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5352发布日期:2022-02-09 05:4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麻醉器具灭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2.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现在的范围更广,不单单是满足手术的要求,还参入各科室的抢救工作,妇科的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等,而医疗器具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为了保证医疗的安全卫生,通常需要进行经常对医疗器具进行杀菌消毒;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2915236a的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其虽然能够实现杀菌区域的完全封闭,但是并未解决灭菌用的药液无法更快的进行配比,同时人工控制流量会出现配比不精确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能交消毒药剂配比掌控这一重要的职责彻底交给智能系统,从而能调配出配比更精确、效果更佳的消毒药剂,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能实时的对整个系统的运作情况进行监控,在减负的同时不失去对装置的掌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处理台、清洁箱、消毒箱、回收箱、控制机构与智能机构,控制机构包括
6.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分别位于清洁箱、消毒箱、回收箱与处理台的连接处;
7.第一阀门流量计、第二阀门流量计、与第三阀门流量计,所述第一阀门流量计、第二阀门流量计与第三阀门流量计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中;
8.智能机构包括
9.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位于装置底座顶端表面,所述控制台电连接于第一阀门流量计、第二阀门流量计与第三阀门流量计。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台包括指令收送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第一控流模块、第二控流模块、第三控流模块、实时监控模块与状态提醒模块,所述指令收送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一控流模块、第二控流模块、第三控流模块与状态提醒模块,所述第一控流模块、第二控流模块、第三控流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实时监控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实时监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台一侧表面设置有显示屏、调节按钮
与调节转轮,所述调节按钮两两一组,且所述调节按钮一共设置有三组。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指令收送模块包括自由编写模块、固有指令模块、指令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与数据改写模块,所述自由编写模块与固有指令模块的输出端均电连接于指令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指令处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互相连接,所述数据改写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台底端表面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控制台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靠近控制台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凸块,所述控制台靠近操作台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为活动连接。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固定连接于装置底座顶端表面,所述控制台靠近连接盘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控制台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盘与转盘表面均开设有连接槽,且两个所述连接槽内侧贯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盘与转盘内部均贯穿连接有连接转杆。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槽围绕转盘与连接盘的中心点呈环状分布,且所述连接槽内侧设置有防滑凸点。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设置的控制机构与智能机构,能交消毒药剂配比掌控这一重要的职责彻底交给智能系统,从而能调配出配比更精确、效果更佳的消毒药剂,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能实时的对整个系统的运作情况进行监控,在减负的同时不失去对装置的掌控;
19.2、通过设置的转向机构,能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使用方式来自由的调整控制台的朝向,使得工作人员能更加灵活的操作控制台,从侧面提升控制机构与智能机构的性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台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台系统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指令收送模块内系统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其中:1、装置底座;2、处理台;3、清洁箱;4、消毒箱;5、回收箱;6、控制台;7、操作台;11、连接盘;12、连接转杆;31、第一连接管;32、第一阀门流量计;41、第二连接管;42、第二阀门流量计;51、第三连接管;52、第三阀门流量计;61、显示屏;62、调节按钮;63、调节转轮;64、连接凹槽;65、连接块;66、转盘;67、连接槽;68、连接杆;71、连接凸块;601、指令收送模块;602、中央处理模块;603、第一控流模块;604、第二控流模块;605、第三控流模块;606、实时监控模块;607、状态提醒模块;6011、自由编写模块;6012、固有指令模块;6013、指令处理模块;6014、数据存储模块;6015、数据改写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7.实施例1:
28.如图1-图4所示,一种医疗麻醉科室用麻醉器具灭菌装置,包括装置底座1、处理台2、清洁箱3、消毒箱4、回收箱5、控制机构与智能机构,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41与第三连接管51,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41与第三连接管51分别位于清洁箱3、消毒箱4、回收箱5与处理台2的连接处;第一阀门流量计32、第二阀门流量计42、与第三阀门流量计52,第一阀门流量计32、第二阀门流量计42与第三阀门流量计5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41与第三连接管51中;智能机构包括控制台6,控制台6位于装置底座1顶端表面,控制台6电连接于第一阀门流量计32、第二阀门流量计42与第三阀门流量计52;控制台6包括指令收送模块601、中央处理模块602、第一控流模块603、第二控流模块604、第三控流模块605、实时监控模块606与状态提醒模块607,指令收送模块601的输出端电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602的输入端,中央处理模块602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一控流模块603、第二控流模块604、第三控流模块605与状态提醒模块607,第一控流模块603、第二控流模块604、第三控流模块605的输入端电连接于实时监控模块606的输出端,实时监控模块606的输出端电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602的输入端;
29.使用者将具体的需求输入至指令收送模块601中,指令收送模块601将指令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602,中央处理模块602对指令进行剖析后,分别将各剂量发送至第一控流模块603、第二控流模块604与第三控流模块605,第一控流模块603、第二控流模块604与第三控流模块605分别控制第一阀门流量计32、第二阀门流量计42与第三阀门流量计52,同时实时监控模块606同步监控第一控流模块603、第二控流模块604与第三控流模块605的状态,且在第一控流模块603、第二控流模块604与第三控流模块605完成任务后逐一将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模块602中,中央处理模块602再将其传至状态提醒模块607上,工作人员则通过控制台6查看状态提醒模块607接受到的状态信息,以此判断药剂调配情况;能交消毒药剂配比掌控这一重要的职责彻底交给智能系统,从而能调配出配比更精确、效果更佳的消毒药剂,同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能实时的对整个系统的运作情况进行监控,在减负的同时不失去对装置的掌控
30.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所示,控制台6一侧表面设置有显示屏61、调节按钮62与调节转轮63,调节按钮62两两一组,且调节按钮62一共设置有三组;通过该设计,让工作人员能更加一目了然的获取整个系统的信息,同时能利用不同组的调节按钮62分别对第一控流模块603、第二控流模块604与第三控流模块605进行调整,更不易出错。
31.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3-图4所示,指令收送模块601包括自由编写模块6011、固有指令模块6012、指令处理模块6013、数据存储模块6014与数据改写模块6015,自由编写模块6011与固有指令模块6012的输出端均电连接于指令处理模块6013的输入端,指令处理模块6013与数据存储模块6014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互相连接,数据改写模块6015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数据存储模块6014的输入端;通过该设计,能将指令收送模块601分
的更细,同时让工作人员可以将常用的几种消毒药剂配比存储至数据存储模块6014内,能更快的调取数据,降低操作繁琐程度,同时在需要调配特殊的药剂时也可以自行输入数据,提升了系统的灵活度。
32.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所示,控制台6底端表面连接有操作台7,操作台7与控制台6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通过该设计,让本系统的操作更加简易,同时操作台7在无需使用时可以收起,更便利。
33.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所示,操作台7靠近控制台6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凸块71,控制台6靠近操作台7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凹槽64,连接凸块71与连接凹槽64为活动连接;通过该设计,增强了操作台7与控制台6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34.实施例2:
35.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5所示,还包括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连接盘11,连接盘11固定连接于装置底座1顶端表面,控制台6靠近连接盘1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转盘66,转盘66与控制台6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块65,连接盘11与转盘66表面均开设有连接槽67,且两个连接槽67内侧贯穿连接有连接杆68,连接盘11与转盘66内部均贯穿连接有连接转杆12;
36.在需要转动控制台6时,将连接杆68从两个连接槽67中抽出,再旋转连接转杆12,让不同的两个连接槽67发生重叠,再将连接杆68插入,即可将调整过角度的控制台6再次固定,完成控制台6的转向;能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使用方式来自由的调整控制台6的朝向,使得工作人员能更加灵活的操作控制台6,从侧面提升控制机构与智能机构的性能。
3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5所示,连接槽67围绕转盘66与连接盘11的中心点呈环状分布,且连接槽67内侧设置有防滑凸点;通过该设计,让控制台6的转向完成后的固定程序更易操作,同时增强连接槽67与连接杆68之间的摩擦,增强连接紧密性。
3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