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臭氧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5742发布日期:2021-12-08 11:0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微型臭氧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臭氧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微型臭氧治疗仪。


背景技术:

2.臭氧是一种气体强氧化剂,具有杀菌力强,不产生任何残留污染,可直接对食品使用等优点,可以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和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黑曲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医用臭氧治疗仪是一种通过制取臭氧并作用于对病人伤口进行消毒,或者对医院环境和医疗器械等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设备,能充分杀灭淋球菌、葡萄球菌、念珠菌及各种性病病菌,是各医疗部门优选的新型医疗器械。
3.但是现有的臭氧治疗仪还存在着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携带工作,不方便进行支撑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治疗仪拆卸的问题。
4.因此,发明微型臭氧治疗仪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微型臭氧治疗仪,以解决现有的臭氧治疗仪还存在着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携带工作,不方便进行支撑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治疗仪拆卸的问题。微型臭氧治疗仪,包括防护壳,放置腔,插接孔,斜t型盖,臭氧治疗仪,可调节携带柱结构,可调节放置座结构,深沟球轴承,固定块,l型挂接杆,第一锁紧螺母和硅胶垫,所述的放置腔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所述的插接孔开设在防护壳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斜t型盖插接在插接孔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臭氧治疗仪螺栓连接在放置腔的底端;所述的可调节携带柱结构安装在防护壳的上端;所述的可调节放置座结构安装在防护壳的下端;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分别镶嵌在防护壳的底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固定块螺栓连接在防护壳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l型挂接杆贯穿固定块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l型挂接杆的外壁右侧;所述的硅胶垫胶接在放置腔的底端;所述的可调节携带柱结构包括连接柱,固定孔,插接杆,弧形固定杆,背带和日子型扣,所述的固定孔横向开设在连接柱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贯穿固定孔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弧形固定杆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插接杆的上端;所述的背带一端缝接在弧形固定杆的上端外壁;所述的背带的另一端绕过弧形固定杆后缝接在日子型扣的后面中间位置。
6.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放置座结构包括底座,固定管,螺纹杆,第二锁紧螺母和防滑凸起,所述的固定管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螺纹杆的下端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滑凸起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底座的下端。
7.优选的,所述的硅胶垫设置在臭氧治疗仪的底端和放置腔底端之间;所述的第一锁紧螺母设置在固定块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斜t型盖设置在l型挂接杆的上端左侧且接触设置。
8.优选的,所述的背带贯穿日子型扣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弧形固定杆设置在连接柱的上端外壁;所述的背带采用宽度为三厘米至五厘米的尼龙带。
9.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壳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背带设置在防护壳的上端中间位置。
10.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母的设置在固定管的上端且接触设置;所述的底座采用不锈钢座。
11.优选的,所述的螺纹杆的上端插接在深沟球轴承的内圈且过盈配合;所述的l型挂接杆横向贯穿螺纹杆之间的上部。
12.优选的,所述的臭氧治疗仪具体采用型号为zamt

80的治疗仪。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柱,固定孔,插接杆,弧形固定杆,背带和防护壳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背带挂接在使用者的肩膀上,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携带工作。
15.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固定管,螺纹杆,防护壳,放置腔和臭氧治疗仪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臭氧治疗仪支撑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臭氧治疗仪晃动影响工作。
16.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壳,放置腔,插接孔,斜t型盖和臭氧治疗仪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臭氧治疗仪拆卸工作,
17.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维护以及拆卸工作。
18.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柱,固定孔,插接杆,弧形固定杆,背带和日子型扣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滑动日子型扣位于背带外壁的位置,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背带的长度。
19.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固定管,螺纹杆,第二锁紧螺母和防滑凸起以及防护壳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松开第二锁紧螺母,然后转动螺纹杆,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调节防护壳的高度,增加调节功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携带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放置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防护壳;2、放置腔;3、插接孔;4、斜t型盖;5、臭氧治疗仪;6、可调节携带柱结构;61、连接柱;62、固定孔;63、插接杆;64、弧形固定杆;65、背带;66、日子型扣;7、可调节放置座结构;71、底座;72、固定管;73、螺纹杆;74、第二锁紧螺母;75、防滑凸起;8、深沟球轴承;9、固定块;10、l型挂接杆;11、第一锁紧螺母;12、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微型臭氧治疗仪,包括防护壳1,放置腔2,插接孔3,斜t型盖4,臭氧治疗仪5,可调节携带柱结构6,可调节
放置座结构7,深沟球轴承8,固定块9,l型挂接杆10,第一锁紧螺母11和硅胶垫12,所述的放置腔2设置在防护壳1的内部;所述的插接孔3开设在防护壳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斜t型盖4插接在插接孔3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臭氧治疗仪5螺栓连接在放置腔2的底端;所述的可调节携带柱结构6安装在防护壳1的上端;所述的可调节放置座结构7安装在防护壳1的下端;所述的深沟球轴承8分别镶嵌在防护壳1的底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固定块9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l型挂接杆10贯穿固定块9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锁紧螺母11螺纹连接在l型挂接杆10的外壁右侧;所述的硅胶垫12胶接在放置腔2的底端;所述的可调节携带柱结构6包括连接柱61,固定孔62,插接杆63,弧形固定杆64,背带65和日子型扣66,所述的固定孔62横向开设在连接柱6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63贯穿固定孔6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弧形固定杆64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插接杆63的上端;所述的背带65一端缝接在弧形固定杆64的上端外壁;所述的背带65的另一端绕过弧形固定杆64后缝接在日子型扣66的后面中间位置;进行使用时分别抓住背带65的左侧和日子型扣66向左右两侧进行拉动,然后将背带65调整至合适的长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背带65挂在肩膀上,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携带工作。
26.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调节放置座结构7包括底座71,固定管72,螺纹杆73,第二锁紧螺母74和防滑凸起75,所述的固定管72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71的上端四角位置;所述的螺纹杆73的下端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管7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母74螺纹连接在螺纹杆73的外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滑凸起7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底座71的下端;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将底座7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第二锁紧螺母74,转动螺纹杆73,通过螺纹杆73和固定管72螺纹连接设置,调整好防护壳1的高度,在拧紧第二锁紧螺母74,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进而完成工作。
2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硅胶垫12设置在臭氧治疗仪5的底端和放置腔2底端之间;所述的第一锁紧螺母11设置在固定块9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斜t型盖4设置在l型挂接杆10的上端左侧且接触设置。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背带65贯穿日子型扣6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弧形固定杆64设置在连接柱61的上端外壁;所述的背带65采用宽度为三厘米至五厘米的尼龙带。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柱61分别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背带65设置在防护壳1的上端中间位置。
3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锁紧螺母74的设置在固定管72的上端且接触设置;所述的底座71采用不锈钢座。
3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螺纹杆73的上端插接在深沟球轴承8的内圈且过盈配合;所述的l型挂接杆10横向贯穿螺纹杆73之间的上部。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臭氧治疗仪5具体采用型号为zamt

80的治疗仪。
33.工作原理
34.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分别抓住背带65的左侧和日子型扣66向左右两侧进行拉动,然后将背带65调整至合适的长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背带65挂在肩膀上,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携带工作,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将底座7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松开第二锁紧螺母74,转动螺纹杆73,通过螺纹杆73和固定管72螺纹连接设置,调整好防护壳
1的高度,在拧紧第二锁紧螺母74,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工作,进而完成工作。
35.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