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

文档序号:28637049发布日期:2022-01-26 17:2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


背景技术:

2.体外循环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装置将回心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调节温度和过滤后,输回体内动脉系统的生命支持技术。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由于人工装置取代了人体心脏和肺脏功能,因此也称心肺转流,体外循环机也称为人工心肺机。进行体外循环的目的是在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时,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3.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体外循环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不仅在心脏、肝、肾、肺等大血管手术中获得应用,在肿瘤治疗、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技术。
4.机体与储血罐、储血罐与氧合器、氧合器与动脉血泵之间,均需以管道相连接。除插管部分外,一般静脉重力虹吸引流使用内径12.7mm(1/2英寸)的管,向主动脉供血使用内径9.5mm(3/8英寸)的管,心内吸引回收血液使用内径6.4mm(1/4英寸)的聚氯乙烯管。要求管道内壁光滑、硅化,口径变换处要求逐渐变细,无楞角,无粗糙边缘,以减少阻力、压力差和涡流。小儿则相应使用细管道。
5.体外循环管路是心肺转流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有的体外循环管路在临床应用时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临床上超滤时静脉管路中的血液无法回收入储血罐,易造成血液的浪费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临床上超滤时静脉管路中的血液无法回收入储血罐,易造成血液浪费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8.台上包和台下包,所述台上包包括台上包管路一、台上包管路二、台上包管路三和台上包管路四,所述台上包管路一包括管路一分支a、三通接头、管路一分支b、第一带侧孔直接头和管路一分支c,所述管路一分支a的一端与三通接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管路一分支a远离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膜肺的出血口,所述管路一分支b的一端与第一带侧孔直接头相连接,所述第一带侧孔直接头的一端与管路一分支c相连接,所述管路一分支c的一端与三通接头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三通接头还连接有管路一分支d,所述管路一分支d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直接头,所述第一直接头的一端连接有管路一分支e,所述管路一分支e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带侧孔直接头,所述第二带侧孔直接头连接有管路一分支f,所述管路一分支f远离第二带侧孔直接头的一端连接储血罐的入血口;
9.其中,所述管路一分支a为φ1/4x40cm的管路,所述管路一分支b为φ1/4x5cm的管路,所述管路一分支c为φ1/4x5cm的管路,所述管路一分支d为φ1/4x80cm的管路,所述管
路一分支e为φ3/8x60cm的管路,所述管路一分支f为φ3/8x30cm的管路,所述第一带侧孔直接头为φ1/4x1/4带侧孔的直接头,所述三通接头为φ1/4x1/4x1/4的三通接头,所述第一直接头为φ1/4x3/8的直接头,所述第二带侧孔直接头为φ3/8x3/8的带侧孔直接头;
10.其中,所述第一带侧孔直接头的侧孔处还安装有三通开关一,所述第二带侧孔直接头的侧孔处还安装有三通开关二;
11.所述台上包管路二还包括管路二分支a,所述管路二分支a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直接头,所述第二直接头连接有管路二分支b,所述管路二分支a远离第二直接头的一端连接储血罐的入血口,所述管路二分支b远离第二直接头的一端连接至台上左心吸引头;
12.所述台上包管路三还包括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所述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的一端连接储血罐的入血口,一端连接至台上右心吸引头;
13.所述台上包管路四还包括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所述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鲁尔接头,所述第一鲁尔接头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保护帽,所述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远离第一鲁尔接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鲁尔接头,所述第二鲁尔接头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保护帽;
14.所述台下包包括台下包管路一和台下包管路二,所述台下包管路一还包括管路一分支a,所述管路一分支a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直接头,所述第三直接头连接有管路一分支b,所述管路一分支b的一端连接有第四直接头,所述第四直接头连接有管路一分支c,所述第三直接头为φ1/4x3/8的直接头,所述第四直接头为φ3/8x1/4的直接头,所述管路一分支a为φ1/4x30cm的管路,所述管路一分支b为φ3/8x60cm的管路,所述管路一分支c为φ1/4x30cm的管路,所述管路一分支a的φ1/4端与第三直接头的φ1/4端相匹配,所述管路一分支b的两端φ3/8的接口分别与第三直接头和第四直接头的φ3/8端相匹配;
15.所述台下包管路二还包括台下包管路二主管路,所述台下包管路二主管路为φ1/4x150cm的管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管路一分支a的动脉端标记为红色的接膜肺的出血口,而管路一分支f的静脉端标记为蓝色的接储血罐的静脉血入口;台上包管路二的均标记为红色的硅胶软管端放置在台上连接左心吸引头,另一端连接到台下储血罐的回血入口;台上包管路三一端放置在台上连接右心吸引头,另一端连接到台下储血罐的回血入口;台下包管路一的一端接储血罐的出血口,另一端接膜肺的入血口;台下包管路二为备用氧气管,且台下包管路二的一端连接空氧混合气接口,另一端连接到膜肺的氧气入口;在台上包管路一的管路一分支b中,第一带侧孔直接头的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一(处于关闭位置),并在φ1/4x5cm的远离三通接头的管道处用管道钳钳闭备用;在台上包管路一的管路一分支f蓝色静脉端的第二带侧孔直接头的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二(处于关闭位置)。
17.2.在储血罐中加入预充液,开始运行体外循环机器进行整个体外循环管路和膜肺的预充排气,然后管路膜肺肝素化后就进行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内循环。所有泵管都由体外循环机的滚压泵逆时针方向驱动。
18.3.在手术台上主动脉插管后,停止内循环,动静脉端分别钳闭,主刀医生在靠近φ1/4x3/8接头处剪断管路,去掉φ1/4x3/8的接头,然后φ1/4端管路接主动脉插管,而φ3/8的管路接带侧孔的三通接头的主接头端、并且该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三(处于关闭位置)、该侧孔三通接头的另外二个接头分别接上下腔静脉插管。当肝素化act大于480秒后就可以
进行体外循环转流了。
19.4.在体外循环前或者体外循环中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靠近红色动脉端三通开关一连接超滤器到蓝色静脉端三通开关二,先进行超滤器及这部分管路的预充排气,然后按需要进行常规超滤或者平衡超滤;在停体外循环后改良超滤前,钳闭并拔出下腔静脉插管,而上腔静脉插管在右心房保留不变并钳闭,然后将下腔静脉插管钳子松开以便下腔静脉插管及静脉管路内的血液全部回收到储血罐中;接着将台上φ2/16x60cm的管路一端接在三通开关三上,并打开该三通开关三,另一端递到台下接三通开关二,并将此三通开关二向φ2/16x60cm管路方向打开,血液通过动脉端压力或者体外循环机泵头的驱动将通过超滤器浓缩后的血液沿着φ2/16x60cm管路引流到三通开关三及侧孔三通接头处,并向下腔静脉插管和φ3/8x60cm管路排气1-2cm,然后台上医生立即钳闭靠近该侧孔三通接头端的下腔静脉插管和φ3/8x60cm的管路同时松开钳闭上腔静脉插管的管钳。这样就可以将回到储血罐、膜肺和所有管路内的血液经过超滤器、φ2/16x60cm管路、三通开关、带侧孔三通接头和上腔静脉插管全部回到右心房病人体内了。
20.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中,所述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为φ2/16x60cm的管路,所述第一鲁尔接头和第二鲁尔接头均为设置有螺纹的、活动的并且可拧紧的公头接头,且所述第一保护帽和第二保护帽均可取开。
21.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中,所述台上包还包括转接头组件,所述转接头组件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还包括φ3/8x3/8x3/8带侧孔的三通接头、φ3/8x1/4x1/4带侧孔的三通接头、φ1/4x1/4x1/4三通接头以及两个三通开关,且所述转接头组件单独封装成包并放置于所述台上包内。
22.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中,所述台上包管路一、台上包管路二、台上包管路三、台上包管路四、台下包管路一和台下包管路二的两端均安装有保护帽。
23.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中,所述管路一分支a的一端标记为红色,所述管路一分支f的一端标记为蓝色,所述管路二分支a的一端标记为红色,所述管路二分支b的一端标记为红色,所述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的两端均标记为蓝色。
24.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中,所述管路一分支b为泵管,所述台下包管路二为备用氧气管,且所述台下包管路二的一端连接空氧混合气接口,另一端连接到膜肺的氧气入口,所述台上包与所述台下包通过封装袋共同组成完整的体外循环管路,所述台上包与所述台下包均经过灭菌处理。
25.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中,所述管路二分支a为φ1/4x300cm的管路,所述管路二分支b为φ3/16x30cm的管路,所述第二直接头为φ1/4x3/16的接头,所述管路二分支a的一端与第二直接头的φ1/4端口相匹配,所述管路二分支b的一端与第二直接头的φ3/16端口相匹配。
26.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中,所述管路二分支b为硅胶软管。
27.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其中,所述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为φ1/4x400cm的管路。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9.本方案中,通过台上包管路以及台下包管路的相互搭配和组合的使用下,实现了对以往的体外循环管路的优化,经过改进优化的体外循环管路后,静脉管路内的血液在改
良超滤时可以全部回收回储血罐经过超滤器超滤浓缩后回输给患儿,减少患儿血液浪费,节约血源,节约用血每例100—150ml,以达到15kg以上的患儿无异体库血输注情况下完成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减少了异体库血的输注,从而减少了异体库血输注可能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同时也节约了输血费用。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台上包管路一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台上包管路二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台上包管路三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台上包管路四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转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台下包管路一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台下包管路二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转接头组件中的φ3/8x3/8x3/8带侧孔的三通接头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转接头组件中的φ3/8x1/4x1/4带侧孔的三通接头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体外循环管路的φ1/4x1/4带侧孔的直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台上包管路一;11、管路一分支a;12、三通接头;13、管路一分支b;14、第一带侧孔直接头;15、管路一分支c;16、管路一分支d;17、第一直接头;18、管路一分支e;19、第二带侧孔直接头;110、管路一分支f;111、三通开关一;112、三通开关二;2、台上包管路二;21、管路二分支a;22、第二直接头;23、管路二分支b;3、台上包管路三;31、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4、台上包管路四;41、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42、第一鲁尔接头;43、第一保护帽;44、第二鲁尔接头;45、第二保护帽;5、台下包管路一;51、管路一分支a;52、第三直接头;53、管路一分支b;54、第四直接头;55、管路一分支c;6、台下包管路二;61、台下包管路二主管路;7、转接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3.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44.一种新型体外循环管路,包括:台上包和台下包。
45.台上包包括台上包管路一1、台上包管路二2、台上包管路三3和台上包管路四4,台上包管路一1包括管路一分支a11、三通接头12、管路一分支b13、第一带侧孔直接头14和管路一分支c15,管路一分支a11的一端与三通接头12的一端相连接,管路一分支a11远离三通
接头12的一端连接膜肺的出血口,管路一分支b13的一端与第一带侧孔直接头14相连接,第一带侧孔直接头14的一端与管路一分支c15相连接,管路一分支c15的一端与三通接头12的另一端相连接,三通接头12还连接有管路一分支d16,管路一分支d1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直接头17,第一直接头17的一端连接有管路一分支e18,管路一分支e1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带侧孔直接头19,第二带侧孔直接头19连接有管路一分支f110,管路一分支f110远离第二带侧孔直接头19的一端连接储血罐的入血口;
46.其中,管路一分支a11为φ1/4x40cm的管路,管路一分支b13为φ1/4x5cm的管路,管路一分支c15为φ1/4x5cm的管路,管路一分支d16为φ1/4x80cm的管路,管路一分支e18为φ3/8x60cm的管路,管路一分支f110为φ3/8x30cm的管路,第一带侧孔直接头14为φ1/4x1/4带侧孔的直接头,三通接头12为φ1/4x1/4x1/4的三通接头,第一直接头17为φ1/4x3/8的直接头,第二带侧孔直接头19为φ3/8x3/8的带侧孔直接头;
47.其中,第一带侧孔直接头的侧孔处还安装有三通开关一111,第二带侧孔直接头19的侧孔处还安装有三通开关二112;
48.台上包管路二2还包括管路二分支a21,管路二分支a2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直接头22,第二直接头22连接有管路二分支b23,管路二分支a21远离第二直接头22的一端连接储血罐的入血口,管路二分支b23远离第二直接头22的一端连接至台上左心吸引头;
49.台上包管路三3还包括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31,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31的一端连接储血罐的入血口,一端连接至台上右心吸引头;
50.台上包管路四4还包括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41,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4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鲁尔接头42,第一鲁尔接头4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保护帽43,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41远离第一鲁尔接头4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鲁尔接头44,第二鲁尔接头4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保护帽45;
51.台下包包括台下包管路一5和台下包管路二6,台下包管路一5还包括管路一分支a51,管路一分支a51的一端连接有第三直接头52,第三直接头52连接有管路一分支b53,管路一分支b53的一端连接有第四直接头54,第四直接头54连接有管路一分支c55,第三直接头52为φ1/4x3/8的直接头,第四直接头54为φ3/8x1/4的直接头,管路一分支a51为φ1/4x30cm的管路,管路一分支b53为φ3/8x60cm的管路,管路一分支c55为φ1/4x30cm的管路,管路一分支a51的φ1/4端与第三直接头52的φ1/4端相匹配,管路一分支b53两端φ3/8的接口分别与第三直接头52和第四直接头54的φ3/8端相匹配;
52.台下包管路二6还包括台下包管路二主管路61,台下包管路二主管路61为φ1/4x150cm的管路。
5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管路一分支a11的动脉端标记为红色的接膜肺的出血口,而管路一分支f110的静脉端标记为蓝色的接储血罐的静脉血入口;台上包管路二2两端均标记为红色的硅胶软管端放置在台上连接左心吸引头,另一端连接到台下储血罐的回血入口;台上包管路三3两端均标记为蓝色一端放置在台上连接右心吸引头,另一端连接到台下储血罐的回血入口;台下包管路一5的一端接储血罐的出血口,另一端接膜肺的入血口;台下包管路二6为备用氧气管,且台下包管路二6的一端连接空氧混合气接口,另一端连接到膜肺的氧气入口;在台上包管路一1的管路一分支b13中,第一带侧孔直接头14的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一111(处于关闭位置),并在φ1/4x5cm的远离三通接头的管道处用管道钳钳
闭备用;在台上包管路一1的管路一分支f110蓝色静脉端的第二带侧孔直接头19的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二112(处于关闭位置)。
54.2.在储血罐中加入预充液,开始运行体外循环机器进行整个体外循环管路和膜肺的预充排气,然后管路膜肺肝素化后就进行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内循环。所有泵管都由体外循环机的滚压泵逆时针方向驱动。
55.3.在手术台上主动脉插管后,停止内循环,动静脉端分别钳闭,主刀医生在靠近φ1/4x3/8接头处剪断管路,去掉φ1/4x3/8的接头,然后φ1/4端管路接主动脉插管,而φ3/8的管路接带侧孔的三通接头的主接头端、并且该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三(处于关闭位置)、该侧孔三通接头的另外二个接头分别接上下腔静脉插管。当肝素化act大于480秒后就可以进行体外循环转流了。
56.4.在体外循环前或者体外循环中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靠近红色动脉端三通开关一111连接超滤器到蓝色静脉端三通开关二112,先进行超滤器及这部分管路的预充排气,然后按需要进行常规超滤或者平衡超滤;在停体外循环后改良超滤前,钳闭并拔出下腔静脉插管,而上腔静脉插管在右心房保留不变并钳闭,然后将下腔静脉插管钳子松开以便下腔静脉插管及静脉管路内的血液全部回收到储血罐中;接着将台上φ2/16x60cm的管路一端接在三通开关三上,并打开该三通开关三,另一端递到台下接三通开关二112,并将此三通开关二112向φ2/16x60cm管路方向打开,血液通过动脉端压力或者体外循环机泵头的驱动将通过超滤器浓缩后的血液沿着φ2/16x60cm管路引流到三通开关三及侧孔三通接头处,并向下腔静脉插管和φ3/8x60cm管路排气1-2cm,然后台上医生立即钳闭靠近该侧孔三通接头端的下腔静脉插管和φ3/8x60cm的管路同时松开钳闭上腔静脉插管的管钳。这样就可以将回到储血罐、膜肺和所有管路内的血液经过超滤器、φ2/16x60cm管路、三通开关、带侧孔三通接头和上腔静脉插管全部回到右心房病人体内了。
57.如图5所示,台上包管路四主干管路41为φ2/16x60cm的管路,第一鲁尔接头42和第二鲁尔接头44均为设置有螺纹的、活动的并且可拧紧的公头接头,且第一保护帽43和第二保护帽45均可取开。
58.如图1和图6所示,台上包还包括转接头组件7,转接头组件7包括转接头,转接头还包括φ3/8x3/8x3/8带侧孔的三通接头、φ3/8x1/4x1/4带侧孔的三通接头、φ1/4x1/4x1/4三通接头以及两个三通开关,且转接头组件7单独封装成包并放置于台上包内。
59.如图1-图5以及图7-图8所示,台上包管路一1、台上包管路二2、台上包管路三3、台上包管路四4、台下包管路一5和台下包管路二6的两端均安装有保护帽。
60.如图2-图4所示,管路一分支a11的一端标记为红色,管路一分支f110的一端标记为蓝色,管路二分支a21的一端标记为红色,管路二分支b23的一端标记为红色,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31的两端均标记为蓝色。
61.如图7-图8所示,管路一分支b53为泵管,台下包管路二6为备用氧气管,且台下包管路二6的一端连接空氧混合气接口,另一端连接到膜肺的氧气入口,台上包与台下包通过封装袋共同组成完整的体外循环管路,台上包与台下包均经过灭菌处理。
62.如图3所示,管路二分支a21为φ1/4x300cm的管路,管路二分支b23为φ3/16x30cm的管路,第二直接头22为φ1/4x3/16的接头,管路二分支a21的一端与第二直接头22的φ1/4端口相匹配,管路二分支b23的一端与第二直接头22的φ3/16端口相匹配。
63.如图3所示,管路二分支b23为硅胶软管。
64.如图4所示,台上包管路三主干管路31为φ1/4x400cm的管路。
65.结构原理:1.管路一分支a11的动脉端标记为红色接膜肺的出血口,而管路一分支f110的静脉端标记为蓝色接储血罐的静脉血入口;台上包管路二2两端均标记为红色的硅胶软管端放置在台上连接左心吸引头,另一端连接到台下储血罐的回血入口;台上包管路三3两端均标记为蓝色一端放置在台上连接右心吸引头,另一端连接到储血罐的回血入口;台下包管路一5的一端接储血罐的出血口,另一端接膜肺的入血口;台下包管路二6为备用氧气管,且台下包管路二6的一端连接空氧混合气接口,另一端连接到膜肺的氧气入口;在台上包管路一1的管路一分支b13中,第一带侧孔直接头14的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一111(处于关闭位置),并在φ1/4x5cm的远离三通接头的管道处用管道钳钳闭备用;在台上包管路一1的管路一分支f110蓝色静脉端的第二带侧孔直接头19的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二112(处于关闭位置)。
66.2.在储血罐中加入预充液,开始运行体外循环机器进行整个体外循环管路和膜肺的预充排气,然后管路膜肺肝素化后就进行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内循环。所有泵管都由体外循环机的滚压泵逆时针方向驱动。
67.3.在手术台上主动脉插管后,停止内循环,动静脉端分别钳闭,主刀医生在靠近φ1/4x3/8接头处剪断管路,去掉φ1/4x3/8的接头,然后φ1/4端管路接主动脉插管,而φ3/8的管路接带侧孔的三通接头的主接头端、并且该侧孔位置接三通开关三(处于关闭位置)、该侧孔三通接头的另外二个接头分别接上下腔静脉插管。当肝素化act大于480秒后就可以进行体外循环转流了。
68.4.在体外循环前或者体外循环中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靠近红色动脉端三通开关一111连接超滤器到蓝色静脉端三通开关二112,先进行超滤器及这部分管路的预充排气,然后按需要进行常规超滤或者平衡超滤;在停体外循环后改良超滤前,钳闭并拔出下腔静脉插管,而上腔静脉插管在右心房保留不变并钳闭,然后将下腔静脉插管钳子松开以便下腔静脉插管及静脉管路内的血液全部回收到储血罐中;接着将台上φ2/16x60cm的管路一端接在三通开关三上,并打开该三通开关三,另一端递到台下接三通开关二112,并将此三通开关二112向φ2/16x60cm管路方向打开,血液通过动脉端压力或者体外循环机泵头的驱动将通过超滤器浓缩后的血液沿着φ2/16x60cm管路引流到三通开关三及侧孔三通接头处,并向下腔静脉插管和φ3/8x60cm管路排气1-2cm,然后台上医生立即钳闭靠近该侧孔三通接头端的下腔静脉插管和φ3/8x60cm的管路同时松开钳闭上腔静脉插管的管钳。这样就可以将回到储血罐、膜肺和所有管路内的血液经过超滤器、φ2/16x60cm管路、三通开关、带侧孔三通接头和上腔静脉插管全部回到右心房病人体内了。
69.综上,本方案中,经过改进优化的体外循环管路后,静脉管路内的血液在改良超滤时可以全部回收回储血罐经过超滤器超滤浓缩后回输给患儿,减少患儿血液浪费,节约血源,节约用血每例100—150ml,以达到15kg以上的患儿无异体库血输注情况下完成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减少了异体库血的输注,从而减少了异体库血输注可能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同时也节约了输血费用。
70.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