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04278发布日期:2021-10-19 22:2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领域,具体是一种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2.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3.现有的妇产科器械在消毒时往往步骤繁琐且消毒不够彻底,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消毒步骤简单且消毒彻底的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消毒步骤简单且消毒彻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柜、储液箱,所述消毒柜固定连接在储液箱上端面,所述消毒柜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消毒柜内设置有导向板、滑块、转动座、转轴、放置柜,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在消毒柜的内底面上且滑块滑动连接导向板中,所述滑块通过连杆与转动座固定连接且转动座与消毒柜内底面间连接有液压升缩杆,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动座中,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导向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段齿条且齿轮与齿条啮合,转轴一端与放置柜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柜的上下端面均为钢丝网且放置柜位于喷淋装置的正上方,所述转轴在转动座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动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杆且两个限位杆关于转轴对称布置,转杆与其中任意一个限位杆接触时均保持水平,转动座下端面固定连接有l形杆且l形杆与转杆间连接有弹簧ⅰ,所述放置柜内设置有夹持机构。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水泵、管道、喷管,所述水泵设置在储液箱中且水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消毒柜内部,所述管道上端与喷管连通,所述喷管正上方设置有一排喷孔。
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板、弹簧ⅱ,所述夹板一端与放置柜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夹板另一端与放置柜的内底面间通过弹簧ⅱ连接。
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消毒柜的侧壁上连通有排液管,所述储液箱上连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上端连通有锥形漏斗,所述排液管、进液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
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消毒柜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吹干风机且吹干风机吹风口正
对于放置柜。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打开水泵,消毒液从管道流入喷管然后通过喷孔喷出对待消毒器械一面进行消毒,伸长液压伸缩杆,液压升缩杆推动转动座向上移动,与转动座转动连接的转轴沿竖直方向上运动,齿轮在转轴的带动下向上运动与导向板上的齿条啮合转动,所以转轴在齿轮1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转轴上的转杆在弹簧ⅰ的拉动下与另一侧的限位杆接触固定,所述放置柜在转轴的带动下完成180
°
翻转,所以喷管继续对待消毒器械的另一侧面进行消毒,使器械消毒更彻底;
14.2、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待器械消毒完成后,通过吹干风机对消毒完成的器械进行风干,提高器械消毒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侧面示意图a

a。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柜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外观图
20.附图标记注释:消毒柜1、储液箱2、喷淋装置3、导向板4、滑块5、转动座6、转轴7、放置柜8、液压升缩杆9、齿轮10、齿条11、钢丝网12、喷孔13、转杆14、限位杆15、l形杆16、弹簧ⅰ17、夹持机构18、水泵19、管道20、喷管21、夹板22、弹簧ⅱ23、排液管24、进液管25、锥形漏斗26、截止阀27。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妇产科器械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柜1、储液箱2,所述消毒柜1固定连接在储液箱2上端面,所述消毒柜1内设置有喷淋装置3,所述消毒柜1内设置有导向板4、滑块5、转动座6、转轴7、放置柜8,所述导向板4固定连接在消毒柜1的内底面上且滑块5滑动连接导向板5中,所述滑块5通过连杆与转动座6固定连接且转动座6与消毒柜1内底面间连接有液压升缩杆9,所述转轴7转动连接在转动座6中,转轴7上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导向板4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段齿条11且齿轮10与齿条11啮合,转轴7一端与放置柜8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柜8的上下端面均为钢丝网12且放置柜8位于喷淋装置3的正上方,所述转轴7在转动座6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4,转动座6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杆15且两个限位杆15关于转轴7对称布置,转杆14与其中任意一个限位杆接触时均保持水平,转动座6下端面固定连接有l形杆16且l形杆16与转杆14间连接有弹簧ⅰ17,所述放置柜8内设置有夹持机构18;
24.所述喷淋装置3包括水泵19、管道20、喷管21,所述水泵19设置在储液箱2中且水泵19的出液口通过管道20连通至消毒柜1内部,所述管道20上端与喷管21连通,所述喷管21正上方设置有一排喷孔13;
25.所述夹持机构18包括夹板22、弹簧ⅱ23,所述夹板22一端与放置柜8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夹板22另一端与放置柜8的内底面间通过弹簧ⅱ23连接;
26.所述消毒柜1的侧壁上连通有排液管24,所述储液箱2上连通有进液管25且进液管25上端连通有锥形漏斗26,所述排液管24、进液管25上均设置有截止阀27;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消毒液从锥形漏斗26通过进液管24倒入储液箱2中,将待消毒器械放入放置柜8中,拉起夹板22,将待消毒器械放好后夹板22在弹簧ⅱ23的弹力作用下将待消毒器械夹紧,打开水泵19,消毒液从管道20流入喷管21然后通过喷孔13喷出对待消毒器械一面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伸长液压伸缩杆9,液压升缩杆9推动转动座6向上移动,同时与转动座6固定连接的滑块5沿导向板4向上滑动,与转动座6转动连接的转轴7沿竖直方向上运动,齿轮10在转轴7的带动下向上运动与导向板4上的齿条11啮合转动,所以转轴7在齿轮10的带动下转动,同时转轴7上的转杆14在弹簧ⅰ17的拉动下与另一侧的限位杆15接触固定,所述放置柜8在转轴7的带动下完成180
°
翻转,所以喷管21继续对待消毒器械的另一侧面进行消毒,使器械消毒更彻底,等器械完全消毒后缩短液压伸缩杆9,放置柜8在上述原理下回到原位,消毒后的消毒液可经过排液管24排出。
28.实施例2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消毒柜1的内顶壁上设置有吹干风机28且吹干风机28吹风口正对于放置柜8;
30.待器械消毒完成后,通过吹干风机28对消毒完成的器械进行风干,提高器械消毒效率。
31.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说明书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说明书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