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直肠滴入装置

文档序号:27862088发布日期:2021-12-08 13:0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直肠滴入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肠滴入装置,特别是一种中药直肠滴入装置。


背景技术:

2.中药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通过导管直肠滴入给药,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通过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现有中药直肠滴入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需将滴入管通过患者肛门插入,成人插入8

14厘米,而小儿是5

10厘米,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只能凭借经验插入滴入管,滴入管插入的深度很难把控,若插入过深,会造成患者不适或造成伤害,若插入过浅,药液还没有来得及吸收,就从肛门排出,治疗效果差;

滴入管插入后,现有装置中对滴入管位置固定困难或直接没有固定,由于滴入管插入及药液的滴入,肛门直肠处于湿滑的状态,且患者会有直肠及肛门由于感觉有异物,会存在排便的反应,患者人体会将滴入管向外排出,或者患者在滴入过程中移动身体,滴入管也容易从肛门内滑出,影响中药直肠正常滴入,同时滴入管滑出或者位置发生,医护人员要将滴入管重新插入,存在使用不方便;

在中药直肠滴入过程中,需要观察药液是否滴入,若没有滴入,可能存在滴入管堵塞,一般通过挤压滴入吊袋,滴入吊袋通过药液将滴入管压通,保证药液滴入,同时对于滴入药液速度一般为20

40滴每分钟,并且由于患者体质不一,吸收药液速度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药液的滴入速度,而现有中药直肠滴入装置中,药液是否滴入及滴入药液的速度观察均不方便,且滴入药液速度控制困难。所以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我们从而研发出一种中药直肠滴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直肠滴入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滴入管插入深度把控简单,避免出现插入过深或过浅的情况,也能在中药直肠滴入过程中,直接观察滴入管是否滑出;滴入管插入后位置固定简单方便,避免患者将滴入管向外排出或患者移动的过程中滴入管滑出,减少滴入管的二次插入;药液是否滴入及滴入药液的速度观察方便,滴入药液速度控制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直肠滴入装置,包括有滴入吊袋,滴入吊袋下端连接有滴入管,滴入管上设有滴壶,滴壶下方的滴入管上设有流速调节器,滴入管尾端的内壁上设有刻度线,流速调节器下方的滴入管上活动设有圆形定位板,圆形定位板与流速调节器相近的一面设有两个锥形固定片,两个锥形固定片的相对面均分别经槽活动连接有滴入管,滴入管位于两个锥形固定片之间,两个锥形固定片的外表面经螺纹连接有定位旋钮,两个锥形固定片靠近圆形定位板的端面直径大于远离圆形定位板的端面直径;所述圆形定位板与流速调节器相近面的外圆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挡钩,四个挡钩之间的圆形定位板上活动粘有胶布。
5.前述的中药直肠滴入装置中,所述刻度线为黑色。
6.前述的中药直肠滴入装置中,所述锥形固定片远离圆形定位板的一端上均设有限位块。
7.前述的中药直肠滴入装置中,所述挡钩均与圆形定位板直径的夹角为45

65
°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滴入吊袋装入中药药液后,先将流速调节器打开,滴入吊袋内的药液进入滴壶及滴入管内,将滴入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医护人员将滴入管尾端通过患者的肛门插入,插入的同时通过观察肛门位置滴入管内壁上的刻度线,直接得出滴入管插入深度,内壁上的刻度线的设置也能避免影响滴入管外壁的光滑度,根据成人插入8

14厘米,而小儿是5

10厘米插入,完成滴入管插入后,在中药直肠滴入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观察肛门位置滴入管内壁上的刻度线,直接观察滴入管是否滑出,实现滴入管插入深度把控简单,避免出现插入过深或过浅的情况,也能在中药直肠滴的入过程中,直接观察滴入管是否滑出;滴入管插入后,通过将滴入管上的圆形定位板移动至肛门外侧后,通过旋转定位旋钮,定位旋钮在两个锥形固定片外表面上靠近圆形定位板移动,在定位旋钮靠近圆形定位板移动的同时,定位旋钮内的两个锥形固定片相互并拢,相互并拢的两个锥形固定片将滴入管夹紧固定,使锥形固定片及圆形定位板在滴入管上的位置固定,且锥形固定片及圆形定位板在滴入管上不易发生移动,然后将四个挡钩之间的圆形定位板上粘上胶布,挡钩使圆形定位板上的胶布不易滑落,并将胶布粘在患者的屁股上,将患者肛门外侧的圆形定位板位置进行固定,使患者肛门外侧的圆形定位板及圆形定位板上两个锥形固定片之间的滴入管不易发生移动,实现滴入管插入后位置固定简单方便,避免患者将滴入管向外排出或患者移动的过程中滴入管滑出,减少滴入管的二次插入;滴入管插入固定后,打开流速调节器,通过滴壶判断观察药液是否滴入,若没有滴入,可能存在滴入管堵塞,一般通过挤压滴入吊袋,滴入吊袋通过药液将滴入管压通,保证药液滴入,同时通过滴壶观察滴入速度,滴入药液速度一般为20

40滴每分钟,并且由于患者体质不一,吸收药液速度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流速调节器调节药液的滴入速度,实现药液是否滴入及滴入药液的速度观察方便,滴入药液速度控制简单;中药直肠滴入完成后,将患者屁股上的胶布撕下,取消对于圆形定位板及圆形定位板上两个锥形固定片之间的滴入管的固定,然后直接将滴入管从患者体内缓慢拔出即可,实现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滴入管插入深度把控简单,避免出现插入过深或过浅的情况,也能在中药直肠滴入过程中,直接观察滴入管是否滑出;滴入管插入后位置固定简单方便,避免患者将滴入管向外排出或患者移动的过程中滴入管滑出,减少滴入管的二次插入;药液是否滴入及滴入药液的速度观察方便,滴入药液速度控制简单;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放大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仰视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工作示意图。
15.附图中的标记为:1

滴入吊袋,2

滴入管,3

刻度线,4

圆形定位板,5

螺纹,6


钩,7

锥形固定片,8

定位旋钮,9

限位块,10

胶布,11

滴壶,12

流速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7.实施例。一种中药直肠滴入装置,构成如图1

4所示,包括有滴入吊袋1,滴入吊袋1下端连接有滴入管2,滴入管2上设有滴壶11,滴壶11下方的滴入管2上设有流速调节器12,滴入管2尾端的内壁上设有刻度线3,流速调节器12下方的滴入管2上活动设有圆形定位板4,圆形定位板4与流速调节器12相近的一面设有两个锥形固定片7,两个锥形固定片7的相对面均分别经槽活动连接有滴入管2,滴入管2位于两个锥形固定片7之间,两个锥形固定片7的外表面经螺纹5连接有定位旋钮8,两个锥形固定片7靠近圆形定位板4的端面直径大于远离圆形定位板4的端面直径;所述圆形定位板4与流速调节器12相近面的外圆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挡钩6,四个挡钩6之间的圆形定位板4上活动粘有胶布10。
1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滴入吊袋1装入中药药液后,先将流速调节器12打开,滴入吊袋1内的药液进入滴壶11及滴入管2内,将滴入管2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医护人员将滴入管2尾端通过患者的肛门插入,插入的同时通过观察肛门位置滴入管2内壁上的刻度线3,直接得出滴入管2插入深度,内壁上的刻度线3的设置也能避免影响滴入管2外壁的光滑度,根据成人插入8

14厘米,而小儿是5

10厘米插入,完成滴入管2插入后,在中药直肠滴入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观察肛门位置滴入管2内壁上的刻度线3,直接观察滴入管2是否滑出,实现滴入管2插入深度把控简单,避免出现插入过深或过浅的情况,也能在中药直肠滴的入过程中,直接观察滴入管2是否滑出;滴入管2插入后,通过将滴入管2上的圆形定位板4移动至肛门外侧后,在两个锥形固定片7的外表面经螺纹5连接有定位旋钮8作用下,通过旋转定位旋钮8,定位旋钮8在两个锥形固定片7外表面上靠近圆形定位板4移动,由于两个锥形固定片7靠近圆形定位板4的端面直径大于远离圆形定位板4的端面直径,所以在定位旋钮8靠近圆形定位板4移动的同时,定位旋钮8内的两个锥形固定片7相互并拢,在两个锥形固定片7的相对面均分别经槽活动连接有滴入管2,滴入管2位于两个锥形固定片7之间的作用下,相互并拢的两个锥形固定片7将滴入管2夹紧固定,使锥形固定片7及圆形定位板4在滴入管2上的位置固定,且锥形固定片7及圆形定位板4在滴入管2上不易发生移动,然后在圆形定位板4与流速调节器12相近面的外圆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挡钩6的作用下,将四个挡钩6之间的圆形定位板4上粘上胶布10,挡钩6使圆形定位板4上的胶布10不易滑落,并将胶布10粘在患者的屁股上,将患者肛门外侧的圆形定位板4位置进行固定,使患者肛门外侧的圆形定位板4及圆形定位板4上两个锥形固定片7之间的滴入管2不易发生移动,实现滴入管2插入后位置固定简单方便,避免患者将滴入管2向外排出或患者移动的过程中滴入管2滑出,减少滴入管2的二次插入;滴入管2插入固定后,打开流速调节器12,通过滴壶11判断观察药液是否滴入,若没有滴入,可能存在滴入管2堵塞,一般通过挤压滴入吊袋1,滴入吊袋1通过药液将滴入管2压通,保证药液滴入,同时通过滴壶11观察滴入速度,滴入药液速度一般为20

40滴每分钟,并且由于患者体质不一,吸收药液速度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流速调节器12调节药液的滴入速度,实现药液是否滴入及滴入药液的速度观察方便,滴入药液速度控制简单;中药直肠滴入完成后,将患者屁股上的胶布10撕下,取消对于圆形定位板4及圆
形定位板4上两个锥形固定片7之间的滴入管2的固定,然后直接将滴入管2从患者体内缓慢拔出即可,实现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
19.所述刻度线3为黑色,由于中药药液一般为黄色或者深色液体,在医护人员观察肛门位置滴入管2内壁上的刻度线3时,因为刻度线3为黑色,在滴入管2内有药液的情况下,也能便于医护人员直观看到肛门位置滴入管2内壁上的刻度线3。
20.所述锥形固定片7远离圆形定位板4的一端上均设有限位块9。通过限位块9,避免定位旋钮8从锥形固定片7上脱落,实现使用方便。
21.所述挡钩6均与圆形定位板4直径的夹角为45

65
°
,即圆形定位板4上的胶布10粘连失效了,挡钩6也能起到圆形定位板4上的胶布10不易脱落的效果,使胶布10位于四个挡钩6之间的圆形定位板4上,实现连接固定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