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闭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2240发布日期:2022-02-09 04:2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胸骨闭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胸骨闭合组件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16年12月15日,申请号为201680072466.x(pct/ep2016/081129),发明名称为“胸骨闭合组件”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已经被纵向切割的胸骨的第一横向半部和第二横向半部固定在一起的组件。


背景技术:

3.美国专利no.8,936,628公开了一种胸骨夹具组件,该胸骨夹具组件具有可伸缩地配合以便能围绕切割的胸骨进行固定的第一滑动主体构件和第二滑动主体构件。用包围第一滑动主体构件和第二滑动主体构件的缝合线将第一滑动主体构件和第二滑动主体构件固定在一起。用于将第一滑动主体构件和第二滑动主体构件固定在一起的方法需要与第一滑动主体构件和第二滑动主体构件分开的部件(即,缝合线),并且将缝合线细致地围绕组件进行组装是耗时且繁琐的任务。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用于将胸骨闭合组件的第一滑动主体构件和第二滑动主体构件能可伸缩配合地固定在一起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已经被纵向切割的胸骨的第一横向半部和第二横向半部的胸骨闭合组件,该胸骨闭合组件包括:第一滑动主体,其包括第一互连桥接构件和从所述第一互连桥接构件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腿部,所述至少一个腿部被配置成邻接所述胸骨的所述第一横向半部的外边缘,所述第一互连桥接构件包括阴部分;以及第二滑动主体,其能与所述第一滑动主体可伸缩地配合,所述第二滑动主体包括第二互连桥接构件和从所述第二互连桥接构件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腿部,所述至少一个腿部被配置成邻接所述胸骨的所述第二横向半部的外边缘,所述第二互连桥接构件包括阳部分,只有在所述阳部分和所述阴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时,所述阳部分才能够被完全引入所述阴部分中,所述阳部分和所述阴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二滑动主体与所述第一滑动主体相配合时,所述弹性变形导致所述阳部分和所述阴部分之间的有力接合,以辅助将所述第二滑动主体保持在所述第一滑动主体上。因此,通过可伸缩地配合第一滑动主体和第二滑动主体的动作而形成的在内部产生的力用于辅助将第二滑动主体保持在第一滑动主体上。
6.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已经被纵向切割的胸骨的第一横向半部和第二横向半部的胸骨闭合组件,该胸骨闭合组件包括:第一滑动主体构件,其包括第一互连桥接构件和从所述第一互连桥接构件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腿部,所述至少一个腿部被配置成邻接所述胸骨的所述第一横向半部的外边缘,所述第一互连桥接构件具有一长度并且包括阴部分,通过所述第一互连桥接构件的基部来部分限定所述阴部分的界限,所述基
部包括顶面,所述顶面包括基本上横向于所述第一互连桥接构件的所述长度布置的多个向上伸出齿部;以及第二滑动主体,其能与所述第一滑动主体可伸缩地配合,所述第二滑动主体包括第二互连桥接构件和从所述第二互连桥接构件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腿部,所述至少一个腿部被配置成邻接所述胸骨的所述第二横向半部的外边缘,所述第二互连桥接构件具有一长度并且包括阳部分,所述第二互连桥接构件具有底面,所述底面包括能与所述多个向上伸出齿部接合的多个向下伸出齿部,所述多个向下伸出齿部基本上横向于所述第二互连桥接构件的所述长度布置,当所述第一滑动构件和所述第二滑动构件相配合或可伸缩地配合时,所述多个向上伸出齿部和所述多个向下伸出齿部被配置成按只允许所述胸骨闭合组件可伸缩地缩短的方式相互接合,而所述多个向上伸出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互连桥接构件的所述基部的位置没有改变,所述多个向下伸出齿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互连桥接构件的所述底面的位置也没有改变,只有在所述阳部分和所述阴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时,所述阳部分才能够被引入所述阴部分中,所述阳部分和所述阴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第二滑动主体与所述第一滑动主体相配合时,所述弹性变形导致所述阳部分和所述阴部分之间的有力接合,还导致所述多个向上伸出齿部和所述多个向下伸出齿部之间的有力接合。
附图说明
7.图1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胸骨闭合组件的第一滑动主体的立体图,第一滑动主体包括具有阴部分的互连桥接构件。
8.图1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胸骨闭合组件的第二滑动主体的立体图,第二滑动主体包括具有阳部分的互连桥接构件。
9.图2a示出了图1a和图1b中描绘的第一滑动主体和第二滑动主体正可伸缩地配合的立体图。
10.图2b示出了当第一滑动主体和第二滑动主体正可伸缩地配合时图1a和图1b中描绘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放大局部立体图。
11.图3示出了图1a至图2b中描绘的阴部分的横截面。
12.图4a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剖视图。
13.图4b示出了图4a中示出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放大局部立体图。
14.图5a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剖视图。
15.图5b示出了图5a中示出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放大局部立体图。
16.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剖视图。
17.图7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剖视图。
18.图8例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阳部分的俯视图。
19.图9a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胸骨闭合组件的第一滑动主体的立体图,第一滑动主体包括具有多个向上伸出齿部的互连桥接构件,这些齿部基本上横向于互连桥接构件的长度布置。
20.图9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胸骨闭合组件的第二滑动主体的立体图,第二滑动主体包括具有多个向下伸出齿部的互连桥接构件,这些齿部基本上横向于互连桥接构件的长度布置。
21.图10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可用于提供多个向下伸出齿部和多个向上伸出齿部之间的有力接合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剖视图。
22.图11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可用于提供多个向下伸出齿部和多个向上伸出齿部之间的有力接合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剖视图。
23.图12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可用于提供多个向下伸出齿部和多个向上伸出齿部之间的有力接合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剖视图。
24.图13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可用于提供多个向下伸出齿部和多个向上伸出齿部之间的有力接合的阴部分和阳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胸骨闭合组件的第一滑动主体和第二滑动主体的立体图。配置有用于固定已经被纵向切割的第一横向半部和第二横向半部的第一滑动主体和第二滑动主体。第一滑动主体1包括具有前端4和后端5的互连桥接构件3。从后端5向下延伸的是腿部6,腿部6被配置成邻接胸骨的第一横向半部的外边缘。第二滑动主体2包括具有前端8和后端9的互连桥接构件7。从后端9向下延伸的是腿部10,腿部10被配置成邻接胸骨的第二横向半部的外边缘。如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适于可伸缩地接合,使得在实践中,腿部6和10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实现将切割的胸骨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固定在腿部之间。
26.第一滑动主体1的互连桥接构件3包括阴部分11,阴部分11适于接纳包括在第二滑动主体2的互连桥接构件7中的阳部分12。在图1a至图4b的实施方式中,阴部分11包括两个相对面对的通道14a和14b。通道14a由互连桥接构件3的基部13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壁15a和第二壁16a限定界限。通道14b由互连桥接构件3的基部13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壁15b和第二壁16b限定界限。壁15a和15b中的每个均从基部13起在向上方向上延伸,其中,壁16a和16b中的每个均分别与壁15a和15b连接并且在基部13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壁15a、16a和壁16b、16b形成如图中示出的l形构件,其中,壁15a和15b与基部13基本上正交地布置。重要的是,要注意形成通道14a和14b的一个壁或多个壁可包括其他形状和角度取向。
27.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阳部分12包括中心主体17,中心主体17具有从中心主体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第一凸缘片段18a和第二凸缘片段18b。第一凸缘片段18a和第二凸缘片段18b中的每个都包括从凸缘18a和18b中的每个的基部21向上延伸的多个分隔开的突片19。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在阳部分12被引入阴部分11中之前,阴部分11中的通道14a和14b的高度h1小于突片19的顶点20的高度h2,高度h2是从阳部分12的基部21的底部起测得的。如图1a至图3中所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阳部分12的中心主体17安置在阴部分11的中心腔体22内,并且具有比高度h1大的高度h3。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当阴部分没有与阳部分12组装在一起时,中心主体17的宽度略小于或等于腔体22的宽度。当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可伸缩地配合时,中心主体17的此高度和宽度特性可辅助保持阳部分12与阴部分11的纵向对准。
28.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突片19能够弹性变形,使得它们在被引入通道14a和14b的受约束空间中时在向下方向a上挠曲,如图2b中所示。由于突片19的弹性特性,导致它们在内
部被推动,以至少部分呈现其原始形状,实现了阴部分11和阳部分12之间的有力接合,以辅助将第二滑动主体2保持到第一滑动主体1上。
29.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阴部分11被构造成,使得当阳部分12的突片19被引入通道中时,通道14a和14b基本上保持其形状。根据其它实施方式,阴部分被构造成当突片19被引入通道中时也随着形成通道14a、14b的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向上或向外弯曲而弹性变形。例如,如图2b中所示,通道14b的壁16b可在方向b上弹性向上弯曲,和/或壁15b可在方向c上弹性向外弯曲。对于通道14a的壁15a和15b,同样如此。
30.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突片19在被引入阴部分11的通道14a、14b中时不能变形。根据这些实施方式,阴部分11被构造成当突片19被引入通道中时也随着形成通道14a、14b的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向上或向外弯曲而弹性变形。例如,按与图3中示出的方式类似的方式,通道14b的壁16b可在方向b上弹性向上弯曲,和/或壁15b可在方向c上弹性向外弯曲。对于通道14a的壁15a和15b,同样如此。
31.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如图1a和图1b以及图2a和图2b中所示,突片19具有斜坡方式的前缘26。斜坡具有前端27和后端28,其中,前端的高度小于后端的高度。斜坡配置允许在突片19中的每个突然引入阴部分11的相应通道14a、14b中时有相对增量。当第二滑动主体2与第一滑动主体1配合时,因包括斜坡,使得更容易将突片19引入到通道14a、14b中。因包括斜坡,还降低了突片19引入通道14a、14b中时发生破裂的可能性。
32.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第一滑动主体和第二滑动主体2中的每个都是整体结构,各自通过例如成型处理由单个部件制成。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阳部分12的突片19分开形成,然后通过粘合剂、热焊接等,将其附接于第二滑动主体2。
33.图3示出包括阴部分11的交叉桥接构件3的横截面。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如图3中所示,通道14a和14b中的每个的上壁表面24和下壁表面25基本上没有波纹部分或将起到阻碍阳部分12与阴部分11接合的作用的其他特征。这样有利地使第一滑动主体和第二滑动主体相配合所需的力的量最小化。如上所述,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壁15a和15b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被配置成在阳部分和阴部分配合时向外弹性弯曲,和/或壁16a和16b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被配置成在阳部分和阴部分配合时弹性向上弯曲。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为了促成壁15a和15b在方向c上向外弯曲,通道14a和14b的高度尺寸h1被选定为比相应壁16a和16b的宽度尺寸w1大至少一点五(1.5)倍。也可通过将壁构造成在壁的基部处或附近具有相比于壁15a、15b的顶部处或附近的宽度尺寸w3减小的宽度尺寸w2,促成壁15a和15b在方向c上向外弯曲。
34.在上面和下面的示例中,阴部分11被公开为拥有用于接纳阳部分12的两个互补部分的至少两个通道。例如,在以上公开中,阴部分11被描述为拥有分别接纳布置在阳部分12相对两侧上的一组突片19的第一通道14a和第二通道14b。然而,料想到,阴部分11可包括少于或多于两个的通道,这些通道用于接纳阳部分12的少于或多于两个的互补部分。对于本文中公开或料想到的每个实施方式,同样如此。
35.继续参照图1a至图3,如上所述,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中的每个均可包括整体构造,例如,该整体构造被注塑成型为单个部件。根据此实施方式,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中的一者或二者可由能够至少部分弹性变形的材料模制而成。该材料可以是例如聚醚醚酮(peek)。
36.图4a至图7例示了根据其他实施方式的胸骨闭合组件的阳部分和阴部分。这些阴部分和阳部分是上述图1a至图3的胸骨闭合组件的阴部分11和阳部分12的相应替代品。
37.图4a例示了具有与上述阴部分11的构造类似的构造的阴部分111。阴部分111包括两个相对面对的通道114a和114b。通道114a由互连桥接构件3的基部113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壁115a和第二壁116a限定界限。通道114b由互连桥接构件7的基部113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壁115b和第二壁116b限定界限。壁115a和115b中的每个均从基部113起在向上方向上延伸,其中,壁116a和116b中的每个均分别与壁115a和115b连接并且在基部113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壁115a、116a和壁115b、116b形成如图中所示的l形构件。重要的是,要注意形成通道114a和114b的一个壁或多个壁可包括其他形状和角度取向。
38.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阳部分112包括中心主体112a,中心主体112a具有从中心主体的相对两侧延伸的第一凸缘片段118a和第二凸缘片段118b。第一凸缘片段118a和第二凸缘片段118b中的每个均设置有表面119a和119b,至少部分可弹性变形的细长弹性体构件120a和120b分别被支撑在表面119a和119b上。如同胸骨闭合组件的其他部分,细长弹性体构件优选地由防过敏材料制成。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通道114a、114b和弹性体构件120a和120b沿着其相应的互连桥接构件3和7的至少大部分长度延伸。阳部分111的尺寸特性使得细长弹性体构件120a和120b必须至少部分地被压缩,以使阳部分112被装配在阴部分111中。因具有弹性,当可弹性变形的构件120a和120b处于其压缩状态时,它们在内部被推动,以至少部分呈现其原始形状。这致使辅助将第二滑动主体2保持到第一滑动主体1上的阴部分111和阳部分112之间的有力接合。
39.图4b示出了在阳部分112正被引入阴部分111中时的阳部分112。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细长的可弹性变形构件120b包括前端130,前端130的高度等于或小于阴部分112的通道114b的高度h1。这促成容易地将可变形构件120b引入通道114b中。如图4b中所示,可变形构件120b的高度可按倾斜方式增加至高度h2,该高度h2是从阳部分112的基部起测得的。可变形构件120b的高度大于h1的一些片段在被引入通道114b中时由此被压缩,以呈现高度h1。如上说明的,因为弹性可变形构件120a和120b连续在内部被推动以至少部分呈现其原始形状,所以实现了阴部分和阳部分之间的有力接合,以辅助将第二滑动主体2保持到第一滑动主体1上。
40.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阳部分112的中心主体12a的上部部分安置在阴部分111的中心腔体122内,并且具有比高度h1大的高度h3。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当阴部分111没有与阳部分112组装在一起时,中心主体的上部部分的宽度略小于或等于腔体122的宽度。当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可伸缩地配合时,中心主体的该高度和宽度可辅助保持阴部分111与阳部分112的纵向对准。
41.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阴部分111被构造成,使得当阳部分112的细长构件120a和120b被引入其相应通道中时,通道114a和14b保持其形状。根据其他实施方式,如图4a中所示,阴部分111被构造成当细长弹性体构件120a和120b被引入通道中时,也随着形成通道114a、114b的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在方向c上向外弯曲而弹性变形。例如,壁116a和116b可在方向b上弹性向上弯曲和/或壁115a和115b可在方向c上弹性向外弯曲。壁的这种弯曲可导致形成附加力,以在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可伸缩地配合时,辅助将它们保持相互固定关系。例如,如图4a中所示,壁115a、115b、116a、116b中的至少一些的弯曲可造成
基部113在向上方向d上挠曲,以致使基部113的上表面140被迫抵靠阳部分112的底表面141。所述现象适用于以上讨论的图1a至图3的实施方式。
42.如上所述,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当阴部分111没有与阳部分112组装在一起时,阳部分112的中心主体112a的上部部分的宽度略小于或等于腔体122的宽度。然而,根据其他实施方式,当阴部分111处于静止状态时(即,当阴部分111没有与阳部分112组装在一起时),上部部分的至少一个片段的宽度大于腔体122的宽度。如图7中所示,可单独采用该特征以致使臂115a、115b在方向c上向外弹性弯曲,该弯曲进而可导致基部113在向上方向d上挠曲。如上文说明的,基部113的该挠曲有利地致使基部113的上表面140被迫抵靠阳部分112的底表面141。重要的是要注意,可单独采用该特征,如图7中所示,或者可与图1a至图5b的胸骨闭合组件的其他方面形成一体。
43.如图7中所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阳部分111的外侧壁301a和301b倾斜,使中心主体的下端部分310的宽度尺寸大于顶端311处的宽度。根据这种构造,由于侧壁301和端壁117的不同角度取向,侧壁301a和301b与相应的端壁117a和117b之间的接触表面被最小化。这种使阳部分112和阴部分111之间的接触表面最小化在阳部分112和阴部分111可伸缩地配合时减小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减小了将阳部分112与阴部分111组装在一起所需的力的量。
44.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如图8中所示,阳部分111的中心主体的外侧壁301a和301b之间的距离沿着其长度是不同的。图8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7中描绘的阳部分111的俯视图。当阴部分处于静止状态时(即,当阳部分112没有被组装在阴部分111中时),阳部分的前端320的宽度小于阴部分111的端壁117a和117b之间的距离。这促成更容易地将阳部分112初始引入阴部分111中。在前端320的远侧,当阴部分处于静止状态时,侧壁301a和301b之间的距离大于阴部分111的端壁117a和117b之间的距离。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外侧壁301a和301b之间的距离以斜坡状方式增加,如图8中描绘的。
45.图5a和图5b例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细长弹性体构件120a和120b分别附接于阴部分111的通道114a和114b的内表面,而非附接于阳部分112。阳部分112包括从中心主体112a的每侧延伸的凸缘片段170a和170b,凸缘片段170a和170b被配置成与相应的细长弹性体构件120a和120b相互作用,以便在阳部分112与阴部分111可伸缩联接期间以及在此之后,辅助将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保持在一起。如同以上和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通过将阳部分112纵向滑入阴部分111中来组装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在图5a和图5b中描绘的实施方式中,凸缘片段170a和170b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比通道114a和114b的高度h2大的高度h1。因此,当凸缘片段170a、170b被引入通道114a、114b中时,凸缘片段170a、170b在细长弹性体构件120a、120b被压缩时保持其形状。这导致阴部分111和阳部分112之间的有力接合,从而在可伸缩配合处理期间以及在此之后辅助将第一滑动主体和第二滑动主体保持在一起。
46.图5b是在凸缘片段170b的前端172正被引入通道114b中的时间点的胸骨闭合组件的一侧的立体图。根据图5b的实施方式,为了促成将凸缘片段容易地引入通道114b中,前端172的高度大致等于或小于通道114b的高度h2。通过沿着凸缘片段170b的长度在朝向第二滑动构件2的后端9的方向上前进,凸缘片段的高度至少初始以倾斜方式(借助斜坡171)增加至高度h1。
47.图6例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阳部分212由在被引入阴部分211中时没有变形的材料制成。阴部分211包括两个相对面对的通道214a和214b,通道214a和214b具有在阳部分212正被引入阴部分211中时可弹性变形的一个或更多个壁。通道214a由纵向上部片段的基部213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壁215a和第二壁216a限定界限。通道214b由纵向上部片段的基部213的一部分以及第一壁215b和第二壁216b限定界限。壁215a和215b中的每个均从基部213起在向上方向上延伸,其中,壁216a和216b中的每个均分别与壁215a和215b连接并且在基部213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如上所述,壁215a和216a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壁215b和216b中的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以便在阳部分212被引入阴部分212中时,通道214a和214b的尺寸能够被放大。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壁215a、216a和壁216b、216b形成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的l形构件。重要的是,要注意形成通道214a和214b的一个壁或多个壁可包括其他形状和角度取向。
48.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阳部分212包括中心主体250,中心主体250具有第一凸缘片段251a和第二凸缘片段251b。第一凸缘片段251a和第二凸缘片段251b中的每个均设置有表面260a和260b,当胸骨闭合组件的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伸缩配合时,壁216a和216b的至少一部分被分别支撑到表面260a和260b上。当阴部分处于静止状态时,通道214a和214b的高度小于相应的凸缘片段251a和251b的高度h。当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被组装在一起时,限定通道214a和214b的界限的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弹性向外弯曲,以许可阳部分212被引入阴部分111中。这致使在凸缘表面260a和260b与被支撑在其上的相应壁216a和216b的内表面之间存在接触力。
49.如同图4b中例示的实施方式,第一凸缘片段251a和第二凸缘片段251b可具有与细长构件120a和120b类似的轮廓,因为它们可拥有前端,当阴部分211处于静止状态时,前端的高度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通道214a和214b的高度。这促成将凸缘片段251a和251b容易地引入相应的通道114a和114b中。如同在图4b中一样,凸缘片段251a和251b的高度可按倾斜方式向着前端的远侧增加。
5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阴部分211和阳部分212的机械特性和尺寸特性导致壁216a和216b在方向b上弹性向外弯曲和/或壁215a和215b在方向c上弹性向外弯曲。这可导致形成附加力,以在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可伸缩地配合时,辅助将它们保持相互固定关系。例如,如图6中所示,壁215a和215b中的一者或二者的向外弯曲可致使基部213在向上方向d上挠曲,从而致使基部213的上表面240被迫抵靠阳部分112的底表面241。
51.图9a和图9b分别例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胸骨闭合组件的第一滑动主体501和第二滑动主体502。第一滑动主体501和第二滑动主体501与图1a和图1b中描绘的第一滑动主体1和第二滑动主体2类似。该组件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互连桥接构件503的基部513具有顶面514,顶面514包括基本上横向于第一互连桥接构件的长度布置的多个向上伸出齿部515。该组件的不同之处还在于,第二互连桥接构件507的底面516包括多个向下伸出齿部517,多个向下伸出齿部517基本上横向于第二互连桥接构件的长度布置并且能与多个向上伸出齿部515接合。当第一滑动构件和第二滑动构件相配合或可伸缩地配合时,多个向上伸出齿部515和多个向下伸出齿部517被配置成当第一滑动构件和第二滑动构件相配合或可伸缩地配合时按只允许胸骨闭合组件可伸缩地缩短的方式相互接合,多个向上伸出齿部和多个向下伸出齿部被配置成按只允许胸骨闭合组件可伸缩地缩短的方式相互接合,而多个
向上伸出齿部515相对于第一互连桥接构件503的基部513的位置没有改变,多个向下伸出齿部517相对于第二互连桥接构件507的底面516的位置也没有改变。如同图1a至图3的实施方式,只有在阳部分和阴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时,阳部分512才能够被引入阴部分511中。阳部分和阴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当第二滑动主体502与第一滑动主体501相配合时,弹性变形导致阳部分和阴部分之间的有力接合,还导致多个向上伸出齿部115和多个向下伸出齿部117之间的有力接合。
52.图10至图13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个均分别与以上讨论的图4a至图7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个类似。图10至图13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互连桥接构件包括多个向上伸出齿部515,第二互连桥接构件507包括能与多个向上伸出齿部515接合的多个向下伸出齿部517,如在之前段落中描述的。因此,图10至图13的相应实施方式的阳部分和阴部分被配置成,使得当第二滑动主体502与第一滑动主体501相配合时,弹性变形导致阳部分和阴部分之间的有力接合,还导致多个向上伸出齿部115和多个向下伸出齿部117之间的有力接合。
53.已经在本文中公开和描述了众多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要理解,本发明决不被解释为限于这些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