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7148发布日期:2021-12-15 05:5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器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如今,糖尿病人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医疗治愈时需要自行注射胰岛素。注射胰岛素使用的针头,若多次重复使用一个,会造成针头变钝,甚至造成病人感染。而且为了防止空气或其他的污染物进入笔芯以及药液渗漏,影响剂量准确性,所以注射胰岛素的针头要一次性的使用,完成注射以后须立即卸下,不能重复使用。
3.但是,一些居家糖尿病患者注射完成后,将针头卸下随意抛弃,甚至跟生活垃圾在一起处理,极有可能造成污染环境、传播疾病以及处理垃圾人员的损伤和感染,对周围的环境和人体身心健康构成直接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器回收装置,以解决一次性针头用后随意处理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器回收装置,包括盒体及盒盖;
6.所述盒体包括盒体本体、第一容置盒和第二容置盒;
7.所述盒体本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盒体本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容置盒和第二容置盒均位于所述盒体本体内,所述第一容置盒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容置盒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
8.所述盒盖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
9.所述第一盒盖上设有第一回收口;所述第二盒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收口相匹配的第二回收口和第三回收口,所述第二回收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盒上方,所述第三回收口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盒上方;
10.所述第二盒盖远离所述第一盒盖的一端与所述盒体本体的一端相连。
11.可选的,所述第一盒盖靠近所述第二盒盖的一端设有倒钩卡件;
12.所述第二盒盖靠近所述第一盒盖的一端还设有相互连接的滑道和锁死组件;
13.所述滑道远离锁死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回收口的一端相连;所述滑道和锁死组件均与所述倒钩卡件相匹配。
14.可选的,所述锁死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围挡件和止逆杆;
15.所述围挡件的一端与所述滑道相连接;所述止逆杆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围挡件的对角线方向;
16.所述围挡件和止逆杆均与所述倒钩卡件相匹配。
17.可选的,所述第一盒盖靠近所述第二盒盖的一端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杆;
18.所述第二盒盖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安装杆相匹配的安装孔;
19.所述安装杆贯穿所述安装孔。
20.可选的,所述第二盒盖远离所述第一盒盖的一端设有卡槽;
21.所述盒体本体靠近第二盒盖的一端,外壁设有凸起;
22.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相匹配。
23.可选的,所述第二盒盖的外壁设有提拎组件;
24.所述提拎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提手;
25.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盒盖的外壁上,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件相对设置;
26.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
27.可选的,所述盒体本体侧壁设有透明窗口。
28.可选的,所述透明窗口上设有刻度线。
29.可选的,所述盒体的材料为半透明材料。
30.可选的,所述第一容置盒和第二容置盒的内壁均设有抗菌涂层。
3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器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盒体及盒盖;所述盒体包括盒体本体、第一容置盒和第二容置盒;所述盒体本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盒体本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容置盒和第二容置盒均位于所述盒体本体内,所述第一容置盒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容置盒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所述盒盖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第一盒盖和第二盒盖;所述第一盒盖上设有第一回收口;所述第二盒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收口相匹配的第二回收口和第三回收口,所述第二回收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盒上方,所述第三回收口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盒上方;所述第二盒盖远离所述第一盒盖的一端与所述盒体本体的一端相连。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容置盒及第二容置盒,可以将废弃物分开回收,经济环保;盒盖上设置的提拎组件,方便外出携带。当所装废弃物的高度达到预设的刻度线,旋转第一盒盖,将倒钩卡件卡在锁死组件内,将盒盖锁死,移交到医院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且,隔板两侧的第一容置盒和第二容置盒也可进行单独回收,避免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利器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盖的仰视图;
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盖的另一种结构仰视图;
3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盒盖的仰视图;
3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盒盖的仰视图;
4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盖的锁死状态的仰视图;
4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利器回收装置的剖视图;
4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拎组件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43.图中,1

盒体、11

盒体本体、111

隔板、112

凸起、113

透明窗口、1131

刻度线、12

第一容置盒、13

第二容置盒、2

盒盖、21

第一盒盖、211

第一回收口、212

倒钩卡件、213

安装杆、22

第二盒盖、221

第二回收口、222

第三回收口、223

滑道、224

锁死组件、2241

围挡件、2242

止逆杆、225

安装孔、226

卡槽、227

提拎组件、2271

固定件、2272

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4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利器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利器回收装置,包括盒体1及盒盖2;所述盒体1用于盛装废弃针头及棉签等医疗垃圾,用力将盒盖2扣在盒体1上,压紧盖严,最终专业的回收处理人员能将盒盖2和盒体1分离,取出废弃物,分类回收。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盒体1包括盒体本体11、第一容置盒12和第二容置盒13;所述盒体本体11内设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盒体本体11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容置盒12和第二容置盒13均位于所述盒体本体11内,所述第一容置盒12位于所述隔板111的一侧,所述第二容置盒13位于所述隔板111的另一侧,所述隔板111用于将盒体本体11内的空间分隔开,隔板两侧分别放置第一容置盒12和第二容置盒13。其中,第一容置盒12用于盛装废弃针头,第二容置盒13用于盛装废弃棉签,第一容置盒12和第二容置盒13均可以从盒体本体11中拿出,可以单独拿出进行回收,也可以同时拿出进行回收,方便后续处理。
4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盖的仰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盒盖2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第一盒盖21和第二盒盖22;第一盒盖21通过在第二盒盖22上旋转,实现开闭,方便使用者投放废弃物。另外,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盖的另一种结构仰视图,如图4所示,所述盒盖2不限于圆形,还可以是长方形,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盒体1可以是长方体,本技术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4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盒盖的仰视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盒盖21上设有第一回收口21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盒盖的仰视图,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盒盖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收口211相匹配的第二回收口221和第三回收口222,所述第二回收口221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盒12上方,所述第三回收口222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盒13上方;所述第二盒盖22远离所述第一盒盖21的一端与所述盒体本体11的一端相连。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盒盖21靠近所述第二盒盖22的一端设有倒钩卡件212;所述第二盒盖22靠近所述第一盒盖21的一端还设有相互连接的滑道223和锁死组件224;所述滑道223远离锁死组件2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回收口222的一端相连;所述滑道223和锁死组件224均与所述倒钩卡件212相匹配。
4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盒盖的锁死状态的仰视图,如图8所示,所述锁死组件224包括相互连接的围挡件2241和止逆杆2242;所述围挡件2241的一端与所述滑道223相连接;所述止逆杆2242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围挡件2241的对角线方向;所述围挡件2241和止逆杆2242均与所述倒钩卡件212相匹配。当需要锁死盒盖2时,旋转第一盒盖21,带动倒钩卡件
212运动,通过滑道223后,进入围挡件2241,止逆杆2242卡死在倒钩卡件212上,锁死盒盖2。
50.所述第一盒盖21靠近所述第二盒盖22的一端的中心位置设有安装杆213;所述第二盒盖22的中心位置设有与所述安装杆213相匹配的安装孔225;所述安装杆213贯穿所述安装孔225。将安装杆213插进安装孔225内,即可将第一盒盖21和第二盒盖22活动安装在一起,安装杆213在安装孔225内旋转,带动第一盒盖21在第二盒盖22上旋转,需要保存废弃物时,旋转第一盒盖21,将第一回收口211对准第二回收口221或第三回收口222,然后再旋转第一盒盖21,将第一回收口211旋转至第二盒盖22没有开口的位置,完成盒盖2的开闭。
51.第二回收口221和第三回收口222分别对应隔板111两侧的第一容置盒12和第二容置盒13,通过旋转第一盒盖21,当第一回收口211与第二回收口221对准时,即可将废弃针头扔进第二回收口221对应的第一容置盒12内,当第一回收口211对准第三回收口222时,即可将废弃棉签扔进第三回收口222对应的第二容置盒13内。当废弃物装到一定量时,使劲旋转第一盒盖21,将倒钩卡件212通过滑道223,卡进锁死组件224内,被卡住的第一盒盖21不能再旋转。
5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利器回收装置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盒盖22远离所述第一盒盖21的一端设有卡槽226;所述盒体本体11靠近第二盒盖22的一端,外壁设有凸起112;所述凸起112与所述卡槽226相匹配。安装时,用力将盒体本体11设有凸起112的一端压进卡槽226内,凸起112卡在卡槽226内,避免使用时盒盖2与盒体本体11分离,造成废弃物洒落。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拎组件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盒盖22的外壁设有提拎组件227;所述提拎组件227包括固定件2271和提手2272;所述固定件2271设置在所述第二盒盖22的外壁上,所述固定件227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件2271相对设置;所述提手22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件2271活动连接。平时居家使用时,提手2272贴附于第二盒盖22的外壁,当需要外出携带时,扣起提手2272,方便携带。
54.所述盒体本体11侧壁设有透明窗口113,通过透明窗口113,不用打开盒盖2也能随时观察盒体1内盛装情况。所述透明窗口113上设有刻度线1131,避免废弃物盛装过满,当废弃物的高度达到刻度线1131处,即可旋转第一盒盖21进行锁死操作。所述盒体1的材料为半透明材料,方便使用者观察盒体1内所剩容积,提前做好更换准备。所述第一容置盒12和第二容置盒13的内壁均设有抗菌涂层,能够消毒杀菌,减少病菌的危害。盒体本体11的外壁还设置有危害标签和编码,危害标签上标有科室信息、医生的联系电话、发放时间以及二维码,每个装置都设有独特的编码,发放领取后可追溯使用情况,方便收回。
5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器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盒体1及盒盖2;所述盒体1包括盒体本体11、第一容置盒12和第二容置盒13;所述盒体本体11内设有隔板111,所述隔板111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所述盒体本体11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一容置盒12和第二容置盒13均位于所述盒体本体11内,所述第一容置盒12位于所述隔板111的一侧,所述第二容置盒13位于所述隔板111的另一侧;所述盒盖2包括上下活动连接的第一盒盖21和第二盒盖22;所述第一盒盖21上设有第一回收口211;所述第二盒盖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回收口211相匹配的第二回收口221和第三回收口222,所述第二回收口221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盒12上方,所述第三回收口222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盒13上方;所述第二盒盖22远离
所述第一盒盖21的一端与所述盒体本体11的一端相连。所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容置盒及第二容置盒,可以将废弃物分开回收,经济环保;盒盖上设置的提拎组件,方便外出携带。当所装废弃物的高度达到预设的刻度线,旋转第一盒盖,将倒钩卡件卡在锁死组件内,将盒盖锁死,移交到医院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并且,隔板两侧的第一容置盒和第二容置盒也可进行单独回收,避免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交叉污染。
56.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技术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