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盖卸妆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32757发布日期:2022-04-13 16:2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盖卸妆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化妆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奶盖卸妆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卸妆产品是一种以粉底、睫毛膏、口红等油性彩妆化妆品的卸妆为主要目的的化妆品。现有的卸妆产品有卸妆水、卸妆油、卸妆乳、卸妆膏等。其中,卸妆水的配方中主要溶剂为水,溶解有较多的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和乙醇,较多的为透明无色液体,比较适合卸除淡妆的水剂化妆用品。但对于妆容较浓时,卸妆水的清洁力度较小,容易在皮肤上产生化妆品残留,残留下来的污垢会导致色素沉淀、黑斑、青春痘等不良后遗症。而卸妆油、卸妆乳、卸妆膏等虽然能够较好的将较浓的妆容进行卸除,但往往在卸妆后,会带来皮肤油腻感或对皮肤产生刺激发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在清爽卸妆的同时,使皮肤不受刺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奶盖卸妆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奶盖卸妆产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奶盖卸妆产品,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润肤剂30-40%、保湿剂1-11%、皮肤调理剂1-10%、防腐剂0.1-1%、乳化剂0.5-2%、增稠剂1-10%,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皮肤调理剂为柑橘果提取物。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肤剂是主要卸妆成分,在卸妆的同时,本技术加入了保湿剂和皮肤调理剂,皮肤调理剂为柑橘果提取物,柑橘果提取物有强烈广谱的抗菌性,对致痤疮菌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还具有除螨的功效;并且对多种自由基有消除作用,是理想的抗氧化剂,结合对表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有抗衰功能,将其应用在卸妆产品中,可以大大减小卸妆产品对皮肤的刺激性,并且其与保湿剂相互协同,使皮肤在卸妆时,柑橘果提取物可以保护皮肤角质层,保湿剂可以保持皮肤水润,从而在卸妆时,使皮肤不易刺激泛红。
6.作为优选:所述奶盖卸妆产品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润肤剂33-37%、保湿剂3-8%、皮肤调理剂3-8%、防腐剂0.3-0.7%、乳化剂1-1.5%、增稠剂3-8%,余量为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各原料进行优化配比,使其卸妆油腻感减轻,并且卸妆后皮肤的水分含量较高。
8.作为优选:所述保湿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丁二醇1-10份、乙基己基甘油0.1-1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丁二醇和乙基己基甘油之间在保湿能力上具有协同作用,其添加两者时的保湿效果均优于单独添加,并且乙基己基甘油还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10.作为优选:所述润肤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异十六烷10-20份、环己硅氧烷1-10份、碳酸二辛酯1-10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十六烷和碳酸二辛酯同时添加时,无明显油腻感,单独添加时,油腻感较明显,说明两者在卸妆的清洁度上起到协同作用,两者同时添加时,其卸妆更干净。
12.作为优选:所述润肤剂还包括1-10重量份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肤剂中添加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增加皮肤在卸妆后的清爽感,减少皮肤油腻,使皮肤水润透亮。
14.作为优选:所述乳化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0.1-1份的eg-40氢化蓖麻油、0.1-1份的pg-26-丁醇聚醚-26。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g-40氢化蓖麻油和ppg-26-丁醇聚醚-26之间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单独添加时,其乳化能力较差,摇晃后恢复时间较短,不适宜实际使用。
16.作为优选:所述增稠剂为氯化钠。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奶盖卸妆产品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奶盖卸妆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保湿剂、乳化剂、皮肤调理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加入到水中,然后混合均匀,得混合液,2)将润肤剂和混合液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即可水乳分层,即得奶盖卸妆产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液为水相,润肤剂为油相,首先将水相进行混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再与润肤剂混合,即可得到奶盖卸妆产品。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润肤剂是主要卸妆成分,在卸妆的同时,本技术加入了保湿剂和皮肤调理剂,皮肤调理剂为柑橘果提取物,柑橘果提取物有强烈广谱的抗菌性,对致痤疮菌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还具有除螨的功效;并且对多种自由基有消除作用,是理想的抗氧化剂,结合对表皮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有抗衰功能,将其应用在卸妆产品中,可以大大减小卸妆产品对皮肤的刺激性,并且其与保湿剂相互协同,使皮肤在卸妆时,柑橘果提取物可以保护皮肤角质层,保湿剂可以保持皮肤水润,从而在卸妆时,使皮肤不易刺激泛红。2、本技术的微生物检测中,均未检测出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并且其细菌总数均在259cfu/g以下,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不超过48cfu/g,均符合微生物指标;同时,其金属检测中,铅含量均在1.1mg/kg以下,汞含量均不超过0.14mg/kg,同时,砷含量均小于0.21mg/kg,均在有毒物质限量范围内,符合生产要求;在使用本技术的奶盖卸妆产品进行卸妆后,其面部皮肤的含水量均上升,皮肤的含水量最高可提高1.34%,并且在卸妆后,面部皮肤均未出现明显泛红情况。在使用本技术的奶盖卸妆产品时,通过摇晃后,其分层消除,然后进行使用,本技术在摇晃后,其恢复时间适中,较适用于实际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具体内容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原料
21.本技术的原料均为市售普通产品。制备例
22.制备例1
一种润肤剂,其制备步骤如下:将15kg的异十六烷、5kg的环己硅氧烷、6kg的碳酸二辛酯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润肤剂。
23.制备例2-4制备例2-4的一种保湿剂,其各原料用量如表1所示,其制备步骤如下:将丁二醇和乙基己基甘油按照表1中的用量进行称量,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保湿剂。
24.表1制备例2-4的各原料及各原料的用量(kg) 制备例2制备例3制备例4丁二醇1610乙基己基甘油10.60.1
25.制备例5一种乳化剂,其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如表3所示,其制备步骤如下:将0.6kg的peg-40氢化蓖麻油和0.5kg的ppg-26-丁醇聚醚-26混合均匀,即可得到乳化剂。实施例
26.实施例1-4一种奶盖卸妆产品,其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如表2所示,其制备步骤如下:1)将保湿剂、乳化剂、皮肤调理剂、增稠剂和防腐剂加入到水中,然后混合均匀,得混合液,2)将润肤剂和混合液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30min,即可水乳分层,即得奶盖卸妆产品。其中,润肤剂来自制备例1,保湿剂均来自制备例2,乳化剂均来自制备例5,皮肤调理剂均为柑橘果提取物,增稠剂均为氯化钠,防腐剂均为苯氧乙醇。
27.表2实施例1-4的各原料及各原料用量(kg)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润肤剂30333740保湿剂11831乳化剂0.511.52皮肤调理剂10831增稠剂13810防腐剂0.10.30.71水47.446.746.845
28.实施例5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保湿剂来自制备例3,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29.实施例6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保湿剂来自制备例4,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0.实施例7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保湿剂的添加量为1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31.实施例8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保湿剂的添加量为3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32.实施例9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保湿剂的添加量为11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33.实施例10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皮肤调理剂的添加量为1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34.实施例11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皮肤调理剂的添加量为3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35.实施例12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皮肤调理剂的添加量为10kg,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36.实施例13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肤剂的配方中还含有1kg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
37.实施例14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润肤剂的配方中还含有10kg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余步骤与实施例5均相同。对比例
38.对比例1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添加的润肤剂配方中,异十六烷的添加量为0,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39.对比例2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添加的润肤剂配方中,碳酸二辛酯的添加量为0,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40.对比例3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添加的保湿剂配方中,丁二醇的添加量为0,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41.对比例4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添加的保湿剂配方中,乙基己基甘油的添加量为0,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42.对比例5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皮肤调理剂的添加量为0,其余
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43.对比例6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添加的乳化剂配方中,peg-40氢化蓖麻油的添加量为0,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
44.对比例7一种奶盖卸妆产品,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添加的乳化剂配方中,ppg-26-丁醇聚醚-26的添加量为0,其余步骤与实施例2均相同。性能检测试验检测方法/试验方法
45.按照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7的制备方法制备奶盖卸妆产品,然后按照如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46.微生物指标:通过qb/t 2660-2004中的方法进行检测,分别对其细菌总量、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进行检测,如表3所示;有毒物质限量:通过qb/t 2660-2004中的方法进行检测,分别对其铅、汞、砷的含量进行检测,如表3所示;感官、理化指标:通过qb/t 2660-2004中的方法进行检测,对其外观和耐热耐寒性能进行观测,其中,耐热检测时,其温度为50℃,保持时间为24h,耐寒检测时,其温度为-18℃,保持时间为24h;其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47.皮肤水分变化率:通过皮肤水分检测仪对皮肤卸妆前进行检测,然后在卸妆后5min时进行检测,然后计算其皮肤水分的变化;卸妆后皮肤状况:选取3名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女性志愿者,然后在其持妆8h后,通过本技术的奶盖卸妆产品进行卸妆,然后对卸妆后的皮肤清爽程度进行打分,其中,面部皮肤光滑湿润,无明显泛红:4-5分;面部光滑湿润,轻微泛红后可恢复:2-3分;面部有泛红,较长时间恢复:0-1分。
48.表3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7的奶盖卸妆产品的检测结果
49.本技术的微生物检测中,均未检测出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并且其细菌总数均在259cfu/g以下,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不超过48cfu/g,均符合微生物指标;同时,其金属检测中,铅含量均在1.1mg/kg以下,汞含量均不超过0.14mg/kg,同时,砷含量均小于0.21mg/kg,均在有毒物质限量范围内,符合生产要求。
50.表4检测结果
51.由实施例1-14和对比例1-7,以及表4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在使用本技术的奶盖卸妆产品进行卸妆后,其面部皮肤的含水量均上升,皮肤的含水量最高可提高1.34%,并且在卸妆后,面部皮肤均未出现明显泛红情况。在使用本技术的奶盖卸妆产品时,通过摇晃后,其分层消除,然后进行使用,本技术在摇晃后,其恢复时间适中,较适用于实际使用。
52.由实施例2和实施例5-6的检测数据可知,制备例3的保湿剂的保湿效果较优,在使用制备例3的保湿剂制备的奶盖卸妆产品后,其皮肤含水率较高;结合实施例7-9,随着保湿剂的添加量逐渐增大,其皮肤水分变化率逐渐增大,但在添加量到8kg以后,无明显增加,因此,其保湿剂添加量在3-8kg时比较适宜。
53.由实施例5和实施例10-12,以及对比例5的检测数据可知,皮肤调理剂的添加可明显改善皮肤泛红的现象,减少卸妆时带来的皮肤损伤,并且皮肤调理剂的添加量在3kg以上时,其改善卸妆产品对皮肤的刺激较为明显。
54.由实施例5和实施例13-14的检测数据可知,润肤剂中添加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增加皮肤在卸妆后的清爽感,减少皮肤油腻。
55.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1-2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异十六烷和碳酸二辛酯同时添加时,无明显油腻感,单独添加时,油腻感较明显,说明两者在卸妆的清洁度上起到协同作用,两者同时添加时,其卸妆更干净。
56.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3-4的检测结果可知,保湿剂中,丁二醇和乙基己基甘油之间在保湿能力上具有协同作用,并且结合表3,乙基己基甘油还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57.由实施例2和对比例6-7的检测数据可知,peg-40氢化蓖麻油和ppg-26-丁醇聚醚-26之间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单独添加时,其乳化能力较差,摇晃后恢复时间较短,不适宜实际使用。
58.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