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消毒型腹透管连接夹

文档序号:29705354发布日期:2022-04-16 15:3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杀菌消毒型腹透管连接夹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透辅助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杀菌消毒型腹透管连接夹,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腹透是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通过灌入腹腔的透析液与腹膜另一侧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成分进行溶质和水分的交换,清除体内潴留的代谢产物和过多的水分,同时通过透析液补充机体所必需的物质。通过不断的更新腹透液,达到肾脏替代或支持治疗的目的。
3.目前,腹膜透析患者长期腹透期间腹膜透析管与外连接短管的连接处需要包裹,但如何安全包裹则有很大争议,现在常用的是碘伏帽外包装袋包裹,这种方式有很大的隐患,一方面无菌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很难妥善固定,还有操作也比较繁琐,如果操作不当易造成外连接短管污染,而更换污染的外连接短管又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4.申请号为cn201520612981.5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腹膜透析管与外连接短管连接处安全密封夹,该密封夹可以更稳妥安全的固定腹膜透析管与外连接短管连接处,有效防止了连接处管路脱落的发生。但是这种密封夹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1、该密封夹只是起到单纯的固定作用,无法对密封腹膜透析管与外连接短管连接处进行消毒,存在逆行感染的可能;2、该密封夹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铰接结构比较复杂,存在很多的卫生死角,使用后难以彻底消毒,而消毒不过关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杀菌消毒型腹透管连接夹,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紫外消毒灯,透析完成后可以直接打开紫外消毒灯消毒一段时间,从而使腹膜透析管与外连接短管的连接处无菌,杜绝逆行感染情况的发生,而且结构简约,无卫生死角,使用后可以彻底消毒。
6.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杀菌消毒型腹透管连接夹,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体,所述夹体的前部为夹持部,后部为手持部,两个夹体对称设置并相互铰连,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体之间是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中部内侧面上的弹性簧片相互铰连;两个夹体的夹持部为半圆形管,两个夹体的夹持部闭拢后构成圆管状夹持腔,在两个夹体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个周向侧边分别贯通至夹持部的两个周向侧边,安装槽的底面上覆设有紫外反射膜,安装槽内安装有紫外消毒灯和透明罩壳,所述紫外消毒灯沿着夹持部的轴向设置,所述透明罩壳的内表面与夹持部的两端的内表面平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夹体的前端分别设有能够相互吸合的磁吸件。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部内侧面两端未开设安装槽的部位粘贴固定有橡胶或硅胶垫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透管连接夹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在其中一个夹体上,电控盒内安装有电池,电控盒上安装有开关,所述紫外消毒灯经开关与电池电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夹持部的端部分别设有通电插口,所述电控盒内引出有两根供电线,两个所述供电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通电插口匹配的供电插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电插口为type-c插口,所述供电插头为type-c插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控盒内还集成安装有时间继电器,所述开关通过时间继电器与电池电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紫外反射膜采用铝箔。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在两个夹体的夹持部内侧设置紫外消毒灯,透析完成后可以直接打开紫外消毒灯消毒一段时间,从而使腹膜透析管与外连接短管的连接处无菌,杜绝逆行感染情况的发生;而且由于两个夹体之间是通过弹性簧片连接,结构非常简约,无卫生死角,使用后可以彻底消毒,避免了因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风险。
16.2)、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夹体的前端分别设有能够相互吸合的磁吸件,这样可以增强两个夹体闭拢后的抱持力度,使腹膜透析管与外连接短管的连接处被固定的更为牢固。
17.3)、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部内侧面两端粘贴固定有橡胶或硅胶垫层,橡胶或硅胶垫层可以提高夹持部与腹膜透析管和外连接短管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管路意外脱开;而且橡胶或硅胶垫层的存在还有利于紫外线更全面均匀地照射腹膜透析管与外连接短管的连接处。
18.3)、本实用新型中的腹透管连接夹还设置有电控盒,电控盒安装在其中一个夹体上,这样腹透管连接夹在消毒时就无需外接电源,使得线路布局整洁有序,可以避免因线路杂乱导致出现意外牵扯。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及应用情况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张开状态结构剖视图。
22.图4为图3中的a向局部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夹体、1a-夹持部、1b-手持部、1c-安装槽、1d-通电插口、 2-弹性簧片、3-紫外反射膜、4-紫外消毒灯、5-透明罩壳、6-磁吸件、7-橡胶或硅胶垫层、8-电控盒、9-电池、10-开关、11-供电线、12-供电插头、13-时间继电器、i-腹膜透析管、ii-外连接短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杀菌消毒型腹透管连接夹,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夹体1,所述夹体1的前部为夹持部1a,后部为手持部1b,两个夹体1对称设置并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中部内侧面上的弹性簧片2相互铰连;两个夹体1的夹持部1a为半圆形管,两个夹体1的夹持部1a闭拢后构成圆管状夹持腔,在两个夹体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c,所述安装槽1c的两个周向侧边分别贯通至夹持部1a的两个周向侧边,安装槽1c的底面上覆设有紫外反射膜3,安装槽1c内安装有紫外消毒灯4和透明罩壳5,所述紫外消毒灯4沿着夹持部 1a的轴向设置,所述透明罩壳5的内表面与夹持部1a的两端的内表面平齐。
26.具体使用时,先将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常规连接,然后通过捏压两个夹体1的手持部1b使两个夹体1的夹持部1a打开,将夹持部1a伸到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的连接处,松开手持部1b,两个夹体1的夹持部1a在弹性簧片2的作用下闭拢构成圆管状夹持腔,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的连接处就被紧紧固定在圆管状夹持腔内,从而可以有效防止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意外脱开。在进行腹膜透析过程中,紫外消毒灯4处于关闭状态,当透析完成后,先不断开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而是打开紫外消毒灯4消毒一段时间【一般为20分钟】,通过紫外线杀菌消毒就可以使腹膜透析管i处无菌,杜绝逆行感染情况的发生。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夹打开和拆除的操作也很方便,两个夹体1的夹持部1a在弹性簧片2作用下紧紧抱住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可以确保夹持的稳定性和牢固度。另外,由于两个夹体1之间是通过弹性簧片2连接,结构非常简约,无卫生死角,使用后可以彻底消毒,避免了因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风险。
27.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体1的前端分别设有能够相互吸合的磁吸件6。如此设置,可以增强两个夹体1闭拢后的抱持力度,使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的连接处被固定的更为牢固。
28.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1a内侧面两端未开设安装槽 1c的部位粘贴固定有橡胶或硅胶垫层7。如此设置,橡胶或硅胶垫层7可以提高夹持部1a与腹膜透析管i和外连接短管ii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防止管路意外脱开。另外,橡胶或硅胶垫层7的存在还可以让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 的连接处与透明罩壳5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从而有利于紫外线更全面均匀地照射腹膜透析管i与外连接短管ii的连接处。
29.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腹透管连接夹还包括电控盒8,所述电控盒8安装在其中一个夹体1上,电控盒8内安装有电池9,电控盒8上安装有开关10,所述紫外消毒灯4经开关10与电池9电连接。如此设置,腹透管连接夹在消毒时就无需外接电源,使得线路布局整洁有序,可以避免因线路杂乱导致出现意外牵扯。
3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持部1a的端部分别设有通电插口1d,所述电控盒8内引出有两根供电线11,两个所述供电线1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通电插口1d匹配的供电插头12。如此设置,当电控盒8内的电池9电量不足时,两个夹体1中的紫外消毒灯4还可以外接电源使用。优选地,所述通电插口1d为type-c插口,所述供电插头12为type-c插头,这样可以直接采用现在非常普遍的充电宝作为电源供电。当然,所述通电插口1d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通用插口,如mini-usb插口、安卓插口等。
3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控盒8内还集成安装有时间继电器13,所述开关10通过时间继电器13与电池9电连接。如此设置,通过时间继电器 13设定时长,消毒时,按下开关10后触发时间继电器13,开始消毒,当到达设定时长后,时间继电器13断开,停止消毒。
此处的时间继电器1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如有凡公司的yyc-2s型时间继电器13。
32.本实用新型中的紫外反射膜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优选采用铝箔。
33.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