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2735发布日期:2022-02-19 13:3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提取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饮片自动煎药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中药饮片集中煎药技术,单机自动煎药已较成熟,多机自动煎药也有不少创新,但在煎煮过程中仍需要人工部分参与;随着集中煎药增多,多机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需求更为迫切,已有一些方案采用将煎锅移动到多个岗位分别进行装药、浸泡、煎药、出液,出渣、清洗等任务,如2020111841063"中药自动化煎煮系统",此类方案机构复杂、可靠性弱、空间占用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系统,其中各煎药单元位置固定不动,并具备自动煎药所需的全部能力,再通过构建药料输送网、药液灌装管网、药渣排放管网,实现全自动煎药。其中药料输送网采用输送带方式实现。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系统,包括:全自动药料输送机构、若干全自动煎药单元、若干全自动包装设备和药液管路、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全自动药料输送机构采用输送带为各全自动煎药单元输送药料,有输送控制模块管控;在输送带始端上方设有下料斗,在输送带运行线路上方可设置若干变向挡板及驱动机构,变向挡板可被驱动斜挡在输送带上,使得原处在输送带上直线运动药料变向流往输送带外侧,该输送带外侧设有一接料斗,接料斗下方可为分支输送带或接料管道;若接料斗下方是分支输送带,分支输送带仍按相同的方式架构输送;若接料斗下方接料管道,接料管道又与全自动煎药单元相接;全自动煎药单元包括煎药容器、热源、上盖板、药料输入通道、蒸汽出口、药液出口、给水清洗喷头、自动出渣阀、冲渣管及煎药控制模块;药料通过药料输入通道进入煎药容器,在煎药容器底部设有自动出渣阀;冲渣管前端连接进水管和控制阀,后段深入到煎药容器内,末端有冲渣喷头,需要时能喷出高压水进行冲刷、排出药渣;全自动煎药单元在煎药控制模块控制下,能自动实现装药、浸泡、煎煮、出液、排渣、清洗等全部功能; 各全自动煎药单元的药液出口可连接管道、自动阀等,并可连接到包装设备,构成药液灌装管网;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全自动药料输送机构、各全自动煎药单元、各全自动包装设备上的控制模块连成网络,由软件统一监控调度各设备的运行。
6.进一步,所述全自动煎药单元的药液出口接有药液存储机构,能缓存、冷却药液。
7.进一步,各全自动煎药单元的出渣管可全部或分组汇集在一起,构成药渣排放管网。
8.有益效果:
9.在中药自动煎药领域创新地在全自动煎药单元的煎药容器底部设置自动出渣阀,内部设置冲渣管,利用高压水冲来实现排渣; 创新采用输送带定向往煎药单元输送并装入
待煎药料,简捷、高效;由于解决了煎药过程中两个关键难点,使新的全自动煎药单元可在固定工位、甚至无须打开容器盖便能完成煎药全部功能,由此多个煎药单元联合组成全自动化系统不再需要复杂的工位机构设置和煎药容器输送流水线;通过构建药料输送网、药液灌装管网、药渣排放管网,可高效地完成多机煎药任务,且自动化程度更高、可靠性更好、制造成本更低,空间占用更小。
附图说明
10.图1,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系统原理图。
11.图2,全自动煎药单元原理图。
12.图3,冲渣管贴近容器底部壁喷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4.一种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系统,包括:全自动药料输送机构、若干全自动煎药单元1、若干全自动包装设备11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全自动药料输送机构采用输送带为各全自动煎药单元输送药料,系统有若干条输送带2,有输送控制模块管理其运行;各输送带2安装在机架两端的滚筒上;两端滚筒分别为主动滚筒16和从动滚筒17;主动滚筒16有电机驱动带动输送带运行,从动滚筒17可相对设备机架移动实现输送带张紧; 在输送带始端上方设有下料斗7,药料由此输入;药料可人工装入,或由中药自动调剂设备输送而来;在输送带运行方向两侧可设有挡护,避免药料输送中溅落;在输送带运行线路上方可设置若干变向挡板5及驱动机构,变向挡板5一般情况处在输送带2一侧边缘,不影响输送带2上的药料通过;需要时,变向挡板5可被驱动斜挡在输送带上,使得原在输送带2上直线运动药料变向流往输送带外侧; 驱动方式可采用一端轴固定,另一端用电动推杆推动其升出斜挡输送带2; 或采用由电机驱动变向挡板5旋转实现斜挡输送带2; 该输送带2外侧设有一接料斗6, 接料斗6为避免药料外落的导槽或围挡;接料斗下方可为分支输送带或接料管道12;若接料斗6下方是分支输送带2,分支输送带仍按主输送带2方式架构,即设有若干变向斜挡; 若接料斗6下方接料管道8,接料管道8又与全自动煎药单元1输入通道相接;为避免管道卡堵,还可在其内加设螺旋叶片,有电机驱动旋转辅助推料;这样工作时根据控制指令,输送带2上的药料可被变向挡板5导引流入接料斗6,继而流过分支输送带2或管道8,终了送入全自动煎药单元1。
15.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单元1, 包括:煎药容器21、热源22、上盖板23、药料输入通道24、蒸汽出口25、药液出口26、给水清洗喷头32、自动出渣阀12、冲渣管27、药液存储器13及控制模块;输送带送来的药料通过药料输入通道24进入煎药容器21,煎药容器21可以是金属或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外型较优选择为圆形桶; 所述热源22环绕或贴附在煎药容器的中下部外侧,热源22可以是电阻发热体或电磁加热体,也可以是可燃气(或液)炉,还可以是通过高温汽体(或液体)的环绕管道或夹层; 在煎药容器21的上方有上盖板; 在煎药容器21的上沿与上盖板23的外沿均有法兰34,利用设置在两法兰上的螺丝螺孔或卡扣,可将煎药容器与上盖板相互可锁定一起; 上盖板23上设有蒸汽出口25;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单元1将出渣口30设置在煎药容器21底部中央,并接有自动出渣阀12和出渣管道35;自动出渣阀
12在浸泡、煎煮时关闭,冲渣、清洗时开启;冲渣管27前端连接进水管和控制阀,后段深入到煎药容器的中下部,其末端接有冲渣喷头28,冲渣喷头可朝向出渣口喷射进行冲渣;或另一实施例,采用冲渣管喷头贴近容器底部壁喷射,使得喷出水在出渣口能形成涡流进行冲渣;冲渣喷头28有增压作用,如果需要,也可在外部进水管路加增压泵来提高水压;这里补充说明:冲渣管有冲渣喷头28是优选设计,若没有冲渣喷头,水压会减弱、耗水会增加,但仍有一定冲渣能力,所以省去冲渣喷头并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煎药单元冲渣时,打开自动出渣阀12和冲渣管27的电磁阀,冲渣喷头28能喷出较高压力的水将药渣冲入出渣管道35;在上盖板23上或容器壁还设置若干给水或清洗喷头32,有电磁阀独立控制,这样既可浸泡时给水,又可清洗时喷水,为使得容器壁及内部各构件都能得到清洗,清洗喷头32可以是广角喷头,也可外加动力旋转清洗。
16.煎药单元的药液出口26设在煎药容器21底部,并连接药液输出管道,管道上接有电磁阀及药液存储器13;药液存储器13上有散热机构; 煎药单元的煎药控制模块连接煎药单元各传感器36,采集温度、液位等信号, 单元控制模块通过程序控制单元内各电机、热源及电动阀门等执行机构,完成进药、浸泡、煎煮、出液、出渣、清洗等各环节,实现中药全自动煎药功能; 系统中若干中药饮片全自动煎药单元1药液输出可成组在一起,具体为每个单元的药液存储器13外接有输出管道37和电磁阀10;各电磁阀出口接入汇总管路,汇总管路连接液体泵14,并继续连接到一个全自动包装设备11的供液口,全自动包装设备11也可有药液缓存容器;系统能分成若干这样组,分享若干个全自动包装设备11,构成药液灌装管网3;在这里需说明,每个煎药单元1并不被限制仅在一个分组中; 而另一种极端,一个煎药单元也可以独立为一组,对应一个包装设备11;但系统运行的任一时刻,任一包装设备11仅能和唯一的煎药单元1管路连通,在未传输完药液及灌装完成之前,其它煎药单元不能接入该包装设备11管路;上述状况可以靠操控各电磁阀10开关及液体泵14的启停来实现。
17.各全自动煎药单元的出渣管15可全部或分组汇集在一起,形成药渣排放管网4,由于药渣中混有大量水,靠水流的带动可实现药渣排放汇聚,必要时,还可在汇聚的药渣排放管4中附加高压冲渣水喷口或绞龙来增强药渣流动性,从而实现集中排渣,进一步提升系统自动化程度。
18.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全自动药料输送机构、各全自动煎药单元、全自动包装设备上的控制模块连接构成通信网络,系统由软件统一监控调度各设备的运行。
19.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实施方式,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