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支型主动脉人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5641发布日期:2021-12-29 13:2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支型主动脉人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支型主动脉人工支架。


背景技术:

2.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主动脉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主动脉瘤的瘤体将增大,导致破裂和死亡;主动脉夹层有可能破裂,导致死亡,同时,主动脉夹层可导致分支动脉缺血,出现脑、脊髓、心、肝肾、肢体等脏器缺血并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梗死、截瘫、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下肢功能障碍等等。部分情况下,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3.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目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thoracic endovascualraortic repair, tevar)已经成为治疗部分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主要的方法。其在胸主动脉中放入支架,将主动脉病变隔绝在支架以外,约束血流完全从支架内通过,从而达到隔绝病变,保护血管的目的。目前国内外有多种主动脉支架血管,为了保证支架在血管内的牢固固定,同时预防血流从支架的近心端渗漏到支架外,目前使用的主动脉支架血管的近心端需要至少15mm的锚定区。所以当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邻近或累及主动脉分支动脉时,目前市场上的支架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封堵分支动脉影响血流灌注,甚至无法通过腔内修复技术治疗。
4.国内外有特别定制的主动脉分支支架或主动脉支架覆膜开窗,其方法是:根据病人具体的解剖学情况,在管状的主动脉支架血管上制作侧孔,侧孔的位置与分支动脉位置对应;手术中,将主动脉支架血管植入主动脉病变部位时,同时将其侧孔对准分支动脉,保证分支动脉血流通畅,部分再在分支动脉中植入小支架。但此种方法缺点很多:首先,支架血管必须根据病人具体的解剖学形态特别定制,不能批量生产;其二,定制支架用时长,不能用于急症手术,主动脉支架覆膜开窗会破坏支架的完整性及使用寿命;其三,定制的带侧孔的支架或开窗的支架,在体内释放时,侧孔必须对准受累及的分支动脉,如有偏差则可能导致分支动脉血流障碍、闭塞、内漏等相关的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5.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布号为cn1026411164a,公布日为2012年08月22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分支型主动脉支架血管系统,其包括一条主动脉支架血管和三条分支动脉支架血管,所述主动脉支架血管的中段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有三个侧孔,所述三条分支动脉支架血管分装于三个侧孔内。该分支型主动脉支架血管系统能隔绝累及主动脉弓部和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病变、可重建分支动脉的血流、避免定制支架、可以批量生产并用于急诊手术。但是,该分支型主动脉支架血管系统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导丝先将主动脉支架血管送至主动脉相应位置处,然后再利用导丝逐一将三个分支动脉支架血管经由主动脉支架血管送入各分支动脉内。这样无疑增加手术的难度,使手术操作更加复杂,增加了手术时间以及手术风险。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构思,且积极试验,遂产生本案。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支型主动脉人工支架,其可以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分支型主动脉人工支架,其包括一主动脉支架和至少一分支动脉支架,所述主动脉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缝合在支架主体上的覆膜,所述覆膜上设有分支连接区域,该分支连接区域与覆膜无缝合;所述分支动脉支架连接于覆膜的分支连接区域上,所述分支连接区域上设有折叠部,所述折叠部位于在分支动脉支架外周。
10.所述折叠部为折叠环,每一分支动脉支架外周设有至少一折叠环。
11.所述人工支架包括两个以上分支动脉支架,每一分支动脉支架外周的折叠环与其他分支动脉支架外周的折叠环无相交。
12.所述主动脉支架设有前段、中段和后段,后段用于配合降主动脉,中段用于配合主动脉弓部,前段用于配合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所述分支连接区域设置于主动脉支架的中段上。
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分支动脉支架与主动脉支架作为一体连接,可以将其同时导入动脉血管内,从而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分支动脉支架与主动脉支架的连接区域设置折叠部,该折叠部位于分支动脉支架外周,从而为分支动脉支架提供了调整位置和角度的空间,满足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各种分布位置的需求,保证了主动脉支架和分支动脉支架内血流的通畅性,也有效解决了分支动脉封堵的问题,提高了人工支架的普适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三;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一;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二;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三。
20.标号说明:
21.主动脉支架10;前段11;中段12;后段13;支架主体14;覆膜15;
22.分支动脉支架20;第一分支动脉支架21;第二分支动脉支架22;第三分支动脉支架23;
23.分支连接区域30;折叠环31。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分支型主动脉人工支架,其包括一主动脉支架10和至少一分支动脉支架20,所述主动脉支架10包括支架主体14和缝合在支架主体14上的覆膜15,所述覆膜15上设有分支连接区域30,该分支连接区域30与覆膜15无缝合;所述分支动脉支架20连接于覆膜15的分支连接区域30上,所述分支连接区域30上设有折叠部,所
述折叠部位于在分支动脉支架20外周。
25.本实用新型将分支动脉支架20与主动脉支架10连接在一起,所以分支动脉支架20与主动脉支架10会一起送入胸主动脉中,从而无需多次进行支架导入操作。与现有技术中,主动脉支架10与分支动脉支架20分离的人工支架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支架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分支动脉支架20外周设置了折叠部,该折叠部由覆膜15折叠后形成,所以该折叠部可以为分动脉支架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而不影响主动脉支架10和分支动脉支架20内血流的通畅性,有效解决了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分布不均及分支动脉封堵的问题。
26.本实施例中,人工支架包括一主动脉支架10和三个分支动脉支架20。其中,主动脉支架10设有前段11、中段12和后段13,前段11用于配合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中段12用于配合主动脉弓部,后段13用于配合降主动脉,分支连接区域30设置于主动脉支架10的中段12上。三个分支动脉支架20分别为第一分支动脉支架21、第二分支动脉支架22和第三分支动脉支架23,分别用来重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27.主动脉支架10上的折叠部为折叠环31,而每一分支动脉支架20外周设有至少一折叠环31。具体地,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中多个折叠环31同心嵌套,第二分支动脉支架22位于最小折叠环31内,而第一分支动脉支架21、第二分支动脉支架22位于两个相邻的折叠环31之间。这样,各分支动脉支架20外周的折叠环31会为其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以便分支动脉支架20能够调节其与主动脉支架10之间的位置和角度。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支架具有普适性,即使每个人的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形态及分布位置有所偏差,分支动脉支架20也能够适应性地调整位置和角度,进入相应的分支动脉血管内,并保证血流通畅。
28.如图4

6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分支动脉支架外周的折叠环31与其他分支动脉支架外周的折叠环31无相交。即第一分支动脉支架21、第二分支动脉支架22、第三分支动脉支架23的角度和位置调整都依靠各自的折叠环31,且在位置和角度调节时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29.实施手术时,经左手肱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右手肱动脉处进行穿刺,将三个分支导引导丝分别从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经主动脉从同侧股动脉处导出。将人工支架置入输送装置中,每一分支动脉支架对应一分支导引导丝,然后将输送装置沿主动脉支架导引导丝进入主动脉中,当主动脉支架10到达指定位置,利用三个分支导引导丝依次将第一分支动脉支架21、第二分支动脉支架22、第三分支动脉支架23分别定位到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然后将主动脉和各分支动脉支架20依次释放即可。
30.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分支动脉支架20与主动脉支架10作为一体连接,可以将其同时导入动脉血管内,从而简化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分支动脉支架20与主动脉支架10的连接区域设置折叠部,该折叠部位于分支动脉支架20外周,从而为分支动脉提供了调整位置和角度的空间,保证了主动脉支架10和分支动脉支架20内血流的通畅性,也有效解决了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分布不均及分支动脉封堵的问题,提高了人工支架的普适性。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