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能量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95757发布日期:2021-12-01 08:0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线能量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能量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线能量舱。


背景技术:

2.现在市场上很多的汗蒸舱、养生舱、熏蒸舱等较为流行,或者放置电气石释放红外线,这些方式或多或少有些缺陷。
3.远红外线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光,被称为“生命光波”。远红外线对细胞的共振效用、渗透作用、温热效果在养生健康行业逐渐开始应用。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人体直接吸收自己释放的远红外线。当同频波长远红外线辐射时,其频率与身体中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引起共振效应产生负离子。人体75%是水分子组成的,在共振作用下,首先激活了水分子的振动能级,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的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使水分子活化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式的反应,活化成碱性小分子团水分子改善糖转换,加速人体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更多供给人体养分和酵素,同时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有害物质,排出人体内风湿寒毒素,提高人体体温、免疫力和生物细胞的组织再生能力,从而保证保持人体健康,远离疾病。
4.目前,市面的红外线能量舱大多利用舱体内的远红外辐射源对人体进行辐射共振,人体躺在舱体内使,人体的上表面能够进行红外辐射共振,人体在进行红外辐射共振的过程中,按摩背部能够同时起到肌肉放松,缓解压力,身心舒适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红外线能量舱大多只具备红外辐射的作用,不具备按摩的作用,因此,提供一种不仅能够进行红外理疗而且能够按摩的红外线能量舱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仅能够进行红外理疗而且能够按摩的红外线能量舱。
7.(二)技术方案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9.一种红外线能量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舱底,所述舱底的尾部通过枢轴转动连接舱体,所述舱底上设有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按摩箱体,所述按摩箱体内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按摩的按摩组件。
10.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套设于转动轴上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外壁沿其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长杆,所述固定环上相邻的长杆间中心处均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和所述长杆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均安装有滑轮。
11.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
固定安装于按摩箱体内。
12.优选的,所述按摩箱体的长度小于1米。
13.优选的,所述舱体的内表面铺设有远红外线布以及与所述远红外线布连接并供电的供电线路。
14.优选的,所述远红外线布内部设置有纵向及横向交错布置的远红外线丝,所述远红外线丝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远红外线。
15.优选的,所述舱体远离所述枢轴一端的端口处设有遮挡帘。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枢轴可以向上旋转打开舱体,使用者平躺于舱底上后,盖合舱体,通过舱体的远红外线布进行红外理疗,驱动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利用转动轴上的按摩组件进行按摩,再驱动第一电机进行周期性正反转,使丝杆上的滑块往复移动,带动按摩组件往复移动,扩大了按摩的范围,从而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进行红外理疗而且能够按摩的红外线能量舱。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红外线能量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按摩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按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舱底;2

按摩装置;3

底座;4

枢轴;5

舱体;21

按摩组件;22

转动轴;23

驱动架;24

按摩箱体;25

滑块;26

导杆;27

丝杆;28

第一电机;211

固定环;212

长杆;213

短杆;214

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5]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线能量舱,包括底座3,底座3的顶部设有舱底1,舱底1的尾部通过枢轴4转动连接舱体5,舱底1上设有按摩装置2,按摩装置2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按摩箱体24,按摩箱体24内转动安装有丝杆27,丝杆27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28的输出端,丝杆27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25,滑块25上设有驱动架23,驱动架23上转动安装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转动轴2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用于按摩的按摩组件21;使用时,通过枢轴4可以向上旋转打开舱体5,使用者平躺于舱底1上后,盖合舱体5,通过舱体5的远红外线布进行红外理疗,驱动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22转动,利用转动轴22上的按摩组件21进行按摩,再驱动第一电机28进行周期性正反转,使丝杆27上的滑块25往复移动,带动按摩组件21往复移动,扩大了按摩的范围。
[0026]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按摩组件21包括套设于转动轴22上的固定环211,固定环211外壁沿其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长杆212,固定环211上相邻的长杆212间中心处均设置有短杆213,短杆213和长杆212远离固定环211的一端均安装有滑轮214,短杆213和长杆212长
度的不同,使得长杆212的滑轮214与短杆213的滑轮214在按摩时的高度不同,利用高度差,提高了按摩效果。
[0027]
本实施例中,滑块25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滑动连接有导杆26,导杆26的两端固定安装于按摩箱体24内,导杆26有利于滑块25沿导杆26轴向移动。
[0028]
本实施例中,按摩箱体24的长度小于1米。
[0029]
本实施例中,舱体5的内表面铺设有远红外线布以及与远红外线布连接并供电的供电线路。
[0030]
本实施例中,远红外线布内部设置有纵向及横向交错布置的远红外线丝,远红外线丝在通电的情况下产生远红外线。
[0031]
本实施例中,舱体5远离枢轴4一端的端口处设有遮挡帘。
[003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枢轴4可以向上旋转打开舱体5,使用者平躺于舱底1上后,盖合舱体5,通过舱体5的远红外线布进行红外理疗,驱动第二电机带动转动轴22转动,利用转动轴22上的按摩组件21进行按摩,再驱动第一电机28进行周期性正反转,使丝杆27上的滑块25往复移动,带动按摩组件21往复移动,扩大了按摩的范围,从而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进行红外理疗而且能够按摩的红外线能量舱。
[0033]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0035]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