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0210发布日期:2021-12-31 19:3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乳腺疾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


背景技术:

2.乳腺疾病是源于乳腺腺体、脂肪、淋巴、血管、乳头等乳腺相关组织的疾病。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炎症性疾病、乳腺良性病变、乳腺恶性肿瘤、先天发育异常及男性乳腺发育等。
3.现有的患者进行乳腺手术后,皮肤与胸壁贴附很关键,术后高负压可以使皮肤与胸壁黏贴更紧密,加速愈合后恢复方面,适当的加压包扎是很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促进创面引流液的排出,进而加快术区的愈合,现有的加压装置通过各式胸带或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工作,但是由于患侧术后是平坦的胸壁,而健侧是正常隆起的乳房,造成两侧的乳房高度不一致,通过胸带或者绷带将患者的两侧乳房压在同一高度,造成健康乳房受到严重的压迫,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同时通过绷带或者胸带在患者活动时容易发生绷带或者胸带脱落,导致没有形成良好的加压压力,导致患者术后继续出血,同时无法根据患者的伤口位置进行进行区域加压,同时缠绕多层绷带或者胸带容易造成不透气,汗液无法挥发后容易滋生吸热,造成患者伤口处难以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患者乳腺手术后,通过胸带或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工作,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导致患者术后继续出血,同时无法根据患者的伤口位置进行进行区域加压,不透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
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的内表面通过针织的方式与所述内层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还包括透气装置、稳定装置和加压装置;所述透气装置位于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并对患者进行透气工作;所述稳定装置位于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并对患者乳腺疾病术后的的乳房进行稳定加压;所述加压装置位于所述稳定装置的外表面并对患者术后的乳腺伤口进行选择性的加压工作。
6.优选地,所述外层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布,两个所述弹力布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加压带,一个所述加压带的一端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外层的外表面粘接,另一个所述加压带的一端通过魔术贴与一个所述加压带的外表面粘接,所述外层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肩带,两个所述调节肩带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压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力布具有弹力,能够根据患者的胸围进行相应的调节,通过将右侧的加压带绕过患者的背后到达胸前的外层外表面固定连接的魔术贴毛面后,通过加压带一端的魔术贴勾面,能够使得右侧的加压带包裹着右侧的乳房,进行加压,左侧加压带
通过一端的魔术贴勾面与右侧的加压带外表面的魔术贴毛面进行粘接,能够将左侧的乳房进行包裹,根据伤口的位置调节加压带的松紧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压,同时不会对未受伤的乳房进行加压。
7.优选地,所述透气装置包括透气层,两个所述透气层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外层的内表面两侧固定粘接,两个所述透气层的内表面均固定粘接有吸汗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透气层是由竹原纤维和亚麻交错编织构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都能够特点,吸汗层是由四管道异性型聚酯纤维和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构成,四管道异性型聚酯纤维是一种异形截面纤维,横截面呈十字型,所以纤维的表面就形成了四道沟槽,同时,纤维表面积也加大,利用沟槽的虹吸可以将体表的水份与湿气吸走,通过透气层快速进行挥发。
8.优选地,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挤压囊,所述挤压囊的外表面开设有排气孔,一侧所述排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外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亲肤层,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贯穿所述亲肤层的外表面后与所述内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中挤压囊是由高密度记忆海绵材料构成,通过患者的呼吸之间胸部下方挤压中空的挤压囊,挤压囊受到挤压后内部的空气被挤出通过排气管对乳房下方进行输送,进行气流的交换,高密度记忆海绵能够透气,亲肤层是由天然蚕丝纤维编织而成,具有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不会造成压力,排气管是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
9.优选地,所述稳定装置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外表面与所述吸汗层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所述支撑层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有网状气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层是由3d直立棉构成,具有具有柔软、更轻、高透气、吸湿排汗、回弹更快,抗压更强等功能,3d直立棉是由多层高密度无序结点网状纤维构成,层层通风,达到透气的最佳效果,使得患者穿戴不会厚重,造成不透气,细菌滋生,网状气囊呈网形状,能够便于进行透气工作,同时起到支撑加压作用,通过进气管将气体或者根据需要将网状气囊输送冷水或者温水,进行冷敷或者热敷,网状气囊膨胀后对患者的乳房进行全方位的挤压,同时能够使得加压装置能够接触患者的手术位置,便于进行局部加压,同时在患者一侧乳房手术后,网状气囊能够根据未手术乳房的大小进行相应的调节,便于对未手术乳房的支撑,不需要准备根据患者乳房的大小准备不同尺寸的加压装置,增加了实用性和通用性。
10.优选地,所述网状气囊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外层的外表面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内壁插接有硅胶气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硅胶气塞能够防止网状气囊内的气体流失,造成压力减小,通过硅胶气塞与进气管的插接,能够快速取下,进气管是由硅胶材料构成。
11.优选地,所述网状气囊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有灭菌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隔离层是由采用一定厚度的无纺布缝制而成,能够隔离不规则网状气囊带来的不平整,增加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灭菌层是由甲壳素纤维与银离子纤维交错编织构成的面料制作而成,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消炎抗菌作用。
12.优选地,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连接层,所述连接层的外表面与所述灭菌层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所述连接层的外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连接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硅胶条,所述连接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外管,所述支撑层的内表面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外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导线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后贯穿所述外层的外表面后延伸至其外部,多个所述导气管的一端滑动插接有密封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层是由记忆海绵材料构成,通过透气孔能够增加透气功功能,便于进行透气工作,硅胶条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多个导气管均插接在一个外管内,通过向不同的导气管内输送气体,能够将不同区域的小型气囊进行膨胀工作,能够针对不同的伤口位置进行加压,防止对不需要加压的位置造成较大的压力,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
13.优选地,两个所述导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小型气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弧形管与导气管的连通能够对不同区域的小型气囊进行充气工作。
14.优选地,所述小型气囊的外表面固定粘接有无菌层,两个所述无菌层的外表面分别与所述内层的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菌层是由将牛奶蛋白纤维用季铵化物或脂肪酰亚胺等有机抗菌剂浸渍处理制得的面料制作而成。
16.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透气装置,能够便于患者在对伤口进行加压时,能够进行达到透气的目的,通过患者呼吸时,胸部下方挤压中空的挤压囊,挤压囊受到挤压后内部的空气被挤出通过排气管对乳房下方进行吹出,箱患者乳房进行吹风工作,加快了气流的流动,达到了散热和气流交换的目的,挤压囊是由高密度记忆海绵材料制作,能够具有弹性快速复位,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从而能够减轻患者在加压过程中的不透气和不舒适感,解决了现有的患者乳腺手术后,通过胸带或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工作,造成不透气的技术问题。
17.2、通过设置稳定装置,能够根据患者术后起到稳定的加压,同时能够对健侧的乳房起到支撑作用,通过网状气囊的充气口,能够发生膨胀,便于小型气囊被顶起后与患者手术的位置接触,同时健侧的气囊根据患者的乳房大小进行调节膨胀程度,能够达到支撑患者乳房,不会对患者乳房造成不必要的挤压,增加了灵活度,从而能够根据患者乳房的大小进行相应的调节,便于对乳房后续的增加提供稳固性,同时网状气囊能够达到透气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患者乳腺手术后,通过胸带或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工作,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导致患者术后继续出血,同时无法根据患者的伤口位置进行进行区域加压,不透气的技术问题。
18.3、通过设置加压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乳房不同手术的位置和伤口愈合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压工作,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通过多个导气管箱不同区域的弧形管内输送气体,能够使得不同区域的小型气囊膨胀,对患者的伤口起到加压作用,根据充气程度的不同,能够对伤口施加了的压力不同,从而能够达到根据患者需要加压的位置进行不同力度的加压,解决了现有的患者乳腺手术后,通过胸带或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工作,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适感,导致患者术后继续出血,同时无法根据患者的伤口位置进行进行区域加压,不透
气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弹力布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挤压囊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排气管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透气层结构的立体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网状气囊结构的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隔离层结构的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进气管结构的立体图;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连接层结构的立体图;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导气管结构的立体图;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小型气囊结构的立体图;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弧形管结构的立体图;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的密封塞结构的立体图。
20.图中:1、外层;11、内层;12、弹力布;13、加压带;14、调节肩带;2、透气层;21、吸汗层;22、挤压囊;23、排气孔;24、排气管;25、亲肤层;3、支撑层;31、网状气囊;32、进气管;33、硅胶气塞;34、隔离层;35、灭菌层;4、连接层;41、透气孔;42、硅胶条;43、导气管;44、外管;45、导线槽;46、密封塞;47、弧形管;48、小型气囊;49、无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

13,一种乳腺疾病术后稳固加压系统,包括外层1和内层11,外层1的内表面通过针织的方式与内层1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还包括透气装置、稳定装置和加压装置。
23.如图1

2所示,进一步地,为了进行便于根据患者的胸围进行相应的调节,在外层1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弹力布12,外层1是由弹力棉纤维编织的面料制作而成,为了便于对患者术后的伤口进行加压和将加压装置进行固定在患者的伤口位置,在两个弹力布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加压带13,然后一个加压带13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勾面与外层1的外表面魔术贴毛面粘接,另一个加压带13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勾面与一个加压带13的外表面魔术贴毛面粘接,为了患者防止佩戴过程中随着运动发生加压装置离开患者伤口的位置,在外层1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调节肩带14,然后两个调节肩带1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加压带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4.如图2

4所示,透气装置位于外层1的内表面并对患者进行透气工作;透气装置,安装在外层1的内表面位置上,为了便于患者佩戴过程进行透气,在外层1的内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透气层2,透气层2是由竹原纤维和亚麻交错编织的面料制作而成,为了便于患者在佩戴过程中进行排汗工作,在两个透气层2的内表面均固定粘接吸汗层21,吸汗层21是由四管道异性型聚酯纤维和棉纤维交织的针织面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患者在佩戴过程中进行换气,在外侧面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挤压囊22,挤压囊22是由高密度记忆海绵材料构成,挤压囊22中间呈中空状,为了便于进行排气工作,在挤压囊22的外表面开设排气孔23,为了将排出的气体进行导向,在一侧排气孔23的内壁固定连接排气管24,为了防止挤压囊22造成患者佩戴不舒适感,在外层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亲肤层25,亲肤层25是由天然蚕丝纤维编织的面料制作而成,为了便于排出的气体对患者的乳房周边的空气进行交换,在排气管24的一端贯穿亲肤层25的外表面与内层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内层11是由大豆纤维编织的面料制作而成。
25.如图5

8所示,稳定装置位于外层1的内表面并对患者乳腺疾病术后的的乳房进行稳定加压;稳定装置,安装在吸汗层21的内表面位置上,为了便于支撑温度装置,在吸汗层21的内表面固定粘接支撑层3,支撑层3是由3d直立棉材料制作呈罩杯形状,为了便于对患者伤口进行加压,在支撑层3的内表面固定粘接网状气囊31,网状气囊31呈网形状,能够便于进行透气工作;进一步地,为了向网状气囊31进行输送气体,在网状气囊31的下表面固定连通进气管32,然后进气管32的一端贯穿外层1的外表面延伸至其外部,进气管32是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为了防止充入网状气囊31的气体流失,在进气管32的一端内壁插接硅胶气塞33;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呈网状气囊31的外表面呈网状的形状造成患者佩戴时不舒适,在网状气囊31的内表面固定粘接隔离层34,隔离层34是由采用一定厚度的无纺布缝制而成,为了对患者佩戴过程中进行灭菌杀毒作用,在隔离层34的内表面固定粘接灭菌层35,灭菌层35是由甲壳素纤维与银离子纤维交错编织的面料制作而成,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消炎抗菌作用。
26.如图9

13所示,加压装置位于稳定装置的外表面并对患者术后的乳腺伤口进行选择性的加压工作;加压装置,安装在灭菌层35的内表面位置上,为了便于加压装置的固定,在灭菌层35的内表面固定粘接连接层4,为了进行透气作用,在连接层4的外表面开设透气孔41,为了支撑连接层4,在连接层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硅胶条42,为了进行充气作用,在连接层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导气管43,为了引导多根导气管43,在导气管43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外管44,为了防止外管44与多根导气管43对患者佩戴过程中不平整造成患者不舒适,在支撑层3的内表面开设导线槽45,然后外管44的外表面与导线槽45的内壁固定连接后贯穿外层1的外表面后延伸至其外部,为了防止充入的气体流失,在多个导气管43的一端滑动插接密封塞46;进一步地,为了快速进行充气与分流工作,在两个导气管43的外表面固定连通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弧形管47,为了对伤口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压或者不同区域的伤口进行加压,在弧形管47的外表面固定连通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小型气囊48;进一步地,为了进行灭菌工作,在小型气囊48的外表面固定粘接无菌层49,然后两个无菌层49的外表面分别与内层11的外表面两侧固定连接。
27.工作原理:乳腺术后的患者通过手臂穿过调节肩带14,将乳房与内层11接触,将外层1两侧的加压带13在背后进行交错后,右侧的加压带13通过魔术贴勾面粘接在外层1的魔术贴毛面上,然后左侧的加压带13的魔术贴勾面粘接在右侧的加压带13一端的魔术贴毛面
上,根据患者健康的乳房大小将气体通过进气管32充气,使得网状气囊31膨胀,能够将健康乳房进行支撑,将硅胶气塞33塞住进气管32的一端,同时没有压迫感;术侧的网状气囊31充气后膨胀,使得内层11与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接触,通过将加压的手术伤口位置,向不同的导气管43进行充气工作,导气管43与相连通的弧形管47进行充气,能够进入与伤口相对的小型气囊48能够膨胀,对伤口进行加压,随着患者的呼吸,能够加压亲肤层25与外层1之间的挤压囊22,挤压囊22的空气通过排气孔23排出后进入排气管24吹出,对患者的乳房下方进行空气交换。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