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91635发布日期:2022-04-06 13:3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放射科防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x-ray线照射生物体时,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因而可以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如使蛋白分子链断裂、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的断裂、破坏一些对物质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等,甚至可直接损伤细胞结构。
3.在医院放射科为儿童骨盆进行投照过程中,为符合《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标准》中提出的“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的要求,需要对儿童的性腺进行防护。
4.但目前,现有的新型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由于各年龄段儿童体型的不同,防护铅板难以对性腺进行准确的遮挡,从而导致儿童性腺容易受到射线的影响。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包括床板和设置在床板上表面中部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活动板和第一铅板,所述活动板设置为弧形,所述活动板的中部贯穿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一齿槽;
7.所述第一铅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动块,且第一铅板安装在滑动块的上表面,所述滑动块的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中部固定贯穿连接有固定轴,所述滑动块位于滑槽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所述固定套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槽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
8.所述固定轴的外侧壁下端开设有第二齿槽,且第二齿槽与第一齿槽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固定轴外侧壁的上端粘接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上表面与限位槽内侧壁的上端贴合。
9.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扣槽,且扣槽位于凹槽内腔的底部。
10.优选的,所述第一铅板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活动插接有
与之相适配的第二铅板,所述第二铅板位于安装槽内腔的一端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卡在安装槽开口端的内壁用于放置第二铅板与安装槽的内腔分离。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贴合安装槽的内侧壁和第二铅板的一端面,所述安装槽的下端内壁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
12.优选的,所述第二铅板下表面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扣板,且连接板和扣板整体为“l”形,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贯穿第一通槽并延伸至凹槽的内腔,且扣板卡进扣槽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
13.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一端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活动板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的一端与活动板之间通过安装座和销轴活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贴合板由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硬质材料制成,所述贴合板设置为弧形,且贴合板的凹侧面粘接连接有海绵垫。
15.优选的,所述贴合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绑带,所述弹力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
16.优选的,所述床板上表面的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固定贯穿连接有连接套,所述活动板的下端通过连接套与第二通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17.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下表面的两侧均粘接连接有橡胶垫,所述连接环的外侧卡接有卡钩,且卡钩固定安装在床板上表面的边缘。
18.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1、本发明通过将第一铅板连同第二铅板安装在滑动块的上表面,滑动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齿槽的内腔,因此滑动块能够在滑槽的内腔沿活动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进而能够对铅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体型的待检测人员,确保铅板能够对性腺进行良好的射线遮挡防护;
20.2、本发明通过在第一铅板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安装槽,第二铅板与安装槽活动插接,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推力弹簧,推力弹簧位于第二铅板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第二铅板下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扣板,连接板穿过第一通槽并延伸至凹槽的内腔,因此通过相互靠近按压两个第二铅板能够使得两个扣板相互靠近,从而便于将第一铅板连同第二铅板从滑动块的上表面拆卸,进而能够将铅板拆下保护;
21.3、本发明通过在床板上表面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活动板的下端通过连接套与第二通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活动板与贴合板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因此活动板能够穿过第二通槽并收纳进床板的下方,从而减小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防护组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活动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贴合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第一铅板结构爆炸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第二铅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第一铅板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滑动块结构立体半剖示意图。
30.图中:1、床板;2、防护组件;3、活动板;4、第一铅板;5、滑槽;6、限位槽;7、第一齿槽;8、滑动块;9、固定套;10、固定轴;11、第二齿槽;12、弹性垫;13、安装槽;131、第一通槽;14、第二铅板;15、凸块;16、推力弹簧;17、连接板;18、扣板;19、凹槽;20、扣槽;21、安装座;22、贴合板;23、弹力绑带;24、海绵垫;25、连接环;26、第二通槽;27、连接套;2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新型影像放射科用防护装置,包括床板1和设置在床板1上表面中部的防护组件2,床板1的上表面铺设有床垫,以供待检测人员躺在床板1上。
33.具体的,防护组件2包括活动板3和第一铅板4,活动板3设置为弧形,活动板3下表面的两侧均粘接连接有橡胶垫28,活动板3的一端贴合待检测人员的小腹部,活动板3的下单延伸至待检测人员的两腿之间,橡胶垫28的设置能够提高本装置佩戴时的舒适性,活动板3的中部贯穿开设有滑槽5,滑槽5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的内侧壁底部开设有第一齿槽7;
34.其次,在第一铅板4的下方设置有滑动块8,且第一铅板4安装在滑动块8的上表面,滑动块8的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9,固定套9的中部固定贯穿连接有固定轴10,滑动块8位于滑槽5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固定套9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限位槽6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因此滑动块8能够在滑槽5的内腔沿活动板3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35.进一步的,在固定轴10的外侧壁下端开设有第二齿槽11,且第二齿槽11与第一齿槽7之间相互啮合,从而能够对滑动块8的滑动进行限位,固定轴10外侧壁的上端粘接有弹性垫12,弹性垫12的上表面与限位槽6内侧壁的上端贴合,弹性垫12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当滑动块8移动并挤压弹性垫12使得弹性垫12被压缩时,第二齿槽11能够与第一齿槽7发生分离,此时滑动块8即可在滑槽5的内腔滑动。
36.并且,在滑动块8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9,两个凹槽19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扣槽20,且扣槽20位于凹槽19内腔的底部。
37.而且,在第一铅板4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内腔活动插接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二铅板14,第二铅板14位于安装槽13内腔的一端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5,凸块15卡在安装槽13开口端的内壁用于放置第二铅板14与安装槽13的内腔分离,因此第二铅板14能够在安装槽13的内腔滑动,从而增大第一铅板4与第二铅板14的覆盖范围。
38.其次,在安装槽13的槽底设置有推力弹簧16,推力弹簧16的两端分别贴合安装槽13的内侧壁和第二铅板14的一端面,安装槽13的下端内壁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131,第二铅板14下表面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的一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扣板18,且连接板17和扣板18整体为“l”形,连接板17的下端贯穿第一通槽131并延伸至凹槽19的内腔,且扣板18卡进扣槽20的内腔并与之相适配,推力弹簧16提供推力使得第二铅板14
向安装槽13的开口端滑动,此时连接板17和扣板18随第二铅板14的滑动而移动,直至扣板18卡入扣槽20的内腔,此时第一铅板4即可稳定的安装在滑动块8的上表面,并随滑动块8的滑动而移动,进而确保本装置能够根据待检测人员体型的不同而调节第一铅板4和第二铅板14的覆盖位置,从而确保铅板能够更准确的对性腺进行射线遮挡,以提高防护的效果。
39.进一步的,在活动板3一端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1,活动板3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贴合板22,贴合板22的一端与活动板3之间通过安装座21和销轴活动连接,因此贴合板22能够围绕其一端的销轴进行转动,贴合板22由可发生弹性形变的硬质材料制成,贴合板22设置为弧形,能够与待检测人员腹部的两侧进行更好的贴合,且贴合板22的凹侧面粘接连接有海绵垫24,海绵垫24的设置能够避免贴合板22将待检测人员的皮肤刮伤。
40.并且,在贴合板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绑带23,弹力绑带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5,连接环25的外侧卡接有卡钩,且卡钩固定安装在床板1上表面的边缘,弹力绑带23能够进行弹性形变,因此通过拉动弹力绑带23能够使得贴合板22紧贴待检测人员小腹的两侧,从而确保活动板3的一端能够贴合在待检测人员的小腹处。
41.而且,在床板1上表面的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26,活动板3的下端固定贯穿连接有连接套27,活动板3的下端通过连接套27与第二通槽26的内腔活动连接,因此活动板3能够以连接套27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使之穿过第二通槽26转动至床板1的下方进行收纳。
42.本发明工作原理:
43.本装置使用时,待检测人员平躺在床板1的上表面,然后转动防护组件2使得防护组件2穿过第二通槽26并位于床板1的上方,接着活动板3穿过待检测人员的两腿之间,直至活动板3的一端覆盖在待检测人员的小腹处;
44.在转动贴合板22使得贴合板22贴合在待检测人员小腹处的两侧,然后拉动弹力绑带23将连接环25与安装在床板1上表面两侧的卡钩相互扣紧,即可对本装置进行定位;
45.然后相互靠近按压两个第二铅板14,并将连接板17的下端插入凹槽19的内腔,松开第二铅板14后,推力弹簧16提供推力使得两个第二铅板14相互远离,进而带动两个扣板18分别卡进两个扣槽20的内腔,以此确保第一铅板4与滑动块8之间的稳定连接;
46.接着微微向上拉动滑动块8使得弹性垫12受压并发生形变,此时第二齿槽11与第一齿槽7相互分离,然后滑动滑动块8即可对第一铅板4和第二铅板14的位置进行调节,确保铅板能够准确的对待检测人员的性腺进行遮挡,从而避免待检测人员的性腺受到射线的影响。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