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03814发布日期:2021-12-01 09:0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指环电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肌电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环电极。


背景技术:

2.指环电极通过检测传导速度和神经传导电位等来判断神经有无异常改变。指环电极被广泛应用于单性周围神经病、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臂丛神经病变、神经根病变等疾病的肌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中。
3.目前常用的指环电极存在电流刺激信号不精确、电流刺激信号不稳定,以及刺激单元形状尺寸单一,无法适用各种形态的刺激部位等缺陷。例如,专利cn209153652u涉及到一种指环电极,该电极通过电线增加屏蔽层,阻抗小,且设置两个环体导电丝,导电丝外周侧套有弹簧,该方式虽然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但弹簧较粗、材质较硬,无法对脚部及其他形态部位进行检测,且检测精度仍较低;同时,其插口采用一体式接口,适配性较低。因此,本技术考虑对上述指环电极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指环电极进行结构改进,设计了一种新的指环电极,以增加指环电极的适配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指环电极,包括:
6.至少一个电极环体;
7.指环导线端,由所述电极环体末端通过第一连接端连接导线形成;
8.端子导线端,通过芯线压接端子形成;
9.将所述指环导线端末端通过第二连接端连接中间导线后通过第三连接端连接多个所述端子导线端后形成一转多电极接口。
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由所述电极环体末端通过压接电极端子形成。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由所述指环导线端连接所述中间导线的内芯线形成。
12.优选的,所述电极环体设置为两个,两个电极环体末端分别压接电极端子后连接导线形成指环导线端,两指环导线端分别以焊接方式连接所述中间导线的两内芯线。
13.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端由中间导线内芯线、屏蔽线连接多个所述端子导线端形成,所述屏蔽线连接所述端子导线端后形成屏蔽接口。
14.优选的,将所述指环导线端末端连接所述中间导线后将导线两内芯线、屏蔽线分别连接一端子导线端后形成一转三电极接口。
15.优选的,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外周侧均包覆有注塑壳。
16.优选的,所述电极环体外圈套设有锁扣,通过移动所述锁扣,控制所述电极环体的环圈大小。
17.优选的,所述锁扣采用硅胶材质。
18.优选的,所述电极环体采用钢丝材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0.本技术对现有的指环电极结构进行改进,将电极环体末端压接电极端子后连接导线形成指环导线端,将芯线压接端子形成端子导线端,将指环导线端末端连接中间导线后将导线内芯线、屏蔽线连接多个端子导线端后形成一转多电极接口;其中屏蔽线连接端子导线端后形成屏蔽接口,较现有的插口采用一体式接口的指环电极,本技术中增加屏蔽接口,抗干扰能力强,且对插座的适配性更高,方便操作者使用。同时,本技术还将电极环体外圈套设有锁扣,以便根据不同检测部位的需要调整电极环体环圈的大小。同时,本技术中采用钢丝材质的电极环体,钢丝材质柔软,可方便对不同部位的检测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环电极的整体结构图;
22.图2为第二连接端剖视图;
23.图3为第三连接端剖视图;
24.图4为第一连接端剖视图;
25.图5为端子导线端剖视图;
26.其中:
27.电极环体1、第一连接端2、指环导线端3、端子导线端4、屏蔽接口41、第二连接端5、中间导线6、内芯线61、屏蔽线62、第三连接端7、注塑壳8、锁扣9。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指环电极,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一个电极环体1,将电极环体1末端通过第一连接端2连接导线形成指环导线端3,将芯线压接端子形成端子导线端4,将指环导线端3末端通过第二连接端5连接中间导线6后通过第三连接端7连接多个端子导线端4后形成一转多电极接口。
31.如图2

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2具体由电极环体1末端通过压接电极端子形成,第二连接端5具体由指环导线端3末端连接中间导线6的内芯线61形成,第三连接端7具体由中间导线6的内芯线61、屏蔽线62连接多个端子导线端4形成。
32.具体的,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两个电极环体1,将两个电极环体1末端分别压接电极端子后连接导线形成指环导线端3,两指环导线端3末端分别以焊接方式
连接中间导线6的两内芯线61,然后将中间导线6的另一端将导线两内芯线61、屏蔽线62分别连接一端子导线端4后形成一转三电极接口。具体连接方式如图2、图3所示,中间导线6采用两芯屏蔽线,一端剪去屏蔽层、填充棉线和保护层,只保留两根内芯线61,此端两内芯线61分别与两指环导线端3以焊接方式连接,形成第二连接端5;中间导线6的另一端剥开后挑撒屏蔽层,拧成一股,剪去填充棉线和保护层,保留两根内芯线61,两根内芯线61和屏蔽线62分别以焊接方式与三根端子导线端4连接,形成第三连接端7,即一转三电极接口。其中,屏蔽线62连接端子导线端4后形成屏蔽接口41,较现有的插口采用一体式接口的指环电极,本技术中增加屏蔽接口,抗干扰能力强,且对插座的适配性更高,方便操作者使用。
33.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将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5、第三连接端7外周侧均包覆有注塑壳8,以便对电极环体1末端压接电极端子的连接处、中间导线6与指环导线端3的连接处、以及中间导线6与端子导线端4连接处进行保护。
34.同时,现有指环电极中,环体外部采用弹簧,弹簧材质较硬,对脚部或其他特殊形状刺激部位无法实现检测,或无法保证这类部位检测的精准性。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电极环体1外圈套设有锁扣9,以便根据不同检测部位的需要调整电极环体1环圈的大小,通过移动锁扣9,控制电极环体的环圈大小,可使电极环体更紧固的套在刺激部位上。同时,本实施例中将锁扣采用硅胶材质,电极环体采用钢丝材质,钢丝材质柔软,可方便脚部及其他形态部位的检测,在小儿检测上也更方便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35.综上,本技术通过对现有的指环电极结构进行改进,将电极环体1末端压接电极端子后连接导线形成指环导线端3,将芯线压接端子形成端子导线端4,将指环导线端3末端连接中间导线6后将导线内芯线61、屏蔽线62连接多个端子导线端4后形成一转多电极接口;其中屏蔽线62连接端子导线端4后形成屏蔽接口41,较现有的插口采用一体式接口的指环电极,本技术中增加屏蔽接口,抗干扰能力强,且对插座的适配性更高,方便操作者使用。同时,本技术还将电极环体1外圈套设有锁扣9,以便根据不同检测部位的需要调整电极环体1环圈的大小,通过移动锁扣9,控制电极环体的环圈大小,可使电极环体更紧固的套在刺激部位上。同时,本技术中采用钢丝材质的电极环体,钢丝材质柔软,可方便对不同部位的检测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