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肠微循环功能测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88573发布日期:2022-01-15 01: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小肠微循环功能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1,小肠微循环氧参数和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利用小肠微循环功能测评装置,采集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包括小肠微循环氧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将数据分别保存为无损数据格式,备解析;所述小肠微循环功能测评装置包括微循环氧分压监测仪和双通道激光多普勒监测仪,采集相关参数时将设备的光学探针集成至微米立体定位仪,利用微米立体定位仪将光学探针引导至小肠上方1 mm处,用白光和激光两种光源进行采集;步骤2,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的清洗:将步骤1测定得到的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导入数据清洗模块,通过箱线图算法,处理离群的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步骤3,小肠微循环功能的可视化:步骤3.1,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导入经步骤2清洗处理后的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通过离差标准化法对所述微循环功能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多维度数据的量纲,将所述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统一投射在[0, 1]区间内,使用python和echarts生成小肠微循环功能三维可视化模块,其中,将时间、微循环功能参数变量及微循环功能参数变量值分别定义为模块x轴、y轴和z轴;步骤3.2,小肠微循环功能单轴气泡图导入经步骤2清洗处理后的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使用echarts生成小肠微循环功能单轴气泡图,对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分布权重关联进行可视化;步骤3.3,小波变换频谱分析使用小波变换对小肠微循环血流信号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导入经步骤2清洗处理后的小肠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微循环血流灌注信号频率可划分为n种频段来源信号幅值,通过各频段来源信号幅值,生成小肠微血管血流灌注、血流速度及红细胞密度信号在特征频段的二维分布图;同时通过时间、频率和微循环特征来源幅值三个维度指标绘制小肠微循环血流灌注信号三维时频图;通过雷达图展示小肠微循环功能相关幅值的分布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微循环功能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微循环氧分压监测仪包括德国presens公司的微循环氧分压监测仪microx tx3和microx 4 trace;所述双通道激光多普勒监测仪选用英国moor公司的双通道激光多普勒监测仪vms或英国oxford optronix公司oxyflo pro激光多普勒血流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微循环功能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离群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的具体方法为:定义q1为25%最大值,q3为75%最大值,q3与q1之间的差值为四分位距(iqr),并设定(q1ꢀ–ꢀ
1.5
ꢀ×ꢀ
iqr)和(q
3 +1.5
ꢀ×ꢀ
iqr)为微循环功能参数边界值,超过边界值的微循环功能数据视为离群值,并调整为正常范围边界值。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微循环功能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3中根据微循环血流灌注信号频率可划分为6种频段来源信号幅值,分别为2~5 hz的心源幅值,0.4~2 hz的呼吸源幅值,0.15~0.4 hz的肌源幅值,0.04~0.15 hz的神经源幅值,0.0095~0.04 hz的一氧化氮依赖性内皮细胞源幅值和0.005~0.0095 hz的一氧化氮非依赖性内皮细胞源幅值。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小肠微循环功能测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小肠微循环氧参数和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小肠微循环功能数据的清洗,以及小肠微循环功能的可视化。本发明通过小肠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氧的捕获和分析,实现全面准确地描述小肠微循环功能特征。同时,本发明通过通用微循环框架实现了小肠微循环功能的可视化,提高小肠微循环功能特征展示的科学性。肠微循环功能特征展示的科学性。肠微循环功能特征展示的科学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明 李媛 宋晓红 付孙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明明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1/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