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4196发布日期:2021-12-01 07:5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组织治疗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


背景技术:

2.环形组织一般分布在人和动物体的某些管腔壁上,对于控制管腔内容物的正常流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括约肌是环形组织的一种,人体内的括约肌见于消化道和泌尿系统。在括约肌收缩时能关闭管腔,舒张时使管腔开放,平时经常处于闭合状态。在胃食管处的食管下括约肌,它能有效阻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在胃出口处的幽门括约肌,它能限制每次胃蠕动排出的食物量,并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胃内。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的回盲括约肌,能防止回肠内容物向盲肠排放,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延长食糜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完全消化和吸收,并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各种原因导致的括约肌功能减弱或丧失都会引起临床上严重的不良后果,如食管下贲门括约肌功能减弱引起反流性食道炎及barrett食管;幽门括约肌松弛致胆汁反流性胃炎;尿道括约肌损伤引起尿失禁;肛门括约肌损伤引起大便失禁。
3.在国外,经过多年的研发,已有相关产品来治疗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或失效,例如,专利名称为“治疗食管人体管腔器械”的美国专利us 7,695,427b2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器械,一串有磁性的珠链,首尾两端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将其环绕在患者食管下人体管腔外侧。其缺点主要在于:无法进行微创植入,需要进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植入完成,对病人的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在术中或术后存在并发症,且只适用于治疗胃反流疾病,而不能治疗其他人体环形组织闭合功能减弱或失效的问题。再例如,专利号为us 8,070,670b2的美国专利“括约肌管腔增强的方法和装置”公开了一种治疗括约肌功能损伤或失效的装置,通过内镜下将多个磁铁分别植入到括约肌四周,通过磁性的相互吸引力,来达到增强括约肌闭合功能。其缺点主要在于:需要在内镜下植入较多较小的磁铁颗粒,一方面磁铁颗粒较小,磁力很小,难以达到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植入的磁铁数量较多,容易移位。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以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难以在内镜下操作且创伤较大,或在内镜下植入颗粒较小、数量较多、磁力不足、容易移位、生物相容性较差,或难以适用于多种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治疗等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6.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包括可
植入壳体和磁体,所述可植入壳体设置于环形组织,所述磁体活动设置于可植入壳体内。
8.进一步地,所述磁体为磁珠,所述可植入壳体具有球形空腔,所述可植入壳体的内径大于磁珠的外径。
9.进一步地,所述可植入壳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拼接时,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拼合形成容置磁体的容置空腔。
10.进一步地,所述可植入壳体为可植入金属壳体或可植入非金属壳体。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为螺纹连接或卡接或粘接或焊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可植入金属壳体为不锈钢壳体、钛合金壳体、镍钛合金壳体中的一种。
13.进一步地,所述可植入非金属壳体为聚甲醛制成的壳体或聚醚醚酮制成的壳体。
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磁体可在可植入壳体内自由活动,通过将多个磁性件置于环形组织,不同的可植入壳体内的磁体会自动调节磁极,使得多个磁性件之间互相吸引,以增加环形组织的闭合能力。磁体被可植入壳体包裹,因为可植入壳体满足生物相容性,可避免磁体与环形组织直接接触;可通过内镜依次将至少两个相互吸附连接的磁性件植入环形组织,创伤较小;设置不同数量的磁性件,能调节环形组织闭合力的大小,方便治疗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使其可适用于多种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治疗中。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18.图2是放置磁珠组件前未闭合的环形组织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19.图3是放置磁珠组件后闭合的环形组织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20.图4是放置2个磁性件后闭合的环形组织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21.图5是放置3个磁性件后闭合的环形组织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22.图6是放置4个磁性件后闭合的环形组织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23.图7是放置5个磁性件后闭合的环形组织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24.图8是放置6个磁性件后闭合的环形组织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25.附图标记如下:
26.1、环形组织,2、磁性件,3、可植入壳体,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4、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
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指导下所作的常规选择和替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实施例1
30.请参阅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包括磁性件2,磁性件2包括可植入壳体3和磁体4,可植入壳体3设置于环形组织1,磁体4活动设置于可植入壳体3内。
31.具体的,可植入壳体3为可植入金属壳体或可植入非金属壳体。具有轻便、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32.较佳地,可植入金属壳体为不锈钢壳体、钛合金壳体、镍钛合金壳体中的一种。可植入非金属壳体为聚甲醛制成的壳体或聚醚醚酮制成的壳体。可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33.优选地,磁体4为磁珠,可植入壳体3具有球形空腔,可植入壳体3的内径大于磁珠的外径。便于磁珠自由地沿着球形空腔滚动,因磁珠具有一定的尺寸,吸引力较大,无需放入较多数量,且位于可植入壳体3内,设置在环形组织1不易移位。
34.优选地,可植入壳体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内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二壳体32内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拼接时,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拼合形成容置磁体4的容置空腔。便于对磁体4进行活动安装。
35.具体的,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为螺纹连接或卡接或粘接或焊接。
36.如图3

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镜下环形组织的闭合功能增强磁珠组件,通过内镜将至少两个磁性件2植入环形组织1外壁对应的位置,不同磁性件2之间互相磁吸配合以调节环形组织1的闭合能力,创伤较小。可根据环形组织1闭合能力的实际大小,在环形组织1外壁放置不同数量的磁性件2,一般放置2

6个。磁性件2设置个数的不同对环形组织1的闭合力的大小也不同,方便治疗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且可适用于多种环形组织1的闭合功能治疗中,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