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14681发布日期:2022-03-12 10:50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中医认为:骨折愈合可概括为瘀去、新生、骨合三个阶段。“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则骨不得合。”骨折早期,因骨折本身及邻近软组织血管断裂出血,在骨折部位形成血肿而后形成凝结成含有网状纤维素的血凝块。随着红细胞的破坏、纤维蛋白的渗出、毛细血管的增生和成纤维细胞、吞噬细胞、异物巨细胞的入侵,血肿逐渐机化,肉芽组织再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一起形成纤维性骨痴。此期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以加强骨折断端局部血液循环,并清除血凝块以及代谢中的分解产物。骨折中期,充塞在骨折断端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大部分转变为软骨,软骨细胞经过增生、变性、钙化而骨化(软骨内骨化)形成原始骨痂。此期骨痂中的血管、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侵入骨折端,一方面使骨样组织逐渐经过钙化而成骨组织,一方面继清除坏死骨组织。因此,这一时期的治疗以接骨续损为主,祛瘀活血为辅。
3.目前市场上售卖的跌打伤膏等药物种类繁多,没有统一标准,不易进行质量控制,且效果治愈时间较长,有的药品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过敏副反应。且吴尚先在《理论骈文》中指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
……
虽治在外,元殊治在内也。所以与内治疗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将内治和外治相结合治疗,才能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以达到内外兼治,整体与局部兼顾。本发明提供了新型的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内服和外敷相结合,全方共奏接骨续筋、活瘀通络之功,使瘀血去、新血生,骨折得以愈合,增加了疗效,以发挥组成多味药物复方的良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针对治愈时间较长、药效持久差、极易产生副作用等缺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及其散剂和膏药剂的制备方法,内服和外敷相结合,全方共奏接骨续筋,增加治疗疗效。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步骤如下:
8.s1、所述制备接骨续筋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下述药材的组成及重量份配比为:翠蛇10~20份、藏红花7~17份、杜仲15份、乳香10份、桃仁12份、三七7份、党参13份、牛夕17份、地青杠15份、伸筋草10~20份、巴岩龙12份、竹叶青10~20份、没药12份、四块瓦10~19份、麝香3份、倒插花10份、地龙10份、甜瓜子50~150份、榆树皮200~400份、赤芍3份、白芍9份、续断50~300份、生地9份、丹皮7份、炒大黄5份、细辛15份、川乌5份、生半夏3份、胡椒9份、天
麻3份、生南星50份、玛瑙15份、珍珠米1~5份、节金龙5份、冰片1~10份、石泽兰5~35份、透骨草35份、接骨丹7份、过江龙9份,以上重量份另外加红螃蟹7个(250~400份/个)、土鳖7个(3~10份/个)组成的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
9.s2、将步骤1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配置好的药材一起放入浸泡池中,加入所放药材重量的5倍清水浸泡2小时,浸泡后沥干水分,均匀摊开放置于干燥箱中,80℃烘干3.5小时,然后通过研磨机研磨成粉,用120目筛过筛,混合均匀后的药粉用袋装后80℃灭菌20min,得到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散剂。
10.s3、将步骤1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配比混合后进行炮制,先用中药组合物重量10倍的植物豆油浸泡2小时,再用文火加热煮沸2小时,药料炸至颜色变为深褐色到棕色为止,药渣捞出,药油备用。加入药油重量1/10的压敏胶后,文火加热并搅拌,待压敏胶全部融化后,加入药油重量1/10的松香细粉,搅拌均匀,降温至110℃加入药油重量1/9的氧化锌粉,边搅拌边加,去火,待温度降至80℃,按量滩涂在无纺布粘合材料,即得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膏药。
11.优选的,所述步骤2制备的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散剂,为10g/袋。
12.优选的,所述步骤4制备的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膏药,为12-15g/贴。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且制备了由该中药组合物组成的散剂和膏药剂,内服和外敷相结合,整体与局部兼顾,增加了疗效,既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加快清除局部代谢废物,减轻局部肿胀,使疼痛得以缓解,又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透皮吸收,直达病所,促进骨折愈合。本发明还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本发明见效快,治愈时间短,能够对骨折、骨碎、骨裂快速愈合,且本发明制备简单且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一:
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s1、所述制备接骨续筋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下述药材的组成及重量份配比为:翠蛇10g、藏红花7g、杜仲15g、乳香10g、桃仁12g、三七7g、党参13g、牛夕17g、地青杠15g、伸筋草10g、巴岩龙12g、竹叶青10g、没药12g、四块瓦10g、麝香3g、倒插花10g、地龙10g、甜瓜子50g、榆树皮200g、赤芍3g、白芍9g、续断50g、生地9g、丹皮7g、炒大黄5g、细辛15g、川乌5g、生半夏3g、胡椒9g、天麻3g、生南星50g、玛瑙15g、珍珠米1g、节金龙5g、冰片1g、石泽兰5g、透骨草35g、接骨丹7g、过江龙9g、红螃蟹1750g、土鳖21g组成的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药材总重量
为2.45kg。
20.s2、将步骤1中称好的2.45kg药材一起放入浸泡池,加入12.25kg清水浸泡2小时,浸泡后沥干水分,均匀摊开放置于干燥箱中,80℃烘3.5小时,然后通过研磨机研磨成粉,然后过120目筛过筛,混合均匀后的药粉用袋装后80℃灭菌20min,得到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散剂,每袋净重10g。
21.s3、将步骤1中药组合物混合后进行炮制,将所有混合后药材放入炸料锅中先用24.5kg植物豆油浸泡2小时,用武火加热至沸腾改为文火加热煮沸2小时,药料炸至颜色变为深褐色到棕色为止,停止加热,将外枯内焦的药渣捞出,剩余药油称重20.1kg。将2.01kg压敏胶加入药油中,用文火加热并搅拌,油温控制在190℃,待压敏胶全部融化后,加入2.01kg松香细粉(50目过筛后),搅拌均匀,适当降温至110℃加入2.23kg重量的氧化锌粉(100目过筛后),边搅拌边加,去火,待温度降至80℃,定量滩涂在10
×
10cm的无纺布粘合材料即得感冒灵膏药贴,每贴重量约12g。
22.实施例二:
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s1、所述制备接骨续筋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下述药材的组成及重量份配比为:翠蛇20g、藏红花17g、杜仲15g、乳香10g、桃仁12g、三七7g、党参13g、牛夕17g、地青杠15g、伸筋草20g、巴岩龙12g、竹叶青20g、没药12g、四块瓦19g、麝香3g、倒插花10g、地龙10g、甜瓜子150g、榆树皮400g、赤芍3g、白芍9g、续断300g、生地9g、丹皮7g、炒大黄5g、细辛15g、川乌5g、生半夏3g、胡椒9g、天麻3g、生南星50g、玛瑙15g、珍珠米5g、节金龙5g、冰片10g、石泽兰35g、透骨草35g、接骨丹7g、过江龙9g、红螃蟹2800g、土鳖70g组成的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药材总重量约为4.19kg。
25.s2、将步骤1中称好的4.19kg药材一起放入浸泡池,加入20.95kg清水浸泡2小时,浸泡后沥干水分,均匀摊开放置于干燥箱中,80℃烘3.5小时,然后通过研磨机研磨成粉,然后过120目筛过筛,混合均匀后的药粉用袋装后80℃灭菌20min,得到接骨续筋中药组合物散剂,每袋净重10g。
26.s3、将步骤1中药组合物混合后进行炮制,将所有混合后药材放入炸料锅中先用41.9kg植物豆油浸泡2小时,用武火加热至沸腾改为文火加热煮沸2小时,药料炸至颜色变为深褐色到棕色为止,停止加热,将外枯内焦的药渣捞出,剩余药油称重35.5kg。将3.55kg压敏胶加入药油中,用文火加热并搅拌,油温控制在190℃,待压敏胶全部融化后,加入3.55kg松香细粉(50目过筛后),搅拌均匀,适当降温至110℃加入3.94kg重量的氧化锌粉(100目过筛后),边搅拌边加,去火,待温度降至80℃,定量滩涂在10
×
10cm的无纺布粘合材料即得感冒灵膏药贴,每贴重量约15g。
27.本实施例制备所得的接骨续筋散剂和接骨续筋膏药结合使用方法:
28.本发明制备的接骨续筋散剂为内服药,一天两到三次,每次10g。
29.搭配制备的接骨续筋膏药外敷,将膏药贴加热后贴于患处,每3-4天换一次。
30.临床试验:
3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22例,其中男81例,女4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粉碎性骨折27例,稳定性骨折96例。其中车祸64例,摔伤25例,砸伤21例,其他12例。按抽签法随机
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4例,稳定性骨折47例,共69处骨折。对照组61例,粉碎性骨折13例,稳定性骨折48例,共66处骨折。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病情、病程、骨折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32.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骨折处比较
[0033][0034]
给药期间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病例纳入标准:所有人选观察的病例为四肢长管骨骨折(除外股骨粗隆、股骨头颈骨折)。

保守治疗,骨折稳定,医师指导下短时间去除外固定,不会引起骨折移位的患者。

手术治疗,骨折固定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拆线3d后的患者。
[0035]
从统计结果来看,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接骨续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散剂和膏药的药物组合治疗,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本发明药物组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无毒副作用,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0036]
典型病例1:夏某某,男23岁,山东人,患者右脚被砸骨折术后6个月,骨折局部无明显增生,患者采用本发明的接骨续筋散剂和接骨续筋膏药的内服外敷治疗,四十七天后进行复查,复查显示骨折局部大量骨痂形成,达到了临床治愈标准。
[0037]
典型病例2:徐某,女45岁,河南人,患者车祸造成左脚小腿胫骨两处骨折,患者采用本发明的接骨续筋散剂和接骨续筋膏药的内服外敷治疗,四十九天后进行复查,复查显示骨折局部大量骨痂形成,达到了临床治愈标准。
[003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