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护理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4665发布日期:2021-10-30 09:5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保护带。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3.目前,在神经内科的治疗中,神经内科患者经常会因为神经疼痛或者神经疾病从而出现乱动和乱跑的现象,影响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加重患者的痛苦,也可能对患者自身造成一定的伤害。
4.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保护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保护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保护带,包括护理床、第一保护带、第二保护带、卡紧组件和收卷组件;所述第一保护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盒,所述第二保护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卷盒;所述卡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卡槽、拉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卡紧盒内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卡紧盒内壁的一端焊接有卡槽,所述卡紧盒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卡紧盒内腔的顶部焊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拉杆的外侧焊接;所述收卷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块、压板和卡齿,所述收卷盒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设置有卡齿。
7.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远离收卷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与拉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卡紧盒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壁与拉杆的外侧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收卷盒内壁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和收卷轴,所述收卷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10.优选的,所述护理床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一侧与护理床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和第二螺纹块的顶部均固
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数量设置为四个。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紧组件,患者躺在护理床顶部,卡紧组件可以将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紧紧的固定住,使得患者因为神经疼痛时不会乱动,使得患者不会影响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治疗,同时使得患者不会因为疼痛对自身造成损伤,通过设置收卷组件,使用者转动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块运动,第一螺纹块带动压板运动,进而使得卡齿脱离收卷轴的表面,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根据病人的体型对第一保护带的长度进行调整,使得患者不会因为疼痛伤害自身,解决了神经内科的治疗中,神经内科患者经常会因为神经疼痛或者神经疾病从而出现乱动和乱跑的现象,影响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加重患者的痛苦,也可能对患者自身造成一定伤害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块,使用者转动转动杆,转动杆可以将拉杆紧紧的固定住,进而使得卡块不会滑动,进而使得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连接紧密,通过设置螺纹套,使用者转动转动杆,带动螺纹套转动,进而是使得螺纹套和拉杆连接紧密,通过设置转动轴,使用者在对第一保护带的长度进行调节时,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第一保护带不会褶皱;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可以对第二螺纹杆进行固定,防止第二螺纹杆无法正常工作,通过设置第二螺纹块,使用者转动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螺纹块运动,进而第二螺纹块带动固定环运动,进而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的纵向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可以对不同体身高的患者进行保护,通过设置固定杆和滑块,第一螺纹块运动时通过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带动滑块在固定杆的外侧滑动,进而使得第二螺纹块不会自转,同时使得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标号:1、护理床;2、第一保护带;3、第二保护带;4、卡紧盒;5、卡紧组件;51、第一弹簧;52、卡槽;53、拉杆;54、第二弹簧;6、固定带;7、收卷盒;8、收卷组件;81、第一螺纹杆;82、第一螺纹块;83、压板;84、卡齿;9、卡块;10、螺纹套;11、转动杆;12、转动轴;13、收卷轴;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6、第二螺纹杆;17、第三固定块;18、第二螺纹块;19、固定环;20、固定杆;2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一种神
经内科护理保护带,包括护理床1、第一保护带2、第二保护带3、卡紧组件5和收卷组件8;第一保护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紧盒4,第二保护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收卷盒7;卡紧组件5包括第一弹簧51、卡槽52、拉杆53和第二弹簧54,卡紧盒4内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51,第一弹簧51远离卡紧盒4内壁的一端焊接有卡槽52,卡紧盒4内壁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拉杆53,拉杆53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54,第二弹簧54的一端与卡紧盒4内腔的顶部焊接,第二弹簧54的另一端与拉杆53的外侧焊接;收卷组件8包括第一螺纹杆81、第一螺纹块82、压板83和卡齿84,收卷盒7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81,第一螺纹杆8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块82,第一螺纹块8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板83,压板83的底部设置有卡齿84。
25.进一步地,第一保护带2远离收卷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9,卡块9的内部与拉杆53的外侧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卡块9,使用者转动转动杆11,转动杆11可以将拉杆53紧紧的固定住,进而使得卡块9不会滑动,进而使得第一保护带2和第二保护带3连接紧密。
26.进一步地,卡紧盒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0,螺纹套10的内壁与拉杆53的外侧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螺纹套10,使用者转动转动杆11,带动螺纹套10转动,进而是使得螺纹套10和拉杆53连接紧密。
27.进一步地,收卷盒7内壁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和收卷轴13,收卷盒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6,通过设置转动轴12,使用者在对第一保护带2的长度进行调节时,带动转动轴12转动,使得第一保护带2不会褶皱。
28.进一步地,护理床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4和第二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6,第二螺纹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7,第三固定块17一侧与护理床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15,可以对第二螺纹杆16进行固定,防止第二螺纹杆16无法正常工作。
29.进一步地,第二螺纹杆16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块18,第二固定块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通过设置第二螺纹块18,使用者转动第二螺纹杆16,第二螺纹杆16带动第二螺纹块18运动,进而第二螺纹块18带动固定环19运动,进而第一保护带2和第二保护带3的纵向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第一保护带2和第二保护带3可以对不同体身高的患者进行保护。
30.进一步地,固定杆20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和第二螺纹块18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9,固定环19的数量设置为四个,通过设置固定杆20和滑块21,第一螺纹块82运动时通过第一保护带2和第二保护带3带动滑块21在固定杆20的外侧滑动,进而使得第二螺纹块18不会自转,同时使得第一保护带2和第二保护带3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保护带的工作原理如下:
32.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患者躺在护理床1顶部,然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身高,对第二螺纹块18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第一保护带2和第二保护带3可以对患者进行保护,然后医务人员转动第一螺纹杆81,第一螺纹杆81带动第一螺纹块82运动,进而第一螺纹块82带动压板83运动,使得卡齿84脱离收卷轴13顶部,然后使用者拉动第一保护带2,然后将卡块9放入卡紧盒4内部,拉动拉杆53,使得第二弹簧54压缩,用力压缩卡块9,使得第一弹簧51压缩,然后使用者松开拉杆53,使得拉杆53进入卡块9内部,然后使用者转动转动杆11,转动杆11带动螺纹套10运动,进而使得螺纹套10和拉杆53连接紧固,使得第一保护带2和第二保护带3不会脱落,可以对患者进行保护。
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