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多功能救护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7354发布日期:2021-12-25 01:3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多功能救护担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救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多功能救护担架。


背景技术:

2.在战场上不免有人受伤,其中包括如枪伤、炸伤、骨折、烧伤等各种不同的伤情,但是目前每支部队的卫生员很少,毫无疑问在战时卫生员会更少,那么在战时面对各种伤情且伤员数量较大的情况,卫生员的救治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摩托化将伤员从阵地往战地医院运送是一个耗时间且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无疑对伤员的生命是一个不完全的保障。
3.尤其是在特殊地形下进行战斗,例如在高海拔的山地作战或训练,当士兵出现伤情,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而且山地地形陡峭机动车无法达到,则增加了转运难度,导致伤者的病情持续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多功能救护担架,通过无人机搭载救援担架,对恶劣环境中伤者的快速救援。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包括调节机构,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杆,两个主杆中分别嵌置有卷装机构,主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无人机连接的吊杆;
7.所述卷装机构包括基座、转轴和保温布,转轴位于主杆中,转轴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基座上,基座上嵌置在主杆中,基座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外端与基座固接,扭簧的内端与转轴固接,保温布的一端与转轴固接,并且保温布卷转在转轴上,保温布的另一端延伸至卷转的外部。
8.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为剪叉机构,剪叉机构两侧的铰接点与主杆滑动连接,并且有一个铰接点与主杆固定铰接。
9.优选的,所述主杆的侧壁上设置有t型槽,剪叉机构的铰接点的转轴配装在t型槽中,并能够沿t型槽的轴向滑动。
10.优选的,任意一个主杆两端的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槽,另一主杆上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定位销。
11.优选的,所述主杆的顶面延其轴向设置有布槽,保温布的端部穿过布槽延伸至主杆的外部,保温布位于主杆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
12.优选的,所述主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杆的固定钩,所述固定钩的开口方向为远离调节机构的一侧。
13.优选的,所述保温布为衬布和加热布,衬布和加热布分别卷装在两个卷装机构上。
14.优选的,所述加热布的夹层中铺设有电热丝,主杆中设置有蓄电池,用于给电热丝供电。
15.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和加热布分别位于两个主杆上,固定钩的内壁上嵌置有正负极电极片,正负极电极片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电热丝的输入端固定在固定杆上,当固定杆挂接在固定钩上,正负极电极片与电热丝的输入端接触并导通。
16.优选的,所述主杆上设置有多个吊杆,吊杆的下端与主杆的铰接,上端用于与无人机的支撑杆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多功能救护担架,两个主杆分别连接在两个调节机构的两侧,在柱杆上设置与无人机的连接的吊杆,在两个主杆中卷装保温布,通过调节机构使救援担架能够展开或折叠,在折叠状态减小了救援担架的体积,将其固定在无人机的支腿上便可进行搭载运输,在救援时,通过调节机构能够使救援担架迅速打开,并通过保温布对伤者进行防护,将救援担架与无人机快速连接,通过无人机将伤者转运至安全区域,实现对恶劣环境中伤者的快速救援。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救援担架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发明主杆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发明救援担架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22.图4为本发明救援担架的使用状态图。
23.图中:1、主杆;2、卷装机构;3、调节机构;4、支撑杆;5、蓄电池;6、固定杆;7、固定钩;8、扭簧;9、衬布;10、加热布;11、吊杆;12、支撑腿;13、无人机;14、布槽;15、基座;1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25.参阅图1

4,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多功能救护担架,包括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杆1,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两个主杆之间的距离,两个主杆1中分别嵌置有卷装机构2,主杆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和无人机连接的吊杆11。
26.所述卷装机构2包括基座15、转轴16和保温布,转轴16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基座15上,基座15上设置有扭簧8,扭簧8的外圈端部与基座固接,扭簧8的内圈端部与转轴16连接,保温布的一端与转轴固接,并且保温布卷转在转轴上,保温布的另一端延伸至卷转的外部。
27.所述调节机构为剪叉机构,剪叉机构两侧的铰接点与主杆1滑动连接,并且保证有一个铰接点与主杆固定铰接,所述固定铰接点为剪叉机构两侧的任意一铰接点,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剪叉机构以固定铰接点为原点进行展开,以实现剪叉机构的折叠与展开,通过控制剪叉机构的展开宽度以实现对两个主杆之间距离的调节。
28.参阅图3,所述主杆的侧壁上设置有t型槽,剪叉机构的铰接点的转轴配装在t型槽中,并能够沿t型槽的轴向滑动,其中一个主杆两端的顶面铰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槽,当两个主杆调节至预定宽度时,转动支撑杆4使卡槽与另一主杆上的定位销卡接,实现两个主杆的定位。
29.基座15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扭簧8设置在凹槽中,其外端部与凹槽的侧壁固接,内端部与转轴固接,保温布卷装在转轴上并位于两个转轴之间,主杆的顶面延其轴向设置有布槽14,保温布的端部穿过布槽14延伸至主杆的外部,保温布位于主杆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长度大于布槽的长度,避免保温布在扭力的作用下进入主杆中,使用时通过固定杆拉动保温布使其展开,并将固定杆与另一侧的主杆固定,使保温布铺设在剪叉机构上。
30.主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钩7,所述固定钩7的开口方向为远离调节机构的一侧,当固定杆挂接在固定钩7上,在扭簧的作用下使固定杆和固定钩7固定,避免脱开。
31.上述保温布为衬布9和加热布10,两个卷装机构分别为第一卷装机构和第二卷装机构,衬布和加热布分别卷装在第一卷装机构和第二卷装机构上,当使用时,衬布铺设在伤者身体下方,加热布盖在伤者身体的上方。
32.所述加热布10的夹层中铺设有电热丝,通过电热丝散热对伤者进行取暖,在寒冷区域伤者的体温流速异常严重,将加热布铺设在伤者的身体上,能够延缓伤者的体温流失,避免病情恶化。
33.主杆的中设置有蓄电池5,用于给电热丝供电,蓄电池5和加热布分别位于两个主杆上,在固定钩7的内壁上嵌置有正负极电极片,正负极电极片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电热丝的输入端固定在固定杆上,当固定杆挂接在固定钩7上,正负极电极片与电热丝的输入端接触并导通。
34.每个主杆上设置有多个吊杆,吊杆的下端与主杆的铰接,上端用于与无人机13的支撑杆12连接,在闲置状态,将吊杆转动至主杆的侧壁方向,减少救援担架的体积,使其便于收纳。
35.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机专用的多功能救护担架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36.将折叠状态的救援端架搭载在无人机的支撑腿上,通过无人机将其运输至伤者的位置,然后医疗人员调节两个主杆的距离,并通过支撑杆进行定位,然后拉动衬布使其铺设在调节机构上,同时将与衬布连接的固定杆与主杆的固定钩连接,将伤者移动至衬布上,在将加热布覆盖在伤者的身体上,并将与保温布连接的固定杆与另一主杆连接,并通过蓄电池使加热丝工作,再然后通过连接在柱杆的上的多个束缚带对伤者进行固定,最后将吊杆与无人机支撑腿的预定位置连接,通过无人机将伤者转运至预定位置进行救援,例如,从山上转运至山脚,然后再通过救援车辆进行救援和转运。
37.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