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硬质支气管镜

文档序号:27860701发布日期:2021-12-08 12:59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可视硬质支气管镜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具体为可视硬质支气管镜。


背景技术:

2.硬质支气管镜为一空心不锈钢管,管径均一,患者在使用时,能保持气道通畅,现在使用的一些硬质支气管镜,在进行插管时,视野比较小,操作较为困难,而且一些使用相机拍摄的硬质气管镜,在管内会布置很多的通信线缆,另外很多的硬镜都会配有气囊以实现对呼吸道的支撑,在病人使用呼吸机时,减少供气的外溢,这些通信线缆和输气管的存在非常不方便活检钳以及吸引管的通过,甚至会在管内打结,不仅会影响到数据传输的稳定,而且也会影响到支撑气囊对与支气管的支撑作用,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克服这管道内的线缆和输气管的摩擦,使用非常不方便。
3.而目前虽然有一些会使将线缆和气管固定在管壁上,能够起到防止打结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影响到活检钳以及吸引管的使用,而且相机也非常不容易在硬质支气管镜内固定,整个支气管镜内的安装的设备都是非常不稳定的,使用起来也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可视硬质支气管镜,便于观察,便于活检钳以及吸引管的正常通过。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视硬质支气管镜,包括支气管镜管体,所述支气管镜管体的内管内靠近其倾斜口的一侧设置有相机,所述支气管镜管体的外表面上靠近手柄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相机和所述显示屏之间通过通信线缆进行连接;
6.所述支气管镜管体的内管内可拆卸的固定设置第一顶套,所述第一顶套将所述相机固定在所述支气管镜管体上,所述支气管镜管体的内管内还可拆卸的固定设置若干个第二顶套;
7.所述支气管镜管体的表面上设置气囊,与其相连接的输气管伸入到所述支气管镜管体的内管内,所述第二顶套将该输气管和所述通信线缆顶紧在所述支气管镜管体的侧壁上。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套的表面上设置完全贯穿的安装槽,所述相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两端设置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顶套上与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侧设置第一开口。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套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二顶套上与所述第一配合槽的相对侧设置第二开口。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气管镜管体的表面上靠近手柄的一侧固定设置固定套,所述支气管镜管体上的气囊上连接的输气管穿过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滑动设置推块,伸入到所
述固定套内的输气管位于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推块之间,通过推动所述推块以挤压所述输气管,以控制所述输气管内的气体的通断。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沿第一顶套的轴线方向布置,安装于所述支气管镜管体内时,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朝上。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沿所述第二顶套的轴线方向布置,且互相垂直布置,安装于所述支气管镜管体内时,所述第一配合槽的开口朝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视硬质支气管镜,通过设置第一顶套和第二顶套,使相机能够被固定在支气管镜管体内,并且将通信线缆和与气囊连接的输气管进行收纳整理,保证在活检钳和吸引管使用时能正常的通过支气管镜管体的内管。
14.通过显示屏能够方便的观察到呼吸道内的情况,通过推动推块,能够将输气管进行挤压,从而控制输气管的通断,实现对气囊的充气后的保持。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b

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第一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第二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0、支气管镜管体;11、相机;12、显示屏;13、通信线缆;14、第一顶套;1401、安装槽;1402、限位凸台;1403、第一开口;15、第二顶套;1501、第一配合槽;1502、第二配合槽;1503、第二开口;16、固定套;17、推块;18、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5.如说明书附图1

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可视硬质支气管镜,包括支气管镜管体10,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的内管内靠近其倾斜口的一侧设置有相机11,且相机11的端部设置有光源,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的外表面上靠近手柄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12,所述相机11和所述显示屏12之间通过通信线缆13进行连接,通过相机11进行成像之后,将支气管内的实际情况传输到显示屏12内进行显示,显示屏12是实时的对患者支气管镜内的情况进行显示,且显示屏12上设置存储卡,用于存储显示屏12上显示的图像;
26.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的内管内可拆卸的固定设置第一顶套14,所述第一顶套14将所述相机11固定在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上,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的内管内还可拆卸的固定设置若干个第二顶套15,每两个第二顶套15之间互相接触,通过若干节的第二顶套15相互配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个的支气管镜管体10内管内被第二顶套15完全覆盖;
27.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的表面上设置气囊,与其相连接的输气管18伸入到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的内管内,所述第二顶套15将该输气管18和所述通信线缆13顶紧在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的侧壁上,从而将通信线缆13和输气管18被隔绝在支气管镜管体10以及第二顶套15之间,使通信线缆13以及输气管18不会对伸入的活检钳或者吸引管产生影响。
28.优选的,如说明书附图2、7所示,所述第一顶套14的表面上设置完全贯穿的安装槽1401,所述相机11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401内,所述安装槽1401沿第一顶套14的轴线方向布置,安装于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内时,所述安装槽1401的开口朝上,并和支气管镜管体10的内壁之间互相接触顶紧,所述安装槽1401的两端设置限位凸台1402,限位凸台1402对安装的相机11进行限位,防止相机11从安装槽1401中滑出,所述第一顶套14上与所述安装槽1401的相对侧设置第一开口1403,通过将安装槽1401安装在支气管镜管体10上,使相机能够被稳定的安装在支气管镜管体10上,通过设置第一开口1403使第一顶套14和支气管镜管体10的内壁之间具有压力,从而使第一顶套14能够稳定的安装在支气管镜管体10内。
29.优选的,如说明书附图3、4、8所示,所述第二顶套15的外侧表面上设置第一配合槽1501和第二配合槽1502,第一配合槽1501主要用于容纳气囊上所连接的输气管18,第二配合槽1502主要容纳通信线缆13以及其他的线缆,所述第一配合槽1501和第二配合槽1502沿所述第二顶套15的轴线方向布置,且互相垂直布置,安装于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内时,所述第一配合槽1501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二顶套15上与所述第一配合槽1501的相对侧设置第二开口1503,第二顶套15主要是将与气囊连接的输气管18以及线缆进行隔离,使在活检钳或者吸引管通过的时候,能够正常的通过,不会受到影响,第二开口1503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第二顶套15和支气管镜管体10之间具有稳定的压力,从而使第二顶套15稳定的安装在支气管镜管体10中,而且第二开口1503不会将设置在支气管镜管体10一侧的连接呼吸机的接头挡住,从而便于呼吸机的正常使用。
30.优选的,如说明书附图1、6所示,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的表面上靠近手柄的一侧固定设置固定套16,所述支气管镜管体10上的气囊上连接的输气管18穿过固定套16,所述固定套16上滑动设置推块17,伸入到所述固定套16内的输气管18位于所述固定套16和所述推块17之间,且推块17的底部上设置斜面,通过推动所述推块17以挤压所述输气管18,推块17底部的斜面会对输气管18进行挤压,使以控制所述输气管18内的气体的通断,当推动推块17挤压输气管18的时候,使输气管18通气通道被截断,从而输气管18内气体不能继续通过气体,从而使气囊能够继续保持,从而使在对患者使用呼吸机时,气体不会溢出,当推动推块17不在将输气管18挤压时,输气管18内可以实现正常的气体流通。
31.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为:通过第一顶套14将相机11固定安装在支气管镜管体10内,使支气管镜管体10可以稳定的设置在支气管镜管体10上,通过第一顶套14和第二顶套15,能够将与气囊连接的输气管18、通信线缆13等电缆和支气管镜管体10的内管之间相隔绝,减少对活检钳以及吸引管等通过的影响,
32.当使用呼吸机时,首先通过拨动推块17,使推块17不再将输气管18进行挤压,从而使输气管18内的气体能够通过,从而使气囊鼓起,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支撑,然后接通呼吸机,使呼吸的气体通过支气管镜管体10进入到患者的肺内,第二开口1503不会挡住通入的气体,以便于呼吸机的正常使用。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
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4.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