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袋眶膈无痕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8485发布日期:2021-12-08 12:4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袋眶膈无痕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袋眶膈无痕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2.眼袋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始动原因是眶隔内的脂肪增生或者水肿向外移位,继发原因是下眼睑皮肤松弛和眼轮匝肌的松弛下垂,病人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是整形外科医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眼袋眶膈无痕复位器在手术过程中无法对人面部进行固定,且对不同人群眼睛间距不同无法适应性处理。因此需要一种眼袋眶膈无痕复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眼袋眶膈无痕复位装置,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袋眶膈无痕复位装置,包括壳体、升降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转动把、螺纹杆、螺纹套管、圆环、固定座、限位杆、弧形板、固定板、拉块、拉杆、第一软垫、伸缩弹簧、底板、滑动块、移动杆、连动杆、转动杆和复位装置本体,所述转动把的底部与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套设在螺纹杆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管贯穿壳体的顶部、圆环的内壁并延伸至壳体的下方,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贯穿壳体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壳体的顶部上方,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
5.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有推动块、滑动杆、第二软垫、滑动腔、限位滑块、固定杆和复位弹簧,所述推动块的底端与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贯穿壳体的左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右侧与第二软垫的左侧固定安装。
6.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外壁与限位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管的外壁与圆环的内壁内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顶部与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左侧与固定板的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拉块的底部与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底端贯穿固定板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底部下方与第一软垫的顶部固定安装。
8.优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底端与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正面与连动杆的顶端通过活动销铰接活动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底端与转动杆的顶端铰接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与复位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
9.优选的,所述壳体开设有滑动腔,所述限位滑块的顶部与滑动腔的顶部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滑块的底部与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左端与滑动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贯穿限
位滑块的左侧并延伸至限位滑块的右侧与滑动腔的右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固定杆的外表面,所述复位弹簧的左端与滑动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右端与限位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袋眶膈无痕复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转动把、螺纹杆、螺纹套管、圆环、限位槽、固定座、限位杆、弧形板、固定板、拉块、拉杆、第一软垫、伸缩弹簧、底板,达到了升降的效果,通过设置滑动块、移动杆、连动杆、转动杆和复位装置本体,来便于调节复位装置本体的角度与使用距离。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动块、滑动杆、第二软垫、滑动腔、限位滑块、固定杆和复位弹簧,通过拉动两个推动块,推动块带动两个滑动杆,滑动杆带动两个第二软垫相向或相反方向进行夹紧,来固定人脸两边,从而便于眼袋眶膈无痕复位。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示意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环俯视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板结构示意视图。
21.图中:1壳体、2升降机构、201转动把、202螺纹杆、203螺纹套管、204圆环、205限位槽、206固定座、207限位杆、208弧形板、209固定板、210拉块、211拉杆、212第一软垫、213伸缩弹簧、214底板、215滑槽、216滑动块、217移动杆、218连动杆、219转动杆、220复位装置本体、3夹紧机构、301推动块、302滑动杆、303第二软垫、304滑动腔、305限位滑块、306固定杆、30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眼袋眶膈无痕复位装置,包括壳体1、升降机构2和夹紧机构3,升降机构2包括有转动把201、螺纹杆202、螺纹套管203、圆环204、限位槽205、固定座206、限位杆207、弧形板208、固定板209、拉块210、拉杆211、第一软垫212、伸缩弹簧213、底板214、滑槽215、滑动块216、移动杆217、连动杆218、转动杆219和复位装置本体220,转动把201的底部与螺纹杆202的顶端固定连接,螺纹套管203套设在螺纹杆202的外表面,螺纹杆202与螺纹套管203螺纹连接,螺纹套管203贯穿壳体1的顶部、圆环204的内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下方,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05,圆环204的外壁与限位槽205的内壁固定连接,螺纹套管203的外壁与圆环204的内壁内壁固定连接,螺纹杆202的底部与固定座206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杆207的底端与固定座206的顶部固定连接,限位杆207的顶端贯穿壳体1的顶部内壁并延伸至壳体1的顶部上方,弧形板208的顶部与固定座206的底部固定连接,弧形板208的左侧与固定板209的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拉块210的底部与拉杆211的顶端固定连接,拉杆211的底端贯穿固定板209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板209的底部下方与第一软垫212的顶部固定安装,壳体1的底部与底板214的顶部固定安装,壳体1开
设有滑槽215,滑动块216的外壁与滑槽215的内壁滑动连接,移动杆217的底端与滑动块216的顶部固定连接,滑动块216的正面与连动杆218的顶端通过活动销铰接活动连接,连动杆218的底端与转动杆219的顶端铰接活动连接,转动杆219的底端与复位装置本体220的顶部固定安装,过设置升降机构2、转动把201、螺纹杆202、螺纹套管203、圆环204、限位槽205、固定座206、限位杆207、弧形板208、固定板209、拉块210、拉杆211、第一软垫212、伸缩弹簧213、底板214,达到了升降的效果,通过设置滑动块216、移动杆217、连动杆218、转动杆219和复位装置本体220,来便于调节复位装置本体220的角度与使用距离;
23.夹紧机构3包括有推动块301、滑动杆302、第二软垫303、滑动腔304、限位滑块305、固定杆306和复位弹簧307,推动块301的底端与滑动杆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滑动杆302贯穿壳体1的左侧并延伸至壳体1的右侧与第二软垫303的左侧固定安装,壳体1开设有滑动腔304,限位滑块305的顶部与滑动腔304的顶部内壁接触,限位滑块305的底部与滑动杆302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杆306的左端与滑动腔304的左侧固定连接,固定杆306的右端贯穿限位滑块305的左侧并延伸至限位滑块305的右侧与滑动腔304的右侧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07套设在固定杆306的外表面,复位弹簧307的左端与滑动腔304的左侧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07的右端与限位滑块305的左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推动块301、滑动杆302、第二软垫303、滑动腔304、限位滑块305、固定杆306和复位弹簧307,通过拉动两个推动块301,推动块301带动两个滑动杆302,滑动杆302带动两个第二软垫303相向或相反方向进行夹紧,来固定人脸两边,从而便于眼袋眶膈无痕复位。
24.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旋转转动把201,转动把201带动螺纹杆202,由于在限位杆207的限位作用下,螺纹杆202带动弧形板208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进行调节高度,通过设置固定板209、拉块210、拉杆211、第一软垫212、伸缩弹簧213来对人面部进行固定,最终达到便于眼袋眶膈无痕复位;通过设置推动块301、滑动杆302、第二软垫303、滑动腔304、限位滑块305、固定杆306和复位弹簧307,通过拉动两个推动块301,推动块301带动两个滑动杆302,滑动杆302带动两个第二软垫303相向或相反方向进行夹紧,来固定人脸两边,从而便于眼袋眶膈无痕复位。
25.综上可得,通过设置升降机构2、转动把201、螺纹杆202、螺纹套管203、圆环204、限位槽205、固定座206、限位杆207、弧形板208、固定板209、拉块210、拉杆211、第一软垫212、伸缩弹簧213、底板214,达到了升降的效果,通过设置滑动块216、移动杆217、连动杆218、转动杆219和复位装置本体220,来便于调节复位装置本体220的角度与使用距离。
26.通过设置推动块301、滑动杆302、第二软垫303、滑动腔304、限位滑块305、固定杆306和复位弹簧307,通过拉动两个推动块301,推动块301带动两个滑动杆302,滑动杆302带动两个第二软垫303相向或相反方向进行夹紧,来固定人脸两边,从而便于眼袋眶膈无痕复位。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