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可切换的氧气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0489发布日期:2022-03-02 04:3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路可切换的氧气增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氧气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路可切换的氧气增压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现有技术中的呼吸机调节气体压力通常是采用流量控制装置进行调节但是采用该方式属于连续式增压,无法跟随患者的呼吸,在吸气时进行脉冲式增压,因而急需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双路可切换的氧气增压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双路可切换的氧气增压系统,包括:
6.底壳和增压壳,所述增压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增压壳均与底壳固定且内部连通;
7.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挡块固定设置在两个增压壳之间且与底壳连通;
8.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增压壳中部;
9.活塞筒,所述活塞筒设置在增压壳内,所述活塞筒套设在进气管上并与之转动连接;
10.弹性双向出气件,所述弹性双向出气件转动设置在进气管上且与进气管连通,所述弹性双向出气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上开设有微孔;
11.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活塞筒内靠近第一活塞板一侧,所述限位块限位第一活塞板的运动最大距离小于第二活塞板。
12.可选地,所述挡块上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活塞筒采用透明不隔绝紫外线材质。
13.可选地,所述弹性双向出气件由两个伸缩管和两个弹簧构成;
14.其中一个伸缩管的最小长度大于另一个伸缩管;
15.两个所述伸缩管对称转动连接在进气管上且与进气管连通,两个所述伸缩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固定,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伸缩管上。
16.可选地,所述活塞筒内还设置有非接触加热组件,所述伸缩管采用金属伸缩管;
17.所述非接触加热组件由隔热套和绕设在隔热套内部的感应线圈构成。
18.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9.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独立的增压壳,并在增压壳内设置可以转动的活塞筒,通过弹性双向出气件改变活塞筒的重心来实现蓄能、增压和出气作业,可以跟随患者的吸气进行脉冲式增压。
20.本发明通过改变两个伸缩管的最小长度,使得两个伸缩管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板收缩时,会使得两侧的阻力臂的长度不同,因而整体重心落在第一活塞板处,因而第一活塞板会竖直向下,从而实现在未充气的情况下,实现复位。
21.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块限位第一活塞板的运动最大距离小于第二活塞板,当第二活塞板的运动距离大于第一活塞板一侧时,此时重心落在第二活塞板一侧,如此使得第二活塞板的微孔与壳体连通,此时气体可以在气压以及弹簧的作用下缓慢的从微孔排出,并最终通过出气管排出,实现增压、蓄能后的排气。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中弹性双向出气件示意图。
25.图中:1底壳、2增压壳、3出气管、4挡块、5紫外线灯、6进气管、7弹性双向出气件、71伸缩管、72弹簧、8第一活塞板、9非接触加热组件、10限位块、11活塞筒、12第二活塞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一
28.参照图1-3,增压壳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增压壳2均与底壳1固定且内部连通,增压壳2的形状应为圆形,且仅底部有开口与底壳1连通,且底部的开口面积小于活塞筒11的开口。
29.出气管3通过挡块4固定设置在两个增压壳2之间且与底壳1连通,挡块4的设置起到了连接出气管3和增压壳2的作用,且还起到了密封的作用。
30.进气管6设置在增压壳中部,参照图1和图2的位置,设置在中部可以给活塞筒11的转动,以及活塞筒11重心的改变提供前提条件。
31.活塞筒11设置在增压壳2内,活塞筒11套设在进气管6上并与之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筒11的力矩中心套设在进气管6上,因而当活塞筒11两侧重量改变时,可以改变力矩中心来实现活塞筒11的翻转与复位。
32.参照图3,弹性双向出气件7由两个伸缩管71和两个弹簧72构成,且这四个零部件是相互独立的。
33.其中一个伸缩管71的最小长度大于另一个伸缩管71,且最小长度小的伸缩管71与第二活塞板12固定,如此设置使得两个伸缩管71在弹簧72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活塞板8和第二活塞板12收缩时,会使得两侧的阻力臂的长度不同,因而整体重心落在第一活塞板8处,因而第一活塞板8会竖直向下。
34.两个伸缩管71对称转动连接在进气管6上且与进气管6连通,两个伸缩管71相互远
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塞板8和第二活塞板12固定,两个弹簧72分别套设在两个伸缩管71上,值得一提的是,弹簧72的两端分别与伸缩管7的根部以及第一活塞板8和第二活塞板12固定,通过弹簧72的设置,实现伸缩管71以及第一活塞板8和第二活塞板12的复位。
35.弹性双向出气件7转动设置在进气管6上且与进气管6连通(即伸缩管7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进气管6上,轴承的侧壁上可以开孔,从而使得进气管6内的气体可以通入伸缩管71内),弹性双向出气件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塞板8和第二活塞板12,第二活塞板12上开设有微孔,微孔的设置使得活塞1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微孔缓慢的流出,微孔的出气流量因小于进气管6的进气流量。
36.限位块10设置在活塞筒11内靠近第一活塞板8一侧,限位块10限位第一活塞板8的运动最大距离小于第二活塞板12,由于限位块10限制了第一活塞板8的运动距离小于第二活塞板12,因而原本重心落在第一活塞板8一侧,当第二活塞板12的运动距离大于第一活塞板8一侧时,此时重心落在第二活塞板12一侧,如此使得第二活塞板12的微孔与壳体1连通,此时气体可以在气压以及弹簧72的作用下缓慢的从微孔12排出,并最终通过出气管3排出。
37.实施例二
38.参照图2,挡块4上安装有紫外线灯,活塞筒11采用透明不隔绝紫外线材质,在本实施例中,活塞筒11可以采用石英玻璃或二氧化硅玻璃,或者pmma材质等,可以让紫外线穿过,从而可以在增压、蓄能的过程中对活塞筒11内的空气进行紫外线一级杀菌。
39.实施例三
40.参照图2,活塞筒11内还设置有非接触加热组件9,伸缩管71采用金属伸缩管,金属伸缩管可以通过非接触加热组件9感应加热。
41.非接触加热组件9由隔热套和绕设在隔热套内部的感应线圈构成,感应线圈与高频电源连接,导线可以从进气管6中穿过并与高频电源连接,当电流通过感应线圈时,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金属的伸缩管71产生感应电流,行程闭合回路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对经由伸缩管71内的空气进行二级加热杀菌。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