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6921发布日期:2022-03-16 11:2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组件。


背景技术:

2.一般急诊科护理操作都是争分夺秒的操作,比如肺部出血需要进行急诊救护时,第一需要对肺内血液进行吸出以防止窒息,同时,还需要进行供氧,而一般这类患者有时会伴随嘴巴僵硬,并不便于医护工作者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同时,目前还未发现较好的能够实现同时抽出肺内血液和供氧的气管插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操作便捷、提高急诊护理操作效率的气管插管组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插管弹性张嘴器,所述插管弹性张嘴器包括上撑板和下撑板,所述上撑板和所述下撑板的右侧都各设有撑嘴部;所述上撑板和所述下撑板的撑嘴部分别与其中左侧构成近“7”字形结构;所述上撑板和所述下撑板的左端采用转轴扭簧组件连接;所述下撑板的撑嘴部上还设有压舌组件;所述压舌组件包括左右两个夹板支臂、扭动下夹板、伸缩上夹板和压舌板;所述扭动下夹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转轴扭簧组件与所述夹板支臂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扭簧组件的弹力方向为促使所述扭动下夹板自前向后受力摆动;所述伸缩上夹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t形杆可上下伸缩连接在所述扭动下夹板上;所述t形杆的上部还分布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一直对所述伸缩上夹板向下挤压;所述压舌板可拆卸插入所述扭动下夹板和所述伸缩上夹板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下撑板的左中部还设有限位螺栓杆;所述上撑板则对应开设有限位长槽。
7.进一步的,所述上撑板的撑嘴部呈向上弯曲的拱形结构,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操作空间。
8.进一步的,所述下撑板的撑嘴部前后宽度小于所述上撑板的撑嘴部的前后宽度,便于操作时压舌板的压舌操作。
9.进一步的,所述压舌板的前后两端都呈向下弯曲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压舌板的前端中部设成凹面结构,以便于手指拿捏和压舌操作。
11.进一步的,所述插管弹性张嘴器的主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而所述压舌板则由木质或塑胶材质制成。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组合插管;所述组合插管的前部外壁上相间分布有吸液口和氧气供气口;所述氧气供气口与位于所述组合插管内腔壁上的供氧分支管连通;所述供氧分支管与位于所述组合插管内腔壁上的环形供氧圈连通;所述环形供氧圈与氧气接管连通;所述吸液口与所述组合插管的内腔相通,该内腔的左端为吸液接口。
13.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插管的前部外壁上分布有若干条形气囊;所述条形气囊平行所述组合插管的中轴线分布,且相邻的所述条形气囊间隔分布,其间隔处构成长条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长条凹槽其中一个长条凹槽内分布有若干所述吸液口,而另一个长条凹槽则分布有所述氧气供气口。
14.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口为长槽口。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插管弹性张嘴器,等危急情况下通过手部握压上撑板和下撑板,然后将撑嘴部插入患者口腔,松开手握则上撑板和下撑板受扭簧作用力被撑开,同时患者嘴巴则被撑开,然后通过将压舌板穿过扭动下夹板和伸缩上夹板之间,并受伸缩上夹板的弹性夹持;然后手捏压舌板的外端将其内端压到舌后侧(若舌头后缩比较厉害可以对压舌板上提、压到舌头后侧后再将压舌板稍微向外部拉,促使舌头被外拉出一些,然后松手,则扭动下夹板在其扭簧作用下受力向后侧倾斜,进而促使压舌板能够将舌头压好,而压舌板的前后两端都呈向下弯曲结构也利于后续的插管操作,加大插管操作空间),舌头被压好后,则会更加明显露出患者气管道,十分便于后续的气管插管操作。采用本新型的插管弹性张嘴器,属于气管插管操作前的准备操作,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尤其适用于紧急救护作业、显著提高气管插管的前期准备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17.(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插管,通过设有条形气囊,有效减少组合插管与患者气道的磨伤,同时,构成长条凹槽,设有长槽口吸液口和氧气供气口,能够实现更好的对气道内血液或液体的吸附(比如一些小血块,长槽口吸液口能够更好快速吸附),同时能够实现为患者供氧,使用效果好,提高救护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管弹性张嘴器没插入压舌板时的主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舌组件处没插入压舌板时的主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管弹性张嘴器没插入压舌板时的俯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管弹性张嘴器没插入压舌板时的仰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管弹性张嘴器的仰视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压舌组件处的局部侧向剖切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插管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7所示,一种急诊科用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插管弹性张嘴器,所述插管弹性张嘴器包括上撑板1和下撑板2,所述上撑板1和所述下撑板2的右侧都各设有撑嘴部1-2,2-1;所述上撑板1和所述下撑板2的撑嘴部分别与其中左侧构成近“7”字形结构;所述上撑板 1的撑嘴部1-2呈向上弯曲的拱形结构,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操作空间。所述下撑板2的左中部还设有限位螺栓杆3;所述上撑板1则对应开设有限位长槽1-1,通过在限位螺栓杆3上端设有压紧螺母4,而实现对所述上撑板1与所述下撑板2撑开度的调控。所述下撑板2的撑嘴部前后宽度小于所述上撑板的撑嘴部的前后宽度,便于操作时压舌板的压舌操作。所述上撑板1和所述下撑板2的左端通过采用转轴扭簧组件3-1连接,主要是提供涨开弹力;所述下撑
板2的撑嘴部2-1 上还设有压舌组件5;所述压舌组件5包括左右两个夹板支臂5-1、扭动下夹板5-2、伸缩上夹板5-6和压舌板6;所述扭动下夹板5-2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二转轴扭簧组件5-3与所述夹板支臂5-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扭簧组件5-3的弹力方向为促使所述扭动下夹板 5-2自前向后受力摆动,即促使在压舌操作时能够确保压舌板6能保持对舌头的下压状态(压舌板6插入扭动下夹板5-2和伸缩上夹板5-6 之间后则被夹住,也会跟随扭动下夹板5-2一体而转动的,扭动下夹板5-2受到第二转轴扭簧组件5-3的弹力,自然一直呈自前向后倾斜分布状态,而压舌板6能够实现一直对舌头下压状态),防止舌头后缩,舌头趋于向外被压住状态,则利于露出患者的气管道,便于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所述伸缩上夹板5-6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t形杆5-5可上下伸缩连接在所述扭动下夹板5-2上;所述t形杆5-5的上部还分布有挤压弹簧5-7(即其顶部作为挤压弹簧5-7的弹簧支撑面),所述挤压弹簧5-7一直对所述伸缩上夹板5-6向下挤压,当然为了防止伸缩上夹板5-6与扭动下夹板5-2贴合过密,不利于后续压舌板6的快速插入操作,本实施例还可以在t形杆5-5的下端设有小限位凸台5-4,促使伸缩上夹板5-6与扭动下夹板5-2之间留有一定缝隙,利于压舌板6的快速插入操作;所述压舌板6可拆卸插入所述扭动下夹板5-2和所述伸缩上夹板5-6之间。所述压舌板6 的前后两端都呈向下弯曲结构,其后端稍微向下弯曲有利于压舌或利于将后缩的舌头进行向外拖出操作,而前端为手捏处,主要是为了在压舌板6压舌后其前端微翘起时能够减少空间占用,以利于后续气管插管操作。所述压舌板6的前端中部设成凹面结构,以便于手指拿捏和压舌操作。所述插管弹性张嘴器的主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利于使用后能够进行消毒而重复使用,而所述压舌板6可以由木质或塑胶材质制成,在使用时实现一次性使用即可,当然了,也可以使用金属材料,进行消毒后重复使用。
26.本实施例还包括组合插管7;所述组合插管7的前部外壁上相间分布有吸液口7-8和氧气供气口7-6;所述氧气供气口7-6与位于所述组合插管内腔壁上的供氧分支管7-4连通;多根所述供氧分支管7-4 与位于所述组合插管内腔壁上的环形供氧圈7-3连通,之所以将环形供氧圈7-3设成环形,主要是为了确保氧气供应与吸液通道两不误;所述环形供氧圈7-3与氧气接管7-2连通;所述吸液口7-8与所述组合插管7的内腔7-5相通,该内腔7-5的左端为吸液接口7-1,用于连接负压吸液管,当然,在插管后如果发现气管道内没有血液或渗液或被抽完后则可以停止负压吸液管的继续抽吸,使用更灵活。为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所述组合插管7的前部外壁上分布有若干条形气囊7-7;所述条形气囊7-7平行所述组合插管7的中轴线分布,且相邻的所述条形气囊7-7间隔分布,其间隔处构成长条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长条凹槽其中一个长条凹槽内分布有若干所述吸液口7-8,而另一个长条凹槽则分布有所述氧气供气口7-6。本实施例的所述吸液口7-8为长槽口,提高对血块等吸附效果。所述条形气囊7-7可以是生产时就预设有的充气后的气囊,也可以在本结构的基础上增设并自内腔7-5引出充气管,然后在使用时只需采用一般的注射器对其充气促使条形气囊7-7鼓起然后设有塞子将充气管塞住即可,但急救一般是为了争分夺秒,所以最优选的还是将所述条形气囊7-7在生产时就预设有的充气后的气囊,即出厂后一直保持所述条形气囊7-7充气鼓起状态,确保可以拆袋即用最好。但上述两种方式都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