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8713发布日期:2022-01-12 04:2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外伤、神经功能异常、外科手术并发症及老龄化等原因而导致的漏尿甚至尿失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一些如尿路感染等疾病,主要解决方案分为手术治疗方式和非手术治疗方式,其中,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尿道悬吊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治疗方式,在人体内部设置尿道压迫装置,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在人体外部设置尿道压迫装置。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尿道压迫装置不具备调节压力的功能,当尿道所承受的压力过大时易造成尿道相关组织缺血坏死的问题,当尿道所承受的压力过小时易出现尿失禁问题,因此,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用户能够根据自我意愿调控用户的尿道所承受的压力,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4.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包括支撑件、按压件、解除配合件和蓄能件,支撑件用于安装于耻骨,按压件安装于支撑件,支撑件和按压件之间形成腔体,腔体用于尿道穿过,按压件能够相对于支撑件往复运动,改变腔体的空间大小,支撑件包括限位部,按压件包括定位部,限位部与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按压件相对于支撑件的运动,解除配合件设置于支撑件和/或按压件,解除配合件用于解除限位部和定位部的配合,在解除限位部和定位部的配合状态下,蓄能件能够驱动按压件远离支撑件。
5.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通过支撑件安装在用户的耻骨,按压件安装于支撑件,支撑件和按压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尿道穿过的腔体,用户可以在体外隔着皮肤操作按压件相对于支撑件往复运动时,改变腔体的空间大小。当按压件向支撑件靠近时,腔体的空间变小,尿道受到支撑件和按压件的压迫,使尿道处于闭合状态,在用户需要正常排尿之前防止尿液漏出,以免对用户生活造成不便。当按压件远离支撑件时,腔体的空间变大,尿道所承受的压力消失或者减小。例如在用户不需要排尿的时候,使尿道处于不受压力的打开状态,尿道不会长时间受到压迫,从而降低尿道的相关细胞组织长时间不流通血液而坏死的风险,或者根据不同用户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尿道相关细胞组织的体积变化,调节腔体的空间大小,以使尿道所承受的压力大于打开状态下的压力,且小于闭合状态下的压力,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件包括多个在按压件运动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限位部,按压件包括一个定位部,或者,支撑件包括一个限位部,按压件包括多个在按压件运动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定位部。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限位部的至少部分的形状为燕尾卡槽,定位部的至少部分的形状为燕尾凸起,燕尾卡槽的开口朝向支撑件,燕尾卡槽靠近按压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一
配合面,燕尾凸起靠近按压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配合面,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配合,限制按压件远离支撑件的运动,燕尾卡槽远离按压件的一端形成第一引导面,燕尾凸起远离按压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引导面,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配合,引导燕尾卡槽与燕尾凸起分离。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引导面与按压件向靠近支撑件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20
°
~45
°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限位部与解除配合件之间保持有用于插入定位部的距离,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三引导面,第三引导面位于限位部远离按压件的一侧,第三引导面用于引导定位部向解除配合件运动,以使定位部与解除配合件连接。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解除配合件为设置于支撑件的第一磁性件,定位部的至少部分为铁磁性物质,第一磁性件能够吸附定位部,以解除定位部和限位部的配合。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蓄能件为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支撑件,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按压件。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蓄能件包括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支撑件,第三磁性件设置于按压件,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具有相同极性。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件包括凹槽,按压件包括压块,凹槽能够容纳至少部分压块,凹槽与压块之间的空间形成腔体,凹槽上与压块相对的一面为第一弧形面,压块朝向支撑件一端的端面为第二弧形面。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件包括第一导向件,按压件包括第二导向件,第一导向件与第二导向件套接配合,用于引导按压件沿直线方向相对于支撑件运动。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还包括螺钉,支撑件设置有安装孔,支撑件通过螺钉与安装孔的配合连接于耻骨。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7.图1为尿道、耻骨与本技术所提供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其中,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为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且尿道处于打开状态;图2为图1中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尿道与耻骨的配合示意图,其中,尿道处于闭合状态;图3为图1与图2中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剖视图,其中定位部位于第二限位部;图7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2的剖视图,其中定位部位于第三限位部;图9为尿道、耻骨与本技术所提供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其中,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为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且尿道处于打开状态;图10为图9中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尿道与耻骨的配合示意图,其中,尿道处于闭
合状态。
18.附图标记:1-支撑件;11-限位部;11a-第一限位部;11b-第二限位部;11c-第三限位部;111-第一配合面;112-第一引导面;113-开口;114-第三引导面;12-凹槽;121-第一弧形面;13-第一导向件;14-安装孔;2-按压件;21-定位部;211-第二配合面;212-第二引导面;213-加强筋;22-压块;221-第二弧形面;23-第二导向件;3-腔体;4-解除配合件;5-蓄能件;51-弹性件;52-第二磁性件;53-第三磁性件;6-螺钉;7-耻骨;8-尿道。
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1.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23.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4.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25.由于外伤、神经功能异常、外科手术并发症及老龄化等原因而导致的漏尿甚至尿失禁问题,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一些如尿路感染等疾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人们开发了多种技术用于解决这一问题,主要解决方案分为两类,(1) 手术治疗方式,(2) 非手术治疗方式。
26.其中,中度、重度尿失禁手术治疗方式以尿道悬吊术和人工尿道括约肌两种外科治疗方法。
27.尿道悬吊术目前临床上较多采用经耻骨后尿道无张力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和经闭孔尿道无张力悬吊术(trans-obturator vaginal tape,tvt.o)方式,耻骨后路径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方式,经闭孔路径有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方式。尿道悬吊术是基于“吊床”理论改良的微创手术,将合成材料置于尿道中段或膀胱颈,加强了尿道的支撑结构,起到了“吊床”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 tvt 网带穿刺完毕后,tvt 网带形成两个游离的自由端,两个游离端无固定作用点,仅依靠网带上编织的倒刺与组织间的摩擦力固定网带,不具有体外调节松紧的功能,当压力性尿失禁复发时,只能选择再次手术。
28.一种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治疗方式,在 eau 及 aua 指南中,人工尿道括约肌(artificial urinary sphincter, 简称 aus)被推荐为治疗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优选方案。其手术需要使用连接管将分别置入体内的袖套、储液囊、控制泵三部分连接起来,手术难度极大,且长期使用医从性较差,且仍然存在着很多相关的并发症以及达不到完全控尿状态。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 aus 植入术后尿失禁复发以及袖套侵蚀尿道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尿失禁的复发目前主要认为与尿道萎缩发生相关,其发生在袖套部位,袖套长时间持续机械压迫该部位尿道以及尿道周围组织导致该部位尿道萎缩,从而引起尿失禁复发;甚至尿道侵蚀与感染必然会导致 aus 装置的取出,尿道侵蚀与感染通常是伴随出现的,它的发生主要与长时间持续机械压迫同一部位尿道引起该部位尿道缺血、尿道损伤密切相关的。aus 术后并发症还包括装置发生故障、术后尿潴留等。
29.尿失禁的非手术解决方案有盆底肌锻炼、控制饮水量和饮水时间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行为治疗,以及尿液收集器或阴茎外夹持器等体外装置来尝试解决问题的,例如夹持在阴茎体外面,以阴茎夹持结构、可开合结构、尿道压迫结构或尿液收集结构为特征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些方案夹持在阴茎体上容易造成人体不适,长时间使用会导
致阴茎血供不畅,最关键的问题是男性阴茎在不同的时间,不同温度等条件下,其外形形态变化剧烈,以至于类似夹持类结构很难做到理想的安装与尿控效果。
30.综上所述,尿道悬吊术存在尿失禁复发的风险,不具备体外调节吊带松紧的功能来控制尿道压力;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治疗方式中,有因装置故障而引发二次手术的风险,有一些术后并发症的风险;非手术治疗中,夹持阴茎的方法因为男性生理特点和副作用显然应用性不强,以上几种治疗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缺陷而导致术后伴随大概率复发风险,和术后并发症频发的隐患。
31.本技术提供一种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可以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安装在人体内部,用户可以在体外通过手部隔着皮肤操作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请参照图1-图5所示,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包括支撑件1、按压件2、解除配合件4和蓄能件5,支撑件1用于安装于耻骨7,按压件2安装于支撑件1,支撑件1和按压件2之间形成腔体3,腔体3用于尿道8穿过,按压件2能够相对于支撑件1往复运动,改变腔体3的空间大小,支撑件1包括限位部11,按压件2包括定位部21,限位部11与定位部21配合,以限制按压件2相对于支撑件1的运动,解除配合件4设置于支撑件1和/或按压件2,解除配合件4用于解除限位部11和定位部21的配合,在解除限位部11和定位部21的配合状态下,蓄能件5能够驱动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
32.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5所示,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通过支撑件1安装在用户的耻骨7,按压件2安装于支撑件1,支撑件1和按压件2之间形成有用于尿道8穿过的腔体3,用户可以在体外隔着皮肤操作按压件2相对于支撑件1往复运动时,改变腔体3的空间大小。当按压件2向支撑件1靠近时,腔体3的空间变小,尿道8受到支撑件1和按压件2的压迫,使尿道8处于如图2所示的闭合状态,在用户需要正常排尿之前防止尿液漏出,以免对用户生活造成不便。当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时,腔体3的空间变大,尿道8所承受的压力消失或者减小。例如在用户不需要排尿的时候,使尿道8处于如图1所示的不受压力的打开状态,尿道8不会长时间受到压迫,从而降低尿道8的相关细胞组织长时间不流通血液而坏死的风险,或者根据不同用户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尿道8相关细胞组织的体积变化,调节腔体3的空间大小,以使尿道8所承受的压力大于打开状态下的压力,且小于闭合状态下的压力,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装置能够解决中度、重度尿失禁患者的不同控尿需求,且不受限于性别。医师手术容易,避免悬吊带或人工括约肌易造成尿道积血等并发症。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悬吊术而言解决了无法体外调节松紧的问题。相较于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治疗,人工尿道阔约肌的原理是通过置入体内的袖套、储液囊、控制泵三部分连接以液压的压差来控制尿道压力达到控尿的效果,但是如果患者排完尿后,袖套立即恢复充盈状态,造成持续性挤压尿道,久而久之会造成尿道坏死和萎缩。本技术凭借外力作用通过机械运动的方式来控制尿道开合,让患者根据饮食和排尿规律,适当的减少挤压尿道的时间来呵护尿道健康,防止尿道坏死和萎缩,规避了装置复杂导致手术繁琐的缺点,减少了装置术后的故障概率,减少了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频率。
34.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治疗方式,本技术不同于通过调节液压的原理挤压尿道,通过机械结构运动驱动原理挤压尿道,液压驱动需要保证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所以容易造成装置本身故障,比较下来,机械结构运动驱动所需要的条件不需要装
置气密性的条件。本技术结构由较少的部件配合而成,从植入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手术事件来说,结构部件的减少也意味着装置和人体的配合减少,和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少,减弱了由于装置侵蚀人体而导致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更为重要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装置通过结构上的创新使患者能凭借自己的意愿随时控制尿道的开合,即控制着对尿道的挤压,当患者没有感觉泌尿压力或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和排尿规律预测需要对尿道的开合控制,尿道可以不必一直被过度挤压导致组织萎缩而使尿失禁复发。
35.本技术提供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通过将支撑件1固定在耻骨联合或耻骨下支耻骨点处,将按压件2扣在支撑件1上的设计方式,来控制尿道的排尿,使植入手术简化,减弱医生手术的疲劳强度。同时也能够让患者体外用手操作按压件2,来调控尿液的排放,使患者和正常人相比行动更加方便。
36.在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中,请参照图4-图5所示,支撑件1包括限位部11,按压件2包括定位部21,当限位部11与定位部21配合时,能够限制按压件2相对于支撑件1的运动,以保持用户所需腔体3的空间大小不变,从而保持尿道8所承受的压力稳定。
37.在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中,请参照图1-图3所示,还包括解除配合件4,用于解除限位部11与定位部21之间的配合关系,便于用户操控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扩大腔体3的空间,从而减少调节尿道8所承受的压力,使尿道8由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满足用户使用需求。解除配合件4可以设置在支撑件1和/或按压件2上,解除配合件4可以是机械结构或者是电磁结构,解除配合件4将在后续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38.在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中,请参照图1-图3所示,还包括蓄能件5,用户操作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时,需克服蓄能件5的反作用力,并使蓄能件5并积蓄势能。在解除限位部11与定位部21之间配合的状态下,以及用户不继续操作按压件2向支撑件1靠近时,蓄能件5能够驱动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使腔体3的空间变大,从而使尿道8从受压状态或者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并且该设置使得用户无需隔着皮肤操作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操作方式较为简便,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3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5所示,支撑件1包括多个在按压件2运动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限位部11,按压件2包括一个定位部21,或者,支撑件1包括一个限位部11,按压件2包括多个在按压件2运动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定位部21。
40.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5,沿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的方向,支撑件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部11,按压件2包括一个定位部21,单个定位部21能够依次与多个限位部11配合,以使按压件2与支撑件1之间的腔体3的空间能够稳定地处于不同大小的状态,从而使尿道8稳定地承受的不同大小的压力,满足用户不同使用需求。
41.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沿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的方向,支撑件1也可以包括一个限位部11,按压件2也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部21,单个限位部11能够依次与多个定位部21配合,同样可以改变腔体3的空间大小,调节尿道8所承受压力,满足用户不同使用需求。
42.本技术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后续介绍中,以支撑件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限位部11(按压件2包括一个定位部21)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请参照图4-图5所示,限位部11包括第一限位部11a、第二限位部11b和第三限位部11c,定位部21能够依次与第一限位部11a、第二限位部11b和第三限位部11c配合。
43.根据不同用户使用需求,也可以调整限位部11的数量和间隔。
44.具体地,请参照图4-图7所示,限位部11的至少部分的形状为燕尾卡槽,定位部21的至少部分的形状为燕尾凸起,燕尾卡槽的开口朝向支撑件1,燕尾卡槽靠近按压件2的一端形成有第一配合面111,燕尾凸起靠近按压件2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配合面211,第一配合面111与第二配合面211配合,限制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的运动;燕尾卡槽远离按压件2的一端形成第一引导面112,燕尾凸起远离按压件2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引导面212,第一引导面112与第二引导面212配合,引导燕尾卡槽与燕尾凸起分离。
45.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7所示,当限位部11的燕尾卡槽与定位部21的燕尾凸起配合时,特别是燕尾卡槽中靠近按压件2的第一配合面111与燕尾凸起中靠近按压件2的第二配合面211配合时,能够限制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的运动,且当燕尾卡槽的开口113朝向支撑件1时,能够提高限位作用的可靠性,降低在蓄能件5的作用力下燕尾凸起从燕尾卡槽脱离以及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的可能性,以使支撑件1与按压件2之间腔体3的空间大小不变,保证用户所需的对尿道8的压力。此外,当按压件2还没有完全靠近支撑件1,用户需要增加对尿道8的压力时,用户继续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时,燕尾卡槽中远离按压件2的第一引导面112与燕尾凸起远离按压件2的第二引导面212配合,引导燕尾卡槽与燕尾凸起分离,特别是在燕尾卡槽的开口113朝向支撑件1时,使得燕尾凸起能够轻易地向支撑件1运动,并与下一个燕尾卡槽配合。因此,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1和定位部21的结构设置,既提高限位作用的可靠性,又使得用户能够轻易地逐级增加对尿道8的压力,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46.其中,请参照图5-图7所示的,定位部21由按压件2向支撑件1伸出,定位部21的顶部为燕尾凸起,定位部21与按压件2主体的连接处的刚度较小具有一定的柔性,当燕尾凸起的第二引导面212在燕尾卡槽的第一引导面112的引导下,使定位部21能够相对于按压件2变形,便于燕尾凸起脱离燕尾卡槽,解除定位部21与限位部11的配合。
47.另外,在定位部21和按压件2主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筋213,提高定位部21的使用寿命。
48.更具体地,请参照图7所示,第一引导面112与按压件2向靠近支撑件1的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20
°
~45
°
,其中夹角α的大小可以具体为20
°
、25
°
、30
°
、35
°
、40
°
、45
°

49.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示,当夹角α过小(α小于20
°
)时,定位部21无需较大的变形,便可以使燕尾凸起脱离限位部11的燕尾卡槽,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难以控制力度,可能使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距离过多,腔体3的空间过小,压迫尿道8的压力过大,造成用户使用不便。当夹角α过大(α大于45
°
)时,定位部21需要较大的变形,才可以使燕尾凸起脱离限位部11的燕尾卡槽,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要施加较大力度,才可以使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可操作性较差,对于力气较小的用户而言,使用体验较差。因此,夹角α为20
°
~45
°
时,用户的使用体验最好。
50.请参照图6-图8所示,限位部11与解除配合件4之间保持有用于插入定位部21的距离,支撑件1上设置有第三引导面114,第三引导面位于限位部11远离按压件2的一侧,第三引导面114用于引导定位部21向解除配合件4运动,以使定位部21与解除配合件4连接。
51.本实施例,请参照图6-图8所示,定位部21位于限位部11与解除配合件4之间,在用户不操作支撑件1和按压件2时,即在自然状态下,定位部21能够与任一限位部11配合。当定
位部21与最靠近支撑件1的限位部11配合时,用户操作按压件2继续向支撑件1运动时,在第三引导面114的引导作用下,定位部21能够向解除配合件4靠近,使解除配合件4与定位部21连接,在没有限位部11的限位作用下,按压件2能够远离支撑件1,以使腔体3的空间变大,从而使尿道8由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
52.其中,请参照图7所示,第三限位部11c最靠近支撑件1,与第三限位部11c相邻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引导面114,当定位部21位于第三限位部11c时,用户继续操作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时,定位部21在第三引导面114的作用下与第三限位部11c解除配合关系,并向解除配合件4靠近。
53.具体地,请参照图6-图8所示,解除配合件4为设置于支撑件1的第一磁性件,定位部21的至少部分为铁磁性物质,第一磁性件能够吸附定位部21,以解除定位部21和限位部11的配合。
54.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图8所示,在用户操作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和第三引导面114的引导作用下,包含至少部分铁磁性物质的定位部21向第一磁性件靠近,当定位部21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第一磁性件对定位部21的磁吸力逐渐大于定位部21变形所产生的弹力时,定位部21变形所产生的弹力不足以使定位部21回复自然状态,从而使得定位部21与第一磁性件连接。当用户不对按压件2和支撑件1施加力量时,蓄能件5通过自身积蓄的势能使按压件2向远离支撑件1的方向运动。同时,在磁吸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定位部21还能够保持与第一磁性件的连接关系,但定位部21与第一磁性件的有效磁吸作用面积逐渐减小,磁吸力也会逐渐减小,当磁吸力小于定位部21变形所产生的弹力时,可以使定位部21与第一磁性件解除连接关系,定位部21回复自然状态,定位部21继续与限位部11配合,此时按压件2已经向远离支撑件1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使腔体3的空间变大,从而使得尿道8从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仅需以相同的操作,短暂地施加外力,使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通过解除配合件4与定位部21之间磁吸力,以及利用蓄能件5的所积蓄的势能,便可以使按压件2向远离支撑件1的方向运动,扩大腔体3的空间,尿道8由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其结构简单易制作,操作方式较为简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5.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的长度设置恰好使定位部21能够与最远离支撑件1的限位部11(第一限位部11a)配合,从而使得用户可以继续上述相同的操作,使尿道8再由打开状态转变为受压状态以及闭合状态。
56.请参照图8所示,蓄能件5为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弹性件51,弹性件51的一端连接于支撑件1,弹性件51的另一端连接于按压件2。
57.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示,由上述内容可知,蓄能件5用于在解除限位部11和定位部21的配合状态下,蓄能件5利用自身积蓄的势能驱动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以使腔体3的空间变大,减少尿道8的所承受的压力。蓄能件5可以是弹性件51,用户在操作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时,弹性件51压缩变形,从而积蓄弹性势能,用于驱动按压件2向远离支撑件1的方向运动。此外,无论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在何种状态下,弹性件51都是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51使按压件2总保持有远离支撑件1的趋势,从而确保腔体3的空间从最小状态能够回复至最大状态,尿道8由闭合状态直接转变至打开状态,而不是转变为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的某一状态。
58.其中,弹性件51可以是弹簧、气囊或者由具有弹性属性的材质制成。
59.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图10所示,蓄能件5包括第二磁性件52和第三磁性件53,第二磁性件52设置于支撑件1,第三磁性件53设置于按压件2,第二磁性件52和第三磁性件53具有相同极性。
60.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图10所示,位于第一支撑件1的第二磁性件52和位于按压件2的第三磁性件53具有相同极性,用户需要克服第二磁性件52和第三磁性件53之间的磁性排斥力,使按压件2向支撑件1靠近,同时使得第二磁性件52与第三磁性件53之间积蓄磁性势能,使按压件2有远离支撑件1的趋势,以便在用户不继续操作支撑件1和按压件2,以及解除定位部21与限位部11的配合状态下,按压件2能够向远离支撑件1的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的蓄能件5的结构更加简单,使得调整尿道压力的装置的体积更小,结构稳定,且没有疲劳磨损的风险,可靠性高,调整尿道压力的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高。
61.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5所示,支撑件1包括凹槽12,按压件2包括压块22,凹槽12能够容纳至少部分压块22,凹槽12与压块22之间的空间形成腔体3,凹槽12上与压块22相对的一面为第一弧形面121,压块22朝向支撑件1一端的端面为第二弧形面221。
62.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5所示,凹槽12用于容纳尿道8,以限制尿道8相对于调整尿道压力装置的活动范围,降低尿道8受调整尿道压力的装置中其它部件影响的风险,提高使用安全性。凹槽12能够容纳至少部分压块22,凹槽12与压块22之间的空间形成腔体3,腔体3的空间大小随着压块22相对于凹槽12的运动而变化,从而调节尿道8所承受的压力。此外,凹槽12上与压块22相对的一面为第一弧形面121,压块22朝向支撑件1一端的端面为第二弧形面221,沿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的方向,第一弧形面121和第二弧形面221能够贴合尿道8的上下两个端面,当按压件2越靠近支撑件1时,第一弧形面121和尿道8的上端面的贴合面积、第二弧形面221与尿道8的下断面的贴合面积越来越大,降低尿道8的局部位置的压强过大而造成缺血坏死的风险。另外,还能使尿道8位于腔体3的中心,减少尿道8左右偏移的可能性,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63.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5所示,支撑件1包括第一导向件13,按压件2包括第二导向件23,第一导向件13与第二导向件23套接配合,用于引导按压件2沿直线方向相对于支撑件1运动。
64.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向件13与第二导向件23套接配合下,按压件2沿直线方向相对于支撑件1运动,能够充分利用支撑件1的第一弧形面121和按压件2的第二弧形面221的面积来压迫尿道8,尽可能减少尿道8所承受的压强,降低尿道8在受压迫情况下缺血坏死的可能性。
65.其中,请参照图4-图6所示,第一导向件13与第二导向件23均为套筒,第一导向件13能够套接在第二导向件23的外壁。此外,第一导向件13与第二导向件23的内部用于放置弹簧(弹性件51),当第二导向件23向第一导向件13运动时,弹簧在套筒内部沿直线方向压缩。
66.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4所示,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还包括螺钉6,支撑件1设置有安装孔14,支撑件1通过螺钉6与安装孔14的配合连接于耻骨7,因此,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相比现有技术不会侵蚀尿道8、膀胱等人体细胞组织,极大降低感染的可能性,提高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用户的安全性。
67.其中,请参照图4和图6所示,支撑件1包括两个安装孔14,分别位于尿道8的两侧,
并通过手术专用的螺钉6连接至与耻骨7的两端。
68.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尿道8的两侧也各设置有限位部11、定位部21、第三引导面114、解除配合件4、蓄能件5、第一导向件13和第二导向件23,以使用户在操作按压件2相对于支撑件1运动时,按压件2和支撑件1的受力更加平衡,提高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使用寿命,也便于用户操作使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69.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饮食规律、排尿规律和泌尿压力,在没有排尿的意愿下,用户可以使定位部21位于第一限位部11a,腔体3的空间最大,尿道8处于打开状态,尿道8不受压迫,以保证尿道8的血液循环顺畅,当用户有排尿意愿时,可以根据不同使用需求,隔着皮肤操作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以使定位部21位于第二限位部11b或者第三限位部11c,从而给予尿道8一定的压力直至闭合状态,降低用户尿失禁的可能性,同时使弹簧(弹性件51)压缩或者使同极性的第二磁性件52和第三磁性件53靠近)。当用户需要排尿时,再继续操作按压件2向支撑件1运动,在第三引导面114的引导作用下,定位部21(包含铁磁性物质)弯曲变形并被第一磁性件(解除配合件4)吸附,解除定位部21与第三限位部11c的配合关系,用户再取消对支撑件1和按压件2的作用力,在蓄能件5的作用力下,按压件2向远离支撑件1的方向运动。当按压件2远离支撑件1时,定位部21与第一磁性件之间有效磁吸面积逐渐减小,磁吸力逐渐减小,定位部21弯曲变形的弹力使定位部21回复至自然状态,并且运动至第一限位部11a,此时腔体3的空间最大,尿道8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便于用户排尿。
70.综上所述,用户可以利用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实现了动态调节松紧,可根据膀胱内压力的情况,自主精准调节,实现最佳的控尿效果又不会加重对尿道组织的压力而造成缺血损伤。根据用户的自主意愿调节尿道8所承受的压力大小,降低尿道8受长时间压迫缺血坏死的风险,并且本技术的调控尿道压力的装置不侵蚀细胞组织,降低用户感染发炎的风险,提高用户的安全性。
7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