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导管及带有该可视化导管的切开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9857发布日期:2021-12-01 09:5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导管及带有该可视化导管的切开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导管及带有保证视野的透明帽、可以调节该可视化导管方向的切开刀。


背景技术:

2.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胆总管取石术、胆胰管肿瘤支架引流术、活检术、局部放疗、射频治疗等介入治疗。
3.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mrcp因其无创、无x线照射、不需造影剂等优点己逐步取代诊断性ercp,成为胰胆疾病首选的诊断方法,ercp逐渐转向胰胆疾病的治疗。由于ercp不用开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可以极大地减轻病人痛苦,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4.在操作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技术是选择性胆管或胰管的插管,因为如果插管不成功,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也就无法进行。通过手法的改良和器械的进步,选择性胆胰管插的成功率已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经过改良后的成功率仍不满意,且需在x线引导下进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5.特别是选择性胆管或胰管插管时,消化道粘膜会阻挡在镜头前端影响观察,不能准确地寻找到腔道或观察病变粘膜,从而影响进镜及诊断,甚至无法进镜到理想部位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目前尚未直视下无需借助x线或腔内超声直接进行胆胰管选择性插管的简单安全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消化道粘膜阻挡镜头,影响进镜及诊断、治疗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视化导管,实现直视下插管及相关诊疗操作,同时不需要x线的引导,能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插管,通过观察图像可对胰管和胆管进行分辨,因此可减少或避免操作医师和病人暴露在射线下的时间,同时可提高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同时减少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同时可以在直视下进行其它相关诊疗。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可视化导管,用于胰胆管微创介入性手术,包括导管本体和具有调整方向、切开刀功能的牵引丝,所述导管本体的插入端为远端,另一端为近端,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在所述牵引丝的作用下能够弯曲转向;
9.所述导管本体至少设有一个容纳光学成像系统的可视腔道和一个可供辅助器械通过的工作腔道,所述可视腔道和工作腔道均自所述导管本体的近端贯通至远端,所述可
视腔道在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的端部设置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及照明元件,所述导管本体远端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保证视野和增大摄像模组视野角度的透明帽。
10.本实用新型利用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外加前端锥形透明帽支撑作用,撑开镜头前端管道粘膜,保证和拓宽视野,有助于寻找管腔及判断其走行方向指导插管。前端透明部的视频图像传感器可用于保证视野,从而直视下指导乳头插管,并直视下指导进一步选择性胆管或胰管插管,及进一步直视下选择胆总管或肝总管插管,及进一步直视下选择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插管,避免盲目插管所造成的困难和可能的并发症。
11.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帽为圆锥形透明帽,或前端呈锥形的圆管,采用全透明材质制得,长度0.1cm

5cm,优选为0.2cm

2cm,逐渐变细,前端外径0.1mm

4mm。
12.进一步地,所述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及照明元件距离终端0.1cm

5cm,优选为0.2cm

2cm,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及照明元件可以在一个平面或不在一个平面,以减少所占截面积,同时二者不会相互影响造成视角阻碍或成像不清(如阴影区域),能够有效地增大摄像模组的视野角度。
13.进一步地,在透明帽内设有多个腔道,可反复冲洗和吸引将胆胰管内结石、脓液、寄生虫等洗出以保证视野,且直视下指导诊断及治疗。
14.进一步地,导管长度180cm

260cm,前部160cm表面涂超滑涂层使导管具有良好的同步旋转性,使导管具有良好的同步旋转性,结合牵引丝可以灵活调整插管方向,以方便插入和超选胆总管、胰管、胆囊管、肝总管、左右肝管、肝内胆管。
15.进一步地,所述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为微小内窥镜,尺寸大小在0.1~4.0mm。
16.进一步地,所述视频图像传感器的侧部设有照明元件,所述照明元件可采用微小led灯组或其它光源。
17.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帽与所述导管本体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导管本体上。
18.进一步地,所述工作腔道包括注射腔和/或吸液腔,可以外接电动吸引及注水装置。
19.该导管可用于将附件从入路递送至胰胆管解剖部位的目标位置,并连接数字成像控制器时显示实时视频。
20.该导管与数字控制器配合使用,控制器可为导管提供光源和图像处理功能,医生通过十二指肠内镜的工作通道将导管送入到诊疗部位。
21.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通过导管缆线将光从控制器传输至导管的远端终端,并将视频传感器捕获的视频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以实现图像处理和显示;
22.工作腔道的近端设有端口,工作通道端口是附件插入处,也可选择将y型端口连接器(包装配件)连接于此,以便为工作通道中插入的附件提供密封机制,同时无需取下附件即可注入液体。
23.本实用新型将可视化导管装置通过十二指肠镜活检孔到达十二指肠降段乳头区域,从视频图像传感器观察乳头,可视化导管装置的优点是能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插管,通过观察图像可对胰管和胆管进行分辨,因此可减少或避免操作医师和病人暴露在射线下的时间,同时可提高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同时避免一些并发症的产生。
24.利用前端透明部锥形结构的透明帽起到支撑作用,撑开镜头前端管道粘膜,保证
和拓宽视野,有助于寻找管腔及判断其走行方向指导插管。前端透明部的视频图像传感器可用于保证视野,从而直视下指导乳头插管,并直视下指导进一步选择性胆管或胰管插管,及进一步直视下选择胆总管或肝总管插管,及进一步直视下选择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插管,避免盲目插管所造成的困难和可能的并发症,可反复冲洗和吸引将胆胰管内结石、脓液、寄生虫等洗出以保证视野清晰,且直视下指导诊断及治疗。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导管具体应用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导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中a处的截面示意图;
28.图4为图2中b处的截面示意图;
29.图5为图2中c处的截面示意图;
30.图6为图2中d或e处的截面示意图;
31.图中:1

导管本体;2

牵引丝;3

操作手柄;4

工作通道接头;5

吸引端口;6

冲洗端口;7

电缆接头;8

外管;9

透明帽;101

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102

照明元件;103

吸引管或冲洗管;104

工作腔道;105

可视腔道。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3.如图1,一种切开刀,用于胰胆管微创介入性手术,该切开刀带有可视化导管。
34.参照图2

6,可视化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和作为切开刀的牵引丝2,导管本体1的插入端为远端,另一端为近端,导管本体1的远端在牵引丝2的作用下能够弯曲转向,通过控制操作手柄3来实现。导管本体1设有容纳光学成像系统的可视腔道105和可供辅助器械通过的工作腔道104,可视腔道105和工作腔道104均自导管本体1的近端贯通至远端,可视腔道104在导管本体1的远端的端部设置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101,导管本体1远端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保证摄像模组视野的透明帽9。
35.其中,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101为微小内窥镜,尺寸大小在0.1~4mm,视频图像传感器101的侧部设有照明元件102,照明元件102可采用微小led灯组或其它光源,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101及照明元件102均通过穿过可视腔道105的数据线与近端的电缆接头7连接。该设置能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插管,通过观察图像可对胰管和胆管进行分辨,可减少操作医师和病人暴露在x射线下的时间,同时可提高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同时可以在直视下进行其它相关诊疗。
36.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及照明元件距离终端0.1cm

5cm,优选为0.2cm

2cm,微型视频图像传感器101及照明元件102可以在一个平面或不在一个平面,以减少所占截面积,同时二者不会相互影响造成视角阻碍或成像不清(如阴影区域),能够有效地增大摄像模组的视野角度。
37.透明帽9为前端呈锥形的管状透明帽,为全透明材质制得,前端外径0.1mm

4mm,透明帽与导管本体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的设置在导管本体上,利用前端透明部锥形结构的透明帽起到支撑作用,撑开镜头前端管道粘膜,保证和拓宽视野,有助于寻找管腔及判断其
走行方向指导插管。前端透明部的视频图像传感器可用于保证视野,从而直视下指导乳头插管,并直视下指导进一步选择性胆管或胰管插管,及进一步直视下选择胆总管或肝总管插管,及进一步直视下选择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插管,避免盲目插管所造成的困难和可能的并发症。
38.图1为将本实用新型可视化导管具体用于一次性使用胆胰管成像导管的示意图。
39.该成像导管设有操作手柄3,可以控制牵引丝2,实现导管本体1的远端的弯曲转向。该成像导管依次设有与吸引管或冲洗管103相通的吸引端口5或冲洗端口6,以及与工作腔道104相连的工作通道接头4,能够分别与外部设备相连。工作腔道端口附件插入处可选择将y型端口连接器(包装配件)连接于此,以便为工作通道中插入的附件提供密封机制,同时无需取下附件即可注入液体。吸引管与冲洗管103可以如图3单独设置,也可以共用设置一个通道。
40.该导管用于将附件从入路递送至胰胆管解剖部位的目标位置,并可在连接数字成像控制器时显示实时视频。可视腔道内的微小内窥镜及led灯组或其它光源通过导管缆线将光从控制器传输至导管的远端终端,并将视频传感器捕获的视频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以实现图像处理和显示。该导管与数字控制器配合使用,控制器可为导管提供光源和图像处理功能。医生通过十二指肠内镜的工作通道将导管送入到诊疗部位。
41.手术开始时,将导管通过十二指肠镜或其他内镜进入到如十二指肠乳头处,使导管接触乳头,此时导管远端的透明帽部分的一部分进入乳头内,利用透明帽撑开乳头开口,观察乳头内管道,判断胆管和胰管的走行方向,沿胆管或者胰管方向插入导管,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选择性的深入插管。若插入困难可以利用切开刀拉紧或放松或旋转导管来调节插入方向,结合十二指肠镜或其他内镜的调节从而使插入变得容易。若乳头较小导致深插入困难可以利用切开刀进行乳头切开从而使导管进入管道变得容易。从导管的工作通道可插入其他器械,如取样钳等,在可视支持下,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取石或组织抓取,锥形透明帽末端别设有注射或吸引管道,冲洗效率更高,可同时分别连接注射器或吸引器,注射水便于冲洗人体腔道以方便观察。
42.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