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拍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3743发布日期:2022-02-09 11:3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医美拍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医疗美容拍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美拍照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疗美容行业中,为了实现对患者整形部位的多角度拍照,现有技术存在一种医美拍照装置,其包括驱动转盘和相机。患者在驱动转盘上,驱动转盘能转动至不同的预定角度,结合保持静止的相机,对患者整形部位进行不同角度的拍照。然而,现有驱动转盘带动患者转动而患者前倾或后仰等不利动作,会影响拍照效果。业界亟需一种医美拍照装置,能够使用户处于静止状态并能带动相机绕着用户转动预定角度,并且在使用时用户可坐着或站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美拍照装置,以使用户处于静止状态并能带动相机绕着用户转动预定角度,并且在使用时用户可坐着或站立。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美拍照装置,包括:驱动转盘、拍摄组件与座椅;
5.所述驱动转盘包括底座、旋转平台、驱动机构与支撑平台,所述旋转平台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平台转动预定角度,所述支撑平台固定于所述底座;
6.所述拍摄组件设于所述旋转平台且朝向所述旋转平台的转动轴线设置,并能够跟随所述旋转平台同步转动;
7.所述座椅包括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架的坐垫和腰部托件;所述支撑板能够支撑在所述支撑平台上;
8.所述支撑平台背对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定位件,所述支撑板具有与所述定位件卡接配合的定位槽;当所述拍摄组件处于初始位且所述定位件卡接于所述定位槽时,所述腰部托件与所述拍摄组件相面对设置,且所述坐垫位于所述腰部托件与所述拍摄组件之间。
9.可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与所述定位柱的数量相等,所述定位柱能够一一对应地卡设于所述定位槽。
10.可选地,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外周面,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支撑板设置。
11.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且穿设于所述支撑平台的支撑柱,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端的至少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支撑柱相互垂直;所述定位柱的数量和所述定位槽的数量相等,所述定位柱能够一一对应地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12.可选地,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
13.可选地,所述支架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孔,所述坐垫固定于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螺接配合。
14.可选地,所述座椅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架的头部托件;当所述拍摄组件处于初始位
且所述定位件卡接于所述定位槽时,所述头部托件与所述拍摄组件相面对设置,且所述坐垫位于所述头部托件与所述拍摄组件之间。
15.可选地,所述头部托件固定于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活动杆设有用于在调整所述活动杆的上下位置后将所述活动杆固定于所述支架的紧固件。
16.可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平台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17.可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旋转平台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旋转平台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医美拍照装置中,拍摄组件设于旋转平台,能跟随旋转平台转动。支撑平台固定于底座,用户处于支撑平台时可坐着或站立并保持静止状态,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平台转动预定角度,使拍摄组件绕用户转动预定角度,实现在不同角度对用户拍照。当用户要坐着时,将座椅的支撑板抵设于支撑平台上,并将支撑平台的定位件卡接于支撑板的定位槽,使得腰部托件与拍摄组件相面对,且坐垫位于腰部托件与拍摄组件之间,实现座椅的快速定位装配。使拍摄组件处于初始位,用户坐在坐垫上并背靠腰部托件,拍摄组件就会正对用户正面。当用户要站立时,无需在支撑平台上设置座椅,用户可直接站在支撑平台上。使拍摄组件处于初始位,用户要自主正对拍摄组件。实现座椅快速定位装配或拆卸于支撑平台上,满足用户坐着或站立的需求。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美拍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21.图2为图1的医美拍照装置的立体装配图;
22.图3为图1的医美拍照装置中的驱动转盘的立体装配图;
23.图4为图3的驱动转盘的立体分解图;
24.图5为图4的驱动转盘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25.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医美拍照装置的驱动转盘的立体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0.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美拍照装置,包括:驱动转盘10、拍摄组件20与座椅70。结合图3至图5,驱动转盘10包括底座11、旋转平台12、驱动机构13与支撑平台14,旋转平台12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11上,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旋转平台12转动预定角度,支撑平台14固定于底座11。参阅图1,拍摄组件20设于旋转平台12且朝向旋转平台12的转动轴线12a设置,并能够跟随旋转平台12同步转动。座椅70包括支撑板71、固定于支撑板71的支架72,以及设于支架72的坐垫73和腰部托件74。结合图2,支撑板71能够支撑在支撑平台14上。支撑平台14背对底座11的一侧设有定位件141,支撑板71具有与定位件141卡接配合的定位槽711。当拍摄组件20处于初始位且定位件141卡接于定位槽711时,腰部托件74与拍摄组件20相面对设置,且坐垫73位于腰部托件74与拍摄组件20之间。
31.其中,拍摄组件20处于初始位是旋转平台12处于初始位时拍摄组件20所处的位置。使拍摄组件20处于初始位,拍摄组件20跟位于支撑平台14的用户正对,驱动机构13依据该初始位驱动旋转平台12转动预定角度。
32.本技术提供的医美拍照装置,与相关技术相比,拍摄组件20设于旋转平台12,能跟随旋转平台12转动。支撑平台14固定于底座11,用户处于支撑平台14时可坐着或站立并保持静止状态,通过驱动机构13驱动旋转平台12转动预定角度,使拍摄组件20绕用户转动预定角度,实现在不同角度对用户拍照。参阅图1、图2,当用户要坐着时,将座椅70的支撑板71抵设于支撑平台14上,并将支撑平台14的定位件141卡接于支撑板71的定位槽711,使得腰部托件74与拍摄组件20相面对,且坐垫73位于腰部托件74与拍摄组件20之间,实现座椅70的快速定位装配。使拍摄组件20处于初始位,用户坐在坐垫73上并背靠腰部托件74,拍摄组件20就会正对用户正面。当用户要站立时,无需在支撑平台14上设置座椅70,用户可直接站在支撑平台14上。使拍摄组件20处于初始位,用户要自主正对拍摄组件20。实现座椅70快速定位装配或拆卸于支撑平台14上,满足用户坐着或站立的需求。
33.相比现有转盘带动用户转动而用静止相机拍照的方式,采用本技术的医美拍照装置,用户保持静止状态,通过旋转平台12带动拍摄组件20绕用户转动进行多角度拍照,利于在支撑平台14的用户保持比较相同的姿态,用户舒适性更好,拍照效果更好,克服由于现有转盘带动用户转动而用户前倾或后仰等不利动作进而影响拍照效果。
34.示例性的,拍摄组件20可以是ccd相机,用于获取图像信息并转换为图像信号。拍摄组件20设有安装臂50,安装臂50可安装于旋转平台12。
35.示例性的,某患者需要对脸部整形,在术前、术后或复诊不同批次要对患者脸部进
行不同角度拍照,包括正位(0
°
)、双侧位(
±
90
°
)、双斜位(
±
45
°
)各一张。患者处于支撑平台14,使处于安装位的相机对准整形部位(脸部),通过驱动机构13驱动旋转平台12转动预定角度,以带动拍摄组件20转动同样角度,结合拍摄组件20在不同位置对患者进行拍照,实现不同角度拍照。其中,拍照角度可按需设置,这里不作限定。若患者其它部位需要整形时,同样可以实现整形部位准确的多角度拍照。
36.在设置驱动机构时,参阅图4、图5,旋转平台12具有内齿圈121。驱动机构13包括安装于底座11上的控制电机131,以及由控制电机131驱动转动的主动齿轮132,主动齿轮132与内齿圈121啮合传动以使旋转平台12相对底座11转动预定角度。,控制电机131可以是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能输出预定转角,进而带动旋转平台12转动预定角度。控制电机13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32之间可设置锥齿轮传动机构133。锥齿轮传动机构133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其中一个锥齿轮连接于控制电机131的输出轴,另外一个锥齿轮连接于主动齿轮132。锥齿轮传动机构133设置在齿轮座上。
37.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定位件141包括设于支撑平台14上的至少两个定位柱141a,定位槽711的数量与定位柱141a的数量相等,定位柱141a能够一一对应地卡设于定位槽711。在需要将座椅70装配至支撑平台14时,将定位槽711和定位柱141a在竖直方向对齐后,将支撑板71朝向支撑平台14靠拢,使定位柱141a卡设在定位槽711,这样就能实现座椅70的快速定位。由于定位柱141a卡设在定位槽711,限定支撑板71在支撑平台14上的周向位置,实现座椅70位置的限定。将座椅70从支撑平台14上抬起,使定位槽711和定位柱141a分离,即可取走座椅70。定位槽711和定位柱141a分别设置两个,即可将支撑板71周向限位在旋转平台12上。
38.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图2,定位槽711设于支撑板71的外周面,定位槽711贯穿支撑板71设置。在支撑板71的外周面容易加工出定位槽711。在装配时,便于观察定位槽711和定位柱141a是否对齐,以在竖直方向使定位槽711和定位柱141a对齐,以快速地将定位柱141a卡设于定位槽711。
39.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还包括固定于底座11且穿设于支撑平台14的支撑柱142,定位件141包括固定于支撑柱142靠近支撑平台14的一端的至少两个定位柱141b,定位柱141b与支撑柱142相互垂直;定位柱141b的数量和定位槽(图未示)的数量相等,定位柱141b能够一一对应地卡设于定位槽内。在需要将座椅70装配至支撑平台14时,将定位槽和定位柱141b在竖直方向对齐后,将支撑板71朝向支撑平台14靠拢,使定位柱141b卡设在定位槽,这样就能实现座椅70的快速定位。由于定位柱141b卡设在定位槽,限定支撑板71在支撑平台14上的周向位置,实现座椅70位置的限定。将座椅70从支撑平台14上抬起,使定位槽和定位柱141b分离,即可取走座椅70。定位槽和定位柱141b分别设置两个,即可将支撑板71周向限位在旋转平台12上。
40.示例性的,请参阅图6,支撑柱142设于底座11的中部,定位槽(图未示)设于支撑板71的中部。在装配时,将座椅70中的支撑板71靠近支撑平台14设置,通过旋转调节支撑板71的位置,使定位柱141b卡设在定位槽,即可将座椅70定位装配至支撑平台14上。
41.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支架72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螺孔,坐垫73固定于螺杆722,螺杆722与螺孔螺接配合。螺杆722能够相对支架72旋转以调节坐垫73的上下位置。将坐垫73设置为上下可调节的方式,这样可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坐在坐垫73上,以
使拍摄组件20对准患者整形部位,并使患者处于舒适的坐姿。螺杆722上设有调节杆723,便于操作调节杆723以调节螺杆722的位置。
42.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座椅70还包括设于支架72的头部托件75.当拍摄组件20处于初始位且定位件141卡接于定位槽时,头部托件75与拍摄组件20相面对设置,且坐垫73位于头部托件75与拍摄组件20之间。头部托件75用于对用户头部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以使用户保持挺胸姿态,利于处于初始位的拍摄组件20能正对于坐在坐垫73上的用户。
43.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头部托件75固定于活动杆725,活动杆725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支架72,活动杆725设有用于在调整活动杆725的上下位置后将活动杆725固定于支架72的紧固件726。头部托件75采用上下可调节位置的方式,适用于不同身高患者的情况。
44.示例性的,支架72包括呈管状的支撑杆724,活动杆725的一端滑动插设在支撑杆724的管口,支撑杆724具有与紧固件726配合的螺孔,紧固件726可以是锁定螺丝,锁定螺丝可设置把手,便于手动旋拧。在调节好活动杆725的上下位置后,将锁定螺丝螺接于支撑杆724的螺孔,通过旋拧使锁定螺丝的一端抵设于活动杆725的表面,而活动杆725抵设于支撑杆724的部分内壁,这样就将活动杆725固定在支撑杆724上。通过反向旋拧锁定螺丝,即可将活动杆725松开于支撑杆724。
45.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底座11与支撑平台14之间通过连接件17连接。连接件17就是支撑架,连接件1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底座11的中部和支撑平台14的中部,可采用紧固件或其它方式固定连接。
46.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底座11与旋转平台12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5,支撑平台14与旋转平台12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6。在两个结构件之间设置轴承,便于两个结构件之间稳定地相互转动。底座11与支撑平台14均大致呈圆形,旋转平台12大致呈环形,第一轴承15靠近底座11的边缘设置,第二轴承16靠近支撑平台14的边缘设置,这样便于底座11与旋转平台12之间平稳转动,以及支撑平台14与旋转平台12之间平稳转动。第一轴承15与第二轴承16可以为推力球轴承。
4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