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肺复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7242发布日期:2022-03-19 22:0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肺复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心肺复苏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肺复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而心肺复苏后需要对患者的生命特征进行监测,进而通过监测来判断患者当前的状况。
3.然而,就目前的监测装置而言,其在对患者进行监测时多为直接将监测线束安装在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无法对患者的脖颈处及头部保持妥善的放置状态,若患者的脖颈处因被物的覆盖则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操作,也无法对患者的头部在进行转运监测时的妥善安置,进而存在着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肺复苏监测装置,其具有设置在支架内侧的滑块,滑块在滑动连接在支架内部所开设的纵向槽的内部时可以通过螺杆与导块内部所开设的螺孔之间的啮合来调整导块在支架内部所开设的纵向槽的高度,并通过导块与连接杆的牵引来使得胶环的旋转幅度发生调整,进而达到同步的调整来确保保持患者的头部呼吸顺畅的目的。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监测装置,具体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支架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槽,在支架的顶端还嵌入安装有监护屏,在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外接柱,外接柱的外侧还安装有监测线,监测线为折叠弹性结构,在监测线的外侧还设置有光电监测环。
6.可选地,所述支架中内部左右两侧所开设的纵向槽的内部还安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凸出支架,在支架内部所开设的纵向槽的内部还滑动连接有导块。
7.可选地,所述导块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导块分别滑动连接在支架中内部所开设的两处纵向槽的内侧位置,在两处导块的内侧均铰接有连接块,在连接块的另一端还安装有连接杆。
8.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套接有弹簧的伸缩杆结构,且连接杆的另一端还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共设有两处,且两处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胶环外周面的左右两侧位置,在导块的内部还开设有螺孔,螺孔与调节螺杆相匹配,滚轮的外侧安装有托带。
9.可选地,所述光电监测环用于监测患者心率,光电监测环通过监测线和外接柱与监护屏电性相连接,在支架的前侧铰接有绑带,绑带共设有两处,且两处绑带分别铰接在支架前端的左右两侧位置。
10.可选地,所述限位套内部所开设的凹槽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和感应磁圈,感应磁圈用于向监控器供电,在监控器的内部也设置有感应磁圈,监控器用于辅助显示,在监控器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滑块。
11.可选地,所述绑带的另一端铰接有限位套,限位套共设有两处,且两处限位套为呈对向铰接构成,在两处限位套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的导向槽,在两处限位套的内部底端均开设有凹槽。
12.可选的,所述监控器通过其底端所固定连接的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套的外侧位置,在两处限位套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其中每两处相邻的安装块为一组,在两组安装块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在滚轮的前侧设置有螺柱,在螺柱的外侧拧接有限位螺母,在两处限位套的前侧还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通过固定栓穿过固定两处限位套。
13.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监测装置,与传统监测装置相比,其在患者的脖颈处外侧可以套接分体式的限位套,而限位套的内部开设有导轨,进而在当监控器通过其底端所固定连接的滑块沿着限位套外侧所开设的导轨进行滑动时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整变化,并可以通过限位套内侧所安装的托带来对患者的脖颈处进行托起的设计,避免了因患者的脖颈处被重物压附而导致的呼吸不畅的问题。
15.2.在支架的外侧通过外接柱安装有监测线和光电监测环,可以通过将光电监测环套接在患者的手臂挖侧并通过监护屏来实时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工作,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16.3.在限位套外侧所滑动的监控器可以通过限位套内部所安装的蓄电池对感应磁圈的供电来实现无线对监控器进行供电,而监控器可以在大角度范围内进行转动调整,使得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下对患者当前的状况进行实时观测。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8.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19.在附图中:
2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装置的前侧视结构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装置的俯侧视结构的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装置的支架至调节螺杆展示结构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装置的导块至连接板展示结构的示意图;
24.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装置的限位套至限位板展示结构的示意图;
25.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装置的绑带至监控器展示结构的示意图;
26.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装置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的示意图;
27.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装置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列表
29.1、支架;2、监护屏;3、外接柱;4、监测线;5、光电监测环;6、调节螺杆;7、导块;8、连接块;9、连接杆;10、胶环;11、连接板;12、绑带;13、限位套;14、蓄电池;15、感应磁圈;16、监控器;17、滑块;18、安装块;19、滚轮;20、托带;21、限位螺母;2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31.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8:
32.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心肺复苏监测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主体为矩形结构,且支架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槽,在支架1的顶端还嵌入安装有监护屏2,在支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外接柱3,外接柱3的外侧还安装有监测线4,监测线4为折叠弹性结构,在监测线4的外侧还设置有光电监测环5,监控器16通过其底端所固定连接的滑块17滑动连接在限位套13的外侧位置,在两处限位套1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8,其中每两处相邻的安装块18为一组,在两组安装块18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19,在滚轮19的前侧设置有螺柱,在螺柱的外侧拧接有限位螺母21,在两处限位套13的前侧还安装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通过固定栓穿过固定两处限位套13。
33.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光电监测环5用于监测患者心率,光电监测环5通过监测线4和外接柱3与监护屏2电性相连接,在支架1的前侧铰接有绑带12,绑带12共设有两处,且两处绑带12分别铰接在支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位置,支架1中内部左右两侧所开设的纵向槽的内部还安装有调节螺杆6,调节螺杆6凸出支架1,在支架1内部所开设的纵向槽的内部还滑动连接有导块7。
34.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导块7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导块7分别滑动连接在支架1中内部所开设的两处纵向槽的内侧位置,在两处导块7的内侧均铰接有连接块8,在连接块8的另一端还安装有连接杆9,连接杆9为套接有弹簧的伸缩杆结构,且连接杆9的另一端还铰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共设有两处,且两处连接板11分别固定连接在胶环10外周面的左右两侧位置,在导块7的内部还开设有螺孔,螺孔与调节螺杆6相匹配。
35.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绑带12的另一端铰接有限位套13,限位套13共设有两处,且两处限位套13为呈对向铰接构成,在两处限位套13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的导向槽,在两处限位套13的内部底端均开设有凹槽,限位套13内部所开设的凹槽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14和感应磁圈15,感应磁圈15用于向监控器16供电,在监控器16的内部也设置有感应磁圈15,监控器16用于辅助显示,在监控器16的底端还固定连接有滑块17,滚轮19的外侧安装有托带20。
36.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发明中,将支架1放置在病床之上,然后通过将安装在支架1内侧的胶环10套接在患者的头部外侧进行限位操作,然后通过将通过外接柱3所安装的光电监测环5通过监测线4的延长套接在患者的两处手腕处进行监测工作,而监测的结果可以通过监护屏2进行实时的显示展示;
37.而在当患者的头部需要进行朝向的调整时,可以通过转动安装在支架1外侧的调节螺杆6,并通过调节螺杆6与滑动连接在支架1内侧的导块7内部所开设的螺孔进行啮合,通过提高一侧的导块7在支架1内部所开设的纵向槽内部的滑动高度,并通过连接杆9与胶环10外侧所铰接的连接板11来对患者头部的朝向进行强制的调整及限位操作,进而确保了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38.然后通过将两处分体式的限位套13套接在患者的脖颈处外侧位置,并通过绑带12
将限位套13与支架1进行连接,通过限位套13套接在患者的脖颈处外侧可以确保患者的脖颈处不会因受外部的挤压而造成呼吸不畅;
39.并且通过滑块17滑动连接在限位套13内侧的监控器16也可以通过与监护屏2进行电性连接来辅助显示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通过蓄电池14对感应磁圈15的供电来使得监护屏2可以沿着限位套13内部所开设的弧形的导轨进行朝向调整,进而更加方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察;
40.并且在当限位套13套接在患者的脖颈处外侧时,还可以通过设置在滚轮19外侧的托带20将患者的脖颈处向上托起,使得患者的脖颈处微微抬起来确保患者的呼吸更加顺畅,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4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