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570977发布日期:2022-04-09 03:5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日化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以及该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泡脚”已成为现代人们公认的养生方法之一,古往今来,也有诸多史书及现代研究表明泡脚可以起到缓解身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但单纯采用热水泡脚已不再为人们所喜欢,现今人们大多会在泡脚的时候添加一种或几种中草药,通过泡脚达到帮助身体祛湿的功效。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辅助泡脚中药大多采用泡脚包的形式,即将一种或多种具有祛湿活血功能的中草药粉碎后装入棉质包中,通过泡脚过程中的热水浸泡将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释放,被皮肤缓慢吸收。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逐渐改善,目前人们已不满足于泡脚的理疗功效,人们还希望在泡脚的同时可以对脚部皮肤起到修护和保养的功效,但大多数护肤品都为水溶质地,即无法在泡脚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护肤功效。
[0003]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泡脚包大多存在携带不便、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药粉泄露、味道较为怪异以及活性成分浸出效率慢等问题,同时由于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泡脚包中的大多数活性成分还未完全浸出可能就已经泡脚过程结束,因此采用泡脚包辅助泡脚,祛湿护肤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以及该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采用天然小果油茶制备的茶油、薰衣草精油和由祛湿中草药熬制的祛湿浓缩液,通过水溶膜的分隔包装方式制备得到复合茶油泡脚凝珠。该复合茶油泡脚凝珠在泡脚过程的开始就可快速释放祛湿浓缩液,在泡脚过程中缓慢通过脚部皮肤渗透身体,达到为身体祛湿的目的,可以为人体脚部皮肤提供修复、保养的功效。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步骤s1,将干燥的小果油茶籽剥壳、粉碎、与水混合、离心分层、冻融处理和再次离心分层处理得到上层游离油,将所述上层游离油在70~90℃下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少量水分,得到天然小果茶油备用;
[0007]
步骤s2,将茯苓、艾草、陈皮、当归和水按照1:1:(1~2):1:(5~6)的比例在70~90℃下熬煮并过滤后得到祛湿浓缩液;
[0008]
步骤s3,将所述天然小果茶油、薰衣草精油、祛湿浓缩液按照质量比例为(3~5):(0.1~0.3):(4.7~6.9)的比例混合,并采用水溶膜分隔包裹,得到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
[0009]
进一步的,步骤s1所述上层游离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步骤s11,将干燥的小果油茶籽剥壳粉碎,经过20~50目筛选得到小果油茶籽粉末;
[0011]
步骤s12,将所述小果油茶籽粉末与水按照1:1~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经离心机离心处理10~20min得到浆料;
[0012]
步骤s13,将所述浆料静置分离形成三层,上层为乳化油,底层为残渣,中间层为水相层,并收集上层乳化油备用;
[0013]
步骤s14,将所述乳化油在-20~-30℃冷冻后,再在50~60℃解冻(冻融循环)以破乳释放出游离油,得到混合物乳液,
[0014]
步骤s15,将所述混合物乳液在离心机离心15~30min后,静置分离形成上清游离油、中间残留乳化油和底部残渣,重复1~2次,将得到的上层游离油(即小果茶油)收集备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机的离心压力为0.15~0.3mpa;所述静置分离时间为25~35min;
[0016]
步骤s12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50~200rpm,温度25~35℃。
[0017]
步骤s14所述冷冻干燥压力为0.1~0.12mpa的条件下进行。
[0018]
步骤s2所述熬煮时间保持在120~150min,压力为1.0atm~1.3atm,过滤得到的滤液继续在70~90℃熬煮成胶状。
[0019]
步骤s3所述薰衣草精油加入以0.1~0.3ml/min的速率滴加进入,并以转速为150~200rpm进行35~40min搅拌混合均匀。
[0020]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
本发明将天然小果油茶制备的茶油、薰衣草精油和由祛湿中草药熬制的祛湿浓缩液,通过水溶膜的分隔包装方式制备得到复合茶油泡脚凝珠,其天然小果茶油、薰衣草精油、祛湿浓缩液按照质量比例为(3~5):(0.1~0.3):(4.7~6.9)的比例采用水溶膜分隔包裹,达到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
[0022]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通过冻融循环方法代替传统的压榨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水法对小果油茶进行提取茶油,既提高了小果油茶籽的出油率,又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溶剂,保证了出油的纯度及稳定性。将小果茶油、薰衣草精油、祛湿浓缩液采用水溶膜分隔包装得到的泡脚凝珠,既方便携带,又可在泡脚过程中达到身体祛湿及脚部护肤的双重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应理解,以下实施例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示例具体的工艺参数等也仅是合适范围中的一个示例,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文的说明做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而并非要限定于下文示例的具体数值。
[0024]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通过选用独特的原料,并经过专门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其小果油茶俗称江西籽,主要分布在我国福建、湖南、广西等地,栽培面积和年产量仅次于普通油茶,为全国第二位。小果油茶适应性,抗油茶炭疽病
较强,产量较稳。茶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茶多酚、植物甾醇、角鲨烷等活性物质含量丰富,是一种具有优质保健功能的天然活性产品。
[0025]
其薰衣草精油由薰衣草提炼而成,其具有淡斑淡纹、祛皱嫩肤、维护皮肤水油平衡等功效,其对皮肤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再生修复的功能。添加薰衣草精油可以进一步提高泡脚凝珠的护肤能效。
[0026]
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将晒干的小果油茶籽储存于室温干燥处,剥壳粉碎,过20~50目筛,得到小果油茶籽粉末。
[0028]
将小果油茶籽粉末与水按照1:1~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经离心机离心10~20min,浆料分离形成三层,浮于上层的为乳化油,底层为残渣,介于乳化油和残渣的中间层为水相层,收集上层乳化油。
[0029]
将得到的乳化油于-20~-30℃下冷冻和50~60℃下解冻(冻融循环)破乳释放出游离油,将混合物离心15~30min,混合液呈现上清游离油、中间残留的少量乳化油和底部残渣共三层,重复上述工艺一次,将得到的上层游离油收集并混合在一起。
[0030]
收集到的小果茶油在70~90℃下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少量水分,得到天然小果茶油。
[0031]
将成茯苓、艾草、陈皮、当归、水按照1:1:(1~2):1:(5~6)的比例在70~90℃下熬煮,得到可以用于泡脚的祛湿浓缩液。
[0032]
将天然小果茶油、薰衣草精油、祛湿浓缩液按照质量比例为(3~5):(0.1~0.3):(4.7~6.9)的比例采用水溶膜分隔包裹,达到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各种有效成分的活性,易于人体皮肤吸收,达到为人体皮肤提供抗氧化、抗皱纹、润肤的功能。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无其他说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该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将晒干的小果油茶籽储存于室温干燥处,剥壳粉碎,过20目筛,得到小果油茶籽粉末。
[0036]
将小果油茶籽粉末与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经离心机离心10min,浆料分离形成三层,浮于上层的为乳化油,底层为残渣,介于乳化油和残渣的中间层为水相层,收集上层乳化油。
[0037]
将得到的乳化油于-20℃下冷冻和50℃下解冻(冻融循环)破乳释放出游离油,将混合物离心15min,混合液呈现上清游离油、中间残留的少量乳化油和底部残渣共三层,重复上述工艺一次,将得到的上层游离油收集并混合在一起。
[0038]
收集到的小果茶油在70℃下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少量水分,得到天然小果茶油。
[0039]
将成茯苓、艾草、陈皮、当归、水按照1:1:1:1:6的比例在70℃下熬煮,得到可以用于泡脚的祛湿浓缩液。
[0040]
将天然小果茶油、薰衣草精油、祛湿浓缩液按照质量比例为3:0.1:6.9的比例采用水溶膜分隔包裹,达到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
[0041]
实施例2
[0042]
如无其他说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该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3]
将晒干的小果油茶籽储存于室温干燥处,剥壳粉碎,过30目筛,得到小果油茶籽粉末。
[0044]
将小果油茶籽粉末与水按照1: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经离心机离心15min,浆料分离形成三层,浮于上层的为乳化油,底层为残渣,介于乳化油和残渣的中间层为水相层,收集上层乳化油。
[0045]
将得到的乳化油于-25℃下冷冻和55℃下解冻(冻融循环)破乳释放出游离油,将混合物离心20min,混合液呈现上清游离油、中间残留的少量乳化油和底部残渣共三层,重复上述工艺一次,将得到的上层游离油收集并混合在一起。
[0046]
收集到的小果茶油在80℃下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少量水分,得到天然小果茶油。
[0047]
将成茯苓、艾草、陈皮、当归、水按照1:1:1:1:6的比例在80℃下熬煮,得到可以用于泡脚的祛湿浓缩液。
[0048]
将天然小果茶油、薰衣草精油、祛湿浓缩液按照质量比例为4:0.2:5.8的比例采用水溶膜分隔包裹,达到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
[0049]
实施例3
[0050]
如无其他说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该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将晒干的小果油茶籽储存于室温干燥处,剥壳粉碎,过40目筛,得到小果油茶籽粉末。
[0052]
将小果油茶籽粉末与水按照1: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经离心机离心15min,浆料分离形成三层,浮于上层的为乳化油,底层为残渣,介于乳化油和残渣的中间层为水相层,收集上层乳化油。
[0053]
将得到的乳化油于-25℃下冷冻和55℃下解冻(冻融循环)破乳释放出游离油,将混合物离心25min,混合液呈现上清游离油、中间残留的少量乳化油和底部残渣共三层,重复上述工艺一次,将得到的上层游离油收集并混合在一起。
[0054]
收集到的小果茶油在80℃下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少量水分,得到天然小果茶油。
[0055]
将成茯苓、艾草、陈皮、当归、水按照1:1:2:1:5的比例在80℃下熬煮,得到可以用于泡脚的祛湿浓缩液。
[0056]
将天然小果茶油、薰衣草精油、祛湿浓缩液按照质量比例为5:0.1:4.9的比例采用水溶膜分隔包裹,达到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
[0057]
实施例4
[0058]
如无其他说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该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
将晒干的小果油茶籽储存于室温干燥处,剥壳粉碎,过50目筛,得到小果油茶籽粉末。
[0060]
将小果油茶籽粉末与水按照1: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经离心机离心20min,浆料分离形成三层,浮于上层的为乳化油,底层为残渣,介于乳化油和残渣的中间层为水相层,收集上层乳化油。
[0061]
将得到的乳化油于-30℃下冷冻和60℃下解冻(冻融循环)破乳释放出游离油,将混合物离心30min,混合液呈现上清游离油、中间残留的少量乳化油和底部残渣共三层,重复上述工艺一次,将得到的上层游离油收集并混合在一起。
[0062]
收集到的小果茶油在90℃下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少量水分,得到天然小果茶油。
[0063]
将成茯苓、艾草、陈皮、当归、水按照1:1:2:1:5的比例在90℃下熬煮,得到可以用于泡脚的祛湿浓缩液。
[0064]
将天然小果茶油、薰衣草精油、祛湿浓缩液按照质量比例为5:0.3:4.7的比例采用水溶膜分隔包裹,达到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新型天然复合茶油泡脚凝珠。
[0065]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