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热针连接线及内热针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1844发布日期:2021-12-22 14:0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热针连接线及内热针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热针连接线及内热针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针灸治疗主要采用艾蒿灸法,艾蒿灸法对针体的温度控制是非常盲目的,经实际测定,无论是金质针或是银质针还是不锈钢针,当柄部艾蒿燃烧时,针柄温度可高达400℃~450℃,针体和皮肤接触点上温度高达128℃~150℃,而皮下1厘米左右的针体温度仅保持在37℃~37.5℃状态,所谓的艾蒿针灸仅起到了普通针灸或是类针刀的局部切割松解的作用,艾蒿燃烧时针体温度忽高忽低不稳定,患者的皮肤表面虽有灼热感,但是深层处的温度仍处在37℃的常态,导致表层因高热灼伤皮肤的医源性损害现象经常发生。对比,内热式针灸治疗仪应运而生,解决了传统艾蒿灸法对针尖温度控制盲目、实际热能传导不实等问题,能够准确控制内热针针体在人体内的治疗温度和加热深度,而无灼伤皮肤之虑。然而现有的内热式针灸治疗仪在内热针与主机的连接设计上还较为粗糙,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热针连接线及内热针连接接头。
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热针连接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导片、第二导片和一插接空间,所述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伸入所述插接空间中,所述第一导片与第二导片靠近但不接触,所述接头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供内热针插入所述插接空间的插接口,当内热针的尾端插入所述插接空间中,内热针分别与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接触,内热针的尾端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之间。
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导片上设置有第一接触凸部,所述第二导片上设只有第二接触凸部,当内热针的尾端插入所述插接空间中,内热针分别与第一接触凸部和第二接触凸部接触,内热针的尾端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伸入所述插接空间的部分一长一短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接触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片伸入所述插接空间的末端,所述第二接触凸部位于第二导片伸入所述插接空间的末端。
9.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接触凸部与第二接触凸部于内热针的插入方向上交错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接触凸部为朝向第二导片凸出的弧
形凸部,所述第二接触凸部为朝向第一导片凸出的弧形凸部。
11.具体的,所述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接头主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绝缘,所述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穿设于基座上,所述第一导片与第二导片预设间隔距离,基座一端的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伸入所述插接空间中,基座另一端的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与内热针连接接头的连接线电连接。
1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夹设于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之间。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热针连接线,包括插头、连接主线和如上所述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插头和内热针连接接头分别设置于连接主线的两端,所述插头和内热针连接接头电性连接。
14.具体的,所述的内热针连接线,所述插头为航空插头,所述内热针连接接头具有多个,所述连接主线的一端分出多条连接支线,每条连接支线末端对应设置有一内热针连接接头。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热针连接线及内热针连接接头,其中所述内热针连接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导片、第二导片和一插接空间,所述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伸入所述插接空间中,所述第一导片与第二导片靠近但不接触,所述接头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供内热针插入所述插接空间的插接口,当内热针的尾端插入所述插接空间中,内热针分别与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接触,内热针的尾端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之间。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内热针与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主机,使用时,将内热针连接线的插头插在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主机上,然后将内热针的尾端插入内热针连接接头内,实现内热针与主机的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开了内热针与内热针连接线的一体化设置,内热针可以进行灵活插接,因而随时可以更换要使用的内热针,并能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相应数量的内热针,便于及时对使用后的内热针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使用完毕后拔掉内热针也能避免悬吊在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上的内热针由于磕碰造成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a

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的基座与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21.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
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热针连接接头,包括接头主体110,所述接头主体110内设置有第一导片101、第二导片102 和一插接空间103,所述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伸入所述插接空间 103中,所述第一导片101与第二导片102靠近但不接触,所述接头主体 110的一端设置有供内热针插入所述插接空间103的插接口104,当内热针的尾端插入所述插接空间103中,内热针分别与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 102接触,内热针的尾端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之间。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内热针与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主机,使用时,将内热针连接线的插头插在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主机上,然后将内热针的尾端插入内热针连接接头内,实现内热针与主机的电路连接。
23.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导片101上设置有第一接触凸部105,所述第二导片102上设只有第二接触凸部106,当内热针的尾端插入所述插接空间103中,内热针分别与第一接触凸部105 和第二接触凸部106接触,内热针的尾端夹设于所述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凸部105和第二接触凸部106的设置以便于更好与内热针进行接触,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接触凸部105与第二接触凸部106 于内热针的插入方向上交错设置。以避免未接入内热针时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发生接触导致短路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片101和第一导片101可以采用五金片,所述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之间平行或预设向内靠拢的夹角设置,使得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在内热针插接后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紧紧夹住内热针,从而保证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在内热针插接时的有效接触及稳定接触,并提供一定的夹持力阻碍内热针在不受外界拉拔力的情况下脱离内热针连接接头。
24.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伸入所述插接空间103的部分一长一短设置。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接触凸部105位于所述第一导片101 伸入所述插接空间103的末端,所述第二接触凸部106位于第二导片102 伸入所述插接空间103的末端。这样,不仅节省了材料,而且合理利用了空间,进一步保障了内热针与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的有效接触。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第一接触凸部105为朝向第二导片102凸出的弧形凸部,所述第二接触凸部106为朝向第一导片101凸出的弧形凸部。弧形凸部的设置,使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 在与内热针进行接触时,受挤压产生一定形变,从点线接触,变成线面接触,扩展了连接范围,进一步保障了连接的有效性。
25.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接头主体110包括基座107,所述基座107绝缘,所述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穿设于基座107上,所述第一导片101与第二导片102预设间隔距离,基座107一端的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伸入所述插接空间103中,基座107另一端的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与内热针连接接头的连接线电连接,一般分别接入正极和负极。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所述基座107的一端设置有凸台108,所述凸台108夹设于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之间。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主体110还包括插接头109,所述插接头109内设一腔体即插接空间103,其一端设置有针孔即插接口104,其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基座107上,基座107一端的凸台 108、第一导片101及第二导片102均位于插接空间103内,所述插接空间 103为矩形柱状的腔体,在该
腔体内,第一导片101和第二导片102的运动受约束,在发生弹性形变时仅做相向和相离运动。本实施例的接头主体110 设置有一层包胶111,所述包胶111包覆于基座107和插接头109外侧。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内热针连接线,其包括插头(图中未示出)、连接主线200和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接头100,所述插头和内热针连接接头100分别设置于连接主线200的两端,所述插头和内热针连接接头100电性连接。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热针连接线,所述插头为航空插头,所述内热针连接接头100具有多个,所述连接主线200的一端分出多条连接支线210,每条连接支线210末端对应设置有一内热针连接接头100,以现有的情形,一般一根连接线分出四个或五个内热针连接接头,一根内热针连接线一组内热针,一般每组内热针同功率输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插头多针输出的形式,既保证了内热针连接线与主机插接的便利性,也保证了内热针与内热针连接线插接的灵活性。
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避开了内热针与内热针连接线的一体化设置,内热针可以进行灵活插接,因而随时可以更换要使用的内热针,并能根据实际需求使用相应数量的内热针,便于及时对使用后的内热针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使用完毕后拔掉内热针也能避免悬吊在内热式针灸治疗仪上的内热针由于磕碰造成损坏的风险。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热针连接线,其采用一个插头多针输出的形式,既保证了内热针连接线与主机插接的便利性,也保证了内热针与内热针连接线插接的灵活性。
28.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