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轻患者容量负荷的血浆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91503发布日期:2022-01-29 11: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减轻患者容量负荷的血浆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技术,尤其是一种血浆治疗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减轻患者容量负荷的血浆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浆吸附是血液引出后首先进入血浆分离器将血液的有形成份(血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分开,有形成份输回患者体内,血浆再进入吸附器进行吸附清除其中某些特定的物质,吸附后血浆回输至患者体内。
3.现有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约5~10次循环治疗,因恢复吸附柱活性需要回浆操作后进行,每次回浆约100~150mlns,共回浆5~10次,约输入患者体内500~1500ml的ns,加上下机回血大约300mlns,整个治疗过程输入的ns大约800~1800ml左右,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容量负荷。如图1所示。
4.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简称dfpp),是通过对一级分离后的致病血浆进行二级分离,然后将弃除致病因子后的血浆与血液有形成分一同输回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选择性血浆分离疗法。
5.同样地,在双重血浆置换治疗过程中,因抗凝需要使用acd液约400~500ml,ns大约300~500ml,整个治疗过程中约输入700~1000ml的生理盐水,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容量负荷,对此目前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无好的解决方案,解决患者入量的办法大多是血浆治疗结束后加做cbp或血液净化治疗,给患者治疗造成很大的痛苦以及较重的经济负担。
6.目前,在免疫吸附治疗、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及胆红素吸附治疗过程中,约进行5~10次循环治疗,回浆操作每次免疫吸附治疗约输入患者体内500~1000ml的ns以便对吸附置换模块进行冲洗,使之恢复相应的功能,保障置换效果,大量生理盐水的注入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容量负荷,对此目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无好的解决方案,患者只能凭意志抗衡,给患者治疗造成很大的痛苦和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及双重血浆置换过程中因因恢复吸附柱活性需要回浆而将大量生理盐水注入进入患者体内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容量负荷的问题,设计一种能抵消回浆作业中生理盐水的用于减轻患者容量负荷的血浆治疗装置。它通过在回浆端加入一单纯超滤装置,通过输液泵进行超滤速度的控制,能够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饮食重量等实时调整超滤速度,从而使患者能够在免疫吸附治疗过程中减轻因回输液体过多造成的容量负荷过大。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减轻患者容量负荷的血浆治疗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一血泵1,血泵1的输入端与患者动脉相连通,用于将患者的血液抽出送入血浆分离器2进行分离;
一血浆分离器2,该血浆分离器2用于将患者的血液中的有形成份与血浆进行分离,有形成份输入与其相连的静脉中中回输入患者体内,分离出的血浆则通过血浆泵3送入血浆壶4中,再送入蛋白a免疫吸附柱或二级分离柱5;一超滤装置6,该超滤装置6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k3与蛋白a免疫吸附柱或二级分离柱5的输出端相连,超滤装置6的内膜输出端与静脉壶7相连通,过滤后的血浆送入静脉壶7中,超滤装置6的外膜与输液泵8的进口端相连,控制输液泵的抽液速度即可控制进入静脉壶7中血将的含水量;输液泵8的输出端接第一废液袋9;在进行回浆作业时,第三开关k3和输液泵8关闭,与蛋白a免疫吸附柱或二级分离柱5的输出端旁接的第二废液袋10前的第四开关k4打开;同时,安装在血浆分离器2的血浆出口管路上的第一开关k1关闭,连接预冲液罐、洗脱液罐或平衡液罐的第二开头k2打开;在所述的预冲液罐、洗脱液罐或平衡液罐的出口端也安装有相应的开关k。
9.所述的超滤装置6由滤壳604和滤芯605组成,进口管603的一端与菠芯605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开关k3与白a免疫吸附柱或二级分离柱5的血浆出口相连通,滤芯605与血浆出口管601的输入端相连通,血浆出口管601的输出端与静脉壶的自浆输入端相连通;滤芯605的滤水出口端与输液管602的输入端相连通,输液管602的另一端通过一三通接头606与输液泵8的进液端相连通,三通接头606的一通为公螺纹接口,另一通为母螺纹接头。
10.所述的第二废液袋10通过一三通接头与白a免疫吸附柱或二级分离柱5的出口管相连通。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将超滤装置与静脉壶相连接,膜内过滤经免疫吸附柱吸附后/双重血浆置换的血浆,回输至病人体内,膜外通过输液泵调节滴速,设定超滤速度,达到为病人脱水目的,二者结合,既能够达到相应治疗目的,也可以减轻患者因治疗产生的液体负荷。
12.本发明通过减少正常治疗过程中血浆中的含水量,利用回浆作业时的盐水平衡正常治疗过程中过滤掉的水份,达到使人体血液水份保持平衡的目的,减轻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容量负荷。
附图说明
13.图1是现有的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14.图2是本发明的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装置组成示意图。
15.图3是本发明的超滤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如图2-3所示。
18.下面以免疫吸附治疗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双重血浆吸附和胆红素吸附治疗装置与下面的实施例相同或近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加以实现。
19.一种用于减轻患者容量负荷的血浆治疗装置,它包括:市场上常见的血泵1、血浆分离器2、血浆泵3、血浆壶4、吸附置换模块5、超滤装置6和静脉壶7,如图2所示。血泵1的输入端与患者动脉相连通,用于将患者的血液抽出送入血浆分离器2进行分离;血浆分离器2
用于对患者血液中的成份进行分离,将有形部分输入静脉壶7中并回输入患者体内;血浆分离器2的血浆出口端安装有第一开关k1以便在回浆作业时关闭,停止血浆输出,与此同时,回浆作业时,血泵1也停止工作。血浆泵用于将经过血浆分离器的血浆经过打开状态的第一开关k1吸入并泵送入血浆壶4中;血浆壶4中的血浆再送入蛋白a免疫吸附柱(或二级分离柱,下同)5;蛋白a免疫吸附柱5可直接从市场购置,蛋白a免疫吸附柱5用于将血浆壶4送来的血浆进行生物置换,将血浆中的有害成分吸附掉,;超滤装置6可从市场购置或自行设计制造,是一种成熟的技术,它的结构如图3所示,超滤装置6由滤壳604和滤芯605组成,进口管603的一端与菠芯605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三开关k3与蛋白a免疫吸附柱(或二级分离柱)5的血浆出口相连通,滤芯605与血浆出口管601的输入端相连通,血浆出口管601的输出端与静脉壶的自浆输入端相连通,输液泵8的输出端与第一废液袋9相连通,从血浆中过滤出来的水份排入第一废液袋9中;滤芯605的滤水出口端与输液管602的输入端相连通,输液管602的另一端通过一三通接头606与输液泵8的进液端相连通,三通接头606的一通为公螺纹接口,另一通为母螺纹接头,以方便输液泵与输液管602的连接。
20.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一个循环是血泵1将患者动脉血提出送入血浆分离器2中,分离出的有形部分直接送入与之相连的静脉壶7中从静脉端回输入患者体内,分离出的带水份的血浆通过打开状态的第一开关k1进入血浆泵3,此时控制预冲液、洗脱液或平衡液的第二开头k2处于关闭状态。血浆泵3将血浆泵入血浆壶4中,进送入蛋白a免疫吸附柱5中进行吸附置换,吸附置换后的血浆通过打开状态的第三开头k3(第四开关k4关闭)进入本发明关键部件的超滤装置6中,将血浆中的水份与血浆进行分离,减少血浆中的含水量为下一步大量预液液的进入作平衡准备,过滤出的水份通过输液泵排入第一废液袋9中,通过控制输液泵8的速度和工作时间,可控制从血浆中分离的水分的量,过滤后的含水量下降的血浆输入静脉壶中再回输入患者静脉中,完成一个循环。一个循环结束后需要对蛋白a免疫吸附柱5进行恢复吸附柱活性操作,如此循环约5~10次,完成整个治疗。对蛋白a免疫吸附(双重血浆置换时操作类似,仅仅是冲洗液的不同)而言,其操作过程是:先进行回浆作业,再进行洗脱作业,最后进行平衡作业。回浆作业时须先关闭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打开第二开关k2和预冲液罐11出口端的开关k,洗脱液罐12和平衡液摧13的出口端的开头k均关闭,预冲液进入血浆泵3、血浆壶4和蛋白a免疫吸附柱5中将其中残留的血浆冲入超滤装置6中,由于停留时间短,此时含有预冲液的血浆中的水份不能被充分过滤,因此高含水量的血浆回输入患者体内,由于此前正常吸附过程中血浆中的含水量大量下降,此时,即使有大量水份进入患者体内也不会增加患者负荷,这是本发明的关键点。当回浆作业结束后,则需要关闭第三开关k3和预冲液罐11出口端的开关k,与此同时打开第四开关k4和洗脱液罐12出口端的开关k,ph值2.2左右的洗脱液经过血浆泵3、血浆壶4进入蛋白a免疫吸附柱5中对其进行修改,修复产生的废液经过第四开关k4后排入第二废液袋10中,洗脱结束后,关闭洗脱液罐12出口端的开关k,打开平衡液制度13出口端的开关k,将平衡液送入蛋白a免疫吸附柱5中,对其及管路进行酸碱平衡,平衡结束后,关闭平衡液制度13出口端的开关k、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打开第一开关k1、第三开头k3,血泵1、血浆分离器2、输液泵8等,进入下一循环直至治疗过程结束。
21.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