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0127发布日期:2022-04-06 16:5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及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口臭,也称口气,原因是因为机体免疫力降低,造成内脏功能失调,导致产生异臭化合物气体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继而在人体内吸收分解营养成分、产生高浓度的气体形态异臭化合物,当异臭化合物气体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就会进入血液中,并原封不动地被血液运至肺部、胃部,经口腔与鼻腔排出体外,主要临床症状为口腔异味。现代城市人已渐渐将另一个能体现现代人素质修养和风度的重点放在口腔的气味上。口里充斥难闻的气味,不仅自己觉得难受,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人,严重影响了个人形像与社交,因而导致此类人群对于口气清新剂有着急切的需求。
3.口臭分为口源性口臭与非口源性口臭,口源性口臭通常为酸臭味,与细菌发酵有关,常伴有齿槽溢脓、龋齿、齿缝稠疏、牙龈炎、牙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及唾液腺炎等症状,有化脓时还可出现腐败性口臭。非口源性口臭主要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出现酸臭味口臭、幽门梗阻等;另外,不同的疾病可导致口腔发出不同的异味,如晚期胃癌常出现臭鸭蛋味口臭,严重便秘和肠梗阻病人常出现粪臭味,糖尿病病人口中出现烂苹果味、酮味,尿毒症病人口中及呼气中有尿臭,肝昏迷者出现肝臭味(老鼠味口臭);血友病人口中出现血腥臭,呼吸系统疾病如肺化脓症、腐败性气管炎常出现腐酸性口臭、恶臭;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常出现血腥味口臭;晚期肺癌常于口腔中及呼气中同时出现腐腥臭。口源性口臭是口臭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生原因不仅仅与口腔细菌有关,肠胃中幽门螺杆菌才是导致口臭的主要原因,约 80%的口臭都源自幽门螺杆菌感染(据统计我国有近7亿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食物或其它传播途径被传染进入口腔,部分藏匿于口腔牙周组织中,分解残留食物产生大量尿素酶与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引起顽固性口臭;大多数则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道、而后寄生在胃粘膜上,进而产生和释放一些炎症损害胃粘膜,而导致口臭、胃胀、反酸、胃疼。另外,真菌感染也是导致口源性口臭的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口气清新剂多种多样,但大多是以清除口腔食物残渣、暂时性祛除口腔异味为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口臭的发生。也就是说,目前仍然缺乏一种既能抑制口腔细菌生长、又能抑制幽门螺杆菌与真菌生长的口气清新剂。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气清新剂,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有效清除口源性口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及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包括以下组分:
6.茶树精油1-10份;
7.茶多酚1-10份;
8.薄荷脑1-5份;
9.肉桂醛1-5份;
10.丁香油1-5份;
11.橙花油1-10份;
12.食用甘油5-50份;
13.蒸馏水5-30份;
14.丙二醇5-40份;
15.食用酒精1-5份。
16.作为优选,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包括以下步骤:
17.第一步:将茶多酚溶解于水、食用甘油混合液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
18.第二步:将薄荷脑、茶树精油、肉桂醛、丁香油、橙花油依次加入食用酒精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边搅拌边依次滴加丙二醇;
19.第三步:之后将第一步中的溶液缓缓加入到第二步中的溶液中,常温搅拌30min即可。
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步、第二步与第三步中均采用电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
21.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搅拌上安装有减速机。
22.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步制成的产品可以应用于制备漱口水、电子雾化液。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口气清新剂,该口气清新剂中由天然植物提取物组成,不含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有害化学物质,天然环保,安全无毒无副作用,既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也对口臭、烟异味有很好清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包括以下组分:茶树精油1-10份、茶多酚1-10份、薄荷脑1-5份、肉桂醛1-5份、丁香油1-5 份、橙花油1-10份、食用甘油5-50份、蒸馏水5-30份、丙二醇5-40份、食用酒精1-5份;
26.第一步、第二步与第三步中均采用电动搅拌设备进行搅拌,电动搅拌上安装有减速机。
27.各实施例成分配比表(%)
[0028][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其中含茶树精油1%、茶多酚4%、薄荷脑1%、肉桂醛1%、丁香油1%、橙花油5%、食用甘油36%、蒸馏水24%、丙二醇25%、食用酒精1%,食用香精1%。
[0031]
制备方法:(1)将茶多酚溶解于水、食用甘油混合液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2)将薄荷脑、茶树精油、肉桂醛、丁香油、橙花油依次加入食用酒精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边搅拌边依次滴加丙二醇。之后将(1) 溶液缓缓加入到(2)溶液中,常温搅拌30min即可。
[0032]
产品的用途:可应用于制备漱口水、电子雾化液;
[0033]
实施例2:
[0034]
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其中含茶树精油5%、茶多酚2%、薄荷脑3%、肉桂醛2%、丁香油3%、橙花油3%、食用甘油35%、蒸馏水18%、丙二醇25%、食用酒精2%,食用香精2%。
[0035]
制备方法是:(1)将茶多酚溶解于水、食用甘油混合液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2)将薄荷脑、茶树精油、肉桂醛、丁香油、橙花油依次加入食用酒精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边搅拌边依次滴加丙二醇。之后将(1) 溶液缓缓加入到(2)溶液中,常温搅拌30min即可。
[0036]
产品的用途:可应用于制备漱口水、电子雾化液;
[0037]
实施例3:
[0038]
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其中含茶树精油6%、茶多酚5%、薄荷脑5%、肉桂醛4%、丁香油2%、橙花油6%、食用甘油35%、蒸馏水7%、丙二醇25%、食用酒精2%,食用香精3%。
[0039]
制备方法是:(1)将茶多酚溶解于水、食用甘油混合液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2)将薄荷脑、茶树精油、肉桂醛、丁香油、橙花油依次加入食用酒精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边搅拌边依次滴加丙二醇。之后将(1) 溶液缓缓加入到(2)溶液中,常温搅拌30min即可。
[0040]
产品的用途:可应用于制备漱口水、电子雾化液;
[0041]
实施例4:
[0042]
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其中含茶树精油1%、茶多酚1.5%、薄荷脑2.5%、肉桂醛1%、丁香油1.5%、橙花油1.5%、食用甘油59%、蒸馏水2%、丙二醇 25%、食用酒精1%、食用香精4%。
[0043]
制备方法是:(1)将茶多酚溶解于水、食用甘油混合液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2)将薄荷脑、茶树精油、肉桂醛、丁香油、橙花油依次加入食用酒精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边搅拌边依次滴加丙二醇。之后将(1) 溶液缓缓加入到(2)溶液中,常温搅拌30min即可。
[0044]
产品的用途:可应用于制备漱口水、电子雾化液;
[0045]
实施例5:
[0046]
一种抑菌型口气清新剂,其中含茶树精油1.5%、茶多酚2.5%、薄荷脑3%、肉桂醛1.5%、丁香油1.0%、橙花油1.5%、食用甘油55%、蒸馏水3%、丙二醇 25%、食用酒精1%、食用香精5%。
[0047]
制备方法是:(1)将茶多酚溶解于水、食用甘油混合液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2)将薄荷脑、茶树精油、肉桂醛、丁香油、橙花油依次加入食用酒精中,室温下充分搅拌30min,边搅拌边依次滴加丙二醇。之后将(1) 溶液缓缓加入到(2)溶液中,常温搅拌30min即可。
[0048]
产品的用途:可应用于制备漱口水、电子雾化液;
[0049]
将上述实施例1-3中得到的口气清新剂与市面某品牌畅销的口气清新剂进行去异味能力和感受试验对比,实验结果具体如下表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3中制得的口气清新剂能有效去除口腔中的蒜味和烟味,且口感舒适,无刺激,同时改善了使用现有的口气清新容易引起口苦的技术问题,
[0050]
下表为口气清新剂的去异味能力对比实验
[0051][0052]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大肠杆菌(echerichia coli,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汉逊氏酵母(hansenulasp,h)、青霉菌(penicillium,p),幽螺门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分别简写为s、e、b、h、p、a和hp;
[0053]
hp采用专用培养基进行培养,其它细胞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常规培养,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实施例口气清新剂的抑菌效果。用无菌生理盐水将各种细菌配制成106~107个/l孢子悬液,取0.2ml均匀涂抹到灭菌平板上。然后将浸过茶多酚溶液的滤纸放到每个涂有菌液的平板上,等距离放3片,每个试验平行6次。以无菌水作对照。结果见下表;
[0054]
下表为不同实施例的抑菌效果(注:---表示无抑菌效果)
[0055][0056]
将上述实施例1-3得到的口气清新剂进行急性经口毒性检测,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0057]
测试方法: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
[0058]
检测环境:spf动物房,合格证号:syxk(粤)2013-0086,室温22℃,相对湿度60%;
[0059]
试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n0.440072000115050.
[0060]
动物数/系别:雌雄各10只
[0061]
溶媒:蒸馏水
[0062]
染毒途径:经口灌胃
[0063]
试验方法:采用一次限量法,灌胃剂量为5.og/kg;染毒前动物禁食过夜。染毒后,每天2次观察中毒症状或行为变化,每周称重一次,对中毒死亡动物和染毒14天存活动物作大体病理观察。
[0064]
测试结果:上述实施例1-3中制得的口气清新剂急性经口毒性ld50》 5000mg/kg体重。实验动物在染毒14天内未见任何中毒症状和中毒死亡;雌雄动物的平均体重未见异常。实验观察结束,对受试动物进行大体病理解剖检查也未见异常变化。
[0065]
由以上可知,实施例1-3样品对小鼠的经口ld50》5000mg/kg体重,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本发明的口气清新剂实际无毒。
[006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