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滋病防治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67626发布日期:2021-11-25 10:0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滋病防治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艾滋病防治检测盒。


背景技术:

2.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为aids。该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引起。人体感染后导致免疫系统被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进而促成多种临床症状。艾滋病传染风险覆盖普通人群,因此艾滋病预防及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课题,目前医生在外出进行艾滋病预防及检测工作时,往往需要携带很多检测及宣传用品,普通的试剂盒不能分开存放各种所需物品,取用不便。使用过后的检测试纸及针头等可能携带hiv病毒,使用过后若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甚至传染他人,使他人感染艾滋病毒。经报道有医疗垃圾处理的人员被针头刺伤手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报道。目前艾滋病检测后的针头等垃圾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艾滋病防治检测盒,其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艾滋病防治检测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面设置有操作台、血样瓶放置架、未使用试剂盒和测试样本试剂盒。
5.所述盒体底部可滑动且可拆卸的设置有针头回收箱。
6.所述盒体上可滑动的设置有药品箱、器械箱、手套及工具箱、宣传页箱。
7.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手指槽、消毒棉放置槽、消毒液放置槽和棉棒放置槽。
8.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针头入口,所述针头入口与针头回收箱相连通。
9.所述针头入口为向下倾斜矩形口漏斗形状,所述盒体上针头入口处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和针头入口盖板。所述针头入口盖板可翻转。
10.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位于针头入口盖板的下方。所述破碎腔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杀毒腔,所述加热杀菌腔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下方设有隔热板。
11.所述破碎腔内相对设置有切刀一和切刀二。所述切刀一与切刀二向内相向转动。
12.进一步的,所述破碎腔内设置有切刀一电机和切刀二电机。所述切刀一设于切刀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切刀一电机带动切刀一转动。所述切刀二设于切刀二电机的转轴上,所述切刀二电机带动切刀二转动。所述切刀一与切刀二之间的间隙小于针头的直径。
13.进一步的,所述针头入口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所述针头入口盖板设于电机一的转轴上。所述电机一可带动针头入口盖板转动。
14.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底部可滑动拆卸的设置有垃圾箱,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垃圾入口,所述垃圾入口与垃圾箱相连通。
15.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上垃圾入口处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和垃圾箱入口盖板,所述垃圾箱入口盖板可翻转。
16.进一步的,所述垃圾箱入口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二,所述垃圾箱入口盖板设于电机二的转轴上。所述电机二可带动垃圾箱入口盖板转动。
1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杀毒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后端可转动的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板的截面与加热杀毒腔的截面尺寸形状一致。
18.进一步的,所述推板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处设置有销孔。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杆通过销孔和通孔可转动的设于连接块上。
19.进一步的,所述切刀一电机和切刀二电机通过固定板设于破碎腔的顶部。
20.进一步的,所述切刀一电机和切刀二电机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下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与加热杀菌腔相连通。所述出口位于切刀一与切刀二对接处下方。
2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杀菌腔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斜板,两斜板之间形成卸料通道。所述卸料通道的下端设于针头回收箱的上方。
22.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上加热杀菌腔处设置有温度控制器。
23.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下方设置有消毒液储存箱。所述针头回收箱和垃圾箱上方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导管与消毒液储存箱相连通,所述导管上设置有排液阀。
24.进一步的,所述垃圾箱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
25.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一侧设置有宣传页放置槽。
26.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程控器和电源线,所述程控器与电源线相连。所述红外感应器、电机一、电机二、排液阀、切刀一电机、切刀二电机、加热板和温度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程控器相连,并由程控器控制工作。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使艾滋病检测的各种物品和工具有序摆放,避免因乱放而导致感染;可以对针头破碎处理,避免医疗垃圾处理人员因针头划伤手部而感染;可以对破碎的针头进行高温加消毒液的双重消毒杀菌处理,彻底杀死艾滋病毒,避免艾滋病毒传播,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可以对用过的棉球、棉棒等垃圾进行消毒液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的双重消毒处理,避免艾滋病毒传播,避免细菌传播,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可以摆放艾滋病宣传的单页,使艾滋病检测的人员更多的了解艾滋病的信息,从自身做起,洁身自爱,做好艾滋病的防护和救治工作。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垃圾箱、针头回收箱、药品箱、器械箱、手套及工具箱、宣传页箱收纳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破碎腔内壁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2中a

a向剖视图;
32.图5为推板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推杆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1

盒体,2

操作台,3

血样瓶放置架,4

未使用试剂盒,5

测试样本试剂盒,6

垃圾箱,7

针头回收箱,8

药品箱,9

器械箱,10

手套及工具箱,11

宣传页箱,12


圾箱入口盖板,13

红外感应器一,14

宣传页放置槽,15

手指槽,16

消毒棉放置槽,17

消毒液放置槽,18

棉棒放置槽,19

红外感应器二,20

针头入口盖板,21

切刀一,22

切刀二,23

电机一,24

程控器,25

排液阀一,26

电机二,27

切刀一电机,28

切刀二电机,29

固定板,30

防护罩,31

排放口,32

加热杀菌腔,33

喷头,34

斜板,35

消毒液储存箱,36

卸料通道,37

导管,38

排液阀二,39

推杆,40

连接块,41

卡槽,42

销孔,43

通孔,44

加热板,45

隔热板,46

垃圾入口,47

电源线,48

针头入口,49

破碎腔,50

推板,51

温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36.如图1

图6所示,一种艾滋病防治检测盒,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2、血样瓶放置架3、未使用试剂盒4和测试样本试剂盒5。
37.盒体1的底部可滑动拆卸的设置有垃圾箱6和针头回收箱7。
38.盒体1上可滑动的设置有药品箱8、器械箱9、手套及工具箱10和宣传页箱11。
39.操作台2上设置有手指槽15、消毒棉放置槽16、消毒液放置槽17和棉棒放置槽18。
40.盒体1顶部设置有垃圾入口46和针头入口48。垃圾入口46与垃圾箱6相连通,针头入口48与针头回收箱7相连通。
41.针头入口48为向下倾斜矩形口漏斗形状,盒体1上针头入口48处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和针头入口盖板20。针头入口盖板20可翻转。
42.针头入口盖板20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23,针头入口盖板20设于电机一23的转轴上。电机一23可带动针头入口盖板20转动。
43.盒体1上垃圾入口46处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和垃圾箱入口盖板12,垃圾箱入口盖板12可翻转。
44.垃圾箱入口盖板12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二26,垃圾箱入口盖板12设于电机二26的转轴上。电机二26可带动垃圾箱入口盖板12转动。
45.盒体1内针头入口盖板20的下方设置有破碎腔49,破碎腔49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杀毒腔32。加热杀菌腔32的下方设置有加热板44,加热板44的下方设置有隔热板45。
46.加热杀毒腔3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推板50,推板50的后端可转动的设置有推杆39。推板50的截面与加热杀毒腔32的截面尺寸形状一致。
47.破碎腔49内设置有切刀一电机27和切刀二电机28。切刀一电机27的转轴上设置有切刀一21,切刀一电机27带动切刀一21转动。切刀二电机28的转轴上设置有切刀二22,切刀二电机28带动切刀二22转动。
48.切刀一21与切刀二22之间的刀口对齐,且相对设置,切刀一21与切刀二22之间的间隙小于针头的直径。切刀一21与切刀二22向内相向转动,可以将针头切断挤扁。
49.推板50上设置有连接块40,连接块40上设置有卡槽41,卡槽41处设置有销孔42。推杆39的一端设置有通孔43。推杆39通过销孔42和通孔43可转动的设置在连接块40上。
50.切刀一电机27和切刀二电机28通过固定板29设置在破碎腔49的顶部。
51.切刀一电机27和切刀二电机28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30,防护罩30将切刀一电机27和切刀二电机28防护起来。防护罩30的下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与加热杀菌腔32相连通。所
述出口位于切刀一21与切刀二22对接处下方。
52.推板50可滑动的设于加热杀菌腔32内。
53.加热杀菌腔32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排放口31,排放口31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斜板34,两斜板34之间形成卸料通道36。卸料通道36的下端设置在针头回收箱7的上方。
54.盒体1上加热杀菌腔32处设置有温度控制器51。
55.隔热板45的下方设置有消毒液储存箱35。
56.针头回收箱7的上方设置有喷头33,喷头33通过导管37与消毒液储存箱35相连通,连接针头回收箱7的导管37上设置有排液阀一25。
57.垃圾箱6的上方设置有喷头33,喷头33通过导管37与消毒液储存箱35相连通,连接针头回收箱7的导管37上设置有排液阀二38。
58.垃圾箱6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
59.盒体1的一侧设置有宣传页放置槽14。
60.盒体1上设置有程控器24和电源线47,程控器24与电源线47相连。
61.红外感应器、电机一23、排液阀一25、电机二26、切刀一电机27、切刀二电机28、排液阀二38、加热板44和温度控制器51分别通过导线与程控器24相连,并由程控器24控制工作。
62.使用时,可在未使用试剂盒4内放置检测艾滋病用的试剂,可在药品箱8内放置艾滋病检测需要用的试剂和消毒液等物品,在器械箱9内放置艾滋病检测用的器械,例如针头、针筒等,在手套及工具箱10内放置手套及一些简单工具,在宣传页箱11内放置用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单页。在消毒液储存箱35内放置用于杀死艾滋病毒的专用消毒液。医护人员可将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单页放置在宣传页箱11上,供艾滋病检测人员取阅和学习。
63.检测时,在消毒棉放置槽16内放置消毒棉,在消毒液放置槽17内放置消毒液,在棉棒放置槽18内放置按压用的棉棒。艾滋病检测人员将手指放到手指槽15内,由医护人员用消毒液沾消毒液对手指尖部进行擦拭消毒,擦拭后用手在红外感应器一13的上方晃动,红外感应器一13通过程控器24启动电机二26,电机二26带动垃圾箱入口盖板12转动打开,医护人员可以将用过的消毒棉丢弃到垃圾入口46内,自动落入到垃圾箱6内。排液阀二38启动,将消毒液储存箱35内的消毒液喷洒到垃圾箱6内进行杀毒除菌。然后用针头和针筒采集血液样本。血液样本采集完成后,用手在红外感应器二19上方晃动,红外感应器二19通过程控器24启动电机一23,电机一23带动针头入口盖板20翻转打开,则可将针头丢弃到针头入口48内,自动落入到切刀一21和切刀二22之间,电机一23带动针头入口盖板20自动闭合,同时切刀一电机27和切刀二电机28启动,带动切刀一21和切刀二22向内同步转动,将针头切断挤扁后,针头碎屑落入到加热杀菌腔32内。加热板44启动,加热板44对加热杀菌腔32和其内的碎屑进行加热到七十度,将针头碎屑上可能携带的艾滋病毒彻底杀死,避免艾滋病毒传播。过一段时间,当加热杀菌腔32内的针头碎屑较多时,可用手转动推杆39,使推杆39与连接块40处于一条直线上,向内推动推杆39,推杆39带动推板50移动,将加热杀菌腔32内的针头碎屑推到排放口31处,通过卸料通道36自动落入到针头回收箱7内,排液阀一25启动,将消毒液储存箱35内的消毒液喷洒到针头回收箱7内进行二次杀毒除菌。
64.采用完毕,按压用完的棉棒也通过垃圾入口46丢弃到垃圾箱6内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可通过紫外线消毒灯对垃圾箱6内内的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