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

文档序号:28652751发布日期:2022-01-26 18:5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拔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


背景技术:

2.拔罐是一种用杯罐做的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是我国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3.先秦时期的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到了宋金元时代,竹罐已经完全代替了兽角,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趁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明代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至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同时,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
4.综上所述,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长期以来,拔罐主要是用以治疗痈种疮毒,清代虽有所拓展,而从总的情况,仍宥于疮疡外科的外治法之中,清末之后,随着针灸医学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于民间,其发展更趋于停滞。随着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升,拔罐法在当代医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防止被毒蛇咬后毒素的扩散,可采用吮吸法和拔罐法将毒素吸出,然后进行涂药包扎;被蚊虫叮咬后,用梅花针刺破被叮咬的患处,先进行拔罐吸毒后抹药进行治疗。
5.体外治疗经皮肤给药常用的注射方法,进药高效但部分人不愿接受,涂抹顺从性好却吸收少,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微针给药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是利用微小针头在短时间内大量刺破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以便大量药物渗透到皮肤内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此技术需要专业人员的复杂操作,而且价格昂贵,因此仍然需要进行改进。
6.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和毛细血管破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微针的效果,结合此时涂药,药液容易进入体内。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在负压下进行涂药的拔罐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在负压下进行涂药,使得药液更容易进入体内。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包括罐体,所述的罐体上设有用于连接抽吸装置的抽气孔,所述罐体的上半部分采用带涂药棒的柔性顶罩,下半部分采用玻璃罐体;
10.所述涂药棒从上到下分为把手部分、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涂药端;涂药棒的
第二固定部与柔性顶罩密封连接,涂药棒的涂药端伸入罐体内部;
11.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两个固定件,所述涂药棒的第一固定部通过金属支撑条与固定件支撑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在拔罐器的负压状态下,皮肤毛孔舒张,产生微小裂隙,就像微针技术制造的微型创口,此时通过涂药棒在皮肤表面给药,药液容易进入体内。
13.罐体的上半部分采用柔性顶罩,操作者移动涂药棒时,柔性顶罩可以有一定的形变来适应涂药棒的运动。操作者可以手握涂药棒的把手部分对涂药棒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
14.金属支撑条及固定件在形成负压时与涂药棒第一固定部环卡式连接,支撑涂药棒,形成负压后将金属撑条与涂药棒分离便于涂药棒上的棉签接触皮肤完成涂药。
15.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罐体的开口直径为5-15cm,壁厚0.2-0.5cm,整个罐体的高度5-15cm。玻璃材质方便操作者可以更清楚看到涂药位置,更好的进行涂药。
16.进一步地,所述涂药棒的直径为0.8-1cm,长度为5-10cm。涂药棒可以为塑料等圆柱形硬性材质。
17.所述涂药棒的涂药端设有直径0.5-0.6cm的插接孔,孔深1-2cm。插接孔内可以插接棉签一类的物品,用于涂药。
18.为了更好的插接,涂药棒与软性材料相接处(即第二固定部)内陷,与软性材料相连,软性材料后续接涂药端,涂药端插接孔孔底的直径为外部直径的一半左右。
19.所述的固定件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玻璃罐体的外壁上,所述的金属支撑条为弧形,金属支撑条的下端与固定件固定,金属支撑条的上端与涂药棒上环状的第一固定部卡式连接。
20.优选地,所述抽气孔的直径为0.2-0.5cm,向外延伸2-3cm,方便外接橡皮管。
21.优选地,所述的罐体外壁上设有一个磨砂处理的长方形,面积为15-25cm2。经过磨砂处理的罐体外壁,便于书写以及商标铭刻。
22.优选地,所述的抽气孔通过橡皮管与抽吸装置连接,所述的橡皮管上设有负压表和控制开关。
23.负压表为数控负压表,有精确读数显示,其量程为0-10kpa,后接控制开关。
24.进一步地,抽吸装置可同时连接多个拔罐器,通过负压表和控制开关的控制,多个拔罐器同时进行操作。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在透明罐体的顶部设置柔性顶罩,并通过设置涂药棒与罐体顶部的柔性顶罩相配合,使得涂药棒可以在负压状态下对皮肤表面进行涂药,有利于药液进入体内。
27.2、本实用新型设置金属支撑条与涂药棒的第一固定部固定,可以对柔性顶罩起到弹性支撑作用,一方面可以在负压状态下保持罐体顶部的扩展状态,另一方面,便于柔性顶罩可以有一定的形变来适应涂药棒的运动。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涂药棒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玻璃罐体;2-抽气孔;3-柔性顶罩;4-涂药棒;5-固定件;6-金属支撑条;7-长方形区域;41-涂药端;42-把手部分;43-第一固定部;44-第二固定部;45-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32.如图1和2所示,一种负压状态下可涂药式拔罐器,包括玻璃罐体1,玻璃罐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抽吸装置的抽气孔2,玻璃罐体1的上部为柔性顶罩3,柔性顶罩3固设有穿过柔性顶罩3并伸入罐体内的涂药棒4。
33.如图2所示,涂药棒从上到下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把手部分42、第一固定部43、第二固定部44和涂药端41,涂药端41上设有插接孔45。第二固定部44的内陷结构与柔性顶罩3密封固定,涂药棒4的涂药端41伸入玻璃罐体1内部。
34.玻璃罐体1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固定件5,涂药棒4的第一固定部43通过金属支撑条6与固定件5支撑连接。
35.本实用新型中,玻璃罐体1的顶部采用柔性顶罩3,操作者可以手握涂药棒4的把手部分42对涂药棒4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
36.金属支撑条6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起到弹性支撑作用,在负压状态下,保持柔性顶罩3的扩展状态,在操作者移动涂药棒4时,便于柔性顶罩3可以有一定的形变来适应涂药棒4的运动。
37.进一步地,玻璃罐体1的下部开口直径为5-15cm,壁厚0.2-0.5cm,整个罐体的高度5-15cm。玻璃材质方便操作者可以更清楚看到涂药位置,更好的进行涂药。
38.进一步地,涂药棒4的直径为0.8-1cm,长度为5-10cm。涂药棒可以为塑料等圆形硬性材质。
39.涂药端41上的插接孔45直径为0.5-0.6cm,孔深1-2cm。插接孔45内可以插接棉签一类的物品,用于涂药。
40.为了更好的插接,涂药棒4上与柔性顶罩3的相接处(即第二固定部44)内陷,与软性材料密封相连,软性材料后续接涂药端,涂药端的插接孔45孔底的直径为外部直径的一半左右。
41.两个固定件5对称设置在玻璃罐体1的外壁上,金属支撑条6为弧形,金属支撑条6的下端与固定件5固定,金属支撑条6的上端与涂药棒4上环状的第一固定部43卡式连接。
42.优选地,抽气孔2的直径为0.2-0.5cm,向外延伸2-3cm,方便外接橡皮管。
43.优选地,玻璃罐体1外壁上设有一个磨砂处理的长方形区域7,面积为15-25cm2。经过磨砂处理的罐体外壁,便于书写以及商标铭刻。
44.优选地,抽气孔2通过橡皮管与抽吸装置连接,橡皮管上设有负压表和控制开关。
45.负压表为数控负压表,有精确读数显示,其量程为0-10kpa,后接控制开关。
46.进一步地,抽吸装置可同时连接多个拔罐器,通过负压表和控制开关的控制,多个拔罐器同时进行操作。
4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在拔罐器的负压状态下,皮肤毛孔舒张,产生微小裂隙,就
像微针技术制造的微型创口,此时通过涂药棒4在皮肤表面给药,药液容易进入体内。
48.本实用新型在透明罐体的顶部设置柔性顶罩,并通过设置涂药棒与罐体顶部的柔性顶罩相配合,使得涂药棒可以在负压状态下对皮肤表面进行涂药,有利于药液进入体内。
49.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金属支撑条与涂药棒圆环固定,可以对柔性顶罩起到弹性支撑作用,一方面可以在负压状态下保持罐体顶部的扩展状态,另一方面,便于柔性顶罩可以有一定的形变来适应涂药棒的运动。
5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