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08559发布日期:2022-02-09 03:1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


背景技术:

2.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所以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是非常有必要的。
3.中国发明专利cn106955214b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装置中的床板可以拿下来当做担架使用,便于对病人进行急救,并且装置能够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的压动操作。床板放置在矩形框的上端,四个手把座卡在矩形框上,两个床腿插在滑杆板上的两个床腿插孔内,滑杆孔插在滑杆内,并且轮子与滑杆板贴合,轴承槽上插有轴承,旋转支架上的连接圆柱插在轴承槽上的轴承上,并且固定柱插在固定柱插槽内,心肺复苏装置架通过旋转支架插孔插在旋转支架主体的上端,手旋螺钉顶在矩形板上,心肺复苏装置上的两个往复杆,手摇机构上的轴杆架通过螺钉连接在心肺复苏装置架主体上,手摇机构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连接在顶杆的中间位置。
4.但是该设备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通过心脏复苏装置进行作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调节对患者胸腔的按压压力,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或者在心肺复苏的不同阶段需要对向下按压的压力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患者的情况,并且上述装置心肺复苏装置是脱离床体单独的部件,在使用时操作不够及时,反应性效果不佳。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包括床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于床板顶部,所述支撑板底部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和套筒之间设置有链条,所述凸轮顶部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通过销轴与储存盒相铰接,所述支杆底部远离凸轮一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贯穿储存盒并与储存盒螺纹连接,所述竖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盘;
8.所述凸轮一侧设置有横轴,所述横轴一端贯穿凸轮并延伸至凸轮内部,所述凸轮远离电机的一侧滑动配合有钢片,所述横轴延伸至凸轮内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顶端均与横轴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轴底端与钢片底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轴底端与钢片两侧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轴对称地设置于第一支撑轴两侧。
9.具体使用时,通过转动横轴可以带动其向着凸轮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套环带动转
轴移动,而转轴与钢片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并且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均倾斜设置,因此当转轴移动带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偏转之后可以对钢片进行挤压,通过第一支撑轴可以带动钢片向下移动,而通过第二支撑轴可以带动钢片向两侧扩张,从而增大凸轮的顶升的行程,此时通过凸轮带动支杆一端的偏转高度增加,从而使得支杆另一端带动压盘向下移动的距离增加,可以增加对胸腔按压的力度,此装置可以快速方便地将支撑板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压盘进行心肺复苏,并且通过改变钢片相对转盘的位置可以调节压盘按压的力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利于操作。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板底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底部另一侧设置有外滑杆,所述外滑杆底端设置有内滑杆,所述内滑杆穿过外滑杆底端并与外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外滑杆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内滑杆和外滑杆的第三弹簧,所述内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外滑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与限位环螺纹连接。
11.具体使用时,在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的过程中会逐渐将外滑杆沿着内滑杆向外拉动,并且克服第三弹簧的拉力,当支撑板的有侧楞处于最高点时,外滑杆向外滑动的距离最大,之后在支撑板转动至水平的过程中在支撑板的压力和第三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使得复位,当支撑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外滑杆的底端与内滑杆上的限位环抵紧,此时转动螺套,由于螺套与外滑杆和限位环都螺纹连接,因此转动螺套可以带动其向下运动与内滑杆上的限位环螺纹连接,从而使外滑杆和内滑杆形成固定连接关系,此时固定杆与固定座相固定,而内滑杆和外滑杆也相对固定,因此支撑板与固定杆和外滑杆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不会发生偏转和晃动。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内滑杆的底端和外滑杆的顶端均设置有铰接座,位于支撑板底面上的固定座和铰接座均与支撑板相固定,固定杆顶端与固定座相固定,所述固定杆底端与铰接座铰接,所述内滑杆底端和外滑杆顶端均与铰接座铰接。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床板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于第一滑槽外侧,与固定杆底端相铰接的铰接座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部,与内滑杆相铰接的铰接座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部,设置于固定杆底端的铰接座上设置有顶杆,第一滑槽内部底端上设置有与顶杆相配合的盲孔,顶杆贯穿铰接座并与盲孔相匹配,在顶杆外侧和铰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14.具体使用时,固定杆挤压顶杆带动顶杆克服第二弹簧弹力向下移动,使得顶杆底端与第一滑槽内部的盲孔相配合,从而对固定杆底端的铰接座进行固定,可以通过固定杆对支撑板进行固定,使其置于床板顶部,通过此机构可以避免在向上转动支撑板至水平的过程中发生打滑,通过顶杆使得支撑板与床板相对固定,从而便于向上翻转支撑板。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铰接座包括滑动面和挤压面,所述滑动面设置为水平面,所述挤压面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右端的内部两侧面均设置为与挤压面相配合的斜面。
16.具体使用时,推动支撑板在床板上滑动,当用餐时,可以推动支撑板至床板中间位置,当需要做心肺复苏时可以继续将支撑板向右侧推动,此时铰接座上的挤压面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部的斜面相挤压配合,可以保持支撑板的稳定,有利于心肺复苏作业的进
行。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盒,所述凸轮设置于储存盒内部,所述凸轮前后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活动板,所述转轴远离凸轮一端设置有横轴,所述横轴和转轴之间设置有套环,所述转轴和横轴均与套环转动连接,所述横轴一端贯穿储存盒并与储存盒螺纹连接。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杆顶面远离凸轮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通槽,所述连接杆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活动设置于支杆顶部和底部,所述支杆底部和储存盒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19.具体使用时,凸轮转动一定角度之后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支杆复位,重复此过程可以反复带动压盘向下压动进行心肺复苏工作。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凸轮上位于钢片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钢片进行阻挡的挡板。
2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通过转动横轴可以带动其向着凸轮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套环带动转轴移动,而转轴与钢片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并且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均倾斜设置,因此当转轴移动带动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偏转之后可以对钢片进行挤压,通过第一支撑轴可以带动钢片向下移动,而通过第二支撑轴可以带动钢片向两侧扩张,从而增大凸轮的顶升的行程,此时通过凸轮带动支杆一端的偏转高度增加,从而使得支杆另一端带动压盘向下移动的距离增加,可以增加对胸腔按压的力度,此装置可以快速方便地将支撑板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压盘进行心肺复苏,并且通过改变钢片相对转盘的位置可以调节压盘按压的力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利于操作。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的支杆和弹簧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发明的凸轮与支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发明的钢片和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发明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本发明图3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本发明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9是本发明的支撑板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弹簧和内滑杆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床板;2、铰接座;3、固定杆;4、内滑杆;5、螺套;6、外滑杆;7、支撑板;8、固定座;9、储存盒;10、竖杆;11、压盘;12、凸轮;13、支杆;14、第一弹簧;15、限位柱;16、连接杆;17、钢片;18、链条;19、套环;20、横轴;21、电机;22、通槽;23、转轴;24、传动轴;25、限位环;26、第一滑槽;27、第二滑槽;28、顶杆;29、第二弹簧;30、第一支撑轴;31、第二支撑轴;32、挤压面;33、滑动面;34、第三弹簧;35、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如图1-10所示,一种适用于心肺复苏的医疗护理床,包括床板1,床板1底部安装有支撑腿或者底座图中未示出对床板1进行支撑,床板1分为固定板和转动板,转动板铰接于固定板一侧,患者坐起时可以调节转动板的角度来适应病人坐起时的角度,床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护栏,护栏与床板1铰接。
35.在床板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7,支撑板7底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杆3,支撑板7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中空的外滑杆6,外滑杆6底端设置有中空的内滑杆4,内滑杆4穿过外滑杆6底端并与外滑杆6滑动连接,在外滑杆6内部设置有第三弹簧34用于连接内滑杆4和外滑杆6,在内滑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5,而外滑杆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套5,螺套5与限位环25螺纹连接,为了支撑板7与相应固定杆3和外滑杆6的安装,在固定杆3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8,而固定杆3的底端、内滑杆4的底端和外滑杆6的顶端均设置有铰接座2,位于支撑板7底面上的固定座8和铰接座2均与支撑板7相固定,而固定杆3顶端与固定座8相固定,固定杆3底端与铰接座2铰接,内滑杆4底端和外滑杆6顶端均与铰接座2铰接,床板1顶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6和第二滑槽27,第二滑槽27设置于第一滑槽26外侧,与固定杆3底端相铰接的铰接座2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6内部,与内滑杆4相铰接的铰接座2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7内部,设置于固定杆3底端的铰接座2上设置有顶杆28,而第一滑槽26内部底端上设置有与顶杆28相配合的盲孔,顶杆28贯穿铰接座2并与盲孔相匹配,在顶杆28外侧和铰接座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9。
36.进一步地,铰接座2上包括滑动面33和挤压面32,滑动面33设置为水平面,而挤压面32设置为斜面,第一滑槽26和第二滑槽27右端的内部两侧面均设置为与挤压面32相配合的斜面,通过挤压面32与斜面的配合,使得支撑板7能够稳定至床板1右端,有利于后期的心肺复苏过程。
37.使用时,可以顺时针转动支撑板7,使其逐渐处于水平状态,而支撑板7通过固定座8与固定杆3相固定,因此转动支撑板7时可以带动固定杆3转动,而固定杆3底端与铰接座2相铰接,在固定杆3转动的过程中其与顶杆28之间的挤压逐渐减小,此时在第二弹簧29的作用力下可以带动顶杆28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顶杆28底端逐渐与第一滑槽26内部底面上的盲孔相脱离,当支撑板7处于水平状态时,固定杆3处于竖直状态,此时顶杆28底端完全与第一滑槽26内部的盲孔相脱离,进而使得固定杆3底端的铰接座2与床板1失去连接关系,而在支撑板7转动至水平的过程中会逐渐将外滑杆6沿着内滑杆4向外拉动,并且克服第三弹簧34的拉力,当支撑板7的有侧楞处于最高点时,外滑杆6向外滑动的距离最大,之后在支撑板7转动至水平的过程中在支撑板7的压力和第三弹簧34的拉力作用下使得复位,当支撑板7处于水平状态时,外滑杆6的底端与内滑杆4上的限位环25抵紧,此时转动螺套5,由于螺套5与外滑杆6和限位环25都螺纹连接,因此转动螺套5可以带动其向下运动与内滑杆4上的限位环25螺纹连接,从而使外滑杆6和内滑杆4形成固定连接关系,此时固定杆3与固定座8相固定,而内滑杆4和外滑杆6也相对固定,因此支撑板7与固定杆3和外滑杆6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不会发生偏转和晃动,此时可以推动支撑板7在床板1上滑动,当用餐时,可以推动支撑板7至床板1中间位置,当需要做心肺复苏时可以继续将支撑板7向右侧推动,此时铰接座2上的挤压面32与第一滑槽26和第二滑槽27内部的斜面相挤压配合,可以保持支撑板7的稳定,有利于心肺复苏作业的进行。
38.当需要对支撑板7进行收纳时,可以在将支撑板7向左推动至第一滑槽26的最左端,使得铰接座2抵住第一滑槽26的左侧边缘,此时向左翻动支撑板7,可以带动固定杆3跟随支撑板7同步翻转,而此时支撑板7的右侧楞会向上移动,可以通过铰接座2带动外滑杆6向外滑动,当支撑板7逐渐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固定杆3处于水平位置,而外滑杆6也相对内滑杆4向内收缩复位处于水平位置,此时固定杆3挤压顶杆28带动顶杆28克服第二弹簧29弹力向下移动,使得顶杆28底端与第一滑槽26内部的盲孔相配合,从而对固定杆3底端的铰接座2进行固定,可以通过固定杆3对支撑板7进行固定,使其置于床板1顶部,通过此机构可以避免在向上转动支撑板7至水平的过程中发生打滑,通过顶杆28使得支撑板7与床板1相对固定,从而便于向上翻转支撑板7,而当支撑板7翻转至水平状态时,固定杆3底部的铰接座2与床板1处于滑动配合关系,便于将支撑板7移动至指定位置。
39.如图1-5、7-10所示,在支撑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盒9,储存盒9内部一侧设置有凸轮12,凸轮12一侧滑动连接有钢片17,凸轮12上位于钢片17的外侧设置有挡板,用于对钢片17进行阻挡,防止其与凸轮12相脱离,为了提高凸轮12前后两侧的弹性,在凸轮12的前后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活动板35,在凸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储存盒9相固定,套筒内部滑动连接有转轴23,转轴23贯穿凸轮12并延伸至凸轮12的内侧,转轴23外侧设置有第一支撑轴30和第二支撑轴31,第二支撑轴31设置于第一支撑轴30两侧,第一支撑轴30底端与钢片17的底部铰接,第一支撑轴30的顶端与转轴23铰接,而第二支撑轴31远离转轴23的一端与钢片17的两侧相铰接,第二支撑轴31的顶端与转轴23铰接,转轴23远离凸轮12一端设置有横轴20,横轴20和转轴23之间设置有套环19,转轴23和横轴20均与套环19转动连接,横轴20一端贯穿储存盒9并与储存盒9螺纹连接,横轴20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凸轮12一侧设置有电机21,电机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4,传动轴24和套筒外侧均设置有链轮,链轮外侧套设有链条18。
40.进一步地,在凸轮12的顶部设置有支杆13,支杆13上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轴,支杆13通过销轴与储存盒9相铰接,而支杆13顶面远离凸轮12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通槽22,通槽22处滑动设置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5,限位柱15活动设置于支杆13顶部和底部,连接杆16底端设置有竖杆10,竖杆10与连接杆16螺纹连接,竖杆10贯穿储存盒9并与储存盒9滑动连接,在竖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盘11,而支杆13底部和储存盒9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4。
41.做心肺复苏时,将支撑板7移动至指定地点,此时可以通过电机21输出端带动传动轴24转动,通过链条18的传动可以带动套筒转动,进而带动凸轮12转动,凸轮12转动过程中可以将支杆13一端向上顶起,此时支杆13另一端向下偏转,而连接杆16上的限位柱15设置于支杆13的底部和顶部,通过支杆13与限位柱15的配合可以带动连接杆1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竖杆10和其底部的压盘11向下移动,从而对患者的胸腔处进行按压,凸轮12转动一定角度之后在第一弹簧14的拉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支杆13复位,重复此过程可以反复带动压盘11向下压动进行心肺复苏工作,这里竖杆10与连接杆16螺纹连接,不使用时,可以转动竖杆10带动其向上移动,使得压盘11收纳至储存盒9底部,有利于减小其所占用的空间,使得支撑板7收起时可以对压盘11和储存盒9进行收纳。
42.当需要调节按压的力度时,可以利用握把带动横轴20转动,横轴20与储存盒9螺纹连接,因此转动横轴20可以带动其向着凸轮12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套环19带动转轴23移动,
而转轴23与钢片17之间铰接有第一支撑轴30和第二支撑轴31,并且第一支撑轴30和第二支撑轴31均倾斜设置,因此当转轴23移动带动第一支撑轴30和第二支撑轴31偏转之后可以对钢片17进行挤压,通过第一支撑轴30可以带动钢片17向下移动,而通过第二支撑轴31可以带动钢片17向两侧扩张,从而增大凸轮12的顶升的行程,此时通过凸轮12带动支杆13一端的偏转高度增加,从而使得支杆13另一端带动压盘11向下移动的距离增加,可以增加对胸腔按压的力度。
43.此装置可以快速方便地将支撑板7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压盘11进行心肺复苏,并且通过改变钢片17相对转盘的位置可以调节压盘11按压的力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利于操作,并且此装置与患者使用的床体相连接,反应速度块。
44.工作原理:顺时针转动支撑板7,使其逐渐处于水平状态,将支撑板7移动至指定地点,通过电机21输出端带动传动轴24转动,通过链条18的传动可以带动套筒转动,进而带动凸轮12转动,凸轮12转动过程中可以将支杆13一端向上顶起,此时支杆13另一端向下偏转,而连接杆16上的限位柱15设置于支杆13的底部和顶部,通过支杆13与限位柱15的配合可以带动连接杆1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竖杆10和其底部的压盘11向下移动,从而对患者的胸腔处进行按压,凸轮12转动一定角度之后在第一弹簧14的拉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支杆13复位,重复此过程可以反复带动压盘11向下压动进行心肺复苏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