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疗设备及红外热疗方案优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2882发布日期:2022-03-12 13:5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红外热疗设备及红外热疗方案优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红外热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外热疗设备及红外热疗方案优化系统。


背景技术:

2.热疗仪是通过加热人体组织来实现临床疗效的仪器,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和促进伤口愈合,而病人尤其是有外伤疮口的病人需要在相对封闭且无菌的环境中治疗,将病人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易引发交叉感染,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舱体一般通过升降或平移开启,患者进入时需要先将舱体抬升或先将舱内的床体平移至舱体外,对设备安置空间的长度或高度要求较大。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外辐照全身热疗装置[申请号:201810747670.8],包括舱顶架,在舱顶架下端设有周向封闭的舱体侧围,在舱体侧围的下端设有底面,舱顶架、舱体侧围和底面合围形成供人体整体进入并平躺的红外辐照舱室,舱顶架上设有红外辐照装置,舱顶架上连接有能驱动红外辐照舱室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红外辐照舱室呈悬臂式连接于升降机构上,但也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热疗设备。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热疗方案优化系统。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红外热疗设备,包括热疗座,所述的热疗座上设有左罩体和右罩体,所述的左罩体固定在热疗座上且所述的热疗座上还设有可驱动右罩体移动至左罩体内的罩体驱动机构,所述的左罩体和右罩体上设有红外辐照装置,所述的热疗座顶部还设有两块与左罩体和右罩体密封连接的侧挡板,所述的热疗座顶部设有热疗床,所述的热疗床凸出设置在热疗座上且两侧可与左罩体和右罩体抵靠,所述的热疗座上还设有消毒杀菌装置。
[0008]
在上述的红外热疗设备中,所述的左罩体和右罩体的截面呈弧形且弧度相同,所述的侧挡板的截面呈半圆形,两块侧挡板内端和左罩体两侧抵靠,所述的右罩体内壁和侧挡板的弧形面抵靠,所述的罩体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左罩体内的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设置在左罩体和侧挡板连接处的外侧且贯穿左罩体,所述的右罩体一侧插入至弧形槽内且两端从弧形槽两侧穿出,右罩体凸出于弧形槽部分的内侧和侧挡板抵靠且外侧设有弧形齿条,所述的侧挡板上还固连有齿轮箱,所述的齿轮箱内设有和弧形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的齿轮箱外侧还固连有与驱动齿轮相连的周向驱动器。
[0009]
在上述的红外热疗设备中,所述的弧形槽外侧还设有若干弧形限位槽,所述的左罩体上固连有若干与弧形限位槽相对应的弧形限位块。
[0010]
在上述的红外热疗设备中,所述的红外辐照装置包括设置在左罩体内的一号辐照
灯安装槽和设置在右罩体内的二号辐照灯安装槽,所述的一号辐照灯安装槽和二号辐照灯安装槽的截面均呈弧形,所述的一号辐照灯安装槽和二号辐照灯安装槽内分别设有若干红外光源,所述的一号辐照灯安装槽和二号辐照灯安装槽内还设有截面呈弧形的三号透明隔板。
[0011]
在上述的红外热疗设备中,所述的消毒杀菌装置包括可向左罩体和右罩体内输送臭氧的一号消毒杀菌机构,两块侧挡板内侧分别设有二号消毒杀菌机构和红外高温加热机构,所述的热疗座内还设有氧气回收机构,所述的一号消毒杀菌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热疗座内的一号臭氧传输通道,所述的一号臭氧传输通道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臭氧发生装置相连,所述的一号臭氧传输通道上侧设有升降板槽,所述的升降板槽内设有臭氧传输板,所述的臭氧传输板内设有臭氧传输腔,所述的升降板槽和一号臭氧传输通道之间竖直设置有二号臭氧传输通道,所述的臭氧传输板底部固连有插入至二号臭氧传输通道内且与臭氧传输腔相连的一号臭氧传输管,所述的臭氧传输板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与臭氧传输腔相连的二号臭氧传输管,所述的二号臭氧传输管顶部设有侧出气防泄漏结构,所述的升降板槽下侧还设有与臭氧传输板相连的升降驱动组件;
[0012]
所述的侧出气防泄漏结构包括嵌设在热疗床上的出气头,所述的出气头顶部和热疗床齐平,所述的出气头内设有截面呈t型的三号臭氧传输通道,三号臭氧传输通道底部和二号臭氧传输管相连,所述的出气头两端和热疗床抵靠;
[0013]
所述的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若干设置在升降板槽下侧的一号升降驱动器,所述的一号升降驱动器具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输出轴,一号升降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与臭氧传输板固连,所述的升降板槽底部还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限位杆槽,所述的臭氧传输板底部固连有若干插入至限位杆槽内的限位杆。
[0014]
在上述的红外热疗设备中,所述的红外高温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侧挡板内的加热灯安装槽,所述的加热灯安装槽内设有若干高功率红外加热灯,所述的加热灯安装槽内还设有一号透明隔板。
[0015]
在上述的红外热疗设备中,所述的二号消毒杀菌机构包括设置在另一块侧挡板内的紫外线灯安装槽,所述的紫外线灯安装槽内设有若干紫外线灯,所述的紫外线灯安装槽内还设有二号透明隔板。
[0016]
在上述的红外热疗设备中,所述的氧气回收机构包括若干竖直设置在升降板槽两侧的一号氧气回收通道,所述的一号氧气回收通道顶部设有隐藏式进气结构,所述的一号臭氧传输通道下侧还设有二号氧气回收通道,所述的二号氧气回收通道通过水平设置的三号氧气回收通道和一号氧气回收通道相连,所述的二号氧气回收通道的排气口通过软管和氧气储罐相连。
[0017]
在上述的红外热疗设备中,所述的隐藏式进气结构包括竖直插入至一号氧气回收通道内的氧气回收管,所述的氧气回收管顶部固连有嵌入至热疗床内的进气头,所述的进气头两侧水平设置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头顶部和热疗床顶部齐平且进气头两端和热疗床内壁抵靠;
[0018]
所述的一号氧气回收通道侧部还设有升降滑槽,所述的氧气回收管侧部固连有插入至升降滑槽内的升降限位块,所述的升降滑槽底部设有二号升降驱动器,所述的二号升降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与升降限位块底部固连。
[0019]
一种红外热疗设备的红外热疗方案优化系统,包括舱温监控模块、体温监控模块和微控制器,所述的体温监控模块包括若干设置在红外热疗设备的热疗床上的体温传感器,所述的舱温监控模块包括若干设置在左罩体或右罩体内侧的温度传感器。
[002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1]
1、左罩体、右罩体和两块侧挡板能够在热疗座上侧形成密封的热疗舱,能够减少热疗时患者和外界的接触从而降低外创伤口感染的几率,热疗舱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罩体驱动机构控制,罩体驱动组件能驱动右罩体旋转至左罩体内,从而能够将热疗舱开启一半,足以让患者进入并平躺到热疗床上,通过旋转右罩体开启热疗舱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设备对使用环境空间上的需求。
[0022]
2、热疗床凸出设置在热疗座上且两侧可与左罩体和右罩体抵靠能提高舱内的密封效果。
[0023]
3、热疗设备在使用前,通过罩体驱动机构关闭右罩体,使舱内形成密封环境,一号消毒杀菌机构能向舱内输送臭氧对设备进行消毒杀菌,红外高温加热机构能够对舱内进行加热,使罩体内温度升高,舱内的温度升高能使臭氧分解成氧气,氧气回收机构能对氧气进行回收,以降低成本,二号消毒杀菌机构能发射紫外线对热疗设备进行二次杀菌消毒,以进一步提高杀菌效果。
[0024]
4、两个侧挡板上的周向驱动器能同步驱动两个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能通过弧形齿条带动右罩体转动至左罩体内的弧形槽中,从而将热疗舱开启,此时,右罩体位于左罩体内,不会额外对设备防止环境中的其余空间进行占用,两个周向驱动器反向动作能使右罩体从弧形槽内移出从而能够将热疗舱关闭。
[0025]
5、在进行臭氧消毒时,升降驱动组件能驱动臭氧传输板向上运动从而使侧出气防泄漏结构移动至热疗床上方,臭氧发生装置能通过软管向一号臭氧传输通道内输入臭氧,一号臭氧传输通道内的臭氧能通过二号臭氧传输通道、一号臭氧传输管、臭氧传输腔、二号臭氧传输管和侧出气防泄漏结构将臭氧输入到左罩体、右罩体和热疗座形成的热疗舱内并对热疗舱内进行消毒,在完成消毒后,升降驱动组件驱动臭氧传输板向下复位,使侧出气防泄漏结构和热疗床内壁抵靠从而能够防止出现治疗时臭氧泄露的问题。
[0026]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0029]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0030]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
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2]
图6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3]
图7是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0034]
图中:红外辐照装置2、一号消毒杀菌机构3、二号消毒杀菌机构4、红外高温加热机构5、氧气回收机构6、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升降板槽8、臭氧传输板9、臭氧传输腔10、二号臭
氧传输通道11、一号臭氧传输管12、二号臭氧传输管13、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升降驱动组件15、出气头16、三号臭氧传输通道17、一号升降驱动器18、限位杆19、加热灯安装槽20、高功率红外加热灯21、一号透明隔板22、紫外线灯安装槽23、紫外线灯24、二号透明隔板25、一号氧气回收通道26、隐藏式进气结构27、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三号氧气回收通道29、氧气回收管30、进气头31、进气孔32、升降滑槽33、升降限位块34、二号升降驱动器35、热疗座100、侧挡板101、热疗床102、左罩体103、右罩体104、罩体驱动机构105、弧形槽106、弧形齿条107、齿轮箱108、驱动齿轮109、周向驱动器110、弧形限位槽111、弧形限位块112、一号辐照灯安装槽113、二号辐照灯安装槽114、红外光源115、三号透明隔板11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如图1-图6所示,一种红外热疗设备,包括热疗座100,所述的热疗座100上设有左罩体103和右罩体104,所述的左罩体103固定在热疗座100上且所述的热疗座100上还设有可驱动右罩体104移动至左罩体103内的罩体驱动机构105,所述的左罩体103和右罩体104上设有红外辐照装置2,所述的热疗座100顶部还设有两块与左罩体103和右罩体104密封连接的侧挡板101,所述的热疗座100顶部设有热疗床102,所述的热疗床102凸出设置在热疗座100上且两侧可与左罩体103和右罩体104抵靠,所述的热疗座100上还设有消毒杀菌装置。
[0036]
本实施例中,左罩体、右罩体和两块侧挡板101能够在热疗座上侧形成密封的热疗舱,能够减少热疗时患者和外界的接触从而降低外创伤口感染的几率,热疗舱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罩体驱动机构105控制,罩体驱动组件能驱动右罩体旋转至左罩体内,从而能够将热疗舱开启一半,足以让患者进入并平躺到热疗床上,通过旋转右罩体开启热疗舱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设备对使用环境空间上的需求。
[0037]
在热疗舱关闭后,红外辐照装置2能对患者进行全身红外辐照热疗。
[0038]
优选地,热疗床102凸出设置在热疗座100上且两侧可与左罩体103和右罩体104抵靠能提高舱内的密封效果。
[0039]
如图1-图3所示,左罩体103和右罩体104的截面呈弧形且弧度相同,所述的侧挡板101的截面呈半圆形,两块侧挡板101内端和左罩体103两侧抵靠,所述的右罩体104内壁和侧挡板101的弧形面抵靠,使左罩体、右罩体和两块侧挡板101能够在热疗座上侧形成密封的热疗舱。罩体驱动机构105包括设置在左罩体103内的弧形槽106,所述的弧形槽106设置在左罩体103和侧挡板101连接处的外侧且贯穿左罩体103,所述的右罩体104一侧插入至弧形槽106内且两端从弧形槽106两侧穿出,右罩体104凸出于弧形槽106部分的内侧和侧挡板101抵靠且外侧设有弧形齿条107,所述的侧挡板101上还固连有齿轮箱108,所述的齿轮箱108内设有和弧形齿条107啮合的驱动齿轮109,所述的齿轮箱108外侧还固连有与驱动齿轮109相连的周向驱动器110。两个侧挡板上的周向驱动器110能同步驱动两个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能通过弧形齿条带动右罩体转动至左罩体内的弧形槽中,从而将热疗舱开启,此时,右罩体位于左罩体内,不会额外对设备防止环境中的其余空间进行占用,两个周向驱动器反向动作能使右罩体从弧形槽内移出从而能够将热疗舱关闭。
[0040]
优选地,结合图1和图6所示,弧形槽106外侧还设有若干弧形限位槽111,所述的左罩体103上固连有若干与弧形限位槽111相对应的弧形限位块112。弧形限位槽111配合弧形
限位块112能对右罩体进行限位。
[0041]
具体地说,结合图1和图6所示,红外辐照装置2包括设置在左罩体103内的一号辐照灯安装槽113和设置在右罩体104内的二号辐照灯安装槽114,所述的一号辐照灯安装槽113和二号辐照灯安装槽114的截面均呈弧形,所述的一号辐照灯安装槽113和二号辐照灯安装槽114内分别设有若干红外光源115,所述的一号辐照灯安装槽113和二号辐照灯安装槽114内还设有截面呈弧形的三号透明隔板116。一号辐照灯安装槽113和二号辐照灯安装槽114内的若干红外光源能在热疗舱内形成180
°
的红外辐照,从而能够对患者全身同时进行红外辐照热疗,三号透明隔板116能对红外光源进行防护。
[0042]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消毒杀菌装置包括可向左罩体103和右罩体104内输送臭氧的一号消毒杀菌机构3,两块侧挡板101内侧分别设有二号消毒杀菌机构4和红外高温加热机构5,所述的热疗座100内还设有氧气回收机构6,一号消毒杀菌机构3包括水平设置在热疗座100内的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所述的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臭氧发生装置相连,所述的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上侧设有升降板槽8,所述的升降板槽8内设有臭氧传输板9,所述的臭氧传输板9内设有臭氧传输腔10,所述的升降板槽8和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之间竖直设置有二号臭氧传输通道11,所述的臭氧传输板9底部固连有插入至二号臭氧传输通道11内且与臭氧传输腔10相连的一号臭氧传输管12,所述的臭氧传输板9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与臭氧传输腔10相连的二号臭氧传输管13,所述的二号臭氧传输管13顶部设有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所述的升降板槽8下侧还设有与臭氧传输板9相连的升降驱动组件15;
[0043]
热疗设备在使用前,通过罩体驱动机构105关闭右罩体104,使舱内形成密封环境,一号消毒杀菌机构3能向舱内输送臭氧对设备进行消毒杀菌,红外高温加热机构5能够对舱内进行加热,使罩体内温度升高,舱内的温度升高能使臭氧分解成氧气,氧气回收机构6能对氧气进行回收,以降低成本,二号消毒杀菌机构4能发射紫外线对热疗设备进行二次杀菌消毒,以进一步提高杀菌效果。
[0044]
在进行臭氧消毒时,升降驱动组件15能驱动臭氧传输板9向上运动从而使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移动至热疗床上方,臭氧发生装置能通过软管向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内输入臭氧,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内的臭氧能通过二号臭氧传输通道11、一号臭氧传输管12、臭氧传输腔10、二号臭氧传输管13和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将臭氧输入到左罩体、右罩体和热疗座形成的热疗舱内并对热疗舱内进行消毒,在完成消毒后,升降驱动组件15驱动臭氧传输板向下复位,使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和热疗床内壁抵靠从而能够防止出现治疗时臭氧泄露的问题。
[0045]
具体地说,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包括嵌设在热疗床102上的出气头16,所述的出气头16顶部和热疗床102齐平,所述的出气头16内设有截面呈t型的三号臭氧传输通道17,三号臭氧传输通道17底部和二号臭氧传输管13相连,所述的出气头16两端和热疗床102抵靠;出气头16内的三号臭氧传输通道17能使臭氧从出气头的两侧出气,而在治疗时,出气头16嵌入至热疗床102内且两端和热疗床内壁抵靠能防止治疗时出现臭氧泄露。
[0046]
具体地说,升降驱动组件15包括若干设置在升降板槽8下侧的一号升降驱动器18,所述的一号升降驱动器18具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输出轴,一号升降驱动器18的输出轴端部与臭氧传输板9固连,所述的升降板槽8底部还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限位杆槽,所述的臭
氧传输板9底部固连有若干插入至限位杆槽内的限位杆19。若干一号升降驱动器18能同步驱动臭氧传输板9沿竖直方向升降,限位杆槽配合限位杆能对臭氧传输板进行限位。
[0047]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一号升降驱动器18可为油缸、气缸或直线电机等。
[0048]
具体地说,结合图1和图2所示,红外高温加热机构5包括设置在侧挡板101内的加热灯安装槽20,所述的加热灯安装槽20内设有若干高功率红外加热灯21,所述的加热灯安装槽20内还设有一号透明隔板22。高功率红外加热灯21能对热疗舱内进行加热,且相较于用于热疗的红外光源,高功率红外加热灯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更强,高功率红外加热灯能将热疗舱内的温度加热到能让臭氧快速转化成氧气所需的温度,一号透明隔板22能对高功率红外加热灯21进行防护。
[0049]
具体地说,结合图2所示,二号消毒杀菌机构4包括设置在另一块侧挡板101内的紫外线灯安装槽23,所述的紫外线灯安装槽23内设有若干紫外线灯24,所述的紫外线灯安装槽23内还设有二号透明隔板25。紫外线灯24能向热疗舱内发射紫外线从而能够提高消毒杀菌的效果。
[0050]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氧气回收机构6包括若干竖直设置在升降板槽8两侧的一号氧气回收通道26,所述的一号氧气回收通道26顶部设有隐藏式进气结构27,所述的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下侧还设有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所述的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通过水平设置的三号氧气回收通道29和一号氧气回收通道26相连,所述的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的排气口通过软管和氧气储罐相连。隐藏式进气结构27能防止在热疗时对患者造成影响,热疗舱内由臭氧转化成的氧气能通过隐藏式进气结构27、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三号氧气回收通道29和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进入到氧气储罐中进行储存,以降低成本。
[0051]
具体地说,隐藏式进气结构27包括竖直插入至一号氧气回收通道26内的氧气回收管30,所述的氧气回收管30顶部固连有嵌入至热疗床102内的进气头31,所述的进气头31两侧水平设置有进气孔32,所述的进气头31顶部和热疗床102顶部齐平且进气头31两端和热疗床102内壁抵靠。在治疗时,进气头31嵌入至热疗床内且顶部和热疗床齐平能防止对患者造成影响。
[0052]
具体地说,一号氧气回收通道26侧部还设有升降滑槽33,所述的氧气回收管30侧部固连有插入至升降滑槽33内的升降限位块34,所述的升降滑槽33底部设有二号升降驱动器35,所述的二号升降驱动器35的输出轴端部与升降限位块34底部固连。在收集氧气时,二号升降驱动器35能驱动升降限位块34竖直向上运动,升降限位块34运动能带动氧气回收管30和进气头向上运动从而能够使进气头31两侧的进气孔与热疗床脱离,从而能够使氧气进入进气头内。
[0053]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二号升降驱动器35可为油缸、气缸或直线电机等。
[0054]
优选地,结合图2所示,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的排气口和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的进气口反向设置能防止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和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上的软管和外接的设备相互影响。
[0055]
如图7所示,一种红外热疗设备的红外热疗方案优化系统,包括舱温监控模块117、体温监控模块118和微控制器119,所述的体温监控模块118包括若干设置在热疗床102上的体温传感器120,所述的舱温监控模块117包括若干设置在左罩体103或右罩体104内侧的温度传感器121。在进行热疗前,通过高功率红外加热灯21对热疗舱内先进行预热,通过温度
传感器记录预热的温度并上传到温控制器进行记录,再通过微控制器记录多次同一患者在不同预热温度下热疗时的体温上升到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进行横向对比,可得出最优化的红外热疗方案。
[005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左罩体、右罩体和两块侧挡板101能够在热疗座上侧形成密封的热疗舱,能够减少热疗时患者和外界的接触从而降低外创伤口感染的几率,热疗舱的开启和关闭通过罩体驱动机构105控制,罩体驱动组件能驱动右罩体旋转至左罩体内,从而能够将热疗舱开启一半,足以让患者进入并平躺到热疗床上,通过旋转右罩体开启热疗舱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设备对使用环境空间上的需求,在热疗舱关闭后,红外辐照装置2能对患者进行全身红外辐照热疗,热疗床102凸出设置在热疗座100上且两侧可与左罩体103和右罩体104抵靠能提高舱内的密封效果,热疗设备在使用前,通过罩体驱动机构105关闭右罩体104,使舱内形成密封环境,一号消毒杀菌机构3能向舱内输送臭氧对设备进行消毒杀菌,红外高温加热机构5能够对舱内进行加热,使罩体内温度升高,舱内的温度升高能使臭氧分解成氧气,氧气回收机构6能对氧气进行回收,以降低成本,二号消毒杀菌机构4能发射紫外线对热疗设备进行二次杀菌消毒,以进一步提高杀菌效果;
[0057]
两个侧挡板上的周向驱动器110能同步驱动两个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能通过弧形齿条带动右罩体转动至左罩体内的弧形槽中,从而将热疗舱开启,此时,右罩体位于左罩体内,不会额外对设备防止环境中的其余空间进行占用,两个周向驱动器反向动作能使右罩体从弧形槽内移出从而能够将热疗舱关闭,弧形限位槽111配合弧形限位块112能对右罩体进行限位,一号辐照灯安装槽113和二号辐照灯安装槽114内的若干红外光源能在热疗舱内形成180
°
的红外辐照,从而能够对患者全身同时进行红外辐照热疗,三号透明隔板116能对红外光源进行防护;
[0058]
在进行臭氧消毒时,升降驱动组件15能驱动臭氧传输板9向上运动从而使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移动至热疗床上方,臭氧发生装置能通过软管向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内输入臭氧,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内的臭氧能通过二号臭氧传输通道11、一号臭氧传输管12、臭氧传输腔10、二号臭氧传输管13和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将臭氧输入到左罩体、右罩体和热疗座形成的热疗舱内并对热疗舱内进行消毒,在完成消毒后,升降驱动组件15驱动臭氧传输板向下复位,使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和热疗床内壁抵靠从而能够防止出现治疗时臭氧泄露的问题,出气头16内的三号臭氧传输通道17能使臭氧从出气头的两侧出气,而在治疗时,出气头16嵌入至热疗床102内且两端和热疗床内壁抵靠能防止治疗时出现臭氧泄露,若干一号升降驱动器18能同步驱动臭氧传输板9沿竖直方向升降,限位杆槽配合限位杆能对臭氧传输板进行限位;
[0059]
高功率红外加热灯21能对热疗舱内进行加热,且相较于用于热疗的红外光源,高功率红外加热灯的加热效率和加热效果更强,高功率红外加热灯能将热疗舱内的温度加热到能让臭氧快速转化成氧气所需的温度,一号透明隔板22能对高功率红外加热灯21进行防护,紫外线灯24能向热疗舱内发射紫外线从而能够提高消毒杀菌的效果,隐藏式进气结构27能防止在热疗时对患者造成影响,热疗舱内由臭氧转化成的氧气能通过隐藏式进气结构27、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三号氧气回收通道29和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进入到氧气储罐中进行储存,以降低成本,在治疗时,进气头31嵌入至热疗床内且顶部和热疗床齐平能防止对患者造成影响,在收集氧气时,二号升降驱动器35能驱动升降限位块34竖直向上运动,升降
限位块34运动能带动氧气回收管30和进气头向上运动从而能够使进气头31两侧的进气孔与热疗床脱离,从而能够使氧气进入进气头内,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的排气口和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的进气口反向设置,能防止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和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上的软管和外接的设备相互影响。
[006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61]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红外辐照装置2、一号消毒杀菌机构3、二号消毒杀菌机构4、红外高温加热机构5、氧气回收机构6、一号臭氧传输通道7、升降板槽8、臭氧传输板9、臭氧传输腔10、二号臭氧传输通道11、一号臭氧传输管12、二号臭氧传输管13、侧出气防泄漏结构14、升降驱动组件15、出气头16、三号臭氧传输通道17、一号升降驱动器18、限位杆19、加热灯安装槽20、高功率红外加热灯21、一号透明隔板22、紫外线灯安装槽23、紫外线灯24、二号透明隔板25、一号氧气回收通道26、隐藏式进气结构27、二号氧气回收通道28、三号氧气回收通道29、氧气回收管30、进气头31、进气孔32、升降滑槽33、升降限位块34、二号升降驱动器35、热疗座100、侧挡板101、热疗床102、左罩体103、右罩体104、罩体驱动机构105、弧形槽106、弧形齿条107、齿轮箱108、驱动齿轮109、周向驱动器110、弧形限位槽111、弧形限位块112、一号辐照灯安装槽113、二号辐照灯安装槽114、红外光源115、三号透明隔板116等,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