2、双向牵引部件;21、内框;211、直通管;212、承载板;213、导入管;22、转轴一;23、外辊;24、通孔;25、蜗轮一;26、传动部件;261、蜗轮二;262、传动蜗杆;263、齿轮一;264、环形齿槽;27、斜边导轨;3、备用驱动件;31、握持杆;32、对接部件;321、螺纹套环;322、外边螺纹;33、棘轮机构一;34、棘轮机构二;4、辅助管;41、螺管;42、辅助旋钮;43、插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牵引装置,包括壳体1,且在壳体1内设置有一双向牵引部件2,将导丝穿过双向牵引部件2后通入导管,利用双向牵引部件2来将导丝转动式送入导管内;
39.并在壳体1上设置有一延伸至内部的驱动轴11,驱动轴11与双向牵引部件2连接,并在驱动轴11上设置有驱动旋钮12,在手持壳体1时可利用大拇指拨动驱动旋钮12来驱使双向牵引部件2输送导丝;
40.进而在实际临床介入手术过程中,将壳体1与导管可拆连接,然后将导丝穿过壳体1,同时深入导管内,此时,可单手握持壳体1(同时也等同于握持了导管,实现了导管和导丝的单手定位),并直接用握持手的大拇指拨动驱动旋钮12,即可驱使驱动轴11旋转,然后利用驱动轴11,即可单手直接的驱使双向牵引部件2动作,进而利用双向牵引部件2的动作,来一边旋转导丝,并一边输送导丝移动,以便于其临床介入治疗使用;
41.还包括有设置在壳体1远离导丝安装位置一端的备用驱动件3,备用驱动件3同样与双向牵引部件2连接;
42.需要说明的是,在临床持续的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持续用握持手的大拇指来驱使双向牵引部件2工作极易导致手部疲劳,此时在驱动旋钮12无法舒适拨动时,可用握持壳
体1的手来保持壳体1及导管定位,然后用另一只闲置的手来使用备用驱动件3,以持续舒适的驱使双向牵引部件2工作来将导丝旋转介入。
43.作为一种实施例:
44.双向牵引部件2包括一转动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内框21,内框21为侧开的空心矩形框结构,但不局限,内框21内设置有两个平行且垂直于壳体1延伸方向的转轴一22,两个转轴一22外侧均设置有外辊23,并在内框21两侧均开设有通孔24,导丝穿过壳体1时,同时穿过两个通孔24,并从两个外辊23之间穿行,且与两个外辊23均紧密接触;
45.进一步的,外辊23可选用硅胶材质制成,通过其可形变的特征,以使导丝穿行时能够使其与导丝更加贴合,且不损害导丝;
46.还包括设置在内框21侧边位置的蜗轮一25,驱动轴11为与蜗轮一25咬合的蜗杆结构,以在拨动驱动旋钮12时驱使内框21旋转,且其还同时具备自锁能力,保证无动作外力时导丝位置的稳定;
47.还包括有设置在内框21外侧的传动部件26,传动部件26用于连接壳体1和两个转轴一22,以在内框21旋转时驱动两个转轴一22同步且反向旋转,进而供导丝旋转式输送介入使用。
48.作为一种实施例:
49.传动部件26包括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转轴一22上的蜗轮二261,且在两个蜗轮二261之间设置有传动蜗杆262,传动蜗杆262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内框21外侧,且两侧同时与两个蜗轮二261咬合,以在传动蜗杆262转动时驱动两个转轴一22同步且反向旋转;
50.还包括有设置在传动蜗杆262端部的齿轮一263,并在壳体1内侧开设有连续的环形齿槽264,齿轮一263与环形齿槽264咬合,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在驱动轴11在驱使内框21旋转时,其齿轮一263会在环形齿槽264内行走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蜗杆262旋转,以实现外辊23的同步旋转。
5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导丝被夹紧在两个外辊23之间,在外辊23旋转时,会驱使导丝前进输送,同时内框21旋转,由于导丝被内框21内的外辊23夹住,此时内框21还会带动导丝同时旋转,即实现导丝的同步旋转式输送介入。
52.进一步的,在内框21靠近导管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倾斜的斜边导轨27利用斜边导轨27的设计,以在导丝穿过壳体1时,能够在内框21内对其导丝进行导向,保证其能够方便且精准的穿过内框21上的通孔24,方便其输送介入使用。
53.进一步的,在内框21远离导管的一侧连接有直通管211,直通管211与通孔24连通,蜗轮一25安装在直通管211外侧,并在直通管211外侧利用轴承转动安装有一承载板212,承载板212固定在壳体1内,以用于内框21在壳体1内的转动安装;
54.并在内框21远离直通管211的一侧设置有导入管213,导入管213与内框21另一侧的通孔24连通,且与直通管211同轴,并在壳体1与导管对接时插入导管端口,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导丝在穿行壳体1时,可直接插入直通管211,并在穿过内框21通孔24后直接插入导入管213,即可使其导丝方便且高效的插入导管,以供输送介入使用。
55.更进一步的,在直通管211内部螺纹安装有辅助管4,辅助管4一端向直通管211外侧延伸,且其另一端从两个外辊23之间穿过,并深入导入管213内,利用辅助管4的设计,可通过其螺旋移位来插入两个外辊23之间,并深入导入管213内,这样在导丝穿行壳体1时,只
需将其插入辅助管4,即可直接深入导管内,然后旋转辅助管4螺旋移位,将其与外辊23脱离,即可直接利用外辊23夹持住导丝,以通过上述设计来实现方便导丝从两个外辊23之间通行的目的,避免软质导丝难以挤压硅胶外辊23形变而导致的无法对接安装的问题,保证导丝稳定且方便的输送介入使用。
56.作为一种实施例:
57.辅助管4包括有一带有外螺纹的螺管41,螺管41螺纹安装在直通管211内,其一端延伸至直通管211外侧,并在其位于直通管211外的一端外侧设置有辅助旋钮42,通过辅助旋钮42直接旋转,即可稳定且方便的驱使螺管41来螺旋移位;
58.而螺管41另一端位于内框21内,且在该位置连接有一外径小于螺管41的插入管43,插入管43与螺管41连通,且其外表面光滑,由于辅助管4是螺纹安装的,这样通过上述小径的插入管43的设计,利用其光滑表面,能够在不影响螺管41稳定螺旋移位的同时,能够稳定的从两个外辊23之间通行,且同时不刮擦损耗外辊23表皮,保证稳定使用。
59.作为一种实施例:
60.其备用驱动件3包括有一位于壳体1尾部的握持杆31,握持杆31为圆形杆结构,但不局限,保证舒适握持旋转即可,且转动安装在直通管211外侧,并在其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其握持杆31自由旋转的对接部件32;
61.还包括有设置在直通管211外侧的棘轮机构一33和棘轮机构二34,棘轮机构一33设置在蜗轮一25和直通管211之间,棘轮机构二34设置在握持杆31和直通管211之间。
62.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棘轮机构一33和棘轮机构二34,在驱动轴11驱使蜗轮一25顺时针(在握持杆31正对人眼的情况下)旋转时,利用棘轮机构一33的带动直通管211一起旋转,而直通管211主动顺时针旋转时,则通过棘轮机构二34的单向旋转,不带动握持杆31同步的强制转动,以保证导丝正常输送使用,且在旋转驱动旋钮12时握持杆31不动,保证其满足使用需求;
63.而在利用对接部件32取消握持杆31对接且转动其握持杆31时,此时握持杆31主动的顺时针旋转,则利用棘轮机构二34的单向旋转能力,以带动直通管211同步的顺时针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直通管211主动顺时针转动时,其棘轮机构一33反而与蜗轮一25的转向不同步,此时则是旋转握持杆31而驱动旋钮12及驱动轴11不转动的状态,进而通过上述设计,以保证其备用驱动件3与驱动轴11互不干扰,供导丝舒适且稳定的螺旋式输送使用。
64.作为一种实施例:
65.对接部件32包括一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环321,握持杆31与壳体1相对一端的外侧均设置有外边螺纹322,螺纹套环321利用外边螺纹322将握持杆31与壳体1一体对接,进而利用螺纹套环321,以保证握持杆31与壳体1的可拆对接,即螺纹套环321同时置于壳体1和握持杆31的端部时,握持杆31不可动;
66.且握持杆31上外边螺纹322的长度大于螺纹套环321的宽度,以使螺纹套环321可完全旋至握持杆31上,此时螺纹套环321对壳体1及握持杆31无任何限制作用,以保证握持杆31的任意旋转驱动使用。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